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的金融扫荡与中国的工业扫荡 -- 贼不走空

共:💬291 🌺1846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参照管仲的做法

引导游客消费喜好,使用“一拥而上”与“门可罗雀”阴阳腿。就像红酒消费的兴盛与退潮,法国人应该就很不适应。

家园 右派公知们整天叫嚣要取消18亿亩耕地红线,其心可知了。

就是要把我国家命脉都交到他们主子手里。

家园 我所知道的

港机领域:振华重工

水泥线EPC:中材国际

是各自领域的老大

当然你可以说振华重工里面核心是老外的,具体我不知道

你也可以说中材国际是总包商,他们设备是买的老外的。这个我稍微知道一点,中材国际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水泥生产线EPC,基本上快把传统的斯密斯,伯利休斯这些欧洲竞争对手赶出世界水泥行业了(注意是快了,现在还有一口气,因为还是有一些钱多人傻的地盘用他们的)。

EPC是包括设计,装备和建设。

其中设计和建设完全是中材国际自己来搞

至于装备。中材国际有装备制造业,当然也有很多设备是用老外的产品包括一些核心的设备,但是也有更多核心设备是由他们自己搞的或者是国内企业配套的。而这些更多核心设备里还配到了很多元器件,这些元器件也是有国外产品有国内产品。

如果细分到这种地步用来说明他们不是自己的核心产业

对不起,你所列的华为也不算。

甚至,欧美日韩等很多国家也没有啥产业能达到这个标准的。

当然如果你把这个世界分为,中国是一个国家,《欧美日韩》是一个国家,《其他国家》是一个国家,那么欧美日韩还是的产业还是算全是自己的产业的。当然,这么分,中国那就牛逼大发了!

家园 我在一个500强外资

中国离开他们,只是产品的质量和精细度,安全性会下降一些,但是基本上我们公司生产所有产品都有替代产品。完全不会有太多影响。

但是,如果我们公司不在中国玩了,那就是伤筋动骨有可能倒闭的结果了。

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家园 工业扫荡?差远了

最近在看安东尼-萨顿的《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萨顿本人的态度是偏执的(比如法国为了发展喷气机朝苏联买装备,这事儿他就不说了),但是治学可是严谨的。如果按照这本书的描述,我认为现在中国工业扫荡还不如斯大叔的苏联。斯大叔为了扫荡西方工业,或者说“技术打捞”,捞的之准之彻底连萨顿都佩服。现在中国捞了不少是真的,但是捞到用“扫荡”这个词来形容,差远了。按我的看法,只能算是无头苍蝇一样的打捞一些。

扫荡得话,不一定厂子机器都搬走,最后地基挖完,连毛都不留就留个坑才算。因为毕竟企业也有个无形价值。而且广义的工业扫荡也不只是扫荡工厂。就算车床和机器扫荡走了,也不能说厂房主体或者工程就没有扫荡价值。厂房主体扫荡走了,蓝图资料还有用,经验教训还有用,人员技能还有用。所以厂子搬走了不一定等于企业就搬了,或者一国工业就灭了。得把以上都扫走,那才叫扫荡,就算留个坑,那也得填平了盖楼,让它再没有被纪念的机会才能叫扫荡。根据这个标准,我还没看到中国人真的工业扫荡了那里,尽管有很多机会,但是中国人没有抓住。且先不提乌克兰这种政治不稳定,难度比较高的。毕竟谁家都是一个娃娃,咱不能鼓励人去送死。也不说俄毛这种心气高的,毕竟人家有理由骄傲。就说些相对不打仗,难度低的。比如罗曼卡车还是在罗马尼亚开,尽管中国人知道“喀尔巴阡,一坏八天”(罗曼卡车厂的喀尔巴阡牌卡车),所以有能力扫荡罗曼厂,但是还没有去。波兰有格但斯克船厂,申请破产保护了不说,还是党的大敌人(波兹南乃至后来团结公会都是从格但斯克船厂起家的),扫荡了之后那就是传首四方,绝对有历史意义。但是没见到多积极去扫荡。塞尔维亚有扎斯塔瓦,要历史有历史(差不多是塞尔维亚乃至南斯拉夫最早的现代工业企业,德国进口机器搞起来的),要路子有路子(萨公达姆时期的伊拉克的军事企业是向扎斯塔瓦买的厂子。伊拉克军的那个AK基础的塔布克步枪,是扎斯塔瓦帮助整的。二胖也朝扎斯塔瓦买了很多,淫民滚的狙击枪就是扎斯塔瓦SV76),而且扎斯塔瓦现在是塞尔维亚最主要的工业集团,下属工业企业涉及方方面面。那么自打南联盟玩完之后,扎斯塔瓦就每况愈下。中国人无论从技术还是资金,去扫荡扎斯塔瓦绝对做得到,那怎么扎斯塔瓦还在运营呢?三江厂跟白毛的MAZ(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一起混了这么久,既没把MAZ牌子弄进中国来,也没搞合资,更没去收购,连把MAZ下面部门都没咬下来一块,光给白毛送钱。

所以中国这叫哪门子工业扫荡?不好听点饿狗争食还差不多。想工业扫荡,要学的还多着呢。

通宝推:parishg,
家园 从筹划广场协议到完成日本收割计划前后也超过十年

您说的没错,只是两大饿狼的扫荡才刚刚开始,现在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萝卜白菜,按需分配,默契。

家园 进行时?怎么进行呀?

