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家觉得围城怎么样? -- 豫蒙

共:💬68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会吧

方在前面也没有表现出“人精”来啊,在船上就被鲍小姐甚至茶房耍,在上海也不过如此,他所表现出来的,多半是些小聪明。其实路上赵辛楣对他的评价就一针见血“你这个人倒是不讨厌,不过毫无用处”

其实我觉得这句话是对中国相当多的小知识分子的一个评语,方不过是一个代表而已

家园 打架那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倒是欣赏钱能打架.

家园 嘿嘿,同意烤猪
家园 呵呵。我也欣赏打架。该揍就揍

我提这事儿,是说不吃五谷杂粮的神仙,怎么也上茅厕:)

当然啦,钱钟书成神,可能不是他本人意思。隐士成了名士,越隐越响,这事儿也不是从他开始的。

家园 肥肥说得对

钱钟书压根就没想把任何角色往好了写。方连课都讲不好,弄得学生不爱听,这简直就是骂人了——说一个人傻,不就是强调他不会干活儿吗。

但任老师说文学价值一般,这个我坚决同意。皮里阳秋的一本书,不过是耍小聪明的标本罢了。人家王朔好懒还公开说自己是码字儿的,是流氓。钱钟书玩弄文字技巧,却装得一本正经。他当天底下人都比他傻。

家园 【文摘】俺是老粗,和钱钟书这精细人没有任何过节。

下边这个贴子转自中国书法艺术网,原贴主书丰子。转这贴没别的意思,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

《管锥篇》研究系列

如果只读《管锥篇》的正文,不看脚注和《管锥篇》第五卷,我们一定会被

钱先生能阅读理解多种不同语言著作的神奇能力彻底征服,因为他在《管锥篇》

的正文中大量引用了从古到今涉及西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拉丁文、德文、法

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的原文著作,在大部分情况下将它们翻译成中文,偶

尔还用中文解释原文的意思。不过如果阅读《管锥篇》前四卷的脚注和《管锥篇》

第五卷,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许多情况下,钱先生是根据某些以英语为主

的双语文库里的英文翻译来阅读理解拉丁文和其它几种文字的著作的。

  例如,如果我们注意《管锥篇》里所引用的所有拉丁文的脚注,就会发现钱

先生自己也偶尔悄悄地承认他是借助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Loeb古典文库(Loeb

Classical Library)系列作品里的英文翻译来理解并解释古代希腊和拉丁文的

著作的。顺便介绍一下,该文库收集了西方古代在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

历史、游记、哲学、演说、医学、数学、神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并按原文和译

文左右相互对照的方式排版印刷。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其它双语文库。钱先生在

《管锥篇》第五卷里提到的爱丁堡双语文库(Edinburgh Bilingual Library)

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在德州的首府奥斯汀从1971年

开始发行的一套双语文库。文库的主要目的是用英文翻译介绍当代西欧国家的文

艺作品。该文库1971年出版的第一部双语对照本就是由Graham Dunstan

Martin编的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French Poetry(当代法国诗歌选)。

钱先生在《管锥篇》里就引用过当代法语诗歌,不过他没直接说明他引用的法语

诗文的出处是否就是此类双语文库。《管锥篇》大概成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这

时候MLA, APA, Chicago等写作规范手册对如何在正文里引用英文翻译已有以下

规定:如果出处是非英文著作的英文翻译则引用英文翻译(I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 non-English work is used as the source, cit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并且指出:使用别人的思想和文字并当作是自己的就

是剽窃(Plagiarism is using another’s words and ideas and passing

them as one’s own)。

  在《管锥篇》中钱先生不仅依靠英文翻译理解西方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

经典著作,而且也依靠英文翻译理解现代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的

名著和这些语种的当代正统著作。有例为证:

  在[钱锺书,《管锥篇》(全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

版,以后正文里的页码均指这一版]第33-34页,正文里引用了德文原文诗句,

但在第35页的脚注却说明出处是The Penguin Book of German Verse.

