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餐文化其实是中西文化结合不当产生的怪胎 -- 龙眼

共:💬16 🌺151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西餐文化其实是中西文化结合不当产生的怪胎

从过去到现在有很多的国人一直对所谓西餐文化推崇倍至,可问其究竟,谁也说不出西餐在味道上到底有多少高明之处。龙眼比较善于运用据说西方人比较擅长的逻辑思维来刨根问底,以此请教无数的西餐粉友后发现,与其说多数国人推崇西餐的味道,不如说他们其实是推崇西餐的所谓文化,特别是用餐礼仪,这里主要是指类似于:如何左手持叉,右手持刀,轻拉慢锯,切牛扒于无声,吃生肉于无形-好酷。

而据说欧洲人特别是法国人、英国人最看不起美国人的一点就是他们切牛扒HOLD不住,总发出"铛、铛"的响声,这以西餐文明的观点看是最没文化的表现。

照欧洲人吃西餐的方法,要想锯牛扒不出"铛、铛"的响声,就得运用降龙十八掌里"亢龙有悔"的功夫来使刀,在餐刀锯完牛排的上半个切面,即将挺进到盘子的坚硬表面时赶紧减慢拉锯速度,提真气,发内力,注入上臂、前臂、手腕和手指的各个肌肉群组,使之互相较劲,才能稳稳地HOLD住餐刀,然后缓慢而有力地锯完小块牛扒接触瓷盘的最后部分,或者在最后进程里用右手的餐刀按住牛排,用左手的餐叉以"九阴白骨爪"的功力慢而有力地撕下藕断丝连的小块牛扒。以这样的所谓欧式的西餐礼仪吃牛扒,虽然声音可以降到最低,但发出的却是一种更加恐怖的"吱、吱"的高频躁声,象老鼠磨牙一样,让人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加上自己也要运功用力,早前的胃口就全都没了。而西餐馆的餐盘用久了,餐盘中间会留下很多灰色的线条痕迹,纵横交叉,怎么洗都洗不掉,这就是各位西餐高手,无极刀客们练"亢龙有悔"留下的功业。

龙眼其实是杂食动物,也爱吃某些西餐,但最怕吃这种方式的西餐,最怕耳朵里听到左边有人轻轻"吱"一声,右边又有人轻轻"吱"一声,若隐若现,但音频极高,直穿鼓膜,刺激的龙眼头皮发麻,头发直竖,浑身都是鸡皮疙瘩,而自己也不得不如此,右手握刀不断"亢龙有悔",左手使叉不断"九阴白骨爪",以此对抗他人发来的内力。否则稍有差迟,就会发出"铛、铛"响声,让西人笑我中华无人,笑欧洲以外全是无人,只好自己上吊自杀,至少也要退出西餐江湖。以此方式,龙眼心惊胆颤地吃完西餐的江湖饭,就带着一身的鸡皮疙瘩,满脑袋竖立的头发就回家了,虽然臂力大涨,但内力受损,吃了啥滋味全没记住。

后来龙眼总觉得这里有哪点不对劲,就餐本来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享受,怎么让西人给搞得跟'华山论剑'差不多的惊险呢。这里问题出在哪儿呢?

今天早晨龙眼在半梦半醒之间忽然想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是中西方在饮食方式上的严重冲突,造就了西餐礼仪文化的拿来主义怪胎。中国人发明的瓷盘本来是给筷子用的,结果西人拿去盛西餐,却没学着用筷子,而是用武器改造而成的刀叉来吃饭,结果问题就来了,你用力切割吧,刀叉和瓷盘都是坚硬之物,当然会铛铛做响,确实不文雅,好比吃中餐老吧唧嘴一样粗俗。用筷子在瓷盘里吃中餐要想不出声音很容易,但要用刀叉在瓷盘里吃牛扒而不出声音,就很难,你不使劲切那肉自己不断呐!没点手上功夫还真不容易,这样就造就了一种吹得花里虎哨却其实是组合失败的文化怪胎。

本来现代西欧人的主要祖先象日耳曼人、高卢人、凯尔特人过去吃饭都没什么讲究,以烧烤为主,天天BBQ,不需要什么容器,有的肉块太大需要切断,就随便抓一块木板、瓦片、大石头什么的垫着就行了,最多是用陶盘盛一下食物,用刀叉切锯。这些器皿的表面是不光滑的,也不坚硬,因此刀叉在上面划过相对没有太大声音,但问题是不好清洗,容易残留少量粘着的食物,时间一长会腐烂变质,对人类卫生健康不利。

而中国人的老祖先发明瓷器在人类的餐饮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因为瓷器经久乃用,质地坚硬,特别是瓷器表面有一层又硬又光滑,其硬度比金属还高一个级别的铀质,这给用餐后的清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瓷器只要不被磕碰,可以说几百年都能使用,就是出土的元朝、宋朝的瓷盘,照样可以盛餐食,用餐后照样可以清洗干净,没有卫生问题。而瓷器的美丽外观和多变色彩更是其他食品容器无法比拟的。