扫荡当然可以是进行时,饿狗争食也可以是进行时。因为进行时是正常的,人类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了,现在还在搞,新玩意儿层出不穷。成果要时间消化这是可以的,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说得先来个三万个工业史学者才好。但是扫荡是扫荡,饿狗争食是饿狗争食。就算某些情况一样那也是两码事。我是赞同让中国扫荡掉第三世界国家那些工业。扫荡完了中国人活了这是一个,饿死个几亿人,让人长点教训,知道了工业化的意识跟什么体制之类的是同等重要的。这是为了人类的未来付出的必要牺牲。但是扫荡跟饿狗争食那是两码事。就好比我举得例子。比如说干掉格但斯克船厂,是个好事儿。但是没去干。如果要挺进东欧,乃至世界。那么罗曼厂的牌子,或者扎斯塔瓦的路子利用起来有什么不好的?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且还是宝贵的。利用起来能节省很多事儿。罗曼厂当年也是接手菲亚特和奔驰,如果利用起来可以干多少事情。斯大叔当年打捞美国,搞了个阿姆托尔格。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罗曼变成我们的阿姆托尔格?就算练练手也好,难度低的供练手的也不是没有,斯洛伐克的巨大威力公司,捷克的斯柯达(斯柯达下面有好多部和分公司的)都可以。捷克/斯洛伐克法律跟德国法国这种高难度地区都差不多,这都是可以拿来练手的。练熟了再去,也不用被德法用律师讹诈,一堆条件摆在那里叫苦。萨顿大骂苏联不会搞“创造性的破坏”。经验教训不规范的落在笔头子上。现在俄毛还是一样,民用机床甚至买天水星火厂的。你扫荡不了俄毛大厂,因为人家有傲气,可以理解。你扫荡不了大毛的技术资料,那是大毛命根子,人家不让你阉割。也可以理解。你也炸不来大毛的厂子,又不是活腻歪了。这也可以理解。但是大毛当年失败的经验写在纸上,解体后到处乱扔,当废纸卖。一吨20戈比买回来翻译了,这节省多少钱。而且因为人脑子其实想法差不多,弄回来了,等于还把“创造性的破坏”给办了。这样早一年结束山寨,早一年好不是挺好吗?

但是现实是呢,没有去扫荡格但斯克船厂立威。没成立自己的阿姆托尔格。没拿捷克练手就去德国,被律师讹诈的头破血流大呼小叫。大毛的废纸也没买回来两斤。这算哪门子扫荡。就算是扫荡,也是不在正路上扫荡。

通宝推:卢比扬卡,
家园 08年,关于产业升级,影 帝特地南下打汪洋的脸。

当时08年西方金融危机,汪洋在广东提出抓住机会,抄底西方技术,实现珠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升中国产业链地位。结果影帝特地南下广东,打汪洋的脸,要求保就业,严禁抄底,同时在救 美国就是救 中国的口号下,推出了四万亿,同时人民币升值。现在想想,汪洋虽然做事不行,但当时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当时确时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下个店了。果然,西方现在抗过来了,中国制造业还是老样子,靠低价加工打天下。有人说影帝是间谍,想想可能性真的很大。

家园 唯一搞了点象样技术的就是南车

也就是轨道交通产业千辛万苦,还是碰上了英国这个积极去工业化的主,才捡了只小小死耗子.大部分的力量还是自主研发,借口出资帮英国芯片厂升级,现学了点技术.

所谓的工业扫荡,听起来就象在放屁,臭不可闻.

中国工业,哪行哪业离发达国家都差得远了.还是老老实实追赶韩国比较现实.

家园 问题是抄底是不可能的

人家是绝对不会卖技术给你的,徒弟学会,饿死师父,这么蠢的事,谁会干?

踏踏实实的学习日本韩国,从边角做起,渐渐进入核心才是正道,现在我们的工业总体还处于组装阶段,这不可耻,但要加速进行自我增值和研发,一步步的进入核心零部件,核心元器件.

所谓的抄底和买都是不可能的,印度的塔塔之流,买了多少西方钢铁厂汽车厂了,西欧最先进的钢铁厂汽车厂好大一部分都是印度富豪的产业,可现在印度的工业是个什么水平?军工产业连组装都不会组装.俄罗斯专家曾考察过印度的工业体系,印度要想生产俄罗斯的军工产品,要从钢铁产业从头开始来过.

要是能抄底,印度早抄了西欧的底了,可是印度抄到了么?工厂和人材技术都在人家手里,你只不过持股者罢了.

