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世界本质:佛教哲学和量子理论 -- 海碗

共:💬6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关于世界本质:佛教哲学和量子理论

作为一个新兵,是追随某些大牛的脚印来到这条河的。其实注册之前就已经呆了一段时间了。总体上感觉这里的很多河友,无论是智商还是阅历,都是上等的。而且,就讨论氛围而言,这里也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在我发这个帖子的时候,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如果这个帖子在这里还是没多少人关心、看得懂的话,可能也几乎没有什么论坛可去了。但是即使如此,估计也不知道有几个人会有兴趣,那么算是投石问路吧。

这个帖子,我将开挖一个巨大的坑。这个坑所以巨大,是因为如果你跌进去了,可能你花费一辈子也未必能爬出来。因为这个坑,是关于究竟的世界观的,或者说,是关于“究竟真理”的。其中,顺带会解释“我是谁”——这个平时对一般人来说,问也白问的问题的。

敢挖这个坑,也不是我真有什么金刚钻,说我已经搞清楚问题了……如果这样,岂非是我自认已经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位贤哲?我应该还没疯掉。所以,我只是拿了一根木棍,一直在某个地方捅啊捅的,但是因为还是站在一些前人、巨人的肩膀上,可能在某个地方有点心得,所以想分享出来。在这个基础上,也期望真正能有同道能互相砥砺,把我还未看到还未想清楚的地方,多多的给予指教。那么我就可以多踩一个人的肩膀了,那真是幸何如之。

但是呢,在讨论之前,还是先推荐一些素材。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先读一些前人的东西。我列举一些材料。一般来说,你百度或谷歌都可以的,我希望这些资料对你有趣味。

(1)《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是个科普性的东西,应该还算是简单易懂了。其中有些东西,对于理解后面的讨论会用得到。而且,你读这篇文章,如果能提起兴趣,那么估计我下面的文章,会对你有帮助、有价值。

(2)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些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实验:延迟选择实验。仔细想一下这个实验的意义。这个实验在上面这本书有提到。你可以去多找一点素材。

好了,研究完上面的著作之后,如果你开始对我们的世界有点怀疑之后,那么各位应该会对这篇东西有兴趣。以上两个东西算是第一个兴趣检验点。如果各位网上找不到合适的资料或者偷懒,请给我留个邮箱,我发邮件把资料给您。

还有一个兴趣检验点,是基于佛教信仰或学术背景的。我们汉地的佛教在唐代,基于唯识的法相宗,曾经涉入这个话题。但是如果考察印度、藏系佛教的全部源流,汉地的法相宗只是其中一支源流。而后汉地的佛教就大多放弃了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但是在印度佛教后期的那烂陀寺时期,佛教哲学一直在发展之中;而到了藏地之后,又形成了严密的佛教的经院哲学体系。所谓严密,是几乎每个结论都经过逻辑验证,而且每个名词几乎都给予了定义。

佛教的基本的世界观,是“空性”。一般提到“人我空”和“法我空”。这是佛教认为可以解脱的基本理论依据或基础。所以研究佛教哲学的,应该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那么各位问了:你到底是谈物理学或科学,还是谈佛学?我的回答是:我在谈基于这些学科,我所理解到的一种世界观。但是,我应该是用大白话、科学实验、个人体验做依据的。所以也不是要求各位去研究佛教哲学。

各位可能会继续问:物理学和佛教哲学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我的回答是:我们谈世界观,只看观点能不能成立。而且,如果物理学能揭示某种世界观,佛教哲学也蕴含一种世界观,那么就可以和这篇文章有关系。

各位可能再问:那么你要不要谈有神论的世界观?回答是不谈。但是不妨碍、不阻止任何人拿任何世界观,和这里所讨论的东西来对比、研讨。

好了,废话说完,准备开始。但是不知道会谈多少或多久,虽然我自己有个粗浅的提纲。

关键词(Tags): #世界观#哲学#量子理论#空性
家园 1, 略谈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网络世界里,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毁三观”。三观,一般来说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实际上是对于世界、人生、行为方式的看法。这里不谈“毁不毁”,只谈“三观”。

首先是世界观。世界观要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在直观的层面上,人们世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这两个层面是关联的,那么,是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神?当讨论和思辨涉及到这个范畴的时候,出现了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唯物、唯心、神学等各种系统性观点。

在物质层面进行细分,可以进入以宇宙为对象的宏观层面,也可以进入以粒子及相互作用为对象的微观层面。

在精神层面进行细分,可以进入总体的社会学或个体的心理学。

然后是人生观。人生观所讨论的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看法,解决的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且一般是在“终极”的意义上来讨论这个问题的。“终极”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所以不是挣钱、娶老婆不可以讨论,只是因为这不够“终极”,因为还可以追问“挣了钱、取了老婆之后呢”?

