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网友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货币超发问题 -- 豪哥的江湖

共:💬14 🌺68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回网友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货币超发问题

前两天写了一个帖子,讲到当年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货币超发问题。后来有网友来短信要求仔细说明。特此写此贴。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基础在于政治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在于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

3,政治经济学认为,由于存在剥削,社会产出永远大于支付报酬。

4,换句话说,由于资本家积累货币,造成社会货币紧缺。

5,由此产生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货卖不动啦!!!

6,结论,国家控制下的计划经济才是真理。

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个问题自然没有了,生产多少,对应发多少工资就是。简单明了。

但是,发工资容易,组织生产难啊。。。于是另一种现象出现了。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普遍出现了配给制,甚至在生产力最高的东德也大面积使用配给制。

在中国,食品是全面配给的,换句话说是短缺的,数量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量超出了供给量。所以我们认为货币“含米量”不够,是超发。

怎样判断货币超发?在复杂经济体里,要用统计方法计算通胀,在简单经济里,只要看关键民生产品就一目了然了。

解放前人民政府与蒋介石打货币战时就是把边币咬住小米等硬通货。保证了边币的“含米量”后就没有悬念地赢了。

网友问超发货币是不是财富,答案是否定的。

在配给制固定价格时可能体现纸面价值,但是此价值并不能兑现。

在改开过程中一旦放弃价格管制,原来隐藏的通胀立刻显现。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

所以80年代末恶性通胀并不是邓小平的原罪,是历史问题爆发而已。他的应对方案大家倒是可以尽情评价的。

通宝推:石狼,北纬42度,jent,
家园 没啥好讨论的,就是政治高压压住了物价

代价就是所有人都穷,哦,其实也不是,那些干部的生活还是不错的,至少比普通人强很多。

家园 286执政年代的货币发行量是毛时代的140倍

个人认为这不是隐藏的通胀出现。286可是把取消各种票证,供应改善作为政绩 。80年代末的恶性通胀明显是钞票印太多了,引起百姓抢购。那时候真是什么都抢。生怕手里票子毛了。

老老狐狸有个贴关于当年背景的,链接找不到,只能把文字引在后面了。

说说背景:关于洋跃进和随之而来的调整 14 新

吴南生的访谈能够理顺当前权威叙述的特区史中语焉不详以及逻辑矛盾之处,这特区设立并不是某人“画了个圈”就冒出来的神来之笔,这是72年西方对中国大陆开放后,国内一系列对外开放探索在78、79年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的顺理成章的演进。

吴南生访谈提到了“真理标准讨论”,却没有提“洋跃进”,在本狐看来,这“真理标准讨论”应当很难在当时就立竿见影地直接影响到吴南生这个层级干部的思维,而“洋跃进”带来的外汇压力,反倒可能是吴南生他们面临的的现实动力,毕竟,选择汕头的现实理由就是:汕头是创汇大户,汕头华侨多。

这里,就理一下洋跃进,算是背景备查吧。

1、洋跃进的起点是重新修订《十年规划纲要(1976-1985)》

1975年,国务院开始讨论制订《十年规划纲要(1976-1985)》;

1976年,批邓,纲要被指为“修正主义文件”,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1977年3月,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为邓小平主持1975年国务院的工作恢复了名誉,《纲要》起死回生;

7月,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国务院制定的八年引进计划(为实现《纲要》的目标,八年引进的项目包括支农工业、轻工业、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方面,共需外汇65亿美元);

7月16日至21日,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做出“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7月30日,国务院向各地区、各部门转发《关于1977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 “国民经济新的跃进局面正在出现”;

9月,李先念、余秋里受中央和国务院委托负责重新修订《十年规划纲要》,新纲要与原纲要一脉相承,只是新纲要有的指标修订得略高些。(《李先念与一九七八年的国务院务虚会议》 作者:朱玉 《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总第103期)——原纲要要求10年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5%至8.1%,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4.19%至5.3%,工业总 产值年增长8.8%至9.2%;新纲要则要求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5%,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4.7%,工业总产值年增长11%(不包括1976年)。 原纲要粮食指标10年达到7500亿至8000亿斤,新纲要为8000亿斤;棉花原指标6700万至7200万担,新指标7200万担;钢产量原指标5500万吨,新指标6000万吨;煤炭原指标7亿至7.5亿吨,新指标9亿吨;石油原指标2.5亿吨,新指标相同;等等);

修订后的《纲要》提出,从1978 年到1985 年,八年要新建成和续建120个大项目,全国基建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当时省事的说法是要搞10个鞍钢、10个大庆,初步估计,把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大约需要600亿人民币,其中光宝钢一项就200亿;