李书福是抄底沃尔沃了,可吉利仍是吉利,仍是烂货的代名词,沃尔沃和中国根本就没有毛关系.

家园 所谓的抄底

人家西方当然欢迎,你的资金来,他的企业活.技术也是对你严防死守,基本上抄不到,当然也有少数几条漏网之鱼.

比英国丹尼斯电气,本来就是要倒闭了,南车借口出资帮它升级从三点五英寸线到五英寸线,派了人手去参与英国工厂升级改造建设,很多根本不让你看的技术资料英方不得不让中方人员了解一点点,等英国的新工厂建好了,南车的人也通过建设新厂学习到了一定经验,这才回来建了一个新厂,英方的技术资料其实也是没搞到的,只不过人员学习了解了这个技术是怎么一回事,回来建厂就少走了很多弯路.

恶劣一点的,就象是韩国双龙对上汽,关门打狗了,你的钱来了,我欢迎,技术不能给,你要的话,就是偷,就违反了韩国法律.

象南车这样的,也是因为有坚定的国家意志,一定要高铁的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化,其他的产业还真心没有这样的能力,也少有英国这样去工业化的老牌工业国家,德国法国日本,你就根本别想了,韩国都不可能.

家园 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差距太大,至少还需要几代人的积累

科学公开,技术保密。

工业技术的核心,主要在于两点,一个是材料技术,一个是精密加工制造技术。

材料,就是不断的试错,挑出性能最好的材料。

精密加工制造,就是对材料进行精细的加工,加工精度越高,你的工业水平也就是越高。

所有工业都是在这两个基础之上。

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水平差距之大,不是我们所可以象想的。人家都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和试验成果,我们根本没法比,何况现在投入的差距还大得惊人,绝对差距还在不断的迅速扩大之中。

所谓的工业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组成部分:

一是设备,这个相对比较容易搞到

二是图纸,这个有些难度

三是实地生产的加工经验和各种小窍门,以及改良生产工艺的能力

四是人材,这个基本上很难了,而这就是工业技术的核心。

是真正的技术抄底有这么几次

第一次是苏联对中国的工业援助,设备图纸全给你,人员培训手把手的教会你,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搞。现在是无论如何也不存在这样的援助了。

第二次是三大线建设和五十年代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四川陕西大大的抄了一次东北和上海的底。

把东北江浙设备图纸人材一端锅到了西安成都一带,成就了西安成都现在中西部核心工业科技研发中心的地位,一夜进步五十年!这种的抄底,在国家间下是不存在的,就是现在,也不可能,如果现在这么搞,这种类同于掠夺的行为,地方民意是一定要造反的。

现在国际间要想工业技术抄底,首先,最核心的,人家的人材你就不可能大规模的搞到,所以所谓工业技术抄底一说就不存在。

设备引进,一直在搞,但没有什么效果。

图纸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基本上人家不可能给你,能搞到手的情况肯定有,但机率不大。

至于实地加工经验和窍门,还有改良工艺的能力,这个人家不可能教你,成功的例子,听说的只有南车借升级之机派国内人材学到了点经验,但首先,你得要有这个基础,差距不大才行,南车的电气在国内一直就是最强的,象汽车还有航空发动机这些,你抄都不会抄。

通宝推:parishg,
家园 也不能这么说

中国研发费用去年已经将将超过欧盟一点点了.但与日本还有差距.比美国就更差得远.

欧盟现在基本就是德国在扛,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都在吃老本,研发投入强度很低,仅相当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法国也很免强,还有希腊葡萄牙一批拉后腿的,比印度马亚西亚这样的国家研发投入强度还低.

以色列,韩国,芬兰三国继续名列全球研发投入强度三甲,为第一集团,比值明显领先于第四名.

韩国已经是一个近五千万人口的经济体了,能和几百万人口的以色列芬兰保持同样的研发投入强度,可见韩国人有多拼命!

虽然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占GDP之比超过了百分之二,将将超过了欧盟一点点,但历史积累比起欧盟的百年积累起来,那就差太远了.

打个通俗的比方,就好比材料工业,人家试验了一百年,每年试验一百次,得了一万次的数据和经验,得到了五十个制造好材料的技术,你才试验五年,从第一年试验十次到今年试验一百次,共计试验二百次,可以得到一个制造好材料的技术.

也就是现在中国和欧盟的技术差距是五十倍!当然实际情况不尽然如此,但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只有我们不断的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资,才能不断的一点点的缩小与欧美日本的差距.

家园 要注意的是

中国在技术的发展节奏和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上,仍然远远落后于东邻日本韩国,特别是韩国,简直是在博命.

但中国相对全球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发展上已经和他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也已经超过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老牌工业强国,和法国基本上是一个水平了.

工业技术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吃老本可以吃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但不可能永远吃下去,英国和意大利已经慢慢撑不住了要掉队了

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二十年以后,全球工业技术博奕,将主要在中日韩美德五家当中进行激烈的产业竞争和博奕.

家园 不错,要有自知之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