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人口控制问题(一) -- 冷眼

共:💬39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的人口控制问题(一)

一、基本观点和判断标准

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中国的人口过多,应该是每一个人每天都会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问题,应该继续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好像是理所应当的选择。不过,现在也有很多人来告诉我们,其实中国的人口并不多,人口多了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放宽人口控制政策,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所以也来发表一些我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发言前先要说明一下我对人口问题的判断标准:我不考虑完全的理论问题,诸如中国可承受的人口极限就是个理论问题;我也不研究“可以不可以”的问题,诸如放开人口控制,人口增长后中国可不可以继续保持经济增长我也不关心。我标准是,控制人口与不控制人口,哪一政策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简单的说:首先我认为我国的经济规模总量是一个基本不受人口数影响的值,也就是说: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不相关。因此,在同样经济总量的情况下,人口越少,人均收入越高,同时国家实力越强。所以,需要继续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

下面我来具体分析一下各相关问题。

关键词(Tags): #人口控制#基本观点
家园 【原创】中国的人口控制问题(二)

二、经济总量和发展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有何关系?主张放开中国人口增长的人说这是正相关的关系,认为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经济增长不可能随人口增长无限增长。举例来说,按照比较乐观的估计,我国在本世纪中叶经济总量可以达到美国的水平,也就是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经济最多就能达到这个水平,那么应该反过来看:经济在这个水平下需要多少人口?按照中国现在人口发展趋势,到时候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个人口数当然也不是定死的,5亿人也可以实现这个经济总量,10亿人也可以实现,20亿人也可以实现,那么既然总量是一定的,那么当然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5亿这个数字是我根据美国的情况随便估的大致数据,我当然没有说到时中国的人口应该是5亿(这是达不到的),也没有说到时中国劳动生产率可以达到美国水平,我主要的是要说明:要实现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人口在现在基础上减少也是完成可以做到的,只要我们不断提高生产率就行了,这才是我们应该的发展方向。没理由美国人做得到的事我们做不到吧。参考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人口与经济并没有多少正相关的关系,很明显的情况是,这世界上并不是人口越多的国家越发达。

事实上,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人力资源不足会影响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超过现有经济水平却不会直接引起经济增长。市场营销理论讲营销观念时有几种方法,一种是生产观念,就是不断提高产量来提高收入水平,一种是市场营销观念,就是充分开发市场需要,向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经济总量与人口的关系倒与此有些类似,并不是生产观念,就是说:并不是人越多,越能增加生产,从而增加经济量,而是市场营销观念:看你能打开哪些市场,满足哪些服务,通俗点说就是你有没有能力揽到业务,你产品的质量、价格、信誉、管理水平、和其它国家的关系,都是考虑的因素。所以这世界上有的人口大国经济不发达、有的人口小国经济发达。经济的发展是一国苦练内功的结果,只要没有出现人力不足的情况,经济的发展就与人口的增长没多大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里,无论你生产的什么产品,终归要卖得出去才行,为了卖出东西,要做很多事,要开拓市场,要投入资金,加强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招人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要招多少人取决于你要生产多少东西,最终取决于你能卖多少东西,也不需要招更多的人。我这里要说的是,看待就业问题,一定要从这个方向看—从销售到收入到成本再到就业,而不是相反,认为就业岗位是凭空出现的。这个问题我还要在后面详细分析。

在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中,我还是发现了一部分与人口相关因素,这就是人口本身消费所创造的GDP,这是不是说还是人越多越好呢?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1、人口消费能力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人口过多时消费者收入水平并不比人口少时消费者收入水平高,所以并不是人越多越好。

2、人口消费的市场与别的市场一样,并不是注定是你的,也是要靠争取而来的。比如说家用电器,刚改革时都是进口货,现在不但国内市场被国货占领,甚至还卖到国外去抢别人的市场。如果你说要靠保护的方法占市场,我这里只说一句,保护的方法不是没有代价的。

总而言之,经济总量与人口数是没什么关系的,在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情况下,多出来的人口其实是不必要的,只是增加了耗费罢了。但是在现实中,好像又不是这样子,大家基本上总是能找到工作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再来谈谈就业问题。

关键词(Tags): #人口控制#经济总量
家园 花等下文
家园 正确的观点!

