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动手能力之鲁皮自我解剖篇 -- 正宗鲁皮皮

共:💬32 🌺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动手能力之鲁皮自我解剖篇

看到浮云兄聊到动手能力,我忍不住也来冒个泡泡。

从小学到大学,鲁皮都是班上公认的动手能力最强的,这点不是自夸。俺家里的自行车,音响,电脑出了故障,都是鲁皮自己解决,自行车轱辘龙了,我自己拿;音响功放烧了,我自己可以重新设计一款电路,然后买器件,焊接,调试好;有一阵子刚来美国不知道哪去买电脑配件,而又急着用软驱,不巧软驱线丢了,呵呵,鲁皮用排线和排除万难从国内走私过来的一堆电子器件硬是自己一根根焊了一个软驱线。所以我觉得我天生是个做工程师的料。不过仔细想想,在鲁皮超强动手能力形成的历程中