于是欧洲人后来也慢慢学着用瓷盘盛着BBQ出来的食物开始用刀叉来进餐,并号称自己进步了。但问题是正因为瓷器表面有一层光滑坚硬的铀质,再用坚硬的刀叉在上面戳着食物、切着食物、锯着食物,特别是比较坚韧的烧烤肉块,就容易让肉块到处乱滑,不好控制。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烹饪技术和厨师的职业,其目的就是把吃饭的前期准备在厨房里做足,由专业人士来完成,而不是把大量吃饭的技术工作留给非专业的食客来完成,以烘托食客有多文明!所以从中餐厨房端上餐桌的中国菜肴多半具有很优化的形状,不是小块的,就是小条的,要么就是细丝的。让中餐食客用筷子一夹就能吃了。

正因为西餐的厨师与中餐的厨师相比太不尽责,或者说还没进化到位,对西餐的食客太不负责任,才会把大块的牛扒盛到瓷盘里端上来,让食客自己练"亢龙有悔",练"九阴白骨爪"。把好好的,中国人发明的雪白瓷盘给用刀叉啃得纵横交错、遍地鳞伤,象鞭子抽过一样,那还真不如干脆随便抓块木板、瓦片或石头片来盛牛扒吃,高频噪音又小、食物又不乱滑乱跑。要嫌木板、瓦片或石头片不够文明,不够摆谱,可以做各种木盘、石盘或陶盘来用,别再糟蹋中国发明来吃中餐的瓷器了。

而中国厨师应该如何做西餐牛扒呢?应该也是先烧烤,但在浇汁以前,用自己娴熟的刀功在木头砧板(必须是熟食用)上把烤好的牛扒切成小手指宽的寸段,再在上面浇汁,这样既免去食客的麻烦,又让卤汁充分渗透到了每个牛扒小条的三面之上,食客只需往嘴里一放就是香软可口、大小适度的沾汁肉条了。

如果要保留整块牛扒上桌前的完整形状,可以用娴熟的刀功,或特殊的夹子,在切断每块肉条的大部分长度的同时,保留一小段彼此连接的部分,然后再浇汁覆盖,使其看上去还是完整的牛扒,但其实浓重的肉汁下面的牛扒是由很多小肉条组成的。当然,这样吃工夫的牛扒就应该是价格不菲的。这才是餐食等级是高级还是低级的来源:烹饪的功夫、精心的准备、精致的色、香、味、形,以及对食客的负责态度。

用刀叉吃西餐不小心就敲得叮铛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刀叉临时不用了没有专门的地方放,因为瓷盘的边是圆的,餐刀又是前轻后重不平衡,餐叉的形状又不规则,所以刀叉搁在盘边上如果掌握不好重心,稍不留神就滑到桌子上,也是旷铛一响,吓人一跳,吃饭老要提心吊胆。而要是把挂着油滓肉渣的刀叉放到餐布上,看着又很恶心。

中国过去有点身份的人家无论在家里还在外面都是绝对禁止吃饭出声的,而且餐具要摆放有秩。而中餐餐具的设计也完全满足这个要求,瓷盘是硬的,但木筷或竹筷比较柔软,菜肴多数都能夹着吃,而且夹菜夹到最后和瓷盘也顶多是点接触,没有划过的铿镪声音。同时,餐桌上还有为摆放筷子而专门设计的陶瓷筷架,暂时不想吃菜了,可以把筷子放到小架子上,也不会发出声音。这才叫餐桌文化的文明典范。

西餐的餐桌礼仪号称很文化、很文明,其实就其饮食内容来说很难做到,餐具和菜肴都不匹配,必须又切又拉,刀叉敲得盘子叮铛乱响,要么是咯吱咯吱地磨牙,这在中国过去的上流社会是最让人看不起的,是最没文化的表现,人家说:叫花子要饭才敲得盘碗叮铛乱响呢。所以西方人本来就是糙人,何必和自己过去呢?直接上手抓着吃比什么不好呢?非在餐桌上假充文明,结果自己受罪,倒也蒙了不少中国人。

通宝推:泉源,邻家拂士,忧心,迷途笨狼,天河行,未知如之何,
家园 完了完了,以后再吃牛排时没办法不注意别人的铛铛声吱吱声了

想起一个故事,说宋代某公有一缕傅满洲美须,某公本人也颇为自豪。

一天某好事者在席间问他,你晚上睡觉时是把胡须放在被子外面还是里面。

往下的故事不难猜出,以前没注意,现在注意到了,结果里也不是外也不是,辗转反侧每夜失眠。

家园 呵呵,所谓嘲笑往往是弱者对强者最无奈,也是最后的抵抗。

欧洲衰落了,当年才会嘲笑新兴蓬勃的美国人“铛铛”的切肉声。

可是好肉还是吃在了美国人的嘴里。

怎么舒服怎么来。

吃到嘴里,才不亏。

何必把这种蚊子哼哼,硬扯到我们中国人身上,还整出是中西文化结合不当的结论呢?