正确的观点!

家园 【原创】中国的人口控制问题(三)

三、就业问题

我原来把就业问题想得比较简单,认为既然岗位就那么多,人多了当然不好,到底怎么不好,还没有仔细分析,正好河里东东山兄提出了几个问题,我思考了一下,得出了一些结论。

先将东东山兄的问题贴出来(东东山不会介意吧)

“你是不是认为有一个工作数量上限?高于这个数量上限的人就叫耗费,因为他们效益<耗费。少于这个数量上限的人就叫不耗费,因为他们创造效益>耗费。

那么什么叫做工作数量上限?

1,如何解释人类的科技越发展,从煤纲时代到机械时代到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人口从20亿到今天的65亿,人类的生产能力一再跃进,为什么工作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多,数量的上限在哪里?

2,日本的工作数量上限是多少?如果说他是为世界而生产!那么我们也是为世界而生产,那我们的数量上限有多少?印度也要为世界生产,想做世界工厂。印度的上限又是多少?这个世界工作该如何分配!各个国家是否都愿意服从分配?

3,日本和美国20%的人从事制造业,80%的人从事服务业,这80%的服务业人不创造物质财富,是不是属于耗费。他消耗了什么,但是又创造了什么?只有不适宜的技能,没有纯属耗费的人才。”

所谓工作数量上限正是我的意思,我认为在经济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工作数量上限,人口超过这个上限时,倒不一定多出来的人就没有工作,但一定会有很多问题。

我先来说第2个问题,各国的工作数量上限是多少?这个世界工作应该如何分配?当然是去抢啦!你以为在这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国家到底在做些什么?你抢得越多,你的工作数量就越多,不但获取资源、利益,而且获取就业机会,当然你抢得越多,别人的机会就越少,这就是所谓的竞争。竞争的能力来自于国家经济的实力、政治的实力、甚至军事的实力,总之就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就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

关于服务业的问题很有趣,促使我认真思考了一下服务业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

首先,服务业也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可以看成制造业的延伸,例如:咨询业帮助企业加强管理,运输业提高物流效率等等,这部分服务业参与制造业的发展,也受制造业水平的限制。在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发达、专业化分工效率高,看起来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数比制造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数还多,在这样发达的服务业支持下,工人才可以不断提高生产率,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正是发达国家产业工人效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它仍然是制造业的附属,提供的岗位也是受限于制造业水平,不能无限提高。

消费性服务业则专用于消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部分服务业的规模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实际上追根溯源,还是来自于生产所创造的价值,总而言之,它所提供的位置也是有极限的。不能因为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高,服务业发达就认为服务可以无中生有的无限发展下去了。

服务业受限制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与制造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多少是两回事,很多人看到日本和美国20%的人从事制造业,80%的人从事服务业,就简单的认为服务业比制造业重要,没有看到这80%是源于那20%的,而认为靠服务业就可以发达了,这就是“空中楼阁”了。

关于服务业我还要多说一点,消费性服务业虽然不生产什么东西,但意义是很重大的,它不但提供就业机会,实际上还是个财富的再分配过程。富人有钱了还是花了比较好,要是都换成金子埋在地下那国家就亏大了。通过层次不同的消费,富人的财富进入社会,解决就业,一部分还以税收的形式再次回到国家,这就是所谓的“经济的润滑剂”。

消费性服务业如果能把生意做到国外去,那就不受制于国内收入的限制,可以多创造就业机会。但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服务业也需要投入、信誉、品牌的,发展中国家很难争得过发达国家。不过还是有些行业,不怎么需要投入也可以开搞,我马上就想起了三个:

一是旅游,大家都会做,不过旅游实际上接待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发展有矛盾。还是有个极限问题。

还有就是开赌场和妓院,投资小,见效快,这我就不分析了,我决不相信一个国家可以这样发达。

其实,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把业务作到国外去,创造更多就业,但这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劣势就更大了,你自己的生产都不怎么样,怎么拼得过发达国家?

