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扒一扒袁王被杀案之 大将军的轨迹 (一) -- 河蟹

共:💬78 🌺41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长征后红军的力量还是很弱

连起码的工业底子都没有,迫切想要苏联的军事武器支援啊,而且王明被太祖取代也是在季米特洛夫明确发话以后。

家园 南昌起义的时候

闷着头一个劲的往潮汕奔不就是为了传说中的苏援嘛!

家园 抱大腿是人之常情么

国民党要没有苏援能建立起军队么?tg当时太小了,毛子看不上啊。

家园 是的, 幸好阿共没抱上.
家园 那些拿了国际大量资金宝物援助的西欧共产党都没能做大

反而坐吃山空,不断的陷入等靠要循环,国际被迫在30年代中期中止了这个无底洞。

家园 老兄也开个楼扒一扒这段

俺觉得这一段冲突是方面军总前委跟赣西南党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再加上中央的立三路线干扰和苏共党内残酷斗争肉体消灭的影响最终酿成悲剧。

但李韶九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否则捅不出这么大个篓子来。

前两年看吴胖子和邱金刚的回忆录,提起那段日子不寒而栗,当时那俩还红小鬼呢,真够触及灵魂的。

家园 我觉得,太祖在搞定王明前,在党内的地位有些不明不白

毛主席,听上去是个挺伟大的称呼,但是,是个什么主席呢

是苏维埃共和国的主席,还是军委主席,还是党的主席?

长征开始后,苏维埃共和国就不存在了;军事上,按照遵义会议的决议,最后的拍板权在周公手里;同样在是在遵义会议上,决定党的总负责人是洛甫

尴尬吧

——————————

我觉得王明这个人挺值得琢磨,李立三、博古也都犯过路线错误,但他们后来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弥补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博古还牺牲在国共和谈的飞机上)

王明是个奇怪的存在,前面的左倾错误还没有检讨,后面又来了个右倾。当年上历史课,前一堂课说王明是左倾冒险主义,后一堂课就说王明是右倾投降主义,这很是让我崩溃。当然,看在分数的份儿上,我也没较真

最奇怪的是,七大的时候,共产国际都已经解散了,王明还被选为中央委员

王明能混得这么风生水起,应该有他一些固定的拥趸,否则,中共中央犯不着为一个废物准备一个中央委员的席位

可惜,现有的资料只是王明的回忆录,这是自说自话。但是,他客死他乡,要让人给他说句公道话也挺难啊。再说了,如今跟王明共事过的人,差不多都该离世了吧,唯一的指望就是解密档案

家园 简单的很,王明就是一个不肯脚踏实地作事的人

总是想着抱大腿,先抱米夫的,然后抱共产国际的,最后去抱苏修了,而且严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头,高度傲娇,能够在他的著作里头闭着眼睛声称太祖的篡权给中国革命和中共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家园 没这么简单吧

王明的影响,在中共历史上可持续了很长时间

号称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的遵义会议,也不过是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直到延安整风才开始解决政治路线问题,也才逐渐清除了王明的政治影响

家园 王明是打着国际旗号在招摇

声称他的那些理论国际认可,所以能唬人,否则以他这个缺乏实际经验又没工作成绩的年轻人,比他年长的革命家多了去了,轮得到连长征都没有过的他来说话?整风时期太祖把他和博古那帮子人发的帖子整理成《六大以来》,结合那段时间的党史讨论,他那些理论的荒谬就不言自明了。