有捡钱包的,但没有捡批的吧?

吃肉,吃肉!

家园 我倒觉得楼主说的对

在餐桌上现切不是个好办法。

家园 吃的就是那个现烤现吃的新鲜感,切好上桌汁早不知流哪去了

就象吃涮羊肉,可以先涮好再装盘上席吗?

家园 餐桌上现切是西餐的内容决定的

龙眼兄觉着膈应的“吱吱”声,是因为牛排。

牛排是西餐的主要菜式之一。

而且现烤,基本半熟。越好的牛排烹饪成熟度越低,粉红色越厚,代表着里面有更多鲜美的肉汁,和滑嫩的口感。因此不适合提前切好的方式,这样肉汁都跑光啦。

烤物都是趁热吃才好。

新疆,蒙古,西藏等等以牛羊肉,烧烤方式为主的地区,以前也是腰刀兼做餐刀的。

食材和烹饪决定了食用工具和食用仪式。

还是内容决定形式。

在我眼中,西餐仪式上最有价值的是分餐制,比较卫生。

至于其他零碎什物,不过是小孩子家家酒的成人版罢了。

入乡随俗,彼此尊重。

其实,中餐礼仪庄严繁复也是源远流长。

分餐制在古代官宴是标准制式。

酒器餐具也非常丰富。

单单世俗生活里就能看得眼花缭乱。红楼梦里刘姥姥就被几双筷子弄到头晕。。。

天下万物其实相通。

大餐的规矩都差不太多,强调的是氛围,吃饭不过是手段,以达到各种预期为目的。

日常生活,满足口腹之欲为先,还是那句话,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家园 哈哈,擦肩而过,同道之人!
家园 搞些更适合的餐具

比如说,把肉挂在钩子上,吃的时候,一只手抓住,一只手用刀割,割一大块下来,蘸一下吃一口,怎么样呢?

家园 兄台的想法真惊悚。。。和纣王一模一样!

酒池肉林。

家园 做的地道的西餐味道确实不差

虽然品种少了点,但是论单品味道不输中餐。

就是这个餐刀切肉我实在受不了,心疼盘子啊,反正我自己在家做了牛排都是切好了再上桌的。

家园 捣到根了
家园 直接上案板比把牛扒放到瓷盘里好得多
家园 哈哈

花赞“吃肉,吃肉!”

老兄真性情中人

家园 是啊,有些特色餐馆是这样案板上菜的。那些都是真吃肉的地儿
家园 至少别在瓷盘里切,讲文明或讲原生都要讲得彻底

去吃人家巴西烤肉,就是把一大驮肉串到一个大铁棍上边烤着边保温,谁要吃,就由厨师用小刀一片一片地切下来,放好酱料,裹到大饼或长面包里,让客人用手拿着吃。

或者吃人家希腊人的"苏拉可仪",就是大块大块地串到长钎子上烤,等烤好后从钎子撸到瓷盘里,沾好酱料,则何以用叉子不费劲地吃了。

用刀叉吃很多著名的西欧餐食都是一不小心就敲得叮铛乱响,而且刀叉还没地方放,因为瓷盘的边是圆的,餐刀又是前轻后重不平衡,搁在盘边如果掌握不好重心,稍不留神就滑到桌子上,也是旷铛一响,吓人一跳,吃饭老要提心吊胆。

中国过去有身份的人家无论在家里还在外面都是绝对禁止吃饭出声的,而中餐餐具的设计也完全满足这个要求,瓷盘是硬的,但木筷或竹筷比较柔软,菜肴多数都能夹着吃,而且夹菜夹到最后和瓷盘也顶多是点接触,没有划过的声音。同时,餐桌上还有为摆放筷子而专门设计的陶瓷筷架,暂时不想吃菜了,可以把筷子放到筷架上,也没有声音。这才叫餐桌文化的典范。

西餐的餐桌礼仪号称很文化、很文明,其实就其饮食内容来说很难做到,餐具和菜肴都不匹配,刀叉敲得叮铛乱响,或者咯吱咯吱磨牙,这在中国过去的上流社会是最让人看不起的:叫花子要饭才敲得盘碗叮铛乱响呢。所以西方人本来就是糙人,何必和自己过去呢?直接上手抓着吃比什么不好呢?非在餐桌上假充文明,结果自己受罪,倒也蒙了不少中国人。

通宝推:赤脚学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