再回到第一个问题:“这世界上工作数量的上限在哪里?”这个问题我觉得没什么意义,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中国人在现有的经济水平和人口条件下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

这世界上有65亿人口,粗粗一看好像大部分劳动力都有工作,但这所谓工作,也是分很多种的。同样是工人,你可以划个圈找人收10000元告诉别人划圈一元知道哪里划圈9999元,你也可以在拥挤的屋子里一天干10个小时没有休息日一个月收400元,你想要哪个工作?同样是农民,你可以一个人耕作1000亩地使用机器耕种自动喷淋销售由国家解决还要收各种补贴,你也可以耕作你屋后的一亩三分地忙了一年收入交子女的学费都不够村干部还上门收税费,你想要哪个工作?

我在上面分析了那么多,说的就是就业岗位不会无中生有的出现,是有限的,岗位数量有限,干活的人那么多,怎么办?毫无疑问,必然是人均收入水平的下降和失业。具体要从经济上来分析要说的就多了,我宁愿交由大家讨论。但是在讨论的同时,还是请大家看一看我们生活的实际环境。

象“只有不适宜的技能,没有纯属耗费的人才。”或者“只要想办法,总是可以解决的。”这种话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具体提出有什么办法解决就业问题才有意义。现在的中国,从国家领导到斗升小民,谁不在想方设法寻找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看看春运火车上的民工大潮,看看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看看满大街的摊点以及夜里整条大街都是透着红光的发廊,还有所谓的“学士不如狗,硕士满街走”,就业机会是那么好找的吗?

即使真的找出了现在没有发现的机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什么不优先给那些没有找到工作和赚钱赚得比较少的人呢,为什么一定要给新增的人口,而让原来那些人继续生活在困苦之中?除非,新的机会是与新增人口直接相关。

即使真的找出了现在没有发现的机会,为什么不优先给那些没有找到工作和赚钱赚得比较少的人呢,为什么一定要给新增的人口,而让原来那些人继续生活在困苦之中?除非,你能证明这新的机会是与新增人口直接相关。

最后,我还是重复一下我开始的观点,如果说经济增长了,人口增加还是能找到工作活得下去,这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我关心的不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而是怎样活得更好的问题。

关键词(Tags): #人口控制#就业问题元宝推荐:铁手,
家园 生二胎也是控制人口的一种,你我的争论没有交集

我不与你驳人口恶性膨胀的影响,因为我没有让人口膨胀!

就好象我对同事说,小孩有一个兄弟比较好,他却跟我说

“哦,一个孩子好培养,还是8个孩子好培养!!!”

完全是莫名其妙,现在人是不是都宣传成非此既彼的思维!

家园 观点正确!赞!

最后,我还是重复一下我开始的观点,如果说经济增长了,人口增加还是能找到工作活得下去,这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我关心的不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而是怎样活得更好的问题。

家园 您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但有个隐含的假设,您的理论只有在整个社会均衡减少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口的情况下才成立。

而现在的一胎化政策是单方面减少新生儿,也就是将来的劳动人口,随着医学发展人口寿命增加,缺乏劳动能力(或者说缺乏劳动竞争力)的老年人口会越来越多。东山网友提供过资料,按现在政策持续下去,几十年后,将会出现一个人要养活两个人的情况。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任何时期,不管人口多少,总是有劳动能力在养活自己和缺乏劳动能力。单方面巨减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俺以为生活不会更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流动的国家壁垒基本已经不存在),有能力的劳动人口实际上是资源,而不是负担。今天,全世界投资中国和印度,还不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有10多亿人口,如果中国只有5,6亿人口,有谁会来投资?