  第465页,讨论中西对“正言若反” 有类似说法时,原文引用了德文,

  但脚注里给的出处却是(F. J. Warnke, European Metaphysical Poetry)

  第1053页,正文引用 Schlegel 的德文原文,但脚注却说明引自Eichner编

的 Literary Notebooks

  第1471页,正文里引用达分齐的意大利原文,脚注却说明出处是英文的翻译:

Leonardo da Vinci, The Notebooks, tr. E. McCurdy, I. 98. 同样在第61

5页也引用了此书。

  第1439页,引用了但丁诗歌的意大利原文,也引用了西班牙诗歌原文,还引

用了法语诗歌原文,但是在脚注里却说明出处是

  a. Eleanor L Turnbull, Ten Centuries of Spanish Poetry

  b. Three Centuries of French Verse.

  由此可见,钱先生不过是利用英文翻译阅读理解其他语言的著作的。

  下面是从《管锥篇》前四卷的脚注和《管锥篇》第五卷里找出的一个简短的

书单,以进一步说明钱先生的确是通过英文理解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

牙语的学术著作的:

  The Lyric Poetry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H. Hatzfeld, Trends and Styles in 20th 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C. Speroni, Wit and Wisdom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talo Calvino, Italian Folktales, tr. G Martin,

  Robert Clements, Michelangelo’s Theory of Art

  Spanish Mysticism

  The Novel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

  The Oxford book of German Verse.

  The French Renaissance in England

  Britain in Medieval French Literature

  以上例子说明所谓钱先生精通多种外语和相关学术是不符合事实的,不过是

闭着眼睛瞎吹牛而已。物质生产方面的胡夸所造成的灾难是急显急报的,文化生

产方面的胡夸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两者之间有无必然联系?

  当然也不能说《管锥篇》里作比较研究的方法一无是处。其实《管锥篇》告

诉我们,对使用中文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而言,认真学好英语之后利用西欧语言

间的血缘关系,走点捷径,依靠英文翻译就可以做好中西比较研究了,不必死记

硬背其它外语。钱先生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窍门,只是没有明说罢了。不过就这

么东扯葫芦西扯叶仅罗列表象做比较研究能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则是白菜萝卜各

喜各爱的事情了。不然为什么当许多人欢呼皇帝身穿漂亮的新衣时也有少数人会

说:天哪,他什么也没穿!

  最后有个建议:如果连大师都要靠查字典读双语书籍理解除中文和英文之外

的其它语种的学术著作,普通人企图靠死记硬背精通两种或者更多种外语岂不是

浪费精力?盲目强调学习多种外语的重要性,只会不必要地浪费精力和时间。还

是先学好自己的母语和英文较为实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英文,这是事实,因为

当今只有英文才是强势语言,才有许多以英文为主的多学科的双语文库。

家园 前面不做评论

最后一段莫名其妙

据俺所知,几乎所有的翻译家好像都是在翻译的时候要看大字典的,往往还不是看一本,那么岂不是说可以结论是普通人只消能看懂中文就好了,反正有中文呢

借助“英文”不等于是只认识中文啊

俺有个朋友(是个变态)他就是借助古希腊语来理解拉丁文,借助现代希腊语来理解古希腊语,借助英语来理解现代希腊语的,而他的第一外语是俄语……

家园 仅提供一个视角而已

我并不想贬低钱钟书。只是想把这人立体一下。被搞成一个躺在平面媒体上的神仙,不一定是他的错,可默许受贡还是不好的。

至于肥肥那个朋友,倒也不一定是变态。无论低地拉丁还是经典拉丁,都与古希腊语有关。而以现代希腊语理解古希腊语,好像是必走之径了。

不过呢,浮云对国人精通异族古典语言,觉得可能性不大。前些年,诸如古亚述语这样的学问都曾经引进过,用当时还很宝贵的教育资源供养一批洋专家。但除了多给了一些人出国不归的机会,也没什么成就。而那些不回来的人,后来也是从事一些利润比较高的行业买房子育儿女了。

比比划划一些莫明其妙的学问,然后清高得跟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呵呵。现在的人知道周作人,不首先因为他是绝代传奇大师的弟弟,然后是现代散文家吗?有几个知道,周作人是古希腊语专家?

