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老照片】北京,1974-76 -- 潮起潮落

共:💬102 🌺2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着真熟悉啊

那个塑料小鹿俺也有过,看照片全是儿时的回忆。

家园 从前京城里大街与胡同的宽度区别,是以小街为标准,

比小街宽的叫大街,比小街窄的叫胡同,所以小街既是最宽的胡同也是最窄的大街。当然这是改造之前的小街,九几年小街改造之后不能算了。

这是与一位地名办的老人闲聊时候听来的,真假不辨,姑妄听之。

改造之前的小街有多宽呢?知道“单机公交车”吧?两辆单机公交车并排停着,两边的轱辘几乎就紧贴着马路牙子了,小街就是两辆公交车那么宽。所以当初在小街上行驶的24路公交车高速会车的时候,绝对是惊险镜头!

家园 宅门里的老北京话跟小胡同里的老北京话区别挺大的,

看看溥仪在东京审判作证时候的纪录片,或者老舍先生的音像,就知道内城人的口音跟外城“和平女士”的腔调的不同。

家园 老舍他们那是旗人

不过好像所谓老北京话就是旗人说的汉语。

家园 各种北京话是有微妙区别

包括老北京话与老北京话、老北京话与新北京话、北京城里话与郊区话之间有别。

老北京话里南北城与东西城有别,宅门与大杂院也有别。

至于新北京话,也有些微妙的区别。

部队大院的北京话、干部知识分子聚集区(比如百万庄、三里河一带)的北京话、各大院校、科研单位的北京话,与国营大厂宿舍区的北京话,互相之间有微妙差别。主要是一些习惯用词、语调有微妙区别——这里指孩子说的话,大人自然是南腔北调居多。

举个例子(汗,有点暴力),比如发狠时的威胁语言:

胡同北京话说“尅丫的!”

新北京话说“打丫的!”

部队大院语言可能就是“灭了丫的!”了。

不一定准确,其实用词用语的差别还有很多,大概其意思吧。

家园 就拿“大栅栏”来说,

念“大煞(轻)烂儿”的多是外城口音,内城人念“大拾烂儿”,而且“拾”不是轻音。

家园 不知道现在24路怎么走了,站名还跟以前一样吗

小时候家住三元桥,在朝阳门上小学,每天坐24路。

家园 你说的是清华园站吧

小时候坐火车去八达岭都是在那里买票上车。

家园 还以为是一两个月前的老贴,没想到是新的。

最喜欢这类老照片了。

年龄关系,我还喜欢八九十年代的街照,姑娘前额顶个大蓬儿,满街黄大发出租车的时代 (非北京)。

家园 是清华园站

“请注意,火车就要开过来了”

我在这站坐过去野三坡的慢车,车皮里面各种脏啊。

家园 昨天刚过了一趟王府井儿,没想到东堂当年还是小学校,呵呵

长安街沿线,到了冬天,乌鸦是一景,从五棵松万寿路一直到商务部海关,只要有树的地方,晚上全站满了乌鸦。不明觉厉。

老兄的大栅栏发音,在下不敢苟同,应该是shi轻音。您那个ri轻音,属于发音没发清楚把音吞了,不是标准北京话

家园 非常亲切

在照片看到了现在不多见、记忆里熟悉的许多东西,比如塑料充气小鹿、盖房子用的水泥楼板、蒸汽机车、还有据说即将濒临灭绝的国产黑猪。。。。。。

家园 老兄说的听的都是新北京话吧?

老北京话与新北京话有区别的,老北京话在一些字词上吞音很厉害,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报站名跟含着一口热豆腐似的,说的就是这个嘛~~~

家园 是,我也喜欢八九十年代的街照

感觉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时代

家园 许多公汽售票员会这样报站名

跟含着一口热豆腐似的,吞音很严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