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我关于以岭药业这件事情的看法吧 -- Swell

共:💬142 🌺876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预防作用的确有,只是用更安全的药会更好
家园 人的身体、药物、环境、经验、归纳总结、各种分类
家园 如果别人怀疑你,千万别吹牛

就像几位网友写的,我总结一下:

中国新冠患者的正常病死率是万分之几,而世界是百分之几,就算百分之一。

吉林的病死率是万分之几,上海是百分之几。

原因是吉林用了中药,不管药方是公开的,或者还是秘密的;上海由于张网红的带动下,中药就算没用。

那么一个直接的推论就是: 一万个患者,不用中药死100个;用中药差不多死1,2个。所以中药才是核心,中药救了90个以上的病人。 西药和其他的方法差不多可以认为是安慰剂,毕竟用安慰剂也可以有百分之几的效果。 这样,中药对新冠的作用差不多就是青霉素对炎症的作用,药到病除。

既然如此,包括以岭药业在内,我们对中药的宣传不是过了,更不是夸大;而是严重不足。马前卒那点事也不用批判了,更应该批判其他的宣传部门:中药这么明晃晃的效果,怎么不说呢。直接说中药降低死亡率两个数量级,简单明了,傻子都能看懂。 甚至疫苗也没有必要打了。不打疫苗死亡率也是百分之几,都降两个数量级了。差不多是普通感冒级别了。

家园 畅想一下中医,中药的未来

以下全是我个人观点,有错误在所难免:

开宗明义,中医如果理解为中国传统医学,中药如果理解为中国传统中草药的话,中医和中药是必然要消亡的。正如没有中国物理,中国化学一样,未来只有医学和药学,不会分中外。

但是在消亡之前,我们能做什么,我到有一些设想:

最好的结果:利用现在生物学理论,各种最新的实验方法,深入挖掘中医理论,比如复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机理到底是什么, 中医所谓的一人一方,根据在哪。要知道体重,年龄,性别,甚至有无基础疾病本来就在医学的考虑范畴之内,在此基础上是不是应该还有什么变量?如果是,那么就开拓了当前的医学理论。而中医则是其源头。这样,中医理论作为医学理论的一部分,江河汇入大海。如果没发掘出来什么,结论是传统中医理论还是受制于当年落后的科学水平,更像一种经验性的描述。那我们也大大方方承认。历史归历史,放下包袱向前看。

中等的结果:理论看了半天没什么好东西,但是中医的实践,特别是中药还是可以深入挖掘的。就像几个河友所反对的中药给西药做数据库。也没什么不好。人类当前的有机合成水平和生物比起来还属于幼儿园阶段,很多好的药还是通过对动植物已经合成的有机分子进行修饰得到的。所以说当年的中药利用穷举法,归纳法,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错,虽然理论认识不足,但是时间长(上千年),次数多(中国人口平均怎么也是千万量级的,近代更是过亿),蒙对概率也不低。就算留下来1万个药方,去粗取精,就算1000个观察起来真的有用。深入研究一下,就算找到5个真正有用的分子结构也很了不起。现在新药研发费用动辄亿计,拿出一两个研发新药的经费应该也就差不多了。同样的,看了一圈后说一个也没有,中药里面往往是相对低浓度的兴奋剂,镇定剂,止痛剂在真的起作用。也没什么。我们做了该做的事情,对过往对将来都有一个交代。

最坏的结果:国家把中医当作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来保护,而不是用医药学的严苛标准来审视它;药厂,部分中医找到了发财密码,只要说中医,中药就可以规避很多检测,甚至连机理或者毒副作用都不用深究,中药里面往往掺杂西药成份;普通老百姓一方面得了大病,重病,自然去找西医,中药看都不看;而对一些小病,不听医生嘱咐。比如感冒医生让他自愈,他偏要弄点中药吃安心。 拿中药当大号安慰剂。看起来是三赢,实则都输。中药的地位和影响力随每一代人呈指数递减,有限资源消耗殆尽。有志从医,有才华的年轻人对中医敬而远之。再过几十年,中医就静静躺在角落里蒙灰。

但这也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又过了很多年,外国人用其他的路径证明复方的想法是对的,同时又开创了比如“personalized medicine”。然后回头说中医其实早就有类似的想法。那么我们就又做了一会郑和下西洋。什么都不缺,就是没有发现美洲。

通宝推:宏寺,四方城,铁手,dfindy,
家园 你这个观点从目前来看可信

从初期武汉来看,依据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你这么算应该是对的。具体我就不找了,每次有人质疑都去翻找,代价太大,耗不起。

如何解释中国近两年疫情只死两个?中医的说中医药起作用。反中医药的应该会说是因为清零,病例少,医疗力量充足。相信以后慢慢有各方面信息的,目前你我也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耗太多时间。

