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21):大饥荒真相 -- 语迟

共:💬43 🌺29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汉文化扫盲(21):大饥荒真相

  1942年,中原110个县遭遇饥荒,只有1000万人的河南省,饿死300万人,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者无数。也就是说,河南全境减少了2/3的人口。

  明代万历年间山东大饥荒。明末,河南陕西又遭受罕见灾荒,无数灾民死去,由此引发明末农民起义。隋末襄阳、邓州一带大灾荒,白米万钱一斛还买不到。

  历代都遭逢过大饥荒的惨象,即使盛世也不能免,白居易诗云“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只是尽人皆知的一次。史无记载的不知有多少。

  国外也一样,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大饥荒。因为死于饥荒和移民国外,爱尔兰的人口从800万锐减到400万。

  

  表面上,历次饥荒或者是因为气候异常,或者是因为“人祸”。但是从饥荒周期性地发生这一特点来看,不尽如此。往往饥荒在40-50年内,频繁发生。之后就是长达一、二百年的平常日月。仿佛其中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中原地区,自古就是重产粮区,一旦歉收甚至绝收,全国都得跟着挨饿。而中原的灾荒却发生的比较频繁。

  

  曾听说人工种植人参,一季人参收获,其土壤30年内寸草不生。种什么都长不成。这个只是听说,不能肯定。

  现代土壤学认为土壤化学养分、肥力就是地力,这与中国传统“地力”的概念是不同的。中国传统认为,除了肥力以外,“地力”还包括一种神秘的决定性的物质。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探测。这种很神秘的东西,正象大地的“力气”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地工作久了,一样要休息,睡眠,养足力气。这个时候,恰恰就是粮食绝收、发生饥荒的时候。“地力”与太阳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仿佛人之父母。太阳能虽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地力”是有数的,一棵麦子长起来,需要父亲太阳能,同时也需要母亲地力,缺一不可。

  而“地力”仿佛与水有关系。水不仅是植物的血液和内容,而且仿佛包含了部分“地力”。譬如江浙一带绝少发生饥荒,不仅因为当地水网纵横,而且濒临海洋。而中原距大海就很远,1000公里左右。(现代无土栽培技术可能就是汲取了水中的“地力”)

  仿佛土地就象人一样,有的力气大,譬如中国东北,北美、欧洲平原。有的力气小,譬如中国西部、非洲。有的压根就是死人,全无力气,譬如沙漠。中原的“地力”应该是很大的,但是被开发了上万年,累得气喘吁吁,时不时就躺倒罢工。

  范文澜《中国通史》说,中国汉代以前的耕作法,是翻地以后,撒播谷种,不分行列。或者杂种五谷(黍稷麻麦豆),调剂地力(小麦等精粮吸收地力比粗粮充分)。地力用尽,必须休息。上等田休息一年,中等休息两年,下等休息三年。地就那么荒着。

  而现代农业科技就是在对土地敲骨吸髓,不管是基因工程,还是农业电力化机械化、高效化肥等等,都是在通过各种手段充分榨取“地力”。石油大规模参与农业生产虽然提高了粮食单产,但是这种做法似乎类似于春药的作用,对土地本身是很有害的。当然这在有些国家是迫不得已的。这就必然造成饥荒周期的提前。使用原来落后的耕种方法,一、二百年才发生一次的持续几十年的饥荒,现在很可能要提前。下一次,一旦“地力”用尽,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不堪设想的全球范围的饥饿。

  另外,早在先秦时期,魏国的李悝就主张“尽地力之教”。指出,“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就是说,同时播种小米、黍、麦、大豆、麻,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灾害而导致粮食全面绝收。

  以前全球种植水稻品种多达4万余种,为了追求高产,经过自然科学的育种淘汰,现在全世界种植的水稻仅有70余种。这样一旦某种水稻发生灾害病变,结果将是可怕的。不仅水稻如此,其他作物也存在这个问题。

  有些国家迫不得已发展高科技农业,中国印度等,美国呢?美国生产出来的粮食大部分不是给人吃,而是做饲料来生产肉类。肉类是浪费的食品,很多原始能量特别是“地力”被浪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为什么越是不恤地力的地方越是没有饥荒?