然后是价值观。价值观涉及的领域是行为方式。价值观要解决的是“应该做什么”问题。感觉相关的学科是伦理学。你以前学过的《思想教育》《公民》等课程应该归属此类;而且,你似乎应该已经有了很好的思想,都是好公民了。如果你发现还不是,也可以继续读一下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会解释价值观如何养成。

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什么样子。世界上有种类庞杂的世界观。有神论的宗教有神创的世界观;无神论的宗教(佛教)是缘起的世界观。在信仰之外,有唯物、唯心的思辨。每个延续已久的民族,都可能有一个世界和种族起源的解释,如果这些解释被理论化,可能就是一种世界观。这里只是概述,不可能全面和准确。

在哲学的意义上,佛教首先不能归结为“神创造世界”的有神论;在一元、二元、多元、唯物、唯心的立场上,佛教的世界观并不能简单归属其一。佛教讲“缘起性空”,但是理解这个主题,佛教自己也存在多个视角;同时,佛教自己也发展了各种学派,其中存在能够分别对应于二元论的宗派(小乘的经部和有部),也有对应唯心、一元论的宗派(唯识宗),但没有对应于唯物论的宗派。但是,所有一元、二元论的哲学区分,并不能囊括佛教所有宗派。在佛教中观宗的视角里,最终已经不能用一元或二元来描述佛教的世界观,因为精神和物质、认知与被认知的关联已被认知,其隔阂已经被打破。当然,这也是佛教中观宗所承认的最究竟的世界观。

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思辨。思辨主要使用的是常识和逻辑。常识,主要是我们大家共同承认的经验;思辨要依靠逻辑。逻辑要求每个结论要依靠“正确原因”才能成立。白话说,你说“因为……所以……”的时候,“因为”的内容要靠得住。本人不能保证对所有学科都熟悉,只能力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每个结论都有靠得住的理由;然后以此为依据,能够和读者一起进行一场以世界观为对象的思辨。当然,这并不容易,我也不能保证这点,所以欢迎捉bug。

当然,任何探讨、研究都是欢迎的。这里将要进行的主要是哲学角度的思辨,但是本人实际上不懂古典或除了佛教之外的任何一种哲学体系。但是,佛教的世界观也实际上并未依靠任何已经存在的哲学体系,而且佛教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主要依靠的是经验和逻辑。经验和逻辑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只是我们并未刻意去训练、使用过。任何探讨、研究都是欢迎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朴素的、直觉的世界观,但这些世界观可能只是被灌输、或者直觉的自动的形成;而且未经思辨、详究。通过一些最基础、最基本的思辨,有可能会引起我们对世界的一些特别的看法。如果你能改变世界观,那么就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相当于获得新的生命。但我本意不是要改变谁的世界观,我只是邀请你审视自己的世界观,然后你后果自负。

在这个主题上,人类似乎还没有骄傲的理由。从蒙昧时代,到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成立,人类对时空的认识,都还是基于直觉的经典的宇宙观。到了相对论建立以后,经典的时空观就被认为是不正确的了。到了量子理论建立,又出现了“观察者参与的宇宙”。所以不要骄傲,准备好思考,这是思想者所以比一头猪要幸福的理由。

家园 2,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认知能力

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认知能力

如果把世界分为主观和客观,那么认知能力是属于主观这一方面的。在一般的概念中,作为主体的人或其他形态的生命体,去认知客观世界;而另一方面,客观世界是被认知的对象。关于主观和客观需要继续探讨。这一节单把认知能力拉出来分析一下。但是应该承认,存在超越人类的其他认知能力,比如蝙蝠的超声定位等。其他暂不列举。顺便提示,这里提到的认知能力以人类为主。如果不特别说明,提到的都是人的认知能力。