家园 呵呵,俺觉得此人就是变态……

因为这个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

他的本职是在国内某个IT领域内相当有研究的青年专家,兼职工作是网警……(特?谍?……)呵呵

其实俺觉得钱的一句话很好“你吃个鸡蛋不错,干嘛非要认识母鸡呢”俺觉得《围城》这书不错,《管锥篇》读不懂,读不动。至于钱本人如何,与俺关系不大。俺读书看电影听音乐,都是内容俺觉得喜欢就喜欢,跟作者、导演、演员、指挥、演奏家关系不大,所以经常搞不清谁是谁。

换句话说,有才无才,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看出来,不必通览

家园 俺只举一个例:季羡林,吐火罗语
家园 看来网警们工作很不认真么

居然有这份闲心和时间。。。

网民的福气哦。。

家园 呵呵。知识分子首先是品格,然后是学问。

我有一个问题一直很不理解:季氏在德国读书期间,正是二战。可他所有的回忆文章,似乎都是战争的旁观者,谈谈跑防空洞什么的。

对文革的反思,季氏也是以受害者身份出现的。大家都是受害者,怎么可能出现文革?学者对一个时代的思想,没有责任?

更深层的东西,不想多谈了。陈寅恪从来不掩饰他对某些知名人士的鄙视。

至于学问,是啊,吐火罗语。俺是老粗,谁能告诉我,季氏在东方学研究方面,有什么开一代之先河的大成就?中国的东西也成。

我喜欢河里的气氛,可能的话,还是不争论的好。中国知识分子,集体软骨症,外加好名好利。这些问题,还是不争论了吧。

家园 [转帖]钱锺书是麻木的“大师”?

[转帖]钱锺书是麻木的“大师”?

现在的一些人们,已经很自然地把钱锺书和“大师”这个称谓连系在一起。中国人一旦成为“大师”,仿佛就领了免罪符,假若有人敢在写满大师名字的陈年流水簿子上踹上一小脚,就即刻人神共愤。本来,任何学者,作家,艺术家都需要经过他人,后辈,尤其是时间的评判,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萨特的左倾,都如此,后代原谅不原谅是另一回事。早早就戴上“大师”的帽子,奉着“文化昆仑”的头衔,当然免不了别人要来怀疑一下,究其根源,是盲目崇拜者在先,才有挑刺者于后,修筑神坛在先,才有请下神坛的必要。

钱锺书毫无疑义的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他原本生活在个人的学术世界中,自人们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仿佛在一夜之间,借着大众传媒的推动发现了他,他晦涩难懂的著作被看成学术的高峰,他的小说成为畅销书,他的生存方式尤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与其说是钱锺书的学术和文学造诣征服了大众,倒不如说是大众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流行化的偶像。人们内心中对于“大师”总是难免崇拜的,然而,几十年的风云变换,能称得上大师而又能为人们熟知的人毕竟寥寥无几,而向往大师的人又如此之多。在这样一个时候,钱锺书博古通今的学养,书卷气的幽默,非政治的学术和小说艺术让读厌了宏大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人们有种顿然开朗的感觉。和其他在政治风潮中东倒西歪的作家学者们相比,钱锺书的走红,正以那种非政治的,超然的学术追求和个体独立形象契合了厌倦形形色色的政治,“躲避崇高”的社会文化心理。

