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一种骗局叫做方舟子--揭穿方舟子的伪装 -- 思想的行者

共:💬607 🌺946 🌵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对舟子是前年开始有怀疑的

就是有美国投资者投了果壳网400万美元,让我非常讶异。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盈利模式的项目。

有人一言道破,他们是转基因项目的吹鼓手, 当然有人投资。 再定晴一看, 真的如此。姬十三对转基因的支持已经超过了一个科普作家应有的力度。

碰巧我以前混散仙谷, 和肖传国有网上交道,大家都叫他老搬, 好像ID是搬运工,为人温和,三观正, 导师是国内大拿,本身已经是国内大医院的科主任,真的要作假,手底下一大堆人可以捅破他,他也完全没有必要。充其量不过有点不一定靠谱的想法,想在科研上有所突破。方舟子打他这种人,纯粹是个人恩怨。

回头再看舟子,他写书是没有什么版税的,维持不了他在国内的体面生活, 更不要说在美国买几十万美元的房子,舟子必然有其他收入来源。联想到他高调挺转基因,我有点释然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舟子打假确实有了很大的影响力,但他这种影响力没有任何约束,很容易被人收买。

通宝推:海峰,
家园 为什么方舟子写书没有版税?

是说他写书赚不到什么钱,还是他出的书是自己贴钱出的?

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孟山都没有收买崔永元,甚至都没有尝试一下?收买崔永元难道不比收买方舟子更有利于推广转基因吗?反正整个科学界都收买了,再多收买几个非科学界的做吹鼓手,从此转基因不就横扫世界了嘛。

家园 科普书没有什么销量

几万本就到头了,哪个出版社出钱给你吆喝? 有的书作者必须自己保证比如5000本销量才给你印。

一本书20块钱,打打六折,才12块,渠道赚4块,成本4块,出版社2块, 能给作者留下2块钱就很不错了, 还没有扣税。一年写2本书绝对是减肥秘籍。

孟山都收买谁不收买谁,他们背后的逻辑我不懂。 也许他们已经收买了崔永元,不过他用的是猥琐的方法来示范反转基因是如何的荒谬。谁知道呢?

支持转基因的很多,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正面回答我,华恢一号让实验鼠转氨酶上升, 为什么能够取得安全证书。有很多人, 比如在果壳网,直接忽略我的问题。在西西河和爱吱声,到目前也没有人回答我。是不屑回答还是不敢回答?

至于收买策略。我不是孟山都的,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收买的人必须足够少,足够坚固。收买的人越多,越有可能露陷。少而精的原则必须坚守。

借西西河传个话,如果给我1000万美元,我也可以改口支持转基因。

家园 对人民群众不亲近,则其余不足观。

“随便抓一个身边有生物本科学历的人问问就知道了”

——这句话说得太轻率了!

有生物本科学历的人很多吗?

随便抓一个有本科学历的恐怕就容易抓错吧?更不要说生物本科了。

学生物的本科生就一定知道转基因的详细情况吗?现在学者们为了转基因争论不休,什么时候转基因就成了大学本科生物专业里形成共识的东西了?

这句话说得太轻率了。

“PX事件也一样,一群清华学生不停在宣传PX只是微毒,毒性远比不上香烟。这些学生就不是老百姓吗?谁封了这些学生的嘴?还不是网民自己?”

——这句话也是拍脑瓜说出来的吧?

谁封了这些学生的嘴?你是怎么看到这些事情的?你能看到,而且还传播得到处都是,结果你说这些学生被封了,那么你看到的都是从克格勃、FBI、国安局偷出来的绝密文件吗?

轻率得过分了啊。

什么“还不是网民自己”?网民封了谁?

人民群众各有各的事业,单独的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所以需要科普。这些大学生讲解这些事情,群众刚开始可能不了解、不理解,但是说清楚了他们当然会理解。那么是谁面对现实依然执意不理解、执意要封锁?当然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当然是努力煽动社会动乱的人、当然是敌人!

网民真正的问题在于,大部分网民都只是和平的平民百姓,可是他们在网上所遇到的却可能是一支怀有恶意的军队!

你是不是被坏有恶意的网上军队引导了,以至于你会认为这些学生被封了?

科普,科普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知识为更多的人知道。但是,以有涯随无涯,让所有人知道所有知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只能做到让更多的知识为更多的人知道。

没人禁止老百姓学习,这不是科普的人应该说的话。科普科学知识,是谦卑地做工作,尽量让老百姓了解。

科普必须始终坚持尊重人民这个基本原则!

现在流行各种科普,但是我所看到的很多科普媒介,都是怀有私心的。有的满满的都是自己很高尚的味道,有的则是充满了种族主义思想,有的则是布满了天经地义的西方以外不是人的思想。也有一些很少有偏见和私心的,在当年的可欧热潮中我也看到过这样的杂志,可惜后来他们就退出市场了,因为没有钱。而现在那些活着的科普媒介,有很多,他们的钱都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看不见的战场一直很激烈,不要太天真。

人,必须要亲人,对人民群众不亲近,则其余不足观。

通宝推:anniwo,
家园 天真得可以呀,“真的要作假,手底下一大堆人可以捅破他”

你还说你在国内混,国内向来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敢给领导提意见,敢揭发领导,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那早早倒台的河北副省长,举报他的人女儿死于非命现在都没查清

有多少被举报人拿着举报信迫害举报人

还手底下一大堆人捅破,开什么玩笑

家园 看了一下,说的是这一段?