这里其实有个伏笔——感觉上好像先有主观、客观,才有认知能力——中介。但在佛教的理论体系中,可能主观和客观都是虚的,而认知能力可能才是坚实的。因为认知能力才是主观、客观得以建立的基础。这个留待后文。

我自己刻意避免使用生僻的专门词汇,也尽量把特定背景下的词汇,转为使用在通常语境中对应的词汇。但是特别考虑了一下,觉得为了能把一些事情分门别类说清楚,还是保留最基本的一些特定的词汇。

这一节是介绍认知世界的工具。没有工具,认知不会发生,也谈不到对世界的认识。魔鬼就在细节之中,了解这一节,有助于了解认知的基础,也就便于了解世界观如何形成。这一节都是生活常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哪种学科曾经对此做过总结。这里的总结主要是来自佛教,当然是极度浓缩版;而且也必须考虑到我们的经验和常识。

(1) 五种感官和五种感觉

人有5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体。

对应的感觉能力,依次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那么这5种感觉能力所感受到对象,又是什么呢?这其实是每个人的经验;你懂得。

视觉感受色彩和形状。根本上是色彩,色彩本质上是光。任何一种颜料,都可以画成任何一种几何形状。眼睛感受到的,其实是射入瞳孔的光。

听觉感受的声音。声音来源于物质的震动,但耳朵听到的,不是声源的震动,而应该是耳膜对声波的谐振。相反,震动是可以看到和触摸到的。声音本身不就是震动,声音其实是震动最后被感知的结果。

嗅觉感觉到的是香臭等味道。味道也很复杂,比如有极多种类的香水,乃至有一种艺术叫“香道”。

味觉感受到的是味道,不过不是嗅觉那种味道。你吃醋,醋酸的醋,所嗅到的醋的味道,和品尝到的酸味,是不同感官所获得的感受。

身体有触觉。触觉依靠“接触”而发生。其感受有光滑粗涩,冷热,饥渴与饱足等等。触觉很复杂,乃至呕吐、胸闷、头晕、性生活之感受,都归属此类。

好的,上面是5种感官所提供的感觉、感受。我这里埋一个伏笔。视觉感受的是光;那么光的本质是什么?还有触觉以后接触,接触时存在“相互作用”;那么相互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听觉、嗅觉、味觉暂且不谈。

(2) 意识的认知功能

那么,眼睛、耳朵等5种感官,对应5种认知能力。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类型的认知能力?答案是有的。

举例子:炉子上一壶水烧开了,咕嘟咕嘟在冒热气。你的感官当下是不能直接感受到沸水的温度的;但是,你知道这壶水一定很热。这种认知能力来自推理,这是意识的功能。

此外,人人都有回忆,你的情人在你的心灵中栩栩如生,一颦一笑如在眼前……这也是意识的功能,和推理不一样的一种认知功能。

除此之外,人会做梦,梦中会见到花开花谢、人来人往。梦中所见不是实际的感官所见,但你毕竟知道自己有个具体的梦境,这算是意识的功能。

补充:佛教宣称其修行可以开发出特别的意识认知能力。这其实就是有些人曾听说到的天眼、天耳等。本文只谈逻辑和思辨,所以这些稍微提及、做个科普;以后会略过不提。

(3) 感官认知和意识认知的区别

眼睛等5种认知能力,和第6种认知能力——意识,是有很大不同的。

眼睛等5种感官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连续性”的认知。

所谓“整体性”,举例说,就是你睁开眼睛,那么“视野”所及,所有凳子、桌子、墙壁的漆、画,都已被你所感知了。但在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时候,却只是某个范围、环节,而不会具备“整体性”。

所谓“连续性”,距离就是你注视着风中一朵花,那么,在关注的“时间段”中,这朵花的所在环境以及花儿的每次摇曳、每个姿态都进入你眼中;但是你回忆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片段、剪影”。

你应该能知道这种差别。

佛教把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认知能力叫做“现前识”或“现前认知”,这种认知能力是对境时才有,是具体的、带有细节的;而意识的回忆、逻辑认知,则被称为“分别识”或“分别知”,这种认知能力是抽象的、忽略大多数细节的。