作为一个学者的钱锺书诚然是合格的。但是假如真要以知识份子的“昆仑”来看,似乎他又不那么经得起推敲。杨绛的回忆文字的字里行间中勾画出一个钱锺书的轮廓,可是这个轮廓似乎缺少点什么,或者说,并没有人们期待的一种鲜明的精神力量。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我以为,这种精神力量应当来自对自身以外的世界和人群的深切关注和担忧,对现实苦难的敏锐感觉。当我们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时候,就会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下层民众的深切同情。在《罪与罚》中,陀氏塑造了一个大学毕业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困惑,犯罪,逃避,最终获得爱情和救赎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亲情,友情,爱情,有穷人的困窘和绝望,社会的不公,也有忠诚,而最大的忠诚,却是来自最下层的妓女索尼娅的爱情。另一位文学家托尔斯泰则一生都为自己的贵族生活和下层民众的差距而痛苦,寻求社会改造之道。晚年因为内心的煎熬放弃遗产离家出走。这种力量更应当来自内心的激情。鲁迅是以冷嘲和毫不留情的讽刺著名的,但在许广平1925年致鲁迅的信中,却说鲁迅的缺点是“太敏感,太热情”,太容易愤怒。鲁迅是太热情的人——我以为这才是对鲁迅的真正了解。《围城》的结构有问题也好,作者幽默过多,干预情节也罢,都掩盖不了它最大的缺陷——它所没有的,正是名著应有的深沉厚重的道德力量和精神价值。当我们读《阿Q正传》的时候,是笑中带泪,最后引起深切的同情和思考的。鲁迅的《在酒楼上》写吕纬甫,从一个曾经的热血激进青年蜕变为一个 “无可无不可”的落魄文人,吕纬甫悲剧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个性软弱,但这一蜕变过程通过对话,回忆的步步揭示,却让人逐步体验一个时代大背景下的个体幻灭过程,并感到痛惜和酸楚。《祝福》中的祥林嫂,也是在一个不断追求而又不断幻灭的过程中才丰满起来。又如张爱玲的《金锁记》,同样是一个完整的女性性格和心理逐渐压抑和扭曲的蜕变过程。而方鸿渐这个人物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个心理和性格发展的逻辑与纵深,从一开始到最后,尽管经历了丧妻,出国,留学,回国,工作,结婚等等重大的外在变故和时间的延续,他似乎都是一如既往的怯懦,玩世,麻木,得过且过,不真正快乐,也不真正不快乐,无所谓追求,也无所谓不追求。这样,作者似乎不是意在深入剖析一种现象,赋予它社会意义,而是在单纯地,平面地展览和把玩一个灰色人物的种种弱态,并衬以一群灰色人物的丑态,供作者自娱,如杨绛回忆的,钱每写完一章,她先看,“他笑,我也笑”。如果如鲁迅所说,悲剧是把美毁灭给人看,那么《围城》之不能从通俗讽刺小说成为具有悲剧意义的作品,正在于既没有展现美,也就无从展现美的毁灭。不少读者在方鸿渐身上看见知识份子的患得患失,自命清高,但是如果把买假文凭也看成是知识份子的普遍性格悲剧,是不是太离谱了呢?一个连文凭都敢造假的人,谈何清高?方鸿渐的人生是有荒诞意味的,这似乎也是钱锺书着力想强调的一点,但是方鸿渐的荒诞却又没有同时期西方存在主义文学中关键的,关于理性与对抗,以及对意义的探求的成分,没有加谬的《局外人》中的那种启迪。那么,塑造这样一个既无能又没有基本道德底线的角色,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象征人生的普遍困境呢?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围城》完全没有同时代中国作家作家如沈从文对女性的尊重和同情,甚至违背了明末清初文学,如《牡丹亭》,《红楼梦》,《镜花缘》,《三言二拍》中对女性进行正面塑造,并以此来反讽男性社会的传统。除了对唐晓芙稍留情面,从鲍小姐,苏文纨,孙柔嘉,范小姐,到孙的姑母,个个女人刁钻狡猾,诡计多端,看不到真心和真性情。杨绛竟还解释说,“鲍鱼之肆是臭的,所以叫鲍小姐。”如果一个男性作家对自己并非刻意否定的女性角色都采取这样一种不屑的态度,小说能否真正打动人,实在是成问题的。从社会阶级角度看,《围城》也看不见《儒林外史》里那种对下层人民进行的正面塑造,所有人一律都是受嘲弄的对象。委琐和丑态,固然也是人类这种“两足无毛动物”根性的一部分,但也不是全部。从语言技巧上看,《围城》是精致的,但恰恰犯了后现代犬儒主义的毛病:“过度精致化而麻木。”(徐贲语)尽管写的是一群知识份子,小说却始终不过是一本通俗作品而已。人们之需要文学名著,并不单是为看到个个角色都委琐,阴暗,俗气,然后被连篇累牍的俏皮话弄到“我笑,他也笑”,最后感叹人生无奈,还是要找到真切的爱与恨,找到一点美与力量,找到一点点的理想主义……否则,何以需要托尔斯泰,乔伊斯,海明威,斯坦倍克?

