西西河

主题:【原创】【架空】42年苏德战场的官渡之战 -- mopfish

共:💬74 🌺2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架空】42年苏德战场的官渡之战

总所周知,42年斯大林格勒德国的失败是二战的转折点,德国被戳断了东线的脊梁骨。那么,是不是德国就没有翻盘的希望了呢?

德国的失败原因有这么几个

1.德国的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部直接关系夹杂不清,导致指挥混乱。元首一个人兼容最高统帅,陆军总司令,B集团军群司令于一身。实在太搞

2.战略上,德军几面作战,在东线的同时,还维持着北非,巴尔干,挪威,西线数个方向

3.东线,德军的作战方向是个倒喇叭口,越往东,开口越大,兵力越分散。

4.战役上,德军用一个主力集团军群的一半去攻占高加索的油田,然后再用一个主力集团军去掩护侧面。违反了兵法的:以正合,以奇胜的原则。

总结了失败的原因,那么胜利的方法就显现出来,我称之为苏德战场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核心就是曹操以5000轻骑,绕过主力,从柔软的下腹部刺向对方的要害。一招毙命。兵法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这个原则的要害就是不能用主力来冒险,而应该用轻巧又有利的偏师在次要方向给对方致命一刀。

那么42年苏德战场的要害正是巴库油田。而高加索方向,也向来是苏联的柔软腹部。那么,这把利剑是谁呢?显然,不能是元首亲自总司令的A集团军群。隆美尔,对,正是隆美尔。

我的计划是:

1.撤回北非的隆美尔和非洲军团,和巴尔干的德军兵合一处,组建新的隆美尔军团,用于夺取高加索油田。

2.划分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部的职能,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隆美尔军团,而东线由陆军总部直接指挥。

3.隆美尔军团出巴尔干,或者有土耳其,或者在格鲁吉亚直接两栖登陆。然后由格鲁吉亚杀向巴库,避开高加索山脉,同时,苏联黑海舰队的残兵败将在德国空军的威胁下,基本无法阻挡德国的登陆

这个方向的作战,出发地要么是塞瓦斯托波尔和罗马尼亚,在格鲁吉亚搞一次两栖登陆。要么是借道土耳其,直接杀向巴库。这方面外交大于军事,需要最高统帅部亲自出面。也正好把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部的纠缠给顺便分开。让陆军总部直接指挥陆军最喜爱的莫斯科会战。

4.南方集团军群放弃划分A,B,放弃高加索油田的任务。以罗马尼亚等为主,正面攻击斯大林格勒。而南方集团军群主力控在夺取沃罗涅日后,以一部分兵力南下合围苏联西南方面军残余,主力4~6个集团军,2个装甲集团军北上,协同中央集团军群,以外线攻击的态势对莫斯科发起向心攻击,争取全歼或者击溃苏联红军最后的主力和大本营预备队。

这个计划有以下几个好处。

1.以德军两大集团军群合力夺取莫斯科,实现陆军的一贯梦想。同时,又缩短战线,避免暴露漫长的侧翼。此所谓以正合。

2.以隆美尔军团作为奇兵,夺取高加索油田,彻底破坏苏联继续战争的能力,此所谓以奇胜。

3.该方案的最好结果是消灭莫斯科方向苏军主力,占领莫斯科,同时隆美尔夺取了巴库油田。那么苏联立即就崩溃,战争结束。

中等结果是或者夺取莫斯科,或者夺取巴库油田。两者居其一。苏联也只好苟延残喘,寻求停战谈判。

最下等的结果是,在莫斯科打成胶着,隆美尔也没有夺取巴库。但由于战线缩短,没有暴露侧翼,,特别是斯大林的预备队全部用于莫斯科方向,不会遭受斯大林格勒的后果。而隆美尔是奇兵,即使损失,也不影响大局。非洲军团本来在北非就是损失掉的。战争依然可以维持。

按上述的分析,这是一个立于不败的方案,而且胜利的把握有75%以上。

我称之为二战苏德战场的官渡之战。

家园 我觉得隆美尔带队还不如上关羽呢

先斩朱可夫,再诛罗科索夫斯基,除非斯大林把秦琼招来,否则是绝挡不住德军攻势的

家园 北非怎么办呢?墨索里尼大概还指着北非胜利过年呢
家园 事实上,我还有个B方案,就是曼施坦因

也不一定要隆美尔回来,曼施坦因攻克塞瓦斯托波尔的11集团军也可以承担巴库油田攻略作战。

那样的话,隆美尔也不是一定要回来。

但无论哪个,北非在德国整个计划中几乎是完全无足轻重的。后来的二战实际也确实如此,北非丢了,威胁的只不过是意大利。但亚平宁半岛的山地天然就是防御好战场。盟军最后还是要到法国海岸想办法。