要强调的是:意识也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认知,所以,也有“现前认知”的能力和成分。这点这里略过。所以意识的认知实际上分两种:“意分别知”和“意现前知”。

所以,“现前认知”有6种,眼、耳、鼻、舌、身、意都有“现前知”。

意识特有的认知是抽象的认知、逻辑的认知。所以意识有一种别称是“分别识”,其认知能力是基于概念、逻辑的。意识的认知会忽略细节、保留“重点”。比如你想到初恋情人,可能只有头发、面孔、有多温柔,但是衣服、其他性格层面就不确定、忽略了。除非你刻意去想。所以意识的“分别识”是抽象的、局部的、片段性的认知。

此处不详述,你只要能区别“现前知”“分别知”两种认知即可。

还有,佛教有时候把前“现前识”所对的对境,当作是客观的、真实的;而“分别知”这种逻辑的、概念的认知,其所面对的对境,则是一个抽象的、非真实的世界。这应该还是容易理解的。

(4) 被认知才值得思辨

眼、耳、鼻、舌、身体的感觉能力称为“五识”;加上“意识”,成为“六识”,代表6种认知能力。如果依是否是“整体性、延续性”的认知,则可以区分为“现前识”和“分别识”。

其实,只有被6种能力所认知到,这个东西才有被讨论的意义;如果不曾被认知到,这个东西,是无法进行讨论的。这个结论,具有很深的意义,后文会涉及。有句话是“我思故我在”;其实对一切现象,是“被认知,则存在”。你可以想一想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举例来说,假如我告诉你:有一个东西,叫X,很好玩,我们谈谈吧。你是不是感觉根本无法讨论?因为你不知道X是什么。你可能会要求我给你看看X;或者直接问我:X到底是什么。是的,这是讨论的正常要求。如果我不告诉你X是什么,却要求你把X的发生、作用、用途想清楚。你可以要我滚蛋的。

所以讨论也必须是这样的,我们要讨论一个东西,必须对这个东西有共识,我们都要了解所谈论对象的涵义和范畴。之前见过很多讨论,很多人都是自说自话。其实对一半以上的人,可能不必辩论,你要他自己把所使用的概念解释清楚,这估计就能挡住他,因为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所使用的概念的含义和范畴。他的理解基本上处于一知半解、模模糊糊的状态。也就是说,他对自己的概念还未形成明确的认知。对于辩论来说,自说自话是讨厌的;但是,对好学的人,思辨和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里,他只要承认自己的认知有不足,就可以试着去努力,并最终形成清晰的概念,并产生准确、全面的认知。

现在这6种认知能力的归纳,似乎没有违背世间常识。不论你是哪种世界观和信仰,即使是学心理学的,应该都会承认的。相信人具有六种认知能力,不代表愚昧和迷信。你表示怀疑?嗯,这也是可能的。比如作为特例,你有一种超能力;或者很不幸,你属于残疾。

以上虽然是常识和经验,但这里对理解后文,是个基础。任何人有不懂或者怀疑,都可以提出讨论。我在河里是新手,对论坛不熟,如果我做的不对,可以直接给我发短信,这个我似乎能接收。

家园 3, 认知如何发生

3. “水”是什么?谈认知如何发生

一个人生下来,从眼睛等感官的能产生感受开始,就能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认知”。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呢?

前面提到6种认知能力,以及“现前识”和“分别识”的区别。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所以能够建立,其设计师和建筑师,主要就是六种认知能力中的意识,或者说,主要是意识的“分别识”。如果把“分别识”当作一个画家,那么依靠“现前识”所提供提供的素材为颜料,“分别识”得以将其渲染成一幅水彩画,这幅画就是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其实是一副画,或者说一副影像。

这个世界的影像,究竟是如何完成的,需要详细地说明。我会在这里努力做说明;但是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理解,因为涉及太多认知层面的细节,这些细节却在我们各自凝固、“固化”的世界观中,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也就是说,你就是这么生活的,但是你居然没注意过。后面会解释何谓固化的世界观。

了解认知的发生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后面探讨事物本质的基础。理解认知的过程,需要你有对自己的感官功能有所省察,并且要求你有足够的逻辑能力。而且,这个过程涉及到“世界观”是如何形成。所以请留意哦!

