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的碎片之朱重八1 -- 删ID走人

共:💬35 🌺14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蒙古马其顿奥斯曼飘过
家园 他们是他们,不要跟最差的比

何况咱们有这么多的人口,怎么就出不了几个厉害的英雄人物来把事情搞定呢?百姓也是糜烂如此,无话可说。

家园 英雄不出,百姓糜烂,

在你看来,是不是中国人民一直不行。

或者有几届人民不行

家园 李自成下岗工起家都能推翻明朝

女真八旗起家,边角部发展岂不是更简单。大势到了,把握机会就是优秀。

家园 假如明朝后面是汉人王朝对西方会是什么态度

假如某闯王英明神武一统天下灭掉蒙古满清,这个新的大一统汉人王朝对西方会是什么态度?不少人觉得会和西方文明取长补短光耀世界,满清鞑子误国。

但俺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继续闭关自守,明末的开放态度其实是被逼的,新朝要是混得好没军事威胁以后,肯定又不把洋人放在眼里,反倒对西洋传教极为警惕。其实看看日本就知道了,战国时代纷纷拥抱西方,丰臣秀吉一统天下就开始定基督教为邪教,等到了德川幕府就开始锁国了。。。

家园 确实有几届人民不行啊,最明显的两届就是明末和晋末
家园 满清统治中国

是几十万人统治近一万万人,实际就是坐在火山口上,文明又全面落后。心理学上认为自卑和不安全感会导致人格的保守和僵化;文明上的自卑和不安全感也一样会带来朝代的保守和僵化。投降满清的儒家理学分子,东林党等带路党,充分迎合了满清的这种不安全感,两者狼狈为奸,为祸中国几百年。满清要学习复制明朝的东西,应该都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更何况当时已经在科学上初步领先的西方。

而农民起义要成功,并不是那么简单。农民起义领袖那么多,谁能成功?首先是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其次领袖必须有很高的个人魅力,有胸怀,很高的智商情商,能吸引其他能人跟随。总之,开国之人都是乱世淘汰剩下的,各个方面很杰出的人物。保守和僵化的人,绝对是开不了国的。无论哪个朝代,开国总是有气象一新的感觉,就是这个原因。

家园 不用假设

清朝林则徐认为洋人腿不会弯,叶明琛用尿桶阵对付洋枪洋炮。这种读书人群体见识上的全面退化,水平比汉唐宋人还差,明朝再封闭也没这样。几百年时间全浪费了。

汉人才会把中国当成家,鞑子只是把中国当成外财,塞外才是家。所以虽然康熙预见到洋人会是中国大患,可是他没有任何行动。汉人是一定要应对的。所以满清碰到了洋人,最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还是汉人,鞑子想的只是保住满清,至于中国如何,他们无所谓。

家园 朱元璋保守和僵化嘛

明代海禁政策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朱棣一边下西洋一边疯狂打击民间海上商业活动,丰臣秀吉统一天下就迫害基督教,德川幕府掌权没多久就开始锁国。

那个年代的东方政权若是大一统又没有外敌威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闭关自守,这才是常态。汉唐气度早就成历史了。

现实中,海盗郑芝龙已经坐大,你觉得新的胜利者会怎样对付他?甚至郑芝龙郑成功这系若是能一统天下弄不好都会玩海禁,理由很简单,防止出现另一个郑芝龙嘛。。。

家园 明初是有海禁,但也配套了朝贡贸易政策

主要还是开国初年,海上的安全形势还不稳定。朝贡贸易实际上就相当于明朝版本的WTO,加入了才准许贸易。就好像解放初期,常凯申的船在沿海晃荡,贸易怎么搞?

朱棣时期就更加不用说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目的就是打击马六甲的海盗,理清航路(档案被刘大夏销毁,郑和自己也没写回忆录,但是郑和的随从写了回忆录)。朱棣同时搞了三件大事, 大规模对蒙古的军事行动;迁都;修运河修长城。历史上要同时干这三件事的朝代,接下来就是亡国。但朱棣时期,平稳得很,没有起啥波澜。国力哪里来?考虑到农业社会,技术进步慢,贸易应该就是原因之一。明确的证据之一就是当时中央政府和部分地方政府的官员的工资改用胡椒支付,一直支付到朱棣的孙子还有。

明初有海禁政策,但这并不是闭关锁国。只是禁止私人商船出海,对外贸易由政府垄断。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必须由本国政府带领,以“朝贡”的名义来华,然后由市舶司检查货物,组织牙行(也就是贸易中介)来交换货物。在印尼设立“旧港宣慰司”的地方原来海盗横行,极大的威胁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来华船队。朱棣下令郑和带兵去给灭了,这才设置了这么一个机构来管理“朝贡”事务。所谓朝贡,核心就是贸易。一个朝贡团往往有数百人,真正的官方使者一般就几个,剩下的全是商人。朝贡的物资和贸易的货物价值相比,也只占极少一部分。

“朝贡贸易”这个制度也是朱元璋建立的,作为海禁政策的配套制度。他实施海禁的目的是因为当时日本经常有流浪武士在沿海抢劫(倭寇的起源),还有就是张士诚、方国珍,还有元朝等敌对势力的残部还在一些海岛上没有清剿干净,禁止私人下海是为了断绝这些敌对势力的补给。现在有些人就凭借这一点就认为朱元璋头脑僵化保守、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云云,这是很大的偏见。

朱元璋在实施海禁的同时就建立了朝贡贸易制度。这个制度的本质是搞“贸易资格认证”:只有被认证为“朝贡国”的国家,才能带队来华贸易。

朱元璋反腐我就不多说了,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反腐第一人,应该是没问题的,毛主席也比不上。你再看看朱元璋干的其他事,这是保守僵化的人敢干,能干,还真能干得下去的吗?