自上古以来,中国最恤地力,也最倒霉,饥荒一直饥到六十年代。

美国不恤地力,美国也容易喂饱,轮耕制度一直实行,自从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以后,大片森林草原都不再开垦作耕地。

再说贫寒的爱尔兰:十九世纪的饥荒是最大的一次,也差不多是最后一次。爱尔兰的土壤很差,多岩石而荒凉。现在的农民大多是养牛羊,种土豆。爱尔兰目前有接近四百万人口,靠农业为生的还有很多,日子过得一般,不过饥荒也只是书上的事了。有了“敲骨吸髓“的科技,饥荒的数量不仅没增多提前,反而在人家那里消失了。自从我们也学着“敲骨吸髓“,这几十年都没再有过饥荒。人能吃得饱,心里就安定。这也是GCD能坐稳这么多年的原因:象国民党那时候,饥荒还不放粮,人民能不造反吗?连日本人都要放粮的。

有这么多对比对照,地该怎么种,是应该相信先秦诸子,还是相信别的什么?先秦诸子的话在他们那个时候很有用,因为不同作物在不同季节收获,间作轮种可以提高产量。在我们这个年代还以先秦的方法耕作,恐怕诸子地下有知,要痛骂不肖子孙亳无进步了。

家园 经济地理中有段说明 "稻米文化的陷阱"

不是恤不恤地利的问题, 是稻米文化下人口密度的问题.

家园 大饥荒真相-难道没有人为因素么?

所谓“地力”因素,窃以为不是主要原因。大饥荒天灾虽有但以人祸居多。

农业大国靠天吃饭,而自然现象非人力之所能及,旱涝洪荒实难避免。这就要求统治阶层彻底为民众所虑,计划,储藏,调配食粮解决民众一时之急。最起码可以使灾难不至于进一步扩大。

而相应的欺上瞒下,苛捐杂税,横征暴敛,也无非是历来农民运动的导火索。

“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一个政策无形中决定了千百万人的命运。

本地粮食不足却拒绝外地支援,

本国要闹饥荒还不忘出口粮食创汇。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人类历史上再上演……

家园 这话应该反着说,越是有饥荒的地方越恤“地力”

米国人少地多,从来没听说过,也不可能发生为争田埂一片土打破头的事儿...

老家话说:“穷是煎,饿是炒”-- 人多地少,气候稍微干上两年就得饿死几个,没办法...

家园 古代社会饥荒跟气候周期性变化有直接关系

那个“地力”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指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肥料含量,没什么神秘的。有的农作物专门消耗其中的一种,比方玉米,对于钾肥吸收明显强于其他农作物,一块地种上三年玉米就不能再种下去了...

家园 为什么饥荒?水旱蝗

如果不懂农业的人也许可以相信什么地力,懂得农业的就会明白,地力不是歇出来的,灾荒也不是累出来的,正如麦帅所言气候周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干旱和洪水对农业收成产生灭绝性的危害,蝗虫更是在毁多于誉的DDT问世后才真正控制,如历史记录所载在不记灾害影响的条件下,粮食单产实际上是上升的,在同样的土地上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可是灾害造成的决收至今还有发生.当然,欧洲除了爱尔兰的土豆疫病灾害以外当真少有大面积的灾荒,但那仅仅是大西洋上没有厄而尼挪和黑死病的原因,而不是休耕的优点

(今天晚了,明天再来,也请楼主收集非灾害情况下饥荒的事例以教我等)

家园 是这么会事儿. 当初化肥刚被引入中国时, 好像农民称其为

洋劲. "洋"者, 进口也; "劲"者, 地力也. 盖化肥能增长地力故.

愚以为, 中国文化有个不太好的倾向是疏于分析,热衷'归纳'. 不是说'归纳'不好, 但凡事有度, 若不对一个问题/现象作具体分析, 而只是寻找它与别的事物的表面联系, 这便容易堕入玄学/迷信的陷阱.