3.1 “水”的概念:抽象认知

以“水”为例子开始讨论。我这里说到“水”,你肯定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你脑袋中现起一种“清澈透明”的液体,可能有蓝色的、无色的,有味的、无味的,河里、海里的,杯子里的。不论如何,你脑袋当中现起了一幅关于“水”的影像。“水”的影像是你自己世界的一个细节、一个贴图;这样众多种类的细节和贴图拼起来,就构成了你自己的世界。

为了便于理解以后的讨论,这里建议:尊贵的阁下,请闭上眼睛,仔细看看自己心中,当我要你想一下“水”,你心中到底对这个字,作何反应。因为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都是经验。但是如果你忽视这种经验,那我就是填鸭,意义就不大了。

继续。因为辩论中对同一概念要有共识,所以为了统一认识,请用心想一下杯子里可以喝的纯净的、无色、无味的液体,大概300毫升。到此为止,我想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可供继续探讨的、具体的“水”的形态。

如前所述,我们心中现起的“水”的概念,属于意识中的“分别识”所有,即抽象的认知。如果你真的手中有一杯水,那么这杯水应该就属于“现前知”了。这里我们讨论前者“抽象的水”。

对想象中这杯“抽象的水”,如果你刻意的去继续努力想象,你可能会“想”到:在你心中,水有自己的味道、颜色,它的密度是1千克/升;它有气体、固体等其他形态;它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成分是氢和氧,氢原子有三种同位素,都参与水的组成……这里用省略号,是因为你有些东西肯定没想到,而我一定可以继续列举下去的,比如你可能没想到水的表面张力和流体力学特点,等等。分别识就是这种特点,它是抽象的认知嘛!所以必定会遗漏很多细节。

接下来分析这杯“水”的概念从何而来,开始看一下认知如何发生。同样,这里是需要你自问自省的,看看实际上是不是这个样子。

首先,这杯水,有部分材料来自你的眼睛。你应该曾经喝过很多杯水了,而且应该不是闭着眼睛喝的;你也会游泳,也曾经涉水行走;然后,应该有部分材料来自你的味觉、嗅觉以及触觉;也有部分素材来自你学习的各种知识;你可能还做过电解水的实验,你那时被告知阳极、阴极各自产生一种气体,被叫做氢和氧。

然后,综合所有这些认知,以此为“素材”,你成功的构建了“水”的概念。我们说“从现象看本质”,是假定本质和现象是在一起、“一体”的;然后,“水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水,“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有很多特征,会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

但是,人有很多种,化学家、水力学家、气象学家、在沙漠中的长途旅行者、天生的盲人,等等。他们会对水的不同“特征”给予不同的关注度。他们各自“水”的概念,是有特征差异性的。请记住这一点:不同的人会关注不同的特征,对水的认知会有特征性差异。这点后面会涉及到。

注意:我们这里关于“水”的概念里,对“本质”和“特征”作了区分。不知道你是否理解或留意这种区分,我先透露一下:这里埋伏着一个后面会重点讨论的主题。甚至可以说,这是本文所面对的核心主题。

你现在应该想到:你所有的感官,都参与了构建这杯水的“概念”的工作。这和信仰没关系,这是可以从自己的经验加推理而想清楚的。

3.2 眼前的水:“现前认知”

现在,假设一个场景。你自己面前习惯的桌子上有个茶杯,其中放着“一杯清澈透明的液体”;此时此刻,你亲眼“看到”了这杯“清澈透明的液体”。但是,你只是看到;其他触觉、嗅觉等没起作用。

我就问你此时此刻,你心中怎么看这杯水?注意哦,认知过程正在你眼皮底下发生,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个过程。如果你想不清楚,可以让老婆、孩子或其他闲杂人等,端杯水呈上来;然后你仔细的观察你认知这杯水的过程。

在正常状态下,你认为这是“一杯水”。是不是?你应该不会想到这杯中的“清澈透明液体”,味道可能是酸的,也没想到可以用火点燃。注意是正常状态。如果在我自己的正常状态下,我应该会没有“任何怀疑”,我甚至可能已经拿起来喝一口了。