老龄化社会的总总问题,不少国家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这些现实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随便举一例,以美国的科技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尚且要担心2017之后Social Security破产的问题,下一代人无法养活baby boom 退休者(这是最近几年美国的一个讨论热点,每次选举都要拿出来炒一炒)。对于类似的这些问题,冷眼兄就这么有把握不会在中国发生或中国能轻松解决,难不成上天就特别眷顾中国不成。

此外,还有一点请冷眼兄注意,我们讨论的焦点是一胎化政策,而不是是否应该鼓励生育。上面东山网友也提到了这一点。

家园 请问无斋: 你这段话的依据在哪里? 荒唐不?

你说:" 今天,全世界投资中国和印度,还不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有10多亿人口,如果中国只有5,6亿人口,有谁会来投资?"....

你,东东山,特别是那个"水寒",空口白话,斩钉截铁地下重大结论的本事一流...

例:

水寒说: " 宋健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他吓怀了邓小平"...汗...

(注: 所有水寒的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均可在:

万维读者网/天下论坛/水寒(作者名, 搜索) 里找到)

一篇文章就判了别人的死刑...厉害..

说话要精准啊...

家园 【原创】中国的人口控制问题(四)

四、人口结构和养老问题

在人口控制问题的讨论中,老龄化问题是被提得最多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的提出看起来也很清楚明确:“现在的一胎化政策是单方面减少新生儿,也就是将来的劳动人口,随着医学发展人口寿命增加,缺乏劳动能力(或者说缺乏劳动竞争力)的老年人口会越来越多。按现在政策持续下去,几十年后,将会出现一个人要养活两个人的情况。”除了这样的理论分析外,发达国家也出现了此类问题,人口老龄化—养老金不足—需要增加人口。因此我们国家也需要放开人口控制,增加人口,以保持人口结构,解决老龄问题。果真是这样的吗?我认为,应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我先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国家,我听说,美国法律规定了美国人没有抚养老人的义务,但是现在美国的确也在不断吸收外来人口,看来它是缺人。现在假设有一天,美国政府正式要求人民多生育,它会怎么说呢?它不会说:“公民们,你们应该多生孩子,你老了就可以从他们那里多拿钱,生活会更好。”它应该说:“公民们,你们应该多生孩子,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政府就有更多的钱,付给你们更多的养老金,生活会更好。”这两者看起来结果是一样的,但过程不一样,因为老人不能从子女手里拿钱。它说明了一个道理:西方国家希望人口增加来解决养老金问题,不是为了维持人口结构,不是保证了人口结构问题就解决了,而是因为人口增加,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使养老金更有保证。那么现在问题是:是否人口增加,创造的财富是否一定会增加呢?还有,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是否一定需要人口的增加呢?

我在前面曾经用销售观念的方法来说明人口的增加并不能一定带来经济的增长,也许还是有很多人仍然认为人口增加、经济总是增长的,所以还是应该增加人口。但现在我要说,要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财富,还有很多别的方法,而在中国靠增加人口来实现经济增长,是最没有效益的做法(如果不是有负效益的话)。

人口并不是生产的唯一要素,要实现生产,需要劳动力,需要资金投入,需要机器设备,需要技术投入以及原材料。在生产效率很低的时候,靠增加科技投入、使用机器、增加生产效率的方法提高的生产、降低消耗的效果要远比人员的投入要高得多,这已经是无数事例已经证明了的道理。

实际上,低效率的人口是一种很不怎么样的生产要素,他不像资金那样可以随时流动,不像生产设备那样可以立刻造出来不断更新,不像原材料那样可以关在仓库里存起来以备万一就OK了,这种生产要素无论用不用都是要吃饭要耗费的。如果这种生产要素还是街上一抓一大把,看起来永远不会缺的样子,那就更加不怎么样了。我决不是鄙视低层劳动人民,我只是说太多的低效率的人口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不断的增加低素质劳动力数量。

然而,巨大的人口数量与提高效率是相矛盾的。一方面,由于人多,经济上会倾向于实施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工资低、竞争压力大,雇主也会倾向于多雇工人、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提高产量,总之不会主动积极的改造技术;如果使用法律强制保证工资水平或者强制提高工人人数,会造成利润率下降,商人不会来开企业不说,就是来了利润少了就更加不会有钱提高技术水平了。另一方面,在实际中,如果因为整体技术水平的上升、国家政策的引导,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那么在同样的产量情况下需要的人就更少,剩余人口就更多,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当然如果产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有可能需要的工人就越多(纺织业压锭就是一个例子),可以缓解一下问题,但是一来由于受销售市场的影响,产量不可能无限提升,二来本来就有许多剩余人口,用来填补增加的就业机会都有余,为什么还要增加人口呢?