家园 告诉你件事

这是我上学的时候临铺的兄弟告诉我的,他老家在河南新乡,他说听老人们讲60年,他们家乡并没有灾害,但是庄稼就是不长的,譬如红薯,叶子长得很好,但是拔出来的块茎很小,有的就没有。很怪。你不信?我信。

家园 【文摘】饥饿的故乡――1960年的那些事儿作者:斧青(你让我信你还是信他)

饥饿的故乡――1960年的那些事儿

http://www.yecao.net/Html/200571992426-1.html

  我是河南人, 故乡在驻马店地区平舆县。这个地方原属于信阳地区,大家熟知的著名事件,如信阳事件,黄勇案,文楼,都集中在这个方圆100公里左右的地区发生。

  

  2004年的11月,奶奶去世,故乡剩下孤苦爷爷一人。我请了长假和父亲一起从南方回到故乡去接爷爷。著名的信阳事件就发生在故乡,我一直对这场饥荒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故乡的几天事件里,我利用的每一个机会和村里的聊天,来回忆那场1959-1960年的故事。我一直在疑惑如此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会发生我平静的故乡?每个村庄都如此的古老和沉静,似乎吞下世间一切苦难都不会掀起一丝波澜。每个父老乡亲谈论起这段历史的时候,在他们缺乏营养而变的土红色的脸上,是平静的让人难以置信的神情。似乎就像是在说着邻居的家长里短...

  

  

  

  饥荒的时间。

  父亲的村子的老乡讲58-59年的时候饥荒最为严重。到了60-62年略有好转,过了62年基本正常了,另外一个老乡说58年春天开始,至62年夏天结束

  

  饿死的人数

  大多数人反映很接近,即为村子人口的1/3左右。当我问,他们如何知道村子减少1.3人口时候,父亲的一个朋友提到一个顺口溜其中提到当时信阳地区饿死100万人口。另外一个老乡说当时有人统计过人口。不过,大多数人也都是估算,比如一个自然村原来有300人左右现在只有接近 200人。一个我的远房亲戚说,那几年每年从村子里抬出来的死人他们都很清楚。比如今天抬出来2个,过了2天又抬出来3个。由于一个村子多少都有些亲戚关系,大家一般都比较熟悉。谁家死了什么人,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但母亲却认为这个数字有夸大之嫌。因为没有真正统计过,虽然她相信村中有几十个人饿死的事实。

  

  

  

  

  个人的描述。

  父亲说当年家里人将树皮磨成粉,做成面团。作为食物。父亲吃过树皮

  

  爷爷因为为人老实,得到信任,在公社里的食堂工作。在给牲口为饲料的时候,把剩在饲料棚中的碎麦粒收集起来,偷偷带回家,家中才没有人饿死 。

  

  由父亲的同学说,他的家人也曾经在式食堂喂过牲口。管事的人为了防止他偷吃牲口的饲料,专门把饲料里加入人的尿。

  

  有老乡说 有母女俩为争吃一碗饭,互相扭打,将对方面部用指甲抓破。

  

  母亲说 邻居的一个亲戚,每次从公社食堂里领取食物时,总是把留给女儿的那份偷偷吃掉,只留下汤水。最后女儿被饿死。另外一个邻居家的

  

  小孩,生了小病,家里却故意不去治疗。也不给他喝水,后来也因病情加重死去。

  

  

  

  

  

  究竟自然原因(自然灾害)对饥荒的影响有多大?

  

  从59-61年这三年的历史已经有一个既定的称呼了,“三年自然灾害”,这个词显然包含这对无数悲惨事件的定论。这个词究竟怎么产生,来自于何处,谁人之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个超过了抗日战争的死亡人数足以震慑人类的灵魂几个世纪,而这个悲剧难道真的来自于自然,自然灾害?

  

  《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 一书中分析了当年的气象及灾害情况。我们仅仅看淮河及黄河流域:

  59夏季发生了大面积的旱灾,平均降雨量为常年同期1/2,有些地方达到了1/5。40%的秋收作物受灾严重。60-61年旱灾平均降水量同期下降了30-60%。此外59年5-9月华北大面积发生蝗灾,全国全年损失50亿公斤。

  

  这三年的自然灾害在建国10年内的确是最严重的一次。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即便是在20世纪的自然灾害史中,他的位置也不是十分突出。

  

  但愿三年自然灾害仅仅成为一个指称那个时代的名词,而不是作为某种结论存在。

  

  

  让我们比较一下在这本资料中其他自然灾害(只列举旱灾,水灾死亡人数较少不作比较)的死亡人数;

  1876-1879年的丁戊奇荒 死亡 1300万(解放前最严重之自然灾害)。

  1920年华北大饥荒 50万人

   1928-30年西北华北大饥荒 1000万 (旱情远超59-60年)