杨绛的文字中的钱锺书,仿佛就是一个没有激情也没有愤怒的人,再大的变动,只要不殃及自身,便可得过且过。值得注意的是,杨绛说,钱锺书读书看到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可是我从没见到他看书流泪。”而钱瑗手书的回忆中,提到钱锺书在她幼时竟教她说法文粗话,令客人大笑。这些都似乎无意间解释了《围城》不能打动人的真正原因——作者自己不会感动,而且“幽默”到连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拿来寻开心,作品中怎么能有打动人的力量,“教粗话”之恶俗比起鲁迅的对待周海婴,实为天壤之别。钱杨二人以读书和著述试图超越政治活动,固然也令人钦佩,但也似乎放弃了对周遭一切的承担和关注,仅以自身的境遇作为标准。读《干校六记》读到二位老人被下放干校,从事自己不习惯也不适宜的体力劳动,不免让人有欷嘘叹惋的感觉,但自始至终,却看不到杨绛有超出对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兴趣。他们还有高工资可领,有回北京的希望,而周围的农民们呢?杨绛除了轻描淡写地提到几个乡间的少年男女,根本没有去注意过农村的状况,看来五七干校真是办得失败,用杨绛自己酸不溜秋的话说,“分明是国家亏了。”

家园 [转帖]续完

在这种自我关注发展到极至的《我们仨》中,杨绛写到他们二人在反右运动中,“不鸣也不放,说的话都正确。”没有说错话,免去了厄运,从个人的角度看,自然是好事,但是,这就算不上是杨绛所称的“痴。”钱锺书假如真是又狂又痴,何以能不说半句错话,而中国历史上自古至今真正又狂又痴的文人,哪个不是非自杀即被他杀,基本上都“非正常死亡”了。想到那几十万因为一两句痴言就获罪半生,“三十万言三十年”的人,钱杨二人的“先见之明”真象是讽刺:谁让那些傻瓜不象他们这么绝顶聪明呢?杨绛在写到“三年自然灾害”时,是这样说的:“‘三年困难 ’期间,锺书因为和洋人一同为毛选英译定稿,常和洋人同吃高级饭。他和我又各有一份特殊供应。我们还经常吃馆子。我们生活很优裕”。我当然不是主张他们一家也应当去挨饿,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在几十年后,当年的惨况都不再是秘密的时候,还强调“高级饭”,“我们生活很优裕”,对挨饿的人没有一点关注,一点忧虑,这种心态究竟算是中式传统文人,还是西化知识份子?都不像。钱锺书的学术成就之所以突出,很大程度上其实也因为大量有才华有学问的人没有他那样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钱四十年代在储安平办的《观察》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可是,储安平去了哪里?但是当杨绛遗憾女儿钱瑗的天份没有充分发挥的时候,就算成时代的不公了:女儿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下放四清。”

杨绛笔下的钱锺书,似乎个人生活能力极差,1972年才 “生平第一次划火柴”,是一个典型的旧式白面书生,他们两人的生活中,在上海沦陷时期的生活算是刻骨铭心的一段艰苦日子,再加上旧社会工作不稳定,骄傲如钱锺书,也得巴巴地等大学的聘书,而杨绛还得去当家庭教师。可以想见,能够在新中国的一个国家级研究机构中拿不低的固定工资,还能因专业水平和老同学关系去翻译毛诗毛选获得政治庇护,已是个人的大幸,自然不会在1957年去冒傻气,提什么与自己无关的意见。杨绛的文字中一再地标榜他们是超然的。但是,既然钱锺书都说了不用非要拜访下蛋的母鸡这句“名言”,杨绛又何必专门著文来解释《围城》,为什么不能超然地对待自己的著作?好比非要把这只鸡蛋代为剥开,一一指点蛋白与蛋黄,讲解下蛋的过程。钱锺书的高深莫测和杨绛的喋喋不休倒是配合默契。