你相当肯定这是一杯“水”;但是,这个理由并非绝对靠得住。为什么?你只是看到这杯水的色泽“清澈透明”,如“水”一般。你没其他依据,也没做任何检验。但有没有可能,这是一杯白醋,或者一杯酒精?他们看上去都是无色、清澈透明的液体,和“水”一样。但白醋是酸的,酒精可以点燃。他们不是一种东西。

你凭啥“认为”这是一杯水呢?追根究底,你感觉这是“一杯水”,其实只是基于你一辈子的经验和常识。然后,你就把上一节你以为的“水”的概念附加上去了,你直觉地以为:你面前的这“清澈透明的液体”,就是你以为的水,具有所有你前面所想象的“水”的“本质”和“特征”。

问题是:你凭啥只看到“颜色”,就感觉这是一杯水?从视觉开始,到赋予这个视觉以全部的水的特征,中间是有一些“跳跃”的,你的心里一定有些过程发生了。我并不是说,你认为这是一杯“水”的这种认知有问题;而是要讨论你是如何“认知”这是“一杯水”的,要讨论的是这个“过程”。很明显的,中间发生了你“认知”一杯水的过程。

问题在哪里呢?杯中液体“清澈透明”的色泽,并不足以成为这是“一杯水”的理由;因为至少白醋、酒精都是这个色泽。但你为何有这是“一杯水”的感觉?你为何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问了三遍,请您思考。

“认知”是个过程,请努力自己问自己,在自己脑袋里完成这个思维体操。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后面会有更深入的、颠覆性的答案。

3.3 认知的过程

这里是对认知过程的一个简单解释。是的,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用感官去感知,用意识做推断,并用学习和知识去完善,然后行成了“概念”,并不停的固定、强化这些概念。这是3.1说过的。

然后在对境的时候,即使证据不充分、资料不齐全,你仍然把这些概念作为标签,贴到自己的“感受”上。前面的例子,是你把“水”的概念为标签,贴到那杯“清澈透明”的液体上。这是3.2说过的。

所以,当你的“感官”面对“外境”,某些感受就生起了。眼睛见到某些色泽,耳朵听到某种声音,你的认知就开始启动;基于这些特征,你心中现起某个“概念”,于是你就认为“外境”是一杯水,或一瓶醋,或者一瓶北京二锅头。

所以结论是:外境是什么?首先是在你意识中“冒出”的一个特定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来自你的经验,并经过“抽象”。上面例子中,你“冒出”了一个“水”的概念。你意识中为什么有这个特定的概念呢?是因为你的感官曾经感受过,然后甚至通过各种方式有过更深入的了解。

反之,如果你不曾感受、不曾经历过,那么你就不会“冒出”特定的概念;那么在你初见的时候,你心里会怀疑:嗯,这是什么东西?彼时彼刻,你无法把一个“概念”贴过去。

但是,当你有了概念,并能“冒出来”、贴过去的时候,其实,此时此刻你所认知的“外境”,其实都被你的概念所支配着;换句话说,“外境”其实是你概念的“投射;再换句话是:“外境”不过是你“概念”的“标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见到一杯“清凉透明”的液体,这仅是一种色泽,如此而已;但是你贴过去的水的“概念”的标签,则包括了你对水的全部的认知,包括密度、能解渴、有气态固态,等等各种水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还因人而异。

你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就像一个笑话一样,我们讨论的都是日常经验,但是你却可能从未反省过。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后文再继续。

家园 如果佛教灭了绿教我就信佛教。
家园 不大可能……

不能说佛教是小绵羊,从来不动武……但是暴力从根本上还是违反佛教教义的。

这一点注定了:佛教要么依附强权,要么孤芳自赏,灭了谁谁谁大概从来从来不是佛教的野望。基于这一点,佛陀自己早早宣告自己的教义迟早会灭亡,这就是所谓的末法时代以及暗劫(无佛法时代)。

另外,所谓“ 如果佛教灭了绿教我就信佛教”,这句话只能是一句赌气的话,相当于说“只要我讨厌某个东西我就选择不开心”……聪明人大概都是抓住一切机会寻开心,苦中作乐都行,何必和讨厌的事过不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