  1934年长江中下游大旱灾 可能不超过10万

  1937年四川大旱灾 100万人左右

  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 主要集中在河南省200-300万

  1943年广东大饥荒 300万人(一说50万)

  

  很显然,比较历史上的大饥荒,即便最严重的情况,也不足以造成如此大规模的死亡和人口减少,所以对于这个饥荒,自然条件的原因就只能当作次要因素了。

  

  

  饿死 饥饿至死。对于59-61年来说,对于3000万的人口来说,说他们由于饥饿而死是不严密的。学者们喜欢使用“饥饿造成的人口非正常减少”或“非正常死亡”。

  

  即便普通的人的死亡,我们看到大多数的情况也是由于疾病所致死亡。真正的自然死亡的比例不到1/10。然而,每个人都不会反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的衰老才是人类死亡率的最大原因。衰老会造成人特的新陈代谢变卖,免疫力下降,器官机能降低。在某种程度上说,衰老也许是诱发人体疾病的某种本质条件。只不过,在人们走向死亡的时候看起来就是向某种疾病造成的结果。

  

  饥饿也是同样。真正由于饥饿的人死亡的有多少,谁也不知道。看看统计数据可以我们告诉什么:

  

  仅仅从官方的统计图表上来看,1960比1959年净人口减少了1000万人口。但这个数字远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其中没有考虑到人口的每年自然增长。我们给出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

  丛进 《1949-1989年的中国,曲折发展的岁月》 4000万非正常死亡

  金辉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 4000万非正常死亡

  彭尼 凯恩《中国的大饥荒》2600万

  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原国家统计局长,可接受的官方数据,基于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2200万

  

  

  

  在故乡随处见到乡亲,我都要问两句60年的事情,大多数人还是说当年的旱情和蝗灾的确非常严重,由于当年的粮食的(小麦亩产)本身很低

  

  ,(老乡给的数据100-300斤)自然条件的影响也非常敏感。但我的二叔说,2004今年的旱情的情形和当年很类似,不过如今的水利灌溉发达,亩产量很高(500-700斤),故受到影响不大。考虑到当年的生产水平及自然灾害的复合影响,灾害后果和今日没有可比性。

  

  但即使是这些客观的不利因素之和 是否能够带来如此大规模的饥??,却绝对值得深思的。显然我们可以在同等条件,同等程度的历史上出现的类似情况作出比较。国内外已有此类文献做此详细的论证。有心之人亦可做此尝试。

  

  而有老乡讲,当时的旱情并不足以造成颗粒未收,公社的土地里还是有少量的农作物,但这些农作物是作为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以私自的名义获取。有农民想从土地偷出粮食,却惨遭毒打。即便是在大饥荒的年代,仅存的农作物也是被严加看护。同时,公社的集体生活也不能允许个人的家庭生活存在,全部可作为炊具的器皿都被收走或就地砸坏。当发现有某户农舍有烟升起,会被村干部厉令制止。即便是能用加热的大片瓦片都被砸碎。严酷的集体生活的已经把农户自身求生的本能紧紧限制。

  

  在历史的多次饥荒中,灾民都可以逃离家园,去外讨饭求生,数量众多的灾民在或许未受灾地区可求得一线生机,在没有政府提供援助和赈灾的当时,允许灾民出逃实际上是减少死亡人数的权益之策。但即便是这一线希望,也往往会被截断。饥荒发生时,母亲回忆说有村干部堵在村口或要道,阻止饥饿的村民出逃。究竟村干部是因为什么不让村民出逃?

  

  

  我们知道,大饥荒的前奏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1958 年正值大跃进的高潮阶段,当年出版的《建国以来的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的序言中写道:“灾荒现在看来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再过几年 十几年人们就不会知道什么是灾荒了。”1958年6.7的人民日报 报道了河南省基本实现了水利化,消灭了一般水灾的消息,指导全国救灾工作的中央救灾委员会也随之取消,各地除河南安徽等一些多灾区外,也都撤销或合并了救灾机构。显然,这样的自大是大跃进精神的延续。

  

  人民公社也在断绝着个人求生的后路,社员的自留地 家畜果树甚至家具都统一上交给公社,不少人家的做饭的锅也被拿去炼铁,另一方面人民公社的造成的激励机制失调,也造成生产力水平的倒退。爷爷回忆当年旱灾的确对收成有很大影响,但即便如此,欠收的粮食被收上之后仍然被干部扣住不放,当时的人民公社,村民并无丝毫余粮,只有在公社食堂就餐。每个人(按人头)每天 2个馒头,一份青菜汤。爷爷说,饭量大的人反而会被先饿死,饭量小的人的容易活下来。

