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任期选举制度的再认识 (也谈修宪) -- Ace

共:💬78 🌺236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马克思和鲁迅的区别。

马克思是据当时的社会现状、经济科技水平创造的理论;

鲁迅洞察的是几千年的人性。

所以,马克思是有限的,而鲁迅是无限的。

家园 一事一议就是全民公投。

优点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缺点是成本太高、效率差。

所以公投的一般是大家都关心的重要的事情,大家都愿意付出这个成本。同时又是不着急于一时一刻就要求解决的事情。另外,还有就是不那么具有专业性和保密性的,比如这次修宪。

有些事情该民主解决,有些事情则该政治家、专家来解决。

比如是否该打仗,决不能由全民来决定。不论信息获取还是专业程度,政治人物和将领们都远超一般民众。

像打印度、打台湾的事情,民众鼓噪很大,一定会坏事。因为它会影响政治家、军事专业人员的理智决断。

另外,还有一些局于两者之间的,比如医改,则可采取民众参与听证、专家分析、政治家决断这样的方式。

总之,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宝推:林风清逸,
家园 电影都没看林兄也能说这么多-_-

《十二怒汉》有很多版本,我看过好几个版本,一个是亨利-方达的,一个是97年好莱坞自己翻拍的。

点看全图

中国2015年翻拍过一个类似的叫《十二公民》。俄罗斯2007年也翻拍过一个车臣版。这个版本太长了,没看完。

点看全图

家园 描述的情节已经足够了嘛,其他细节都是煽情的东西,影响不大

行有余力可以学文,说明纹饰修饰要在具备脚踏实地的行动能力之余才可以做一做。

绘事后素,上色加花在素描底子之后,说明纹饰的东西都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

所以既然已经介绍清楚情节了,讨论事情的时候那些花哨的东西看不看的也无所谓了。当然要欣赏电影的时候那些细节大概就有价值了。

家园 可以看看《十二公民》,不闷,也不烧脑,还挺搞笑的
家园 是吗,那得看看

看电影放松放松不错

家园 马是建设性为主,鲁是批判性为主

再高明的建设性结论,也一定有时代局限性;但是,由于人性相对于时代进步的稳定性,所以批判性的结论有更久的时间跨度。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确是“无限”的。

家园 鲁迅以他的阅历能批判就不错了

卢梭是又批判又给出他想象的解决方案,结果造成了可怕的偏差。

家园 《十二怒汉》隐晦的透露:陪审团制度下是如何容易产生冤案。

这部电影里的十二个陪审员大多数根本没法律经验,也没对证据的分析能力,基本上是随大流,只想着快点结束,早点回家。典型的是一个小年轻,拿着很难买到的球票,急于去看球赛,巴不得快点结案,根本不关心被告有没有罪。

————

简述一下背景:电影涉及的案件是一个拉丁裔少年(够死刑年龄了)与其父吵闹打架后离家出走,后被起诉杀人。

~————

还有两个陪审员比较特别:

一个是演巴顿将军的那个演员演的一个老人,完全符合电影名“怒汉”的定义,他的愤怒是把被告带入了自己的经历,他自己的儿子就是与他吵架后打了他,再出走后几十年不来往,他看到被告就像看到自己儿子一样的愤怒,坚决要求判定“有罪”!是倒数第二个放弃投有罪票的陪审员,在亨利方达演的陪审员劝说之后:“他(被告)不是你儿子,惩罚他也不能找回你的儿子……”,这个人泄了气一样的哭了。

最后一个放弃有罪投票的是一个非洲裔穆斯林,到最后只剩他一个人坚持有罪时他才清楚的表达出他的态度,他根本不关心被告在本案中是否有罪,只是仇视拉丁裔移民!所以就坚持投有罪票。

就是这样,虽然电影最后是避免了冤案的发生,现实生活中的被告就未必都这么幸运了,哪怕能避免这种将个人恩怨情绪带入审判工作的人进入陪审团,也无法强迫所有事不关己的陪审员负起责任来。电影里方达演的人物只要稍稍退缩一点,冤案就铁定了。而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为了不相干的人坚持原则到将密闭环境里的其他人全得罪的。

看美剧多了就会知道美国人自己也不相信“十二个人的陪审员制度是最完美的司法制度”这句话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台词。

格里高利派克演的《杀死一个知更鸟》里十二个白人陪审员判一个黑人被告有罪,完美演绎了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

美国人的肤色决定了他们的偏见,所以在美国法庭打种族牌总是能吃的开,在种族主义面前美国的司法公正也要退避三舍。

更何况,还有贿赂或威胁陪审员的情况存在,在一部律政美剧里,陪审团就一个被告被起诉杀死警察的判决达不成一致,一个陪审员和《十二怒汉》里的亨利方达一样坚持证据不足以定罪,以一对其他十一人坚持异议。在陪审团暂时休会开车回家的路上发现后面有一辆车一直毫不掩饰的跟着他,一直跟到他家门口才停下,车里下来一个警察对他说:先生!小心点!开车小心点!他在第二天陪审团再开会时就改主意投了有罪票。为什么杀黑人的白人警察总是能被判无罪?毕竟面对一个“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利益共同体”,没有几个平民有勇气与其结仇的吧。

所以,连美国人自己都不认为陪审团制度有多公正,隔着太平洋的遥远的中国却有一些中国人对此跪舔不已,也是挺奇笆的。

家园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

我记得二人都曾逃亡过,批判这事不容易,批判性越大风险越大。

另外,能不能具体说说卢梭整出了啥偏差。

家园 罗伯斯庇尔按照他的理论打算建立理想国

后果是啥不用说了吧。卢梭的偏激个性提出的方案当然是很容易走极端的。至于老马一直主张要全世界都革命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要真按他的理论走列宁就没得混了。。。

家园 这就滑稽了,“几千年”就是无限?

人类社会绝大部分阶段,是氏族、部落的年代,国家的历史不过几千年,现代国家不过一百多年。

哪来的一成不变的“人性”这种东西? 那研究“兽性”的生物学家岂不是更伟大?

很多文人不懂历史,不懂管理,不懂技术,凭着自己那点荷尔蒙,就妄谈“人性”,活脱脱一个“坐井观天”的典型。

家园 《十二怒汉》是否真的是冤案? 嘿嘿

导游告诉“你”(观众)是冤案,正如主角向其他陪审团一力鼓吹的那样。

换个角度,如果不是冤案呢? 如果是罪有应得呢? 岂不是轻松洗脱了? 宁纵勿枉,所以美国的治安永远没法改善。

家园 这是什么话? 他要弄死你,岂非更无人制止? 你岂非

天天活在恐惧中?

要搞皇朝有多难?我不知道,但是相比之下,老大要弄死你,要容易的多吧? 你天天都活得不安心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