家园 全面战争下的战术胜利

消化不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德国人就算拿下莫斯科巴库也得被推回来

人力就那么多美英还在使坏

事实上德国人连波兰都没完全消化 那可是跟苏联有血仇的

家园 这是速战速决和持久战的区别

而不是全面战争的区别。闪击波兰,西欧都是全面战争,但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正确策略,从而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而进攻苏联,由于希特勒没有在莫斯科会战中进行主力决战,反而几次到外围去兜圈子,从而丧失了进攻的势头,把战争拖入了持久战的泥滩,导致了失败。

至于夺取的土地是否会丢失,那个是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也许希特勒被暗杀了,第三帝国解体了。不过这个不是军事所需要考虑的了

家园 一场战役胜利是不能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的

基辅战役歼灭苏军接近70万,也没有把苏军打垮,莫斯科保卫战之后,像基辅那样高交换比的大型歼灭战德军就再也没有打出来过。胜利的战役也不过是击溃而已,大不了苏联退个几十公里再收拾残兵败将卷土重来。苏联VS德国,不是日本VS中国,两个都是有着基本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击溃战毫无意义。

不能以高交换比歼灭苏军,夺取一两个战略要地,对改变德军在苏德战场的困境毫无帮助。就算夺取了巴库油田,拿下了莫斯科,苏联还是坐拥500万的军队和完整的党政机构,背靠英美的工业动员能力,德国如何有可能战胜苏联?

以德国迟缓的动员能力,就算在1943年能把苏联的党政国防机构赶过乌拉尔山以东,连女人都动员起来的苏联打回来,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家园 这句话不知道你怎么来的

同时,苏联黑海舰队的残兵败将在德国空军的威胁下,基本无法阻挡德国的登陆

德国最有利的时候也没有掌握过战场制空权。而且苏联黑海舰队怎么就残兵败将了?你打算集结部队从黑海过去,先期要集结多少海军来确保登陆舰艇不被苏联黑海舰队一勺烩?还不要说德国怎么从德国 -> 英吉利海峡 -> 直布罗陀 -> 地中海去集结运输船舶进黑海。就算英国苏联都放任你在那里集结,德国打算集结多少部队,又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能完成集结。

另外,你谈集结兵力的时候说是非洲军团和巴尔干德军,谈损失的时候说是非洲军团,打算出动多少在这个方向?非洲军团只有两个德国师,这点兵力送去无足轻重。巴尔干德军倒是有几十万,但仅一个南斯拉夫闹过多少次反德暴动了(芭芭罗莎计划就是因为南斯拉夫发生反德暴动,镇压后德军不得不重新部署被推迟了一个多月)。至于从土耳其走,基本别想。不说那里是英俄的老殖民地/势力范围,为了确保对苏联的援助,苏德战争后不久英美苏联手出兵废掉了亲德的伊朗政府,扶植了傀儡。这种赤裸裸的行径在二战的大背景下基本没人提。土耳其就算有这个胆子,难道英美苏会对他客气点?德国那时连罗马尼亚都没彻底搞定,出于政治考虑德军不能从罗马尼亚出发进攻苏联,导致攻势不平衡,这个尽人皆知可也无可奈何。虽然罗马尼亚当时算纳粹的仆从国。

家园 德国在占领克里米亚半岛后,制空权是不容否定的

相反,一直到斯大林格勒,苏联空军都无法对德国空军的大规模补给实现有效果的威胁。由此可见,当时在南方战场上谁的空军占有优势。

黑海舰队是否被德国空军压制,建议去看下黑海舰队的作战史。请注意,黑海是个封闭海,苏联只有格鲁吉亚这一段海岸,黑海舰队在遭到攻击后,连逃都逃不掉。在这种情况下,黑海舰队把把德国登陆船队一锅烩恐怕是异想天开,大概苏联人自己也不好意思这么吹牛。

事实上,如果德国决定收缩地中海战线,那么用于非洲作战和地中海以及克里特岛作战的空军都可以转用于黑海方向。包括攻克克里特岛的伞兵,这是一只多么强大的力量。

在掌握制空权,制海权的前提下,德国的登陆又有什么阻碍?连木帆船都可以送部队上岸。事实上,德国在克里特岛登陆战中,在英国强大地中海舰队的威胁下,依然准备用木帆船实施登陆。没错,木帆船。

德国需要集结多少部队是要看对方的能力,苏联当时的南方面军和外高加索方面军完全就是个空架子,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平均只有17000~18000人左右,很多名义上的师,实际只有500人。何况这些部队都在高加索山脉的北面。

格鲁吉亚离开巴库只有600公里。德国利用奇袭的效果,用一只规模不大,坚强有力的部队,一个礼拜就可以冲到。苏联根本无法反应。

军事作战,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就是要在看似不可能的条件下,出奇制胜。当年装甲部队翻越阿登森林是这样,现在格鲁吉亚登陆作战依然是这样。

最后,以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的名言做总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家园 在地形方面,维阽布斯克--戈梅尔以东,就是广阔的俄罗斯平