  

  浮夸风是大跃进的副产品。浮夸风和饥荒又有什么联系?我们知道政府是按照所报产量的比列来征收的,如果报的多了,交的就多了1959年环江公布的58年产量为3.3亿斤于是上级需要征收0.71亿斤,而实际上,当年的只有1.05亿斤产量。0.71的征收任务其实占了实际产量的70%。大半的粮食被上交了,农民的手中的粮食仅仅够维持半年的,到了60年青黄未接的时候,农民手中已经颗粒皆无。

  

  一个亲戚给我讲了浮夸风中虚报数字的细节,比如某个公社的各个大队干部要在某个生产会上汇报各地的产量。而此时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因为第一个报产量的人所报肯定最低,接下来报产量的人均会超过他。这个奇怪的逻辑的结果就是,第一个报产量的人就会被毒打一顿。父亲的一个同学曾在县直机关工作,此种浮夸风甚至延续到现在,统计报表往往不是统计的数据,而是某个干部的授意。

  

  关于吃人。有几个老乡都确信有吃人事件的发生,有两人同时指出同一地点的吃人事件,但没有具体细节。其中一人指着大腿说,这里的肉最好吃。

  

  母亲的村子叫黑老庄,属于玉皇庙乡。姥姥带着母亲和姨妈和舅舅三人跑到百十里外的项城县去讨饭。母亲说他永远记得他们姊妹三个晚上枕着姥姥的腿睡在一个破庙里的情景。

  

  这是官方历史灰色的一幕,同时却作为一个自然灾害的面目出现。也许只有相对的真相,但母亲给我的真相却如此触目惊心。死者不再是一串串的数字,名字,符号,不是统计报告,藉口,意识形态的后果,也不是作为书页中的历史被人们误读和遗忘。至少在故乡,它是母亲的饥饿的记忆,青春的噩梦。

  

  

  备注:总的来说。对于回到故乡去了解这样的一个宏大的事件,我做的准备太少了。在成行之前没有深思熟虑的计划,大多数的情况只是随机碰到的乡亲们不正式的聊天。另外一些内容通过母亲和父亲知道的。当然还有部分手头上的资料。单就资料来讲,在我们数次的饥饿史中,大多能见得到少量零星的照片资料,但对于这次大饥荒,却几乎见不到任何直接面对饥荒人群的照片和资料。这无疑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朋友BREEZE后来也建议记录下当事人的名字,谈话的地点,最好有录音,和录像。

  

  斧青2005-7-15

【声明】此文不代表本站观点,野草先锋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文章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遗憾,你只是听说而已

关键词(Tags): #饥荒#灾害
家园 还是人祸的成分多一点

按照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的观点:饥荒从来不会在以下的国家发生,新闻自由、司法独立和经常举行选举的民主国家(大意如此)。

当然,现代社会人口众多,规模庞大,需要更好的物流与组织机制,要规划的很完善是很困难的。但是在饥荒这个人命关天的问题上,专制体制难辞其咎。

家园 兼听则明。事情总是复杂的。
家园 关于欧洲很少发生饥荒我猜是这样:

欧洲平原还是开发的晚。中国中原的农业开发史按照中国人自己的说法有几万年,要从神农氏算起的话可能更长。欧洲平原相比几乎还是处女地。谁听说东北有过饥荒?道理一样的。至于北美,和东北差不多。就是说中国这片土地可能已经累透了,所以饥荒频繁。

家园 再说点内幕消息

这是我爹讲的,应该可信吧?60年他老人家上中学,根据他老人家回忆,当时他老人家吃的东西可能并不一定比现在少,可是就是饿,好象肚子填不满,无底洞似的。他老人家说其中可能有心理因素。是一种全民的饥饿恐慌症状。

当然,我不否认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了很多人,这是赖不掉的,与大跃进等有直接关系,这也是赖不掉的。我只是猜测可能还有别的原因而已。

家园 还有一说

道听途说,无从考证

土地是由岩石退化而来.在欧洲,这个过程开始的较晚.起码是在北欧.至今的土壤厚度也不过几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