他们的超然的确装得不象。在《我们仨》中,杨绛把文革后期江青如何一再邀请他们夫妇去住钓鱼台讲得非常之详尽,两页之内,竟出现好几次的 “江青同志。”结果自然他们又是不去应江青之邀的,其实当时当地,就是去了也无过错,但既然不去,又很“超然”,那也就不必念念不忘拉着“江青同志”的大旗了吧。否则我们也可以质疑,为什么横扫一切的江青对他们夫妇如此礼遇?是不是因为他们一向只帮忙帮闲从不捣乱,所以值得信赖呢?杨绛写到胡乔木,就更是亲热有加了,“乔木同志”如何一次次来作客,帮助出版书。杨绛在回忆中直言:“我们受到庇护,心上感激。”承了别人的情,感谢是应当的,否则就不是不通人情世故了。但是,看到这里,我立即想起了章诒和写聂绀弩提到胡乔木为他的诗集作序后的反应:“妈的个B,我的书本来好好的,就让那篇序搞坏了!”我去找来了聂绀弩的《散宜生诗》,发现胡乔木的序写得很好,评价也很高,真不知聂为何如此愤怒,为什么不知感激,但是一想到聂因“反革命”罪被判了无期徒刑,又似乎可以理解他的情绪。反过来想,这样直率,不会保护自己的人不坐牢,谁坐呢?章诒和说,“聂绀弩对腐朽,污秽,庸俗的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和愤怒。”又是敏感,又是愤怒,这竟然是鲁迅与聂绀弩这两位知识份子一脉相承的共同特性!这种内心的愤怒和张力,敢于蔑视权贵的勇气,既能进研究所,又不怕进监狱的胆量,才是知识份子独立精神和道德力量的一部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钱锺书的清华校友,当时的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在“反自”,“清污”的运动中大举整肃知识界,王若水,周扬,王元化等等人都成为他的靶子,然而,在他批评作家王若望的时候,却赞扬了钱锺书,说,王若望没有象钱锺书那样看到现在是一个好时代(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香港,2004 年)。钱锺书的原话是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以政府代言人的形象教训夏志清的,“尽管我们国家有缺点,但蒸蒸日上,前途非常好。你夏志清写了那么多书,许多事实都没搞清楚,要多看看,少说话。回到香港,美国不要举行记者招待会。”(顾骧《晚年周扬》)这一席居高临下,官气十足的话哪里象是两个上了年纪的学术泰斗间的对话,哪里有一丝一毫幽默感,分明是一位统战官员在告诫一个流亡的反动文人。钱锺书当然知道夏志清的政治立场,也当然知道话会传到胡乔木耳中。可是,如果夏志清的思想是他希望的层面上,又怎么可能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给予《围城》如此高的评价,他应该专选现代小说中歌颂“蒸蒸日上”的文学作品才对,哪里还有钱锺书的位置。对于钱氏夫妇来说,只要自己能离开干校,能领高工资,能住部长楼,什么时代不算“好时代”呢?鲁迅说真正的知识阶级“所感到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固然是一种不易达到的理想状态(尤其对中国知识份子),但也不至于因为自己受到“庇护”就去做卫道士。任何用客观环境的恶劣来为钱锺书辩护的理由在这里都显得无力,这种投其所好乃至助纣为虐的“大师”,已经不再是“鸵鸟”,而是喜鹊甚至鱼鹰了。受表彰者和受批评者的结果自然是高下立辨:钱锺书去世时享尽哀荣,王若望孤苦零仃老死异国。

据说,钱锺书曾针对中国作家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一事,当面斥责瑞典汉学家马悦然,他骂马悦然是靠中国混饭吃,还说,“把巴金的小说译得这样烂,谁会给奖?”中国古典文化属于世界,为什么一个严肃的外国研究者就是混饭吃,该受他教训,而钱锺书自己研究就不叫混饭吃,而叫“大师”?翻译钱锺书作品的美国学者胡志德(Theodore Huters)就不是混饭吃,而是“美国友人”?钱锺书先前参与翻译过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后来靠胡乔木赏赐一个参与翻译毛选的饭碗,又算不算靠当门客混饭吃?说巴金的小说翻译得差,钱锺书的英语既如此高超,又有没有责任呢?把中国文学得不了诺贝尔奖推到评委会,翻译水平,马悦然的头上,摆出一副受迫害的样子,是否公平,不言自明,但是这样的指控又是多么深得人心啊。中国人原本就因为诺贝尔奖的事怄了几十年的气,这下终于有“大师”出来,先是贬低了诺贝尔奖本身,再把责任一举推倒翻译,推倒评委,推倒马悦然头上,让大家顿时明白,中国人之不能得诺奖,不是因为中国的作家在“混饭吃”,乃是因为马悦然在 “混饭吃”,更何况诺奖还有那么多错评和漏评,一颗酸葡萄而已!这一发现是多么地解气,多么地振奋人心,又是多么的“政治正确”啊。而鲁迅却说过诺贝尔奖谁也不配,最好不要颁给中国人的话,相比之下,鲁迅是多么让人扫兴,多么让人丧气!然而,还是这个混饭的马悦然,年复一年地推荐北岛,高度评价山西作家李锐,后来又亲自动手把高行健的《灵山》翻译成瑞典文,为高行建在2000年获得诺奖起了重要作用。而《灵山》中又有一个《围城》里所没有的,一个当代中国人的灵魂自我放逐和挣扎的过程。不知钱锺书若在世,又当用什么样的俏皮话来嘲弄,该怒斥谁?