关于中医药,其实就是求个生。骗子可以用很多理由来诈骗,其中一些人用中医药和养生(养生并不仅限于中医药,也有很多用所谓的营养学来骗人,不过习惯性的把养生骗子都扣到中医药头上。)骗人,但这并不能等同于中医药骗人,等同的就是蒲田系利用现代医学残害不少人,不能说现代医学骗人。——其实这个问题也体现了双标。

对中医药,其实我观点很简单:承认客观现象客观事实,不要预设立场想尽一切的去否定客观存在的在同一理论解释下可重复的现象。中医药的理想是一人一方,但中医药同时也是有很多统方和成药的,这些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做出来的,使用效果是可重复的。不要用人为的规定去否认客观存在的事情,不能某套理论解释不了就说可重复的客观事实是假的。

多说一句,希望别见怪:你应该是理工类的,应该在对很多事物的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有多种理论多种说法,往往各种理论和说法都能解释一些事,但又有局限性,解释不了一些事。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不应该把现有的科学理论当成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东西。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

而且,关于中医药,更大的因素是人为的规则,而不是理论的论述。

至于你说的宣传问题,张伯礼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希望新冠之后,不要跟sars一样,把中医药的贡献抹杀。卫生医药系统对中医药充满了满满恶意,这个你如果不知道,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或者从“废中医”入手。文宣系统,不提也罢。

通宝推:阴霾信仰,胖儿们的爹,愣头兔,心有戚戚,
家园 好吧,我把长春的公开的秘方公开了吧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王健:目标是实现中医药对重点人群预防治疗全覆盖

基于前期的经验,我们更新了《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奥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我们针对重点人群进一步开展药物分类预防治疗,目标是达到全覆盖。

针对集中或居家隔离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医疗人员、警务人员、核酸检测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给与中药2号方以解肌清热,宣肺化痰。最近由长春市卫健委、长春中医药大学共同组织的中药预防治疗组发放的药物就是这个方剂,每天发放40万副。

针对在居家的普通居民,给与除湿防疫代茶饮。如果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身重,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喷嚏,胸闷咳嗽,痰多色白,面色淡或青灰,手足欠温,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浮或浮紧,给与中药1号方以散寒除湿,宣肺解表。

如果出现高热身痛,恶寒轻微,喘促气急,或有汗或无汗,头痛面赤,心烦不眠,痰黄难咳,鼻干口渴,舌尖红赤,苔薄白而干或黄燥,脉滑数或细数,给与中药2号方以解肌清热,宣肺化痰。建议服用时间7天,可以改善人体寒湿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群众新冠感染风险。

从上文来看,长春中医药大学预防新冠是用《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奥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之除湿防疫代茶饮1号2号方,公开发布的。

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奥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

为应对本次以“奥密克戎”为主的新冠疫情,长春中医药大学COVID-19救治专家组组长王檀教授团队结合武汉、舒兰、通化、长春等吉林地区抗疫经验以及本次奥密克戎感染的特点,在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长春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基础上,现将防治方案修订如下:

代茶饮是这个

1.2预防措施:

1.2.1密接及次密接人群、中高风险地区人群

在常规防护基础上以代茶饮处方进行预防。

寒湿状态:畏寒肢冷,口淡粘腻,体胖,易恶心,不思饮食,乏力,大便稀或溏粘不成形,或伴关节疼痛、肢体肿胀,舌淡苔腻。

治法:散寒除湿,辟疫扶正

在常规防护基础上以简易代茶饮处方进行预防。

苍术10g,炙甘草5g,厚朴5g,陈皮10g,干姜5g,大枣5g,连翘7g日1付,上药以养生壶、煮茶器等容器,清水2000mL/付,冷水入药,煎煮20分钟,香气出,代茶饮。

建议服用时间:7~14天

*建议除湿防疫代茶饮全员覆盖

按文字对照,1号方应该是这个

2.1早期(卫表期)

2.1.1疫毒外袭,寒湿内盛(轻型或普通型)

症见:恶寒发热,或无发热,无汗,头疼身重,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喷嚏,胸闷咳嗽,痰多色白,面色淡或青灰,手足欠温,或见恶心,呕吐,腹泻,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浮或浮紧。

治法:散寒除湿,宣肺解表

处方:

荆芥15g 防风15g 羌活15g 川芎10g 独活15g 柴胡15g 白前10g 桔梗10g 枳壳15g 炒苍术30g 茯苓30g 炙甘草5g

3~5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可配合使用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

同样依据文字对照,2号方应该是这个

2.1.2邪郁肌腠,肺经郁火(轻型或普通型)

症见:①高热身痛,恶寒轻微,喘促气急,或有汗或无汗,头痛面赤,心烦不眠,痰黄难咳,或无痰,鼻干口渴。舌尖红赤,苔薄白而干或黄燥,脉滑数或细数。②或无发热,仅有口干,咽干或咽痛,口苦乏力或肢体痛楚,舌红少津,脉略沉弦,或浮洪。