在地形方面,维阽布斯克--戈梅尔以东,就是广阔的俄罗斯平原,几乎没有沼泽,森林也只是少量的点缀其中,在这片以莫斯科为中心的辽阔平原上生活着1亿4000万人,以莫斯科为周转中心的沿着伏尔加河的一系列工业城市组成了苏联军事工业的骨干。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铁路网铺设其上。

虽然苏联把一部分军事工业转向了乌拉尔,但是人口,土地,粮食,交通线转移不过去。在已经丢了乌克兰的情况下,再如果丢失了莫斯科,那么光凭乌拉尔,苏联无论如何都没法把战争支持下去。

苏联在整个二战中一共动员了2700万,这个数字几乎就是苏联动员能力的极限。而如果在丢失了乌克兰后,再丢失莫斯科,退到乌拉尔山以东,那么苏联是绝对没有能力组建一个400万规模的军队的。

更何况乌拉尔山以东,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苏联丧失了莫斯科的交通枢纽和转运中心,无论物资,人员,军队都无法在广阔的战线上调动使用。

德国如果聪明点,煽动下中亚突厥人民,组织一个中亚突厥民族大起义,苏联分裂都是很有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最好的出路就是和德国和谈。

家园 德军的取胜的唯一就是围歼列宁格勒守军,然后在发动台风战役

41年德军用闪电战,同过突破和合围对手,迅速解决对手后腾出兵力,为下个战斗做好准备.这样的战斗能使德军削灭大量的敌人和装备,而失去只是时间以及有限的人员和装备,对于德军来说,这极为合算的买卖!

如果德军41年年底拿下列宁格勒,腾出十五万的德军和十万芬军来支援蓝色方案,蓝色方案获胜后再考虑进攻莫逝科!

如果德军41年年底拿下列宁格勒,腾出十五万的德军和十万芬军来支援第6集团军,十万芬军来保护第6集团军侧翼,使第6集团军集中全力在8月底攻斯大林格勒,苏军以当时的兵力肯定挡不住雷霆一击!9月中就可解决问题,第6集团军的伤亡也能少一半!

家园 无论是北面还是南面,重要的是保持进攻锐势

无论是陆军总部的方案还是希特勒的方案,按照一个方向走都比最后实际的要好。

最后真正实行的既不是陆军总部的方案,也不是希特勒的方案。而是两家折中的方案。结果就是进攻轴线不断的南北摆动。丧失了进攻的势头,让史达林有了充分的时间来组建预备队。

这个问题,在库尔斯克又出现了,曼施坦因要求早打,古德里安要求不打,最后又搞了个折中,结果是效果最差的

家园 42年的非洲军团中的德军只有几个师

先不算非洲军团中的意大利军队。42年非洲军团中的德军总体实力也就相当一个东线装甲军。德军统帅部42年凑一凑,这个规模的预备队就近从德国本土往东线调还是有这个能力的。如果本土的这个规模的预备队都难以改变东线战局,龙梅尔这个军也变不出大魔术。从非洲往回运,先不说是不是被地中海的英国海空军送去当鱼饲料或者德国人不嫌麻烦要折腾-等运到了估计黄花菜也凉了。即使非洲军团撤回来投入东线,那几个师兵力相比东线战线之宽广,太少了。你的计划的第一步,意义就不大。

第二,先不说你撤回非洲军团对东线的意义。德国人撤走,意大利人撤不撤?意大利人不撤,东非意大利雪崩一样的惨败会不会在北非重演?意大利北非雪崩了,地中海要不要?地中海垮了,巴尔干就暴露了,意大利本土也暴露了。英国人腾出了手,没等你隆美尔那几个师刺中软腹部恐怕人家就要捅你南欧的软腹部了。获得了巴尔干,英美就可以更加顺畅的从侧翼支援苏联。

家园 两线作战就是死路一条

德国不把英国搞定了,怎么进攻苏联都是个输!第一次世界大战自己怎么死的,德国人估计还没弄太明白。也不知道那些克劳塞维茨们是怎么想的,说起理论一套一套的,就是总体战略大方向上总出错。联想到凯申公在抗日战场上的猪一般的战术执行能力和开挂一般的战略指导思想,不能不然跟感叹国人这五六千年的仗不是白打的,有些思维定式已经深入到骨髓里了。一个中国乡下的说书先生都能看明白的道理,在圣地般的普鲁士参谋部里却没人在意。

家园 人家的战略思想其实就是蒙古灭花剌子模

大军追着国王跑,国王跑到一城,就攻下那一城。国王继续跑,蒙军继续追。追到天涯海角,国王没地方跑了,咔嚓一刀,国土就是蒙古的了。

问题出在德军是现代军队,没有后方的子弹,炮弹,汽油,装甲,机械备件,几十万军队在几千万武装农民面前和沙漠中的雪花,或者雪原中的一泡热尿一样,转眼就没了。除非德军,希特勒王八之气乱发,把占领区的俄国人变成自身更大的战力,把苏联政府机构赶进白令海峡。光占领莫斯科,甚至整个乌拉山脈以西。仅靠靠英美援助的苏军敌后游击队就能耗掉德军上百万的军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