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做中国文化的一个解释、阐述、讲课 -- springisok

共:💬158 🌺914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非常感谢大家的回复,一定会分享出来

不过,真没有兄台想这么远,做成开源PROJECT,有类似需要的河友们尽可拿去。如果还能传播更远,也是美事。

由此我也想把这个做成精品,促进老外们对中国的了解,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我就像第一个主持人一样,看了前面众多河友建议,不才先上阵主持一番,抛砖引玉了:

个人以为,面对一群老外,尤其是一群暗中带偏见的自诩不凡的老外们,尤其是只有2个小时的情况下,如果课中内容太多我天朝玄妙哲学,估计其实效果不好。

就象面对某专业方向平均负50分的一群大人,要想开始全部纠正他们的负面想法,课上全是正50分的高妙内容是说服不了他们的,他们也理解不了,所以我倾向于多讲些正1分,正5分的小事例,讲讲其中中西方的区别,能引导他们自己去想(他们的确很懒),就不错了。如果选中的这些小事例,还能继续引申,以小见大,刺激他们长久的主动的去思考,那是非常好的事情。

如兄台想到的开源PROJECT,就算是最好的。

家园 其实“天道”更接近于自然神论,而不是无神论

讲自然神论,也许他们能理解和接受,并且也接近日常实际。

当然我们自己知道,其实中国人的至高精神连自然神论也是超越的,这个是西方人不可能理解的,所以暂时可以不讲,不要被精神层次低一级的西方人误以为是东方神秘主义,那就画蛇添足了。

家园 若是讲小故事,庄子里就有很多

周庄梦蝶就是一个好故事。

“坐井观天”形容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庄子·秋水》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庄子·秋水》

“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庄子列御寇》

“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被动义。《庄子·秋水》

“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出处 《庄子·秋水》

“餐腥啄腐” 解释比喻追求功名利禄。 《庄子·秋水》

“孤雏腐鼠”比喻微贱之物了。《庄子·秋水》

“太仓稊米” 比喻非常渺小。 《庄子·秋水》

“太仓一粟”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庄子·秋水》

“夏虫语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庄子·秋水》

上面这些是百度来的,还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等等。

像邯郸学步这种故事,对于一个新进入中国的外资来说其实很有启发意义。

如果这些小故事能再结合当代中国人的性格习惯做一点说明就更好一些。

庄子好像是有英文版的,若是能说服老板,上完课后能每人发一部英文版的庄子,估计效果更佳。

家园 鲁迅:“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接受过老庄哲学熏陶的中国人是很难相信天上有一个人格的神在控制人世间的一切的。

道家人生观:

道德经: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国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见道家哲学中的人是大写的人,是与天地并立的,而不是跪在某种超自然力量下的奴仆。

但是,中国文化中,人在天地间虽然是四大之一,却又是出于对天道的敬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人虽然是四大之一,但不能逆天行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天道)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便是无为而无不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道家宇宙观:

何为道?

你可以说“道不是什么”,但无法说“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最接近的定义可以是:“道是无”。道是万物的本源,而万物皆从虚无中来。因为庄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假如万物生于有,此有又生于彼有,如此则可以无限推算下去没有穷尽,所以天地万物皆从虚无中来。

可见对于道家来说,宇宙生于大爆炸,一点也不奇怪。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家方法论:

一阴一阳为之道。万事万物皆分阴阳,阴阳之间相互对立转化,统一于太极之中。

在现代中国,阴阳学说已经消隐了,取而代之的是毛主席的“矛盾论”,“矛盾论”是更高级更立体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平面的矛盾论。矛盾论讨论的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把这句话改一下: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特殊性;主要的阴阳和阴阳的主要方面;阴阳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阴阳中的地位。这些和古人的相生相克之说一脉相承。

中国人的伦理观则来自孔子的论语

核心就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有成人之美。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恕、容人。

胡诌一番,见笑,呵呵.....

通宝推:赵沐浴,
家园 中国人的宇宙观来源于道教,但是社会观却来源于儒教
家园 我倒觉得可以重点讲一下强秦的灭亡以及中国人的强弱观
家园 也对他们普及一下春秋战火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儒家、墨家、兵家、杂家。

墨家讲兼爱和非攻,但是墨子非常善于守城,墨子也会打仗的。传说墨子曾经制造出木制的飞鸟,可以飞行的。墨子还是发明家和极其高明的工匠。

讲孙子兵法的精髓:不战而屈人之兵。戴旭说,美国就是用这一招,通过思想战瓦解了前苏联。

杂家,就讲讲吕不韦。

讲讲中国古代对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的影响。

讲讲郑和下西洋。

家园 传统上中国人更多的是多神信仰

有土地庙,这个一般没有偶像;

有灶神,春节有个送灶神和迎灶神的传统。

有山神庙,有城隍庙;有英雄信仰,把英雄神话了,如关公。

同时信奉佛教众神和道教众神。

信仰死去的祖宗,这个是家族凝聚力的来源。

家园 全部看了,眼睛花了,内容很不错,在此谢了

我也在犹豫:听众对象多是工程师,这些内容可能难了点,坦白的讲,连我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和融汇贯通,讲起来就更难举重如轻,这个点很不错,难点是讲到什么程度。

家园 了解的深度不一样,这个境界就是不一样,感谢哲学兄
家园 先挖个坑,现在在出差中没有时间,争取在下周一把初稿提纲拿

出来,献给大家赏玩,增删。

真诚感谢河友的分享。

家园 自然神论还有一个“神”,而中国文化的核心已经没有了

只要保留“神”,就给宗教神秘主义留下了地盘。但荀子通过《天论》中阐述的自然主义思想,将儒家与神灵彻底划清了界限。由于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家的这个特色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础。

当然,出于论述方便的考虑,楼主可以按自然神论的路子解释中国文化。

家园 这就是我说的“无神论基础上的多神信仰”

“无神论基础上的多神信仰”,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不过不知道楼主有没有能力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

家园 “每个人都可以是上帝”,不如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教会”

这是托马斯·潘恩的话:“我相信一个上帝,没有其它的”,但“我不相信犹太教会、罗马教会、希腊教会、土耳其教会、基督教和我所知道的任何教会所宣布的信条。我自己的头脑就是我自己的教会。”

家园 自然神论的“神”的定义是非人格的,跟中国人理解的神不一样

自然神的神其实就跟“自然规律”差不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