钱锺书总是善于在不同的场合恰如其分地说出种种让人听了如沐春风的话,而在内心,他看得起的人又极少。因此他的赞扬也是打折扣的,因为你无法知道他内心的真实评价。钱锺书嘲笑陈寅恪去为一个妓女立传,但从人格上,钱锺书真的没有任何资格批评敢于提出“不宗奉马列”的陈寅恪,甚至也没有资格嘲笑柳如是。博学如钱锺书,不会不知道柳如是是一个什么样的 “妓女”,她不幸而为妓女,却是一个有政治操守,懂民族大义,有勇气和傲骨,敢于以死抗争的“人”,不是一个不管面对任何大人物都可以“隔江犹唱”的奴婢。精通法国文化如钱锺书,也不会不明白莫泊桑为什么偏偏要为羊脂球这样一个妓女,而不是为那些出卖羊脂球的上等人“立传。”陈寅恪要为之立传,正是认同一种骨气,一种抗争精神,但在钱锺书的眼里,柳如是的刚烈和爱憎分明恐怕正是他不屑,也避之不及的。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钱锺书对同辈学人和前辈学人的苛评多半都是在“专业”或者说一些琐碎的事情上,但他从来不敢于从大节上批评别人,因为从大节上说,钱锺书只能说比别人更聪明,更世故,混得更好,却决不比别人更有良知,更有勇气。对于胡乔木,钱锺书就从来不敢“怒斥”,就连不小心书生气发作,应邀改了胡的诗,也要摧眉折腰地去信道歉自责,乖巧极了——自己的美学判断比起胡乔木的权势来,又算什么。林非先生和杨绛关于“钱锺书打人”和“杨绛咬人”的争论本是家务纠纷,各说各话,但林非和肖凤笔下的钱锺书与杨绛,与我心目中的钱杨的确更为接近,印象最深的是,钱锺书平时很“超然”,但用木板砸林非时,下手非常之重——这大概是他的另一次无情的愤怒,也可算是大师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吧!说穿了,钱锺书们对于民瘼,对国运,对大是大非,对认为不如自己的人是“超然”的,对私利,对权贵,一点也不超然。他们的生存哲学,无非是在学者外表下的小市民心态,如孔子云,“乡愿,德之贼也。”

有人呼吁我“不要灭大师。”我等庸人,断断不敢否认钱锺书的巨大成就,也断断不敢否认他们仨的巨大温馨。我得承认钱锺书先生是古籍大师,翻译大师,外文大师,西洋典故大师,哲理大师,俏皮话大师,还是人情大师,世故大师,父爱大师……就象用牙齿咬绳子拉动汽车,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人,总是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我怎么“灭”得了,但还是不至跪下去山呼万岁,不觉得中国文化出了救主,知识分子找着了灯塔。有上面的事例在,我倒更愿意相信,既然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都想混得好,都怕当官的,都趋利避害,何不对同你我一样“两足无毛”,只是更为精致和麻木的“大师”,“昆仑”们多保持一点清醒。

家园 钱其实也挺无奈

大师是大众封的(除了官方的拥戴),不是他自己要的,虽然带着大师的帽子也挺舒服的——现在又被大众剥去了,再骂他不配——钱是不是有些冤枉呢?

我们一直在批判他,却很少反思一下大众的责任。

这多少有些不公平。

渴望自己的代言人是很正常的,但找错了人,再怨别人不好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为什么自己不谨慎一点、眼光清澈一点呢?

大众英雄,还要靠适当的人自己主动去争取大众的认可才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