1978年2月,修订后的《十年规划纲要》经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

2、引进规模的急剧扩大

邓小平复出后,曾专门找国家计委、建委和经委的领导同志谈话,要求他们研究扩大引进规模的方案;

3月,中央批准了一批追加的项目,引进计划用汇从65亿美元扩大到180亿美元(国内投资1300亿元人民币,77年全国财政收入874亿元人民币,出口76亿美元);

5月,为了配合引进项目的实施,国务院组成了以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考察团。行前,邓小平曾专门约谷牧谈话,强调这次出访的意义和重要性;

6月下旬,在听取谷牧访问欧洲五国的汇报后,叶剑英、聂荣臻、李先念都表示,是下决心采取措施实行的时候了。当时的中宣部长胡耀邦也想快点上。邓小平没有参加这次汇报会,他把余秋里、谷牧、康世恩等找去谈话,要求研究扩大引进规模的方案。他提出:同外国人做生意要搞大一点,搞它500亿,利用资本主义危机,形势不可错过,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不要老是议论,看准了就干,明天就开始,搞几百个项目(《1979年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大转折纪事之一》作者:肖冬连);

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问题。计委副主任李人俊在会上谈了引进设想:3月份中央批准78-85引进总规模180亿美元,其后中央领导追加和有关部门要求,计委汇总后总金额850亿美元,考虑准备工作、国内配套和消化能力,初步挑选了550亿美元的项目,其中,拟利用外资400亿美元。邓小平在会上说,要走出去,要引进资金。邓小平提出,在几年内要争取引进800亿美元。会上,陈云(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陈云职务是二线的人大副委员长,未进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的政治局,影响力和三中全会之后不可相提并论)曾专门找有关人员说,引进这么多资金,又那么容易,但考虑过没有,引进了国外资金,我们中国要有配套资金。就算人家借给你那么多钱,我们自己有那么多资金配套吗?李先念根据会议精神在总结报告中提出,8年基本建设投资从原设想的4000亿元增加到5000亿元(78年财政收入1132.26亿元,基本建设投资479.3亿元,较上年增长31.5%)。10年引进800亿美元,最近三、四年先安排三四百亿美元(《1979年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大转折纪事之一》作者:肖冬连);

10 月,邓小平访问日本,参观新干线、新日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进一步落实中日宝钢合作项目,该项目计划用汇近20亿美元,国内有关部门概算的总投资是200 亿元人民币;

12月22日,中国技术进口总公司和新日本钢铁公司在上海签订了订购宝钢成套设备的总协议书。翌日,宝钢举行动工典礼。工程预定分两期,用7年时间建成。事实上,宝钢基建工程早已部分开始,年底全面展开。1978年,财政部为宝钢和有关的煤、电、运输等配套项目建设已经追加投资十几亿元;

1978年签约78亿美元(其中一半在78年底最后10天仓促签约),基本为现款支付(78年出口97.5亿美元,进口108.9亿美元/年末黄金储备1280万盎司,美元1.67亿)。其中成套设备引进64亿美元,签约的22个大型成套项目58亿美元,22个项目按设计全部完成需用汇130亿美元,加上国内配套,总投资超过600亿人民币(汪道涵当时以八句话概括最初的引进状况:“万马奔腾,不测深浅;不尽知己,不尽知彼;仓促协议,骑马难下;头寸一紧,舆论哗然。”);

3、陈云主导调整、压缩引进规模

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陈云提出:工业引进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拥而上,看起来好像快,实际上欲速而不达;

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陈云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

1979年3月,陈云、李先念联名致信中央,建议用两三年时间调整经济,同时建议成立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由陈云、李先念挂帅,统一管理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

4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调整方针开始施行。(“洋跃进”产生的后果开始显现,财政、外汇、重要物资供应的困难日趋严重,79、80出现巨额财政赤字,物价大幅度上涨,国民经济出现“比1961、1962年严重得多”(陈云语)的困难。79年赤字170多亿元,80年预算赤字80亿元,实际执行是121亿元,超过预算41亿元,财政赤字增加,只有增加向银行的透支,货币发行过多,造成物价大幅上涨。银行原计划增发30亿元票子,实际增发76亿元,多发46亿元。到80年下半年,物价稳不住了,全年商品价格上涨6%,其中城市上涨8.1%,农村上涨4.4%。副食品上涨13.8%,这是改开后第一次大通胀)。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批转国家建委党组《关于改进当前基本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对那些不急需和不具备条件的项目,实行停、缓、并、转、缩。凡是该停缓的项目都必须坚决停缓下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搞计划外工程。对于乱上项目的要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绳之以党纪国法(肖冬连:《1979年至1980年:经济调整在争论中推进》);