首先,除豪强。他也跟汉武帝一样,无情的打击地主豪强的利益。利用行政手段搞强制迁徙,使豪族地主离开原有土地,集中到濠州、京师、山东、山西等处,把他们的一部土地入官,一部分分给农民。在明初三大案中,跟官员勾结的豪强家族被诛杀殆尽。

——这事儿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但在朱元璋手里,因为他反腐败太厉害,收拾豪强竟然成了“搂草打兔子”一样顺手就搞掂的小事。

第二,建军屯。他下令边防军在本地屯田,平时一边进行军事训练一边耕田,这样就可以生产大量的粮食供应军队,避免从内地运输粮食的麻烦,也减少了农民的负担。

第三,丈田亩,朱元璋用20年时间,任用大量监生,大规模地举行了土地的清查丈量和人口普查,为农业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中国历史上,由于豪强贵族经常采用隐瞒土地、庇护人口的方式来逃税,所以真实的田亩和人口数量长期都是一笔糊涂账。只有把田亩测量清楚,才能保证国家税收公平,不然征税就只征到平头老百姓身上,而拥有万亩良田的大地主却不用交税。

自从东汉豪强地主称雄以来,一千年多中,无数政治家梦寤以求却没能做到的事情,朱元璋做到了,而且很成功[4]。

第四、修水利。1356年,郭子兴去世以后,朱元璋刚刚当上主公,军队上的事儿还没有顾得过来,就下令设营田司,专门负责修建农田水利。后来又定一条规矩:凡是关于农田水利的奏章,第一时间呈报。相当于现在中央每年的第一号文件,一定是农业,就是表示中央对农业最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到洪武二十八年十二月未,统计“开天下郡县塘堰 凡四万九百八十七处。河四千一百六十二处,陂渠 堤岸五千四十八处”。[5]

此外,还有大规模的组织赈灾。因为古代农业基本靠天吃饭,我们前面说了,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发的国家,那么大的疆域,每年总有几个省不是旱灾就是水灾,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面积的饥荒。所以朱元璋每年都会根据灾害情况,组织跨省调运粮食救灾。

——以上这些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要有一个相对比较廉洁高效的官僚体系去运作。如果官员腐败,不管是修水利还是救灾,都会从善政变成暴政。像元朝治理黄河,统治者也是好心,结果治理出了农民大起义,把元朝给推翻了,就是官僚集团腐败造成的。朱元璋的大规模反腐行动,为这些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最重要的组织基础。

朱元璋的名声很差,大概能评个“三七开”,原因和毛主席的“七三开”一样,都是得罪了官僚和豪强,朱元璋得罪得更狠而已。这些写历史的官僚,出发点可不是人民,而是官僚体系的利益。得罪了官僚,就算当时干不过你,历史记录上就要把你批倒批臭。

家园 朱的水平不太够,其自学成才值得称道

但是限于学习材料与师资力量限制,不可能完成对中国封建制度局限性的突破。

家园 其实到明朝中叶,拿海禁说事的大臣们不少都是沿海走私的主力

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洪武初年严厉的海禁是为了解决方国珍残部。之后政策就转变为允许官方贸易,禁止私人贸易。禁止金银,铜钱,火药,兵器出口。

之后永乐年间应该是官方贸易最为兴盛的时期。

而拿着祖宗法度禁海的大臣,往往自己家族走私走得比谁都勤快。

家园 是不是真的海禁,这个帖子里也有讨论

郑和航海结束,明朝政治为什么也就陷入了极大危机呢?

郑和七下西洋,基本上4年左右去一次,考虑到当时的航海条件,这应该算很频繁了。我估计郑和船队基本上是回来之后,修整好了就马上再出发,休息的时间并不多。频繁探索未知的海洋,这也肯定不是一个保守僵化的政权会干的事。中国航海和西方航海的区别是当时有很好的殖民条件,但是没有殖民。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是西方人远不能比的。

家园 晕倒,蒋介石的船天天在海上晃荡那是清代的情况

清初海禁纯粹是军事考虑对付台湾郑氏,很明显的证据就是,康熙收复台湾后第二年就立即允许四口通商,到了乾隆保守点缩成一口通商,总之清代大部分时间民间海外贸易不用走私,这不比表面上海禁的明朝开放多了?相比之下,朱元璋统一大陆后海上根本就没成规模的敌人,结果老朱上台后没几年就关闭所有民间贸易通商口岸,然后就没再开放。。。

朱皇帝别的方面英明神武,但海禁明明就是极端保守的表现,根本不如康熙,这也能吹?

家园 海禁有重农抑商的考虑

放开海上贸易,虽然能获得利益,但是利益既不直接服务于统治阶级,也不服务于农业国的统治基础。一方面增大民间的贫富差距,农民军用命拼来的胜利却比不上商人跑一趟贸易;另一方面改变中央和地方的实力对比,增大了靠海割据的倾向

至于如何适度有效地发展海上贸易以促进经济发展,估计那时候的人还没怎么想明白,毕竟没什么先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