我在上面举例时,使用的是养老社会化保障的例子。在我国,社会化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是不是上面的分析不适用呢?我用社会会化保障来说明养老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确定在养老问题上这个社会究竟需要花多少钱,平均每个老人应该需要多少钱养老?如果不是社会化保障,而是各家各户自己养老,那必然是富有富的养老,穷有穷的养老,在人均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穷的养老肯定是多得多。如果能够将各家各户的养老实际支出计算并加总,很有可能还低于社会化保障的总量,也就是说,大部分老人的养老水平是低于合理水平的。

当然上面还有一个假设,就是养老金标准定得合理,一般来说作为公共政策的养老政策标准还是合理的,只不过是看有没有钱支付罢了。

我在上面使用了生产观念来阐述问题,这与之前我说的销售观念有什么关系呢?首先生产能力还是受制于销售能力,不能实现销售的生产是没有意义的(以前有些工厂把产品发给工人充工资就是个很形象的说明)。此外,当生产能力落后于销售能力时,就意味着有增加人口的空间,发达国家就存在这种情况;而在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能力长期大于销售能力,所以人口增长只会带来压力。

关于养老问题还可以从另外一方面考虑。养老金是怎么来的?一般来说: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将工资的一部分交给国家,同时国家也补贴一部分钱进入账户,日积月累就是养老金了,但是国家补贴的钱也是每人工作创造的,国家只是以再分配的形式进行分配罢了。这样看,平均的说,每个人的养老金都是他自己创造、自己支付的了,与子女无关,那样,就更没有什么人口结构和养老问题了。

当然在实际中一笔钱存了40年再取,中间可能发生很多事情,国家发的退休金在具体发的时候,可能与他们创造的价值不一致。

实际上政府应该是按当时生活水平发的养老金,与每个人创造的价值可能不一致,那样产生的缺口也是与人口结构无关的,越是人均生产力低的国家这个缺口就越大。

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养老金和人均收入的关系,从理论和平均的角度来说上来说,一个人工作赚了钱,首先是养活自己,消费一些,再将部分钱存起来养老,如果他收入水平低,用于吃饭的钱就高(恩格尔系数),最终能用来养老的钱就少,低于基本水平的话最终还是要国家补贴。所以这世界上养老解决得好的国家都是人均收入高的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低的发展中国家再怎么也解决不好养老问题。

此外,如果上一代老人发放养老金时生活水平很高,但现在经济放缓,生活水平下降,政府又不好意思下调养老金标准,那么这样也会产生缺口。我认为发达国家的养老问题部分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本段的结尾我再来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发达国家希望人口增加不是专为解决养老问题的,而是希望在保持人均收入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财富的增加。养老金只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环,与国防、环保、科教文卫等投入是一样的,并无什么特殊之处。社会财富增加后,我想养老金多发一些也好,国防多投点钱也好,环保多投入一点也好,都行。之所以很多人把养老问题拿来说事,是因为它看起来好像是与人口结构人口增长直接相关的一样,这个问题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确定的是:环保、科教文卫的投入,是人越多投入就越大。所以决不能把解决养老问题与增加人口单纯的等同起来。

关键词(Tags): #人口控制#人口结构#养老
家园 你说的至少有一点是错误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流动的国家壁垒基本已经不存在),有能力的劳动人口实际上是资源,而不是负担。”你说的是资本自由流动,而人口是不能自由流动的,所以劳动能力不是一定能实现的。如果人口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那真是没有什么人口问题了。

家园 这就开始讲到实质性的东西了.冷眼兄的文章要晚点发就更好了!