6月,中央正式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严格控制引进规模(《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5期,刘荣刚:对1978年22个成套设备引进项目的历史回顾——78年签约的22个重点引进项目,有8项未受重大影响,3项推迟建设,10项重大调整,1项停建,有价值20余亿美元的引进设备不能及时发挥作用,还需花巨资建设仓库、铁路专用线进行保管、维护,而且其中多项,如大化肥、大化纤等为四三方案已引进,本次又重复引进多套);

10月,陈云住院做结肠癌切除手术;

1980年2月,陈云从病房前往京西宾馆,参加主持五中全会。全会选举胡耀邦、赵志阳为政治局常委,胡耀邦为重新设立的书记处总书记,批准汪东兴、纪登奎、陈锡联、吴德辞职;

4、紫阳上岗

3月,17日,中央决定撤销国务院财经委员会,成立赵紫阳任组长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8日,陈云出院回家;24日,陈云离京赴杭州修养;

5月,陈云回到北京,住院检查;

9月,赵紫阳接任国务院总理;

12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华国锋辞职,胡耀邦接任。

后续

(肖冬连:《1979年至1980年:经济调整在争论中推进》)

对于陈云主刀的调整,最高层的意见并不统一,胡耀邦多次表示速度要快一点,邓小平虽然同意调整,但他更强调“气可鼓不可泄”,他对借外债的态度也和陈云存在分歧。

至于地方和部门,更是希望压缩别人别压自己,软磨硬顶。

1979年下半年,停建缓建了一批基建项目,压缩未完工程投资200多亿元。1980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国务院召开全国基建工作会议,敦促各地加大压缩基建力度。包括对22个重点引进项目也要求“认真审查”。然而,总体看基建战线过长、项目过多、总规模过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主要是预算外投资迅速膨胀。根据中国建设银行的统计资料,到7月份,有17个省、市自筹基建资金大幅度地突破了国家规定的全年控制指标。其中有7个省、市超过31%到一倍多。国家计划压缩地方自筹基建投资47.8%。但是,1至4月全国地方自筹基建投资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70%。

本来在国家计划考虑基建规模时,就只着眼于国家预算内的投资,不把其他渠道的投资打入总盘子。因此,实际建设规模总要比计划大得多。1979年后,恰恰是预算外资金增长最快,基建资金渠道增多。1979年,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号称有“六大战场”: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基建拨款,国家预算其他科目安排的投资性拨款(如“五小补助”、商业简易建筑、各种措施费等等),地方机动财力安排的自筹建设,企业折旧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安排的工程,利用外资搞的基建,银行发放的投资性贷款等。1980年又增加了投资公司和联合办厂,还有社队办企业。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已经“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据统计,1980年新上马的大中型项目的计划总投资比停缓项目高出四分之三,正在建设的大中型项目还有八九百个,共需投资1000多亿元,而国家能承担的投资额还不足一半,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缺口很大。

“投资饥渴症”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1980年以后,投资扩张增加了新的动力。财政“分灶吃饭”,不仅增加了地方的财力,也强化了地方的利益驱动。“各级政府都想增加财政收入,办法是多办工厂。”上面缩短战线,下面扩大。1980年,想生产电冰箱、电风扇、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等等的市县就有“几百上千”。预算内投资减少了,预算外投资却大幅度增加,基本建设总规模不但没有压缩反而增大了。“形成计划内与计划外项目、中央与地方项目、重点与一般项目你挤我,我挤你,都争着要上,谁也上不去”的局面。

争着上项目的直接后果是重复建设。例如,一机部系统拥有的锻造水压机生产能力只发挥了30%,武汉、南京、常州、嘉兴、衡阳、鞍山等地却还在陆续新建这种厂子。有些省市的针织业、棉织业的加工能力已经超过了棉纱的可供量,还在遍地开花,建设小针织厂、小织布厂。酒类、卷烟、肥皂、家用电器、丝绸、塑料、皮革皮毛、乳品罐头、印刷等行业,重复建设的现象也是大量的。

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出现了地方“割据”的苗头和交相争利的现象。棉花产地要办棉纺厂,羊毛产地要办羊毛加工厂,烟叶产地要自己办烟厂。结果,像上海、天津等轻纺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所需原料无法满足。以卷烟业为例,全国计划内卷烟厂83家,由于原料不足,已经吃不饱。而近年烟叶产区大办小烟厂,河南、山东、云南、贵州等四大烤烟产区1980年烟叶调出量比1978年锐减三分之二,使得像上海卷烟厂这样的大卷烟厂原料供应不足,中华、牡丹、凤凰、前门等名牌卷烟市场供应紧张。上海调入棉花1975年为274万担,1979年减为97.5万担,减少60%。羊毛、牛皮、松香、桐油、羽毛、苇席、造纸原料等都大为减少。1980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少数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割据’的苗头,不但上下争利,而且阻碍经济的横向的联系。”财政“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对于改变全国吃大锅饭的局面,调动地方积极性有好处,但是,在企业没有从地方行政机构解脱出来之前,实行地方利益与企业利润挂钩的两级财政,必然进一步加剧地方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与体制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并为以后的改革,如调整价格、税收、疏通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组织专业化协作增添了新的障碍。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历年M0数据,摘录几个

