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第一代领导集体里最懂工业经济的领导人是哪一位? -- 乾道学派

共:💬139 🌺306 🌵3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60 / 0

    周恩来
    1/0
    毛泽东
    55/0
    刘少奇
    0/0
    邓小平
    1/0
    陈云
    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事物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1949年中国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英国以瓦特发明实用蒸汽机为标志用了大约80年的时间才完成工业化。法国用了60多年,德国稍微快点50多年。美国也是50多年。日本算是最快的,从明治维新开始用了50年。

到二战前,上述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二战后其工业化的进程并没有中断。到1980年代仍然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家。

你用中国发展了才三十年的工业生产力和人家发展了100到200多年的工业生产力比较,好意思吗?

家园 根源在粮食问题,而不是工业本身的问题
家园 二战后生产的坦克还不如二战期间

粮食瓶颈,限制了中国的整个工业发展

前30年,重要的是以粮为纲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粮食问题是一个原因,但影响更大的是工业的粮食——煤炭。
家园 每个大区建一个工业体系一是不现实,二是不经济。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不经济。

如果还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平,每个大区建一个工业体系倒还比较合适。

家园 陈云的6%也是拍脑袋。

增长率制定的高低会反过来影响财政收入的高低。

家园 陈云搞具体问题还行,但缺少战略思维,当个部长还是称职的。
家园 工业发展以粮为纲?
家园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发展上

解放东风北京吉普都是二战科技。生产到70年代末都没有进步。

运十是707水平,生产计划是到1990年生产十五架。在1990年波音777已经收到首笔订单了。何况这个运十生产计划能不能完成还是个大问题。

你可能年纪小,不理解70年代的一些事情。当时的情况是:比起以前,科技进步是明显的,比起同期世界水平,差距实际上急剧变大了。

家园 任何发展都是人的发展,人就要吃粮食

前30年工业发展的瓶颈,就是工业人口、城市人口不足,其本质是农业剩余产值不足。

家园 高岗排名在陈云、邓前,王已经是副主席了
家园 没有人,一切都是屁话,而人就需要粮食。有人才可能有煤炭
家园 他已是准常委,地位比陈邓高,只是没等到建设时期的中央调整
通宝推:真离,
家园 85年日本35万钢铁工人产钢1亿吨,中国57年就有38万

钢铁工人了。

家园 东风不是二战科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