治法:解肌清热,宣肺化痰

处方:

柴胡20g 葛根15g 荆芥15g 羌活15g 防风15g 白芷10g 生麻黄10g 生石膏(先煎)60g 杏仁10g 栀子10g 生黄芩15g 知母10g 生甘草10g 连翘30g 玄参15g

3~5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可配合使用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

先酱紫。

通宝推:bluestarry,轻松,真离,方恨少,心有戚戚,
家园 攀泰山易,攀珠穆朗玛难

目前人类的问题,不是去治疗感冒咳嗽,而是去征服癌症,帕金森,心血管疾病这些阻碍人类寿命继续提高的难题。

而医药学的发展,我的观察是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如指数级别的往上走。 BNT那个疫苗,复必泰光股票认购就是5千万,其他没有公开的协议涉及的钱也估计是千万量级的。 还有比如默克药厂,想搞研究名校博士差不多只能算是入门级的。另外,各大药厂里法律专业的(负责打官司),计算机模拟的(居然对计算力学都有需求),统计专业的,金融专业的,已经是异常复杂的一个组织了。一些小的初创公司可能在某一技术上有突破,但是真正涉及到最后制药,盈利,往往把专利卖给大公司才是最划算的。

所以如果辉瑞是航母,以岭差不多就是快艇。航母不是不能沉,但是你说1000艘快艇去和航母对抗,是不行的。医药行业也要和石油一样,先做大做强,争取有发言权再说。

家园 一人一方是一种理想,这种精准针对方式

只能通过科学的观察,住院解决。

如果是大众,应该还是常规普通药方就够了。

比如,瘟疫期大锅药。

家园 不在工艺,而在于加药

这和三七单服容易失效,同服丹参、人参可以维持一样。但这就导致复方尚不明确,可以拒绝。哪怕过FDA的植物药都有8%尚不明确。

误导是指提取单方中药材的有效分子成分,而忽略了复方研究。有时候也包括青蒿素的人海战术在改开之后无法实施。

但是复方研究实在是难,目前做的最好的也不过是证明无法分开,比如日本的六味地黄丸研究。不说中国,是因为很多人不信。

清肺排毒汤也不过是一堆药材研究加上复方的真实世界研究。

家园 这个并不是简单的医药行业问题
家园 君子 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

向您学习,做事严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议国外的河友按照自己家乡的中医防疫版本,预备预防及治疗中医药,相较好于全国统一版本。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通宝推:bluestarry,审度,
家园 依靠秦的话这个实施不了。

这里不讨论秦有没有能力治癌的问题,先当成能治。第一个问题是他行医资格方面不知是否覆盖重大疾病,我不知道专业是怎么说,印象中中医的行医资格证是分级的,秦非科班出身,又非专业行医,估计级别不够。第二个是认证问题,如何证实患者符合条件,治疗符合规定,治疗效果如何确认。这里要说明一个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事:中医开药方不能违反某些规定的。早几年网红“烧伤超人阿宝”关于诊脉验孕的闹剧,闹剧原理大致可放放到检中药治癌。第三如果秦来公开征集癌症患者并能成功实行的话,必然会引发全国患者涌入,治不了那么多,不管治与不治,都必然会引起治安问题,甚至恶劣的重大刑事问题,同时也基本上必然会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第四,秦一系的命可能保不保得住都是问题,不管是不是真能治。

所以依靠秦来大规模公开验证,无法实施的,这是体系的生死对抗。中医药治癌是有可以说是成功的例子的:砒霜治小儿白血病,应该是上海那家医院的特色,某卫生部长当年参与研究的项目,不过因为符合“现代医学”,就归于西医了,跟青蒿素一样。不符合“现代医学”,不向“现代医学”投诚,人家也不会允许你用。

中医药问题,跟中国XX,中国人XX问题一样,跟着中国国力走。你弱,就狗屁都不是,如果狗屁就灭了你。

我们现在还是认清自己的位置,先做一个别人灭不了的狗屁吧。

家园 如果不幸,人类过了10,20年,又有新一种病毒

西医基本还是不停翻箱倒柜,还是会束手无策。

不要着急,中医可以应付大部分,尽管都还不知道是什么病毒。因为中医根本不在乎是什么病毒,而是这种病毒引起了什么人体反应。

通宝推:物是人非,呆头呆脑,ccceee,心有戚戚,玉米菜,
家园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部也有高下之分。

长春中医院国金方舱医院的专用方,3-4天转阴率在85%以上;其他方舱同期使用的长春中医药大学九版寒湿疫方,5-7天转阴率不到60%。

家园 HIV, 乙肝,天花,狂犬病

都是病毒,中医应付哪一个了?倒是西医,不断取得突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