1952年27.5亿

1966年108.8亿

1976年204亿,24年增长642%,年平均增长9%

1986年1218亿,10年增长497%,年平均增长20%

1996年8802亿,10年增长623%,年平均增长22%

2000年1.46万亿,4年增长66%,年平均增长13%

2010年4.46万亿,10年增长205%,年平均增长12%

76年到96年,海量发钞20年,被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抗下来了。

家园 前后三十年在这个问题上都一样,两个跃进没区别

都是投资搞砸了。

理一下:

1,政府搞项目,钱投资花出去了

2,项目投产不顺,没产品,钱回不到政府手里

3,政府还要运转啊,只好印钱。

4,什么?产品不够卖的?搞配给制,限购!

河里同志们喜欢说某企业如何如何好,上缴利税如何多,其实从全国总体看往往是亏的。

官网上抄的一汽总经理的事迹:

1999年初,任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领导公司全体员工奋力拼搏,产销汽车32.8万辆,有史以来首次突破30万辆,销售收入418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填补了过去遗留的3亿元赤字,偿还了陈欠的1.3亿元财务费用和3亿元管理费用。

在中国汽车产业大爆发的年代央企的生产盈利能力也不过如此。国企效率问题才是整个改开的核心矛盾。

立国后经济史上土共一有机会就给国企机会上位,每次国企都坚定不移地搞砸。

家园 财政危机引发的通胀,一般要更稳定的货币作保才能压下来

不然,下一波就是破产潮和逃难潮。票证其实算是应急制度,不过官僚把应急办成常态很正常。两次跃进其实都引发了政治危机,一次是庐山,另一次就是88了。

家园 什么都抢首先得有那么多东西可抢

80年代中期自行车年产量3500万辆,就这还大家抢呢,但中国1978年自行车产量只有850万辆,印度这年产量是600万辆,当年人口印度6.5亿,中国9.5亿,算起来人均自行车产量还比不上印度。。。

家园 那时候抢购各种生活用品,不管自己用得上用不上

我记得有人抢了N条棉被,有人抢了好多热水瓶,还有抢购毛巾,袜子,衣服等等。习惯了几十年物价不涨,一下子这么涨起来大家都慌。

家园 政府投资计划超出实际投资能力太多了

第一次可以说经验少,全党都头脑发热。第二次居然再摔一跟头。亏整天宣传说吸取了毛的错误教训。。。

比较好奇一汽这遗留债务是哪些年遗留下来的?总不见得是毛时代吧。

比较国企民企,汽车行业国企合资垄断是不像话。铁路就反过来,搞高铁时候也向民企筹钱,结果筹到的钱还不够铁道部的招待费。。。现在看看这轮追缴社保以后还能活下多少民企吧,这么干真觉得在玩火。民企估计能尝到80年代国企那种被抽血抽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滋味

如果民企也能承担社会责任,相对公平竞争,那淘汰国企倒也没啥说的。不过现在社保窟窿,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划拨国企股份。如果没有国企,这种窟窿怎么填呢?不可能指望划拨民企股份的。民企能老老实实缴税的都是凤毛麟角了。

至于毛时代,一个国企缴纳的利税平均算下来超过该企业固定资产十倍左右。就这样,国家财政还是很紧张,换民企,按现在民企的德性,财政收入缩水到原先的10分之一已经是保守估计了。这个窟窿怎么填?

家园 主要是生产力水平上来了

托了山寨的福,当然还有太祖的福,前者解决了技术水平的进步,后者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中国人民生产出了海量的物资,修建了海量的建筑。才扛下来海量的发钞,付出了巨大的通胀代价。

家园 现在企业以增值税为主,这种税几乎没有可能逃
家园 营改增改革这些年已经搞死一批企业了,现在追社保估计又要死

一片。可能比营改增还惨。

家园 优胜略汰

如果光社保增量部分就能把企业搞死,那么被淘汰也是历史必然。其实zf已经在或明或暗地给予扶持了,奈何企业自己也要争口气。我原来民企公司早就资不抵债了,但是还是能够源源不断获取ABCD轮投资,信用贷款和各类政府扶持资金。但是这不是长久之际,解决百十来号人的吃喝拉撒还是要有相应的竞争力。

家园 生产通用产品的小型企业本来就没有存在价值

小企业只要创新活着拥有更特殊的比较优势才有存在的价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