“3)血生化检测:中期,华恢 )血生化检测:中期,华恢 1号 35% 雄性组谷草转氨酶升高,与基础饲料对 照组和亲本对均有差异;雄性 17.5% 组白蛋下降,与 基础对照有差异亲本对照组无差异。末期,华恢 亲本对照组无差异。末期,华恢 亲本对照组无差异。末期,华恢 1号 35% 雄性组谷丙转氨酶,草碱磷 雄性组谷丙转氨酶,草碱磷 雄性组谷丙转氨酶,草碱磷酸酶比基础饲料对照组显著升高,但是与亲本稻米无显著性差异。雄性35% 组血糖比基础对照和亲本显著偏低,但在实验室历史范围内。除此之外,华恢1号各剂量组雌雄大鼠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及雌性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血糖与基础饲料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华恢1号转基因水稻对实验动物的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spxx/201307/P020140722376010963150.pdf

没看到具体数据,只有总结报告,基本是检测了11个指标,3个进食比例,各两个检测时期,以及雌性雄性,即每一个指标共12组数据,相当于100多组数据,只有中浓度/中期这一组的雄性组的谷草转氨酶数据有异常,到末期又正常了。其他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基础鼠粮或者至少与亲本水稻对比)。

要是能看到具体数据对判断更有利些。考虑动物本身也有个体差异,动物实验很难那么齐刷刷的,做到这种程度,下个“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的结论,应该可以采纳了。

家园 如果你是负责人, 你会放行这样的安全报告?

这不是什么药,可以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14亿人要吃的主食。

这样要是出了问题,主持的各色人物是不是要诛九族?

家园 陈王兄这篇写得似乎不够谨慎

据称14年在广州签售有数千读者出现,就取3千这个数目好了,假设全国的读者只有百分之一能来,也有30万读者了,一般他的读者不会只买一本书吧,就当作5本吧,一本赚两块钱,也挺可观的了。

还可以算细一点,出版行业,销量越大,每本的成本越低,作者分红会越多。方舟子越出名,买他的书的读者会越多,左算右算,打假都是一盘好生意,至于方舟子是主动挣钱还是被动挣钱,我就不胡乱猜测了。

另外,他自称还有一些专利收入,这么算,养活一家人,买个几十万美元的房子,应该不会有什么压力。

还可以这么想,如果有人出1000万收买陈王兄,你不会买几十的房子来住吧?

家园 如果做的是阳性结果,这够了。阴性结果有特殊性,

对毒理我也不熟,只是从结果的一般性解读说。如果是我,肯定考虑要重复试验确定到底是噪音还是真实的结果。但如果这个实验是委托指定机构做的,那做出啥就是啥,被检测的人无从置喙。是否采信或者指定再做或者换人再做,那是上级单位的决定。

我当初做生物的时候,基本每见过齐刷刷的动物实验,审稿中见到齐刷刷的动物实验心里难免要打个问号。这样的实验结果,我个人倾向于同意它的结论。当然你要慎重,我也理解。

20年前农学院的转基因,每次去了都得吃上一圈,视为福利,现在不也还活着呢。,

家园 你应该懂的,签售人数都有夸张

数千读者可以填满一个体育馆了。实质应该是和其他活动搞在一起,比如读书节,请几个作者来签售,图书打5折,我在上海去过几次,后来网上售书方便了,就不去了。

另外几大售书平台都有评价长期统计系统的,特别是京东,很难刷评价,而评价和销量一般有一个比例关系, 比如说1:5或者1:10,因为京东的评论可以换钱,还是很踊跃,因此可以换算大概的销量。

其次,一本畅销书,很容易在淘宝上买到二手书,方舟子的大多数书买不到二手书。所以基本可以肯定舟子的书上所得不多。

舟子这个人特别要强,要是他的书卖得特别多,他早就拿出来说了,还等到今天?

至于专利,有人专门查过,他有一项专利,是共同发明人中后面的那一位,没有授权和转让记录。我业余研究生物医药好几年, 对一般专利的价值也能搞清楚大概。靠这个赚钱,难。

我以前是舟子的粉丝,对别人可能刻薄,对舟子一向宽容。但发现舟子居然不懂活性肽后对他的评价大幅度降低,看到他曲解“实质等同原则”,看到他在美国买房和对转基因不合常理的支持,我对他的信任动摇了。

但到目前为止,我对舟子还仅仅是怀疑。如果有足够的信息支持舟子,我还会改回来。

家园 转基因主粮一定要慎重啊

对质疑意见岂能置之不理。

那篇报告,细看还有很多问题,故意用春秋笔法规避。你不能算他错,但一定没有交代清楚。

FDA对转基因作物没有规定严格的评估规范,但留下一个“实质等同原则”, 理论上实验者必须用各种方法确证该转基因作物和普通作物实质等同。这里面本身有, 何况报告中埋下很多该报告未报告的线索,我相信一定有猫腻。

对于食物安全,不能用吃了没事来证明。因为你喝了三聚菁胺奶也会没事,吃了镉超标大米会没有事,喝了黄曲霉素奶甚至毛光肉滑,但我们不能说,这些东西统统安全。现在就用100多只老鼠,喂养几个月,然后准备让全民族吃,何其荒谬?