不过,还是花一个..

家园 不大同意你的观点,试着说一下。

1、目前中国的养老问题,农村基本是靠子女,城市也只是部分养老金比较丰厚的那些人,不用依靠子女。短期看不到中国能够给大部分城市和农村人口,提供基本养老保险的可能。

2、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和美国的可比性是没有的。

3、还有个医疗和照顾的问题,目前是完全靠子女,理论上可以实现社会化,但是实际中做不到,基本每个老人生病之后,都是子女在陪护。这个短期内也看不到改变的可能。即使社会化了,也不是普通收入的老人可以承担的起的。

4、养老问题,你说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我觉得有些道理,不准备反驳。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2050年,老龄化严重之后,60岁以上老人占到40%以上的比例,另外20岁以下的青少年还处于学习阶段,那就会出现生之者少,食之者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保障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就要对劳动者征重税。会造成劳动者积极性的下降,另外,大量移民,投资外移等问题会出现。养老水平也是要和当时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衣食我想问题不大,其他一些高级的需求,就不一定了。

5、人在60岁以后需求的医疗资源是很大的,从统计和实际遇到的情况上,都是如此,我们国家能否承担一个严重老龄化的情况,真不容乐观。

另外,大家反对的是严格的一胎化政策,而不是计划生育政策,完全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大概也不是很多。这点讨论的时候需要注意。

家园 你这又回到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方式了。

我在文章中已经说明了我为什么用社会化养老来说明问题,是因为要确定养老金应该有的合理水平,不能被看起来每人都有人养,实际上都很穷,都养不好的情况所迷惑。你说的农村的养老、医疗和照顾,就算是吃饭问题勉强解决了,医疗真的能解决吗?

我知道,现在政府是没有能力对全社会实施合理的保障的,但是以后怎么办,还是继续扩大人口基数?保持较低的人均收入?继续搞这种低水平养老?我在文章中已经说明,过多的人口会挤占资源,人口减少,更有利于政府掌握更多的资源,扩大养老保障面。

所谓:“养老水平也是要和当时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衣食我想问题不大,其他一些高级的需求,就不一定了。”合理的养老水平当然是与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但是不可能总是“基本的衣食”吧,以后又怎么办?

美国的方式是一种先进的方式,现在达不到,但应该向这个方向争取。总不是永远也做不到吗?

你还没有认真看过我的文章,无论是社会养老还是每户养老,养老都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环,我一直认为,在中国,人口减少是有利于经济增长及人均收入提高的,在人均收入提高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政策再分配,可以更好的满足养老的需要。

你关于2050年人口会不会不够的问题逻辑上是有道理的,我在后面的文章里会讨论的。

家园 我感觉大家争论的是一胎化,并非是完全反对计划生育。

老龄化已经在眼前,而不是将来。国家的再分配,到底能搞到什么地步,也没有信心。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大概有个判断,在城市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城里里希望要2个以上孩子的,并不多,超生的更少。考虑到一些自然选择独生子女的夫妻,和甚至丁克夫妻,加上不孕不育的夫妻,及保持单身的人士,放开二胎应该不会造成大的问题。

你的文章我看的还是比较详细的,不过没法逐一论述,一是没必要,二是感觉有些东西争议性不大。养老问题是再分配的问题,没错,简单来说就是过去人的积累,作为投资,老的时候获取收益。但是别忘了这个投资是需要劳动力要素的,也就是当前的工作人口的劳动,当劳动力人口和老年人口比例到一定程度,肯定会发生问题,这个比例在4:1的时候,和2:1的时候肯定是不同的。如果一些论述中给出的2050年老龄化程度达到40%以上的推测是正确的化,这个比例会是1:1左右,大概是所有的国家都很难处理的一种情况。

现在中国人口负荷过高,大家似乎不否认,但是在人口急剧减少过程中的问题,也很难解决,我想政府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