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冯玉祥的八次倒戈 -- 豹子头

共:💬116 🌺729 🌵5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第一次听到,兄台可否多讲讲?

rt

家园 杨虎成的不用说了

张自忠的行为实际上就是追求华北独立.

杨虎成死命地找俄毛,要求入党。俄毛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没有搭理杨虎成。并把消息转个了蒋。所以才有宋子文和他联系,然后老蒋诱捕了杨虎成。然后就一直坐牢,到被害。你说,你回跟杨虎成这样的老大么?

这些二货们都把俄毛当了理想国度,忘记了俄毛跟张小六的战争,忘记了俄毛跟中日的地缘的政治关系。

家园 可叹可叹

活吕布的手下真是没啥好人

家园 老毛懂的不少嘛

呵呵

家园 战死了没话说
家园 庄王这一针扎得狠。

本心认同共产主义,可在现实社会里不也孜孜以求的去钻营逐利吗?

我辈凡夫俗子动动键盘就可轻易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反躬自省,不过五十步与一百步。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已。

家园 这特供衣服,就是古代的官窑造办处,本身是不考虑成本的。

对于这种小节,过分纠结实在没必要。

毛主席与冯玉祥的不同,硬说不同,就是一个是纯粹生活习惯和本性体现,没有掺杂政治目的和表演,一个有政治作秀的成分。我们都知道前任影帝的羽绒服,还有汶川时的眼泪,泥巴……这都是带有特定政治目的的表演成分。

家园 把“补丁”换成“织补”,好手法!

外套,小破损,织补有可能,睡衣、内衣也织补?

点看全图

这是织补工艺?

这是吴连登的回忆:

毛主席家的仓库有十五六平方米,房子很破,一直没有维修过。仓库里有6个木制的旧柜子,主席3个,江青2个,还有一个小的放着毛岸英的东西。"现在想起来,我都想流泪。很多东西是从延安带过来的,有主席穿的大棉袄,破得不能再补的衣服,换下来的毛巾、袜子、衬衣......还有一些主席的毛衣和毛裤。他进城后身体发胖不能穿了,就让我们想办法拿到毛衣厂去加边改肥。连他在延安时期剩的毛衣线头、补衣服的补丁,两个大包裹,全都带回来了。我们不敢扔掉哪怕一点,后来给主席补毛巾被、补内衣什么的,就从这里翻着用。"

吴连登还记得毛主席盖的毛巾被,最多打过73个补丁:

补丁用的全是旧毛巾。连袜子也补。我们补的针脚大,就动员主席买新的,要不接见外宾,一拉裤腿,针脚就露出来了,但是主席不同意。

下次要黑换个方式,比如:

无偿占用工作人员的劳动,搞特权,刁难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为其补烂衣服。

通宝推:西门飘飘,然后203,
家园 烟钱、茶钱。可不便宜。

有段时间,感觉中华太贵,还抽过武汉的珞珈山。

当然,这也有个黑毛的槽点:利用职权,让下级走后门搞紧俏的高性价比便宜烟。

家园 不是我要纠结,是有人非要纠结,嘴上说得好听

说不纠结其实就是含混的黑呗

家园 河里居然还有这么说谣言的,实名送草
家园 老蒋一门心思攘外必先安内,各地军阀自然一门心思对付老蒋

这时候要求各地军阀都有TG的觉悟是不现实的。李杜东北抗战够有名了吧,没了部队回到上海也只能当个寓公。由此先例,各地军阀自然看紧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本钱。

淞沪抗战的19军的下场又如何?长城抗战后宋哲元为什么大骂谁信老蒋抗日谁王八蛋?

雪里蕻以前就总结过,这军阀割据烂摊子的形成就是蒋公的一大政绩,4.12清党,把屠刀指向自己的兄弟,破坏了中山先生晚年苦心营造的合作局面。清党之前,土工是真心想和KMT合作,可是鲜血擦亮了他们的眼睛。

恰恰是在清党之后,北伐也失去了动力,国家完成真正统一的进程于斯中断,雄奇·蒋公想只靠江浙的金元和黄埔的门生来搞他的家天下,那么他的摊子就只有烂在那里。

家园 奇谈怪论还是很多的

某人历来讲养生,结果他的徒弟一百年后都死光了,由此可见他是个骗子。

其实很多奇谈怪论都是这个样子。

家园 也不用这么自卑

抗日战争中成为英雄的普通人同样不少的,做不了伟人,作英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家园 关于主席的睡衣的事实和常识

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说的都是打补丁,这补丁摞补丁的睡衣也已经公开展出,新华网光明网有两个不同的介绍,都有照片为证。你说的“织补”,“高手接到大内”,甚至是“派专人送到上海织补的”,有什么证据吗?“有人说”和“还有人说”除外。

其实在这些回忆介绍中,主席说的“我们国家还很穷,发的布票很少”,“你不是也穿着补的衣服吗?”“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常识。

所以,事实是,主席的睡衣是打了很多补丁的。当时的常识是,给衣服打补丁是节约的行为。另外,他关于睡衣的这些言行与他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的言行是一致的。

“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员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

另外关于你的这个例子:

艰苦朴素有时候也会导致高成本。我爸喜欢吃玉米面饼子,在他年轻时这是粗粮便宜,但是现在玉米面饼子比白面馒头贵多了,如果不是他自己买,他哪知道自己的艰苦朴素反倒多花了钱?

“艰苦朴素”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如果你爸选择什么便宜来什么,那才是“艰苦朴素”;如果知道了“玉米面饼子比白面馒头贵多了”还坚持吃玉米面饼子,那么更可能的是因为饮食习惯,就不好再说是“艰苦朴素”了。

其实这是个很好的实例:过去的常识是粗粮便宜,吃粗粮是节约;现在的常识是粗粮更贵,吃粗粮就不是节约了。这不正是我上次答复你的吗?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常识:过去的常识是缝补便宜,修补睡衣是节约行为;现在人工更贵,衣服便宜,缝补未必经济节约,但是你不能拿今天的常识去衡量过去的行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