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疑问】:为何沈志华批评中国反对“十三国提案”的决策 -- 2313234454dfsd

共:💬165 🌺1366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有很多为反毛而不择手段。
家园 转一个评论

实质上沈志华的逻辑极其脑残。

他说中国不同意这个条件不要紧,可以慢慢谈。如果前线有利,再拒绝或抬高价码;如果前线苗头不对,就马上答应下来。

可问题是,美国同样可以玩这套把戏啊。

假如中国同意调停案,那美国仍然可以把谈判拖下去,等李奇微在前线翻盘了之后同样可以撕毁协定。大不了到时候再找个借口、制造舆论呗——比如美国战俘被“虐待”了什么的。

玩这一套,“没有经验的”中国外交官难道还玩得过美国?

所以他认为当时中国答应下来就可以迫使美国接受那三个条件,纯属痴心妄想。

通宝推:青岛大虾,SleepingBeauty,
家园 大国之间,拳头都是致命的

大小有不同,但是打中都要命。

现在有拳头了,更重要的是战斗精神。将熊熊一窝啊。

当年没拳头时候,不是应该事事向白头鹰和毛熊屈服?结果不是这样嘛,关键是人。

家园 决战岂在战场之内

沈志华表达的意思也是,中共应该在战场之外开展外交斗争,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和美国自己内部的反战呼声进行交锋。至少踢踢皮球,拖延一下时间,与美国谈判又不是媾和,也可以针锋相对,划分势力范围除了打仗当然可以谈判了。。

至于苏联那里好说啊,中国顶住巨大的压力已经出兵了,战线拉的太长怕再来一次仁川登陆啊。

英国是五大国之一不是什么二流,台湾当时是正统的中国政府为世界广泛承认,而中共只被社会主义阵营承认,当时谈台湾和现在谈台湾不一样。

家园 12月14日有个提案,

联合国还任命了个三人委员会来如何如何。结果,12月15日杜鲁门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美军从250万扩大到350万,飞机坦克等产量要增加4-5倍。这是不折不扣的战争动员,停几个月?

家园 沈志华的这种观点可以总结为脑残诸葛亮型

连别人的缓兵之计都看不懂,还振振有词得批评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没有抓住机会。呵呵,第一次中东战争倒是“抓住机会”了,结果如何?

很多现在的所谓“砖家”对西方抱有幻想。于是凡是西方的都是尽善尽美,凡是中国的都最少也是“没有抓住机会”。如果真让这种人掌权,所谓“书生误国”都是轻的批评了。

通宝推:xm,SleepingBeauty,
家园 沈志华主要怪毛泽东

没有在最低点建仓,最高点清仓,全然不顾利润是本金好几倍.

家园 和美国比,我们的拳头还是差得多呢

特别就是天上和海上,水下,差距明显;当然地面上不怕老美,但是他不傻,不会跟你玩陆战的!

核武器就别拿出来说了,我们的核武器保自己的命可以,但是拿来威慑老美本土,还是算了吧,我们的家伙都放出去只能把美国打瘸,还不能让它灭国!

家园 你难道看不到自己的困难么

老彭为啥要提出休整几个月,难道他是配合美国政府么?

那个时候还想来个宜将剩勇追穷寇,可是你也要看看我们的敌人是谁,不是蒋该死了。

家园 是啊,早知道帝国主义还有今天,毛直接缴枪

以你的猜想,现在岂不是更正确。

家园 沈志华意思是丢掉了打包解决台湾和联合国席位的机会

沈志华意思是丢掉了打包解决台湾和联合国席位的机会。但13国在美国压力下把停火和这两个政治问题分开了,美国只作态愿意停火,根本不愿意讨论台湾和联合国席位问题,所以这个“外交机会”实际不存在。

至于“拖延时间”,很明显美国更需要时间稳定战线,所以才说13国提案是符合美国利益的阴谋。

台湾问题联合国席位问题,英国人有在美国面前插嘴的余地吗?为美国表弟流血出力,结果怨妇一样抱怨联合国军司令部是个纯美国人机构。停战谈判关键问题上求着美国人通气,虽然自己希望早点停战,但美国人一威胁重新考虑集体安全机制,大英帝国就立刻怂了——没听说有这么憋屈的一流国家。

蒋政权的所谓“被承认”是美国人撑腰下的虚胖。1950年1月苏联在安理会提出驱逐蒋政权代表的时候,表决中站在蒋政权一边的刚过一半——11票中的6票(包括蒋记政权自己投自己的一票)。

沈志华的错误是把外交和军事捆绑起来,以为在军事上调整就必须在外交上示好。志愿军当时是需要休整,但这并不意味着外交上就必须接受明显对我不利的提案。在战场优势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在拒绝外交陷阱的同时采取稳健的军事策略,事实上志愿军此时的方针已经改成了“稳进”,只可惜还是急了一些,但这不是外交上的失误。

家园 自己去看FRUS
家园 军事上稳健不等于外交上就要示弱、幻想和平
家园 沈志华文指的是13国提案(或12国提案)吗?

我又看了一遍他的文章,沈志华指的是:

“1951年1月13日,即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战役的胜利以后,联大政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朝鲜问题三人委员会”在十三国提案基础上提出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基本原则的“补充报告””

而不是1950年12月的13国提案。

这可差多了,中间差了第三次战役,战线从38线北移到了37线南。

家园 我还是建议大家再看一看沈志华文,看看他到底在说什么

沈志华文的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出兵朝鲜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目的本来是合理的和可以理解的,但毛泽东为此而设定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却是脱离现实条件的;中国决策的根本失误在于错过了在有利条件下及时停战的历史机会;同美国越过三八线时所犯的决策错误一样,中国失误的主要原因也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从实现决策方针的结果来看,中国虽然最后也算实现了迫使其出兵的最初目标,但付出了不必要的过量代价,而最后被迫放弃消灭和驱逐美国军队本身则证明了其战略方针的失误。

沈志华的意思就是中国在51年1月形势最有利的时候,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制定了过高的目标(赶美国下海),没有抓住三人委员会提案的有利时机,选择最佳方案,没有实现中国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什么沈志华太天真,幻想和平,被美国骗,或者太胆小被美国吓着了等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