家园 问题是,七大的时候,已经没有共产国际的旗号啦

好吧,我承认是在跟老兄抬杠

认真的说,从十月革命舶来的城市中心论,在中共的历史上不可小觑,八一起义其实就是走得这个路子。后来的立三路线更是登峰造极

怎么说呢,向成功者学习,怎么也不算错,对吧

太祖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很符合中国的现实,但是,不符合十月革命的路子

延伸一下,抗战胜利后,提前入驻东北的一些人,还是有“城市中心论”思维的,甚至,太祖本人都有了些“城市中心论”的想法,否则,就不会有四平保卫战了

家园 七大前通过的历史问题决议已经否定王明的那些东东了

抗战胜利后的城市中心论不是苏联的模式,更多的是长期过着农村艰苦的干部因为乍进大城市各种享受后不愿意下农村建立根据地导致的,就像今天要你几个月内从京上广突然到西部支边建设,你会乐意么?而且在东北不少地方毛子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反而把tg赶出城市。

ps:十月革命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城市中心论,而是临时政府的猪头,他们先是主动让布尔什维克组建了武装平定兵变,而自己又没有掌握足够枪杆子和强硬平乱的决心,才给了前者可乘之机,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可能会一再发生呢?不说别的,如果克伦斯基逃出冬宫以后能够控制一部分军队立刻发动反扑,就像梯也尔在巴黎公社时那样,仅仅只控制了彼得格勒周边地区的十月革命还真不好说能成功。

家园 和拿美援的埃及军官一样, 能拿钱的联络员怎么都要有个地位

就是拿鸡毛当令箭的说不过别人,拿出共产国际的电报,能再反驳的人就很少了。理论谁都会说,拿得出钱的人很少。虽然共产国际真援助的其实也不多,多数人还是有个想念。早期共产骨干还有个人赞助。

如1922 年12 月共产国际通过的《中国共产党1923 年支出预算》,上面记载当年苏联对我党援助的数据名单。每月支出为:《向导》周报,210 金卢布;《工人周刊》,40 金卢布;印刷传单、宣言等,60 金卢布;组织员和宣传员的费用,汉口、湖南、上海各60 金卢布,北京80金卢布,香港、广州各40 金卢布,山东30 金卢布;两名中央委员旅差费100 金卢布;两名固定宣传演讲员的食宿旅差费120 金卢布;意外开支100 金卢布,总计月支出1000金卢布,总计年支出12000 金卢布。

这两中央委员的一个月报销已经是当时大学教授的月收入了。五卢布党基本可以养家活口了。

家园 这点比起给欧洲援助的是小儿科了

当时不少给他们的援助就是从教会没收的珠宝,给点具体数字吧:

1921年2月,托马斯把2500万马克和价值3700万卢布的珠宝带到了德国。但到了1921年6月,这笔资金已经被花得分文不剩。

共产国际1923年的正式预算为219.65万金卢布,而1928年则提高到了636.8万金卢布和22.5万美元。根据粗略估算,共产国际头10年获得的资金为3000万纸卢布、3100多万金卢布、价值6300万卢布的珠宝、约2亿马克以及数百万的里拉和克朗。

拿着这些援助的各国共产党敢和共产国际翻脸么?

家园 我也知道,六届几中全会上通过了

我也知道,六届几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党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没有这个决议,也没法开七大啊

我纳闷儿的是,王明犯了那么多错误,为啥还能成为中央委员。好像在八大上,这哥们儿还是中央委员。在我的印象中,犯了路线错误的同志,能保住党籍就不错了,还敢奢望能成为中央委员?

————————————————

十月革命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但归根到底,是必然的,1917年的十月不成功,1927年的十月也会成功,这是由当时沙俄的社会基础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当然,苏联在宣传上不会承认这个偶然性,并且他这个“先夺取大城市,然后夺取全国政权”的路子,很适合高度城市化的欧洲。中国要是跟着学,就是邯郸学步啦

当然,咱们这是事后诸葛亮,要放在当时,咱们也未必能比李立三们明智

————————————————————————————

抗战胜利后,在争夺东北的初期,中央无疑是犯了错误,从最初山海关之战的“御敌于国门之外”,到“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给中下层干部的信号就是死保大城市

同样是这些中下层干部,在中央(东北局)作出放弃大城市的决定后,他们一样会脱下皮鞋,深入农村搞根据地建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