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海外姓氏拼写小趣话 -- 精装白沙

共:💬59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也聊聊

表妹姓徐, 她都用的拼音"Xu". 但每次老外打电话找, 都发"Zoo". 哪儿跟哪儿呀!

其实, 我觉得姓氏还是小问题, 名字的叫法就麻烦大啦. 其实, 我们中国人挺好心的, 基本上都会起个英文名, 方便老外. 可我有些外国同事还真好学, 非得叫中文名. 这让我很痛苦. 更热心的是, 她们还想记我家人的名字, 那个惨啊!

每当她们关心我和我的家人的时候, 我就特头疼. 都不知道她们想问谁. 比如说, 有个名字"Jun", 她们每次都读成"John", 我们公司有个男的就这名, 所以总让我迷惑.

家园 好像马来西亚的拼音又不同了

认识个朋友也姓“Lai”,不过他不姓“黎”,他姓“刘”

家园 这个差的比较远
家园 作一点引伸。

作一点引伸。

楼主谈到的现象,其实到国外后每个人几乎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广东、福建人下南洋……几乎全世界各个角落,是很早就开始。不然菲律宾的总统,也不会好几位都是华夏后裔了。可是华夏历史的最近三个封建王朝“元明清”定都北京,京城话的官话地位,几百年“流行”下来,难以“撼”动。明清时代,南方人虽不会说“普通话、国语、Mandarin”,但起码这是京腔官话,则不少人是知道D,他们不会说但会听,或能听个一二分、三四分,五六分……的还是有。比起北方人听他们的方言,更摸不着边的是北方人。好比“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一般,这是地方利益的保护(所驱动)?有几分道理罢。

香港、台湾有些朋友(商人),坚持“只要与非港台人作生意,自己人之间绝不用本地话,以免与对方建立不起来起码相互信任”(这在任何生意场的开始阶段非常关键),也是这个道理,俺是听他们的经验之谈。

另外,比起繁体字来,语音似“问题”更大还是较小,仁智之见?

家园 我是努力让他们学习发我名字的音,而且是“z”打头的。

其实很多人是可以记住而且发出音的。想想啊,在国外,那种稀奇古怪的姓遍地都是,他们早就习惯了。

家园 可他们总是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境界

老大,我有关于聊天室的问题,在公告版,请指教

家园 语音问题不是大问题,各地方言差别都很大。

想想是很佩服先人,能够把文字统一在写的上面,而不是发音的上面。

省去很多麻烦啊。

现在发音成为不大不小的问题,也主要是因为不再简单是发音,而是要写下来了。不过,退一步想,即使是因为发音不同而写法不同,只要不追究后面的汉字,也就不成问题了。

家园 说得有道理。同时感谢、会意坛主对新手的美意!
家园 我不喜欢汉语拼音中的ZH,所以把姓从拼音改成广东译音

现在是用CH。 为什么呢? 因为在名单上, ZH 总是派在最后

我的几个广东同学在国外也干了同样的事,一个姓许的就从XU 改成了HUI,

因为没有外国人能正确的读出XU [xju:]。

家园 纠正下,四川的川不是指河流

四川的川是行政区划,源于唐朝,当时设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宋朝设川峡四路。到元朝川峡四路合并成四川行中书省。详细可看:

链接出处

另外皎平渡在金沙江上,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而雅砻江与长江会合处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所在地也。

家园 好东西。 疏漏也不少

有心人作的好东西.细处有不少毛病.

这里以闽南话为例。似乎此列表试图假定有一个“标准闽南话”作为参照系。 余不以为然

今天的闽南话受地域, 及普通话影响很大。 有些地方已失唐朝古音。

辟如“飞”:原(民国时)发为 “hi', 如‘xi'. 现大多发”buei", 此为受普通话'飞机'影响。

八闽之地,当年据称有四大语系, 八大方言。 原来穷山恶水, 交通不便, 即便在同一种方言伶村也有差异。

你如有机会, 北至安溪, 西到龙岩, 南及潮汕, 甚至海南, 走一趟, 同样一句话同在闽南话中, 音有很大差别。 更不用说台湾和海外。

感觉象列表中许多音, 与我所知的发音与列表差别挺大。 例如“徐”, 应为“ko'.

无语

家园 当年的猪仔, 大多两广福建之人, 都是讲话口音重之人,日子苦啊
家园 非也。 粤语是秦朝官话, 闽南话是唐朝官话。 风水轮流转而已
家园 闽南话, 粤语可能还存一些专有字

粤语专有字可散见于香港报刊杂志.

Last time to see 闽南话专有字是二十年前事:潮汕一中学老师用于注普通话之闽南话发音.

这些字很有些不见于康熙字典。 有些形似的, 意义差很大.

家园 根本问题是:古汉语有五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只有四音

五音不全的最初意思是讲话都讲不清楚, 而后才演变成音调之“宫商角蹢羽”

以四音注五音, 自然有岐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