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15:“民防总队” -- 本嘉明

共:💬35 🌺1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解放军报>:赴马里维和部队

2013年12月25日5时41分,轰然一声爆炸,撕破了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的寂静。

  “快反1组速支援1号哨位,快反2组掩护人员疏散,快反3组随我机动,工兵、医疗分队哨位加强警戒,其余人员就近隐蔽。”指挥长张革强立即下达指令。

  1分32秒后,各组全副武装部署到位,狙击手、机枪手定点布控。随后爆炸得到核实:两发火箭炮弹,一发未过尼日尔河,一发距我营区仅1公里。

  去年11月份以来,任务区共发生汽车炸弹、绑架杀人等恐怖袭击16起。500余名装扮成平民的恐怖分子隐藏加奥,部分目标直指维和部队。

  在这里,实战化已然成为常态——人员装备时刻待命,油箱、水车、水袋随时蓄满;帐篷间用沙箱阻隔,分散凌乱却又互为掩体;营区周边的树枝、石块不再是可被随意清扫的杂物,也许是诡雷……

  汽车炸弹和人体炸弹是恐怖分子实施袭击的常用手段。坚固的防御工事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抵达任务区当晚,指挥部就召开会议,提出“防卫生活齐头建,防卫重于生活”。

  150名官兵,30000平方米营区,在只有一台铲车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沙箱、壕沟等防卫设施构筑,官兵们就用铁锹填、用麻袋运。12名女医疗队员缠上防沙巾,组成支援队,穿梭在施工现场。

  9天后,一座具备阻绝、掩护、监控功能于一体的防卫工事在中国维和营区拔地而起。

  去年12月14日6时40分,距中国维和营区400余公里的基达尔市发生一起自杀性袭击事件,担任警卫任务的塞内加尔维和士兵2人死亡,7人受伤。8时,联马团司令马马杜命令司令部及任务区维和部队,立即以中国维和营区防卫工事为楷模,强化防御和警戒。

  “中国军人的工作标准和速度无与伦比!”

  “驻马里10个国家的维和部队此项核查都不合格,我就不相信中国维和部队能通过?”2013年12月23日,我维和部队迎来联马团首次装备核查,严谨细致的核查组负责人巴甫杜拉,怎么也不相信中国维和部队配备的国产微光夜视仪能够达标,执意爬上营区最高建筑亲自测试。按照要求,单兵微光夜视仪夜视距离须达到1000米距离看清成人大小物体。结果显示,我军夜视仪观察1500米处被测人员,依然清晰可见。

  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第一批海运物资包括32类共240余项装备,去年10月2日在大连港装载出发,陆海兼程,途经2万多公里,耗时2个月运抵任务区。不少装备因颠簸、磕碰造成不同程度损坏。维和部队抵达当天,巴甫杜拉就到营区查看,发现大量装备损坏后,皱起了眉头。

  按照联合国要求,首次核查要在维和部队抵达任务区一个月之内进行。此后的23天里,我维和官兵全力备战。23天后,除个别损坏严重装备的维修配件尚在海运中,182件因运输造成不同程度损坏的装备得到修复。挑剔的巴甫杜拉临走时举起大拇指:“中国军人的工作标准和速度无与伦比!”

  2013年12月21日,90岁的老村长杜黑带着村民,满脸怒气地冲到中国维和营门质问正在警戒的下士马招:你们为何而来?你们荷枪实弹,会不会伤害到村民?虽然只有19岁,但半年多的思想和能力准备,让马招应对沉着。他迅速将情况上报,同时,为防止村民冲撞营区,命令副哨立即封锁营门。随后,他用集训时学习的法语,向村民解释道:我们是为和平而来,中国和马里是世代友好的朋友。渐渐地,他稳住了村民的情绪,将他们劝回了家中。

  随后,指挥长张革强带领工兵、医疗分队长,带着一套中国国防白皮书、维和宣传册以及驱蚊虫药品来到村长家中,拜访这位老人。“中国军队是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我们是为了马里的和平而来,保护平民是我们的责任……”随着张革强的阐述,老人和村民脸上的疑惑和担忧渐渐变成了笑容。

  从维和营区到加奥机场只有5公里,却成了快反排长刘晓辉今生走得最小心的一段路。路上密集的弹坑向他无声地述说着危险究竟有多近。车队行进必有步战车开路,其余车辆严格顺着前车车辙行使,最大限度规避路边炸弹。只要一出营门,车载武器、设备就时刻处于战斗状态。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我们能像中国一点吗?没有人指望他们做任何事情。

