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最光辉的时刻” :不列颠战役 -- PBS

共:💬88 🌺157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家园 您的逻辑乱了

您之前说“美国在英国最困难的时候不出力帮英国”

然后又说美国民间一战之后就厌恶德国人了

那美国到底愿不愿意出力帮英国?美国政府违背民意地作壁上观?违背民意很勉强地通过租借法案?很勉强地对日石油禁运?

家园 还没飞虎队的人多,对得起英美这么密切的关系嘛

41年飞虎队的老美大概在250-300之间。

家园 民间自愿前往的真°志愿军

和抗美援朝那种“志愿军”不是一个概念。毕竟美德当时还没宣战呢

家园 成立飞虎队时美日宣战了吗
家园 那你的意思是战前美国对华援助比对英援助更积极咯?

看我最早回复的这个说法:

[三,德国轰炸英国期间,美国在英国最最需要的战斗机和飞行员这两项上,有没有下死力帮助英国?如果这关键时候都不下死力,你怎么为美国洗地,说他们极为害怕德国占领英国?他们根本不怕的。]

于是,您的看法也是,米国不怕英国被德国打败占领,因此不下大力气援助英国?反而更害怕中国被日本占领?这和后来先欧后亚的大战略都是矛盾的呀

家园 这个不是“大雷雨”嘛……

[红军已经接到密令,清扫了边境地雷场,一旦英德媾和的消息传出,立刻越境攻击德国。]

这种脑洞开得有点儿大。有确凿史料能够证实当时苏联有对德进攻的准备吗?

家园 当时苏军前线指挥部有密令放在保险箱里

战争开始时各部队紧急打开,发现都是进攻的指令。

以上是一种说法,我个人是接受的。如果我是斯大林,只要英德媾和,当夜就会进攻德国,因为《我的奋斗》说得很清楚了,德国是必然进攻苏联的,与其等德军从西线调过来做好万全准备,不如先发制人。

欧洲大国史就是相杀史,只要是离得近的,必然情仇不绝,俄德一直互相忌惮。

家园 有正经史料佐证吗?

有没有相关论文证明苏联当时有进攻德国的意图的?

“开战前苏联将自己阵地前的地雷清扫”之类的说法是从哪里看到的,以及保险箱里的密令都是进攻指令之类的,能不能把来源贴一下,我也找找看

家园 是这样

整个二战初期(包括中国的抗战第一阶段),就是戏精大比拼:美国对英国玩阴的(不列颠空战作壁上观);英国对苏联玩阴的(慕尼黑绥靖,把德国祸水向苏联引);英美对苏联玩阴的(斯大林格勒不打赢,苏联不会得到英美真正大力的援助),英美在中日之间长期摇摆。小朋友们真正死心塌地站队,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偷袭珍珠港之后了。

1) 我认为美国对英国,美国对苏联的援助,都是认真的。但正因为是认真的,美国需要一种担保,就是这个援助是物有所值的,否则省下资源用于本土保卫就好,至于你的救亡事业是不是正义的,关我屁事。英国在不列颠空战中,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都证明自己是坚强到值得美国投资的。同样,蒋介石在抗战前期也足够坚定。大家回想一下,朝鲜战争中,斯大林大规模提供装备武装志愿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2) 二战时期,军事通讯不靠谱,前线部队存一份“终极命令”,一旦指挥混乱/联络中断时打开,各部一致按一个命令行动,不至于四散乱动,这是合理的。当时的情况很清楚,巴巴罗萨行动不在1941年实施,就肯定在1942年暖季开始。苏联的误判来自于1941年德国陆军没有准备加厚冬装,因此判断该年德国不会进攻苏联,实际是德军认为在冬季来临前可以击败苏联,没必要准备冬装。因此,苏军前线部队拥有一份“进攻”的终极命令是可能的,因为终极命令在打开前可以随时更换,一线主官在阅读前完全不知情。我得到这个印象,是来自于哪个历史书籍,确实不记得了,苏联受到德军闪击法国的震动,试图先发制人从背后“先袭”德国,我认为是合理的安排。

家园 可以看看巴格拉米杨回忆录

红军前几个月奉行进攻主义,密封的命令真是准备德国人来了迅速反推的。

说要一开始就要主动进攻感觉就是扯淡了。

家园 纳粹的通讯系统非常完备,巴巴罗萨行动全部采用电传密码机

二战时期,军事通讯不靠谱

300万大军同时行动,没有可靠通讯怎么可能协同作战?

家园 电影《珍珠港》看过没?

那里面就提到当时在美军航空队内部招募“志愿者”去英国参加不列颠战役,就是现役飞行员偷偷去参战,不让社会上知道。一方面支援英国,一方面体验实战经验,为美军培养种子飞行员。

但是这个行动的规模很小,战后都80年了,美国从没有大肆宣扬,英国从没有高调感谢,你觉得这是几个意思?

美国的GDP在1890年代就已经超越英帝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始终没有去冲撞英国,而是安静地等其他后起国家去削弱英国,然后自己坐收渔利。这一阶段,英美之间没有“特殊关系”,美国看英国只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所以老肯尼迪能当上驻英国大使,是个极为荣耀和重要的官衔。二战后英美的“特殊关系”,是英国认栽后的主从关系。二战中的英美关系,绝对不是亲密无间的,当然当时英国依仗殖民地的供给,物质实力也很强,比如对苏援助的力度也很大,对德轰炸分担一半任务,所以美苏还是忌惮英国几分的,这也是英国自己的努力结果,总之“架子是自己撑的,面子是别人给的”,自己撑不起,不要指望别人给。

二战结束后,美国坐看,甚至是怂恿英国殖民地的纷纷独立,是美国统治阶级的思维逻辑的必然。反而在二战中后期力挺英国,算是一个不得已的例外。

家园 我记得开战前有德军参谋坐小飞机往前线送密令

结果迷航,直接降落到对方阵地上了。是对法军还是对苏军,倒记不得了。

以当时苏军的指挥体系,加多一个备份是很可能的。不过和平时期这个备份几乎不会用到,因此副参谋长写了一个颇为儿戏的简令,封在里面,也是可能的。反正真的连这个锦囊都不得不打开时,那真是红军危矣,只要各部队还能往同一个方向冲冲冲,总好过散鸭子。

我相信今天的朝鲜军队还有类似的备份终极命令体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