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世界本质:佛教哲学和量子理论 -- 海碗

共:💬6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 略谈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网络世界里,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毁三观”。三观,一般来说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实际上是对于世界、人生、行为方式的看法。这里不谈“毁不毁”,只谈“三观”。

首先是世界观。世界观要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在直观的层面上,人们世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这两个层面是关联的,那么,是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神?当讨论和思辨涉及到这个范畴的时候,出现了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唯物、唯心、神学等各种系统性观点。

在物质层面进行细分,可以进入以宇宙为对象的宏观层面,也可以进入以粒子及相互作用为对象的微观层面。

在精神层面进行细分,可以进入总体的社会学或个体的心理学。

然后是人生观。人生观所讨论的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看法,解决的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且一般是在“终极”的意义上来讨论这个问题的。“终极”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所以不是挣钱、娶老婆不可以讨论,只是因为这不够“终极”,因为还可以追问“挣了钱、取了老婆之后呢”?

然后是价值观。价值观涉及的领域是行为方式。价值观要解决的是“应该做什么”问题。感觉相关的学科是伦理学。你以前学过的《思想教育》《公民》等课程应该归属此类;而且,你似乎应该已经有了很好的思想,都是好公民了。如果你发现还不是,也可以继续读一下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会解释价值观如何养成。

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什么样子。世界上有种类庞杂的世界观。有神论的宗教有神创的世界观;无神论的宗教(佛教)是缘起的世界观。在信仰之外,有唯物、唯心的思辨。每个延续已久的民族,都可能有一个世界和种族起源的解释,如果这些解释被理论化,可能就是一种世界观。这里只是概述,不可能全面和准确。

在哲学的意义上,佛教首先不能归结为“神创造世界”的有神论;在一元、二元、多元、唯物、唯心的立场上,佛教的世界观并不能简单归属其一。佛教讲“缘起性空”,但是理解这个主题,佛教自己也存在多个视角;同时,佛教自己也发展了各种学派,其中存在能够分别对应于二元论的宗派(小乘的经部和有部),也有对应唯心、一元论的宗派(唯识宗),但没有对应于唯物论的宗派。但是,所有一元、二元论的哲学区分,并不能囊括佛教所有宗派。在佛教中观宗的视角里,最终已经不能用一元或二元来描述佛教的世界观,因为精神和物质、认知与被认知的关联已被认知,其隔阂已经被打破。当然,这也是佛教中观宗所承认的最究竟的世界观。

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思辨。思辨主要使用的是常识和逻辑。常识,主要是我们大家共同承认的经验;思辨要依靠逻辑。逻辑要求每个结论要依靠“正确原因”才能成立。白话说,你说“因为……所以……”的时候,“因为”的内容要靠得住。本人不能保证对所有学科都熟悉,只能力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每个结论都有靠得住的理由;然后以此为依据,能够和读者一起进行一场以世界观为对象的思辨。当然,这并不容易,我也不能保证这点,所以欢迎捉bug。

当然,任何探讨、研究都是欢迎的。这里将要进行的主要是哲学角度的思辨,但是本人实际上不懂古典或除了佛教之外的任何一种哲学体系。但是,佛教的世界观也实际上并未依靠任何已经存在的哲学体系,而且佛教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主要依靠的是经验和逻辑。经验和逻辑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只是我们并未刻意去训练、使用过。任何探讨、研究都是欢迎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朴素的、直觉的世界观,但这些世界观可能只是被灌输、或者直觉的自动的形成;而且未经思辨、详究。通过一些最基础、最基本的思辨,有可能会引起我们对世界的一些特别的看法。如果你能改变世界观,那么就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相当于获得新的生命。但我本意不是要改变谁的世界观,我只是邀请你审视自己的世界观,然后你后果自负。

在这个主题上,人类似乎还没有骄傲的理由。从蒙昧时代,到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成立,人类对时空的认识,都还是基于直觉的经典的宇宙观。到了相对论建立以后,经典的时空观就被认为是不正确的了。到了量子理论建立,又出现了“观察者参与的宇宙”。所以不要骄傲,准备好思考,这是思想者所以比一头猪要幸福的理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