这是奥巴马在接受《纽约时报》访问,关于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搭了三十年便车(Free Rider)的调侃。

外链出处

目前中央军委的计划,在4年内,全陆军所有合成旅、兵种旅-----如防空旅、炮兵旅----都将至少进行一次跨区基地化训练,并进行高度实战化的对抗演习。

外链出处

这种练法,我在《本嘉明科幻系列》里也提过,但那时完全视为幻想,因为这么大比武,太费钱了。现在敢于这样做,一个是战争风险的确实逼近;第二是国力增长了,练得起;第三是全球政治形势和科学技术(高铁)的发展,使中国有可能“由海向陆”,放慢在海上争锋的节奏,重点培养陆军。这种大前提下,拨(相对于大练兵)少少的经费,组建“民防总队”,是投资小见效快,长远收益和近期效益相结合的可行方法。

家园 营建制维和

2014年7月,联合国首次正式邀请中国派遣一个步兵营参与维和行动。济南军区奉命组建维和营,隶属于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将部署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地区,主要承担保护平民、联合国人员,以及巡逻警戒等任务。

该营辖3个步兵连、1个保障连,兵力700人,其中军官121人、士兵579人。根据联合国要求,他们携带了无人机、步战车、装甲运兵车、反坦克火箭、迫击炮、轻重机枪、防弹衣、头盔等各式武器装备。其中,43人有维和经历,437人出自先进连队,131人荣立过三等功以上奖励。步兵营中还编配了一个13人的女子步兵班,她们主要负责对当地女性群体的群众工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据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介绍,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军队共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有2,600多名维和军人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南苏丹、黎巴嫩、马里等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从部队的装备看,由于是济南军区的部队,标准作训军服可能过于厚重,再加上防弹背心等,在苏丹的炎热气候下,不利于长时间巡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南苏丹JUBA机场的美军

这身装备,比起曾经到南苏丹维和的美军,那是不差多少了,但准备长期在非洲值勤,跟第三世界打成一片,那可能过于笨重/教条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南苏丹当地武装,衣着轻便

家园 新长征路上的先遣队

美国有“十万吨的外交官(航空母舰)”,全球折冲周旋;中国有“8000人的布道团”,弘扬华夏文明。

2016年5月27日法新社报道,联合国主管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拉得索斯26日表示,联合国计划在今年年底拥有能够迅速执行任务的1.5万人维和待命部队。不过他计划下月初访问中国。去年,中国宣布建立 一支8000人的“专用响应部队”支持维和行动,此举被拉得索斯称为“意义非凡”。客观地说,没有中国的关键表态,这“1.5万人计划”就是空中楼阁。法新社称,目前超过10万名士兵与警察参与联合国16项维和行动。除了中国,维和人员大多来自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言外之意,我在主帖里提到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7日表示,中国迄今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人员、警察和民事官 员3万余人次,目前有3000多人在10个任务区执行任务。中方目前正在积极落实去年中国领导人有关支持维和行动的一系列重大倡议。

香港《南华早报》称, 全球超过50个国家承诺向联合国维和部队再加派总共约3万兵力,而中国承诺的8000人最多。由于这些承诺水分很大,联合国在8000中国精兵的基础上,低调地追求仅仅1.5万人的规模,是切合实际的。

英国广播公司评论说,中国相当显著地增设维和响应部队,意味着将会更多地参与全球性安全事务。英国《金融时报》称,从2004年开始,中国派遣的维和部队人数一直比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总和还多。此外,中国提供的经费多,维和人员素质高,这些在联合国是公认的。

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的维和部队在外口碑很好,组织纪律严明,能够按照联合国规定出色完成任务,一直受到联合国和执行任务对象国的一致肯定。

  所谓“8000人部队”,是总数8000人(实际可外派3000人左右),还是承诺最多同时可外派8000人,那个差异就大了。是从正规军里(比如军事变革中裁减的部队)整体转业而来,还是从社会上新招为主?这些细节,渐渐会浮出水面。

家园 美帝其实还是很羡慕的

这些部队会打仗那是不消说了,后勤压力也不大,为啥?这些人喜欢种菜,种好了还四处嚷嚷,更有甚者还上传图片一番得瑟。

不就是屯田嘛,美国说,我也会,不过我不稀得做这个,我的拿手绝活是轰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