FDA信誓旦旦的反式脂肪酸最后被证明对人体有害,何况主食呢?

通宝推:snark,
家园 请问你对该报告90天实验体重异常减轻怎么看?

90天实验,有三周实验组体重发生显著性减轻,报告只说了最后阶段体重减轻,另外是哪两周报告没有说,但根据体重基本线性变化规律,最大可能是最后三周体重减轻。

另外该管报告还提到了90天实验,内脏肉眼观察无异常,镜下检查发现病变,你怎么看?

90天实验,老鼠体重就降了,内脏就发生病变了,可以给人吃啊?

家园 方舟子的收入并不仅仅来自出书

当然他出书应该也赚了不少。我手上正好有几本他的科普书,列一下:

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2014年4月第一版,2012年7月第2次印刷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2010年9月第1版,2012年4月第4次印刷

神秘现象不神秘,2012年3月第1版,2013年1月第4次印刷

批评中医,2007年3月第一版,2013年4月第十次印刷

从这些书一再加印的情况来看,方舟子的书销量还是不错的。那本《科学成就健康》干脆就卖断了,我想买都买不到。也许科普书的销量确实普遍不咋地,不过方舟子的书明显比别的科普书要好卖。以下是方舟子本人的吹牛:

2007年在协和大学举行过一次类似的中医辩论会,我和程教授都参加了。那次的会议支持和批评中医的双方都来了不少人,除了个别支持中医的人情绪比较激动,总体的气氛还是比较心平气和的。希望这次辩论会也能那样。那次会议之后我由协和大学出版社出了一本批评中医的书,书名就叫做《批评中医》,同一套丛书还出了三本支持中医的书,一比三,这意思是批评中医只是个别人的不同声音,主流还是支持中医的。我那本书加印了11次,到现在还在印,那三本支持中医的书印了一两次就没了。

方舟子的另一个收入来源是一些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以前在河里和河友讨论方舟子靠什么生活的时候,有河友指出过。仅我知道的前两年他在《中国家庭医生》上有专栏,另外今年初我还看到过他给《新华每日电讯》写过科普文章。

第三个收入来源是参加各类电视访谈节目,这些节目请人应该不是免费的吧。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家伙明知有很多人要对他不利还到处走穴赚钱,真是要钱不要命啊。

总之方舟子的收入比陈王兄您的估计应该是超出不少,而方舟子本人过的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又不得而知,所以得不出方舟子一定要靠接受黑钱才能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的结论——也许他的收入维持不了一天吃一头牛的生活,但是如果人家一天只吃一只鸡呢?

家园 回国10多年了

靠这些书能赚多少?

说印了多少次,就是不说卖了多少,你是不是觉得有点蹊跷?按照方舟子打假的传统,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质疑他本人?

电视访谈节目的付费要看什么类型的,从几千到几十万。但是方舟子的名气,你相信他一次能拿几十万?我估计他的电视访谈节目也就拿几千一次, 但是麻烦啊,往往要到对方的城市,前后2天。

方舟子真的牛逼,可以拿咨询费啊,行业确实有这样的惯例。现在的投资咨询公司找我咨询半导体行业的问题,一小时付费都是500美元起步,多的2000美元。当然,方舟子拿钱了也是不会这样承认的。

方舟子在北京生活,一般来说一年需要25万以上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这么多年, 算300万吧,再加上在美国的房子算400万。700万软妹币,还是税后,按照30%的税收估计,他需要挣到1000万,靠他现在的赚钱模式,反正我觉得有嫌疑。

回头你再去看看方舟子解释“实质等同原则”, 你就会明白方是什么人了。

家园 印了多少次应该是出版社的事

一次印了多少本也应该是出版社的事,方舟子不知道也正常。不过,如果书不好卖的话,出版社没理由加印。我上面给的印次是书上写的,不是方舟子的数据,要打假也打不到方舟子。

刚刚百度了一下,和方舟子有关的科普作品和随笔类一共是二十六种,时间从2000年到2013年间,正好一年两本。难怪陈王兄说,一年两本的是减肥秘籍,

电视访谈嘛,我相信他一次是拿不到几十万,不过他为什么一定要一次拿几十万?他又不是一辈子只上一次电视。

我上文说他是某几个杂志报刊的专栏作家,不是做咨询的。再说,为什么牛逼了就一定要做咨询?

您说在北京要25万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这个数据有出处吗?再有您怎么知道方舟子过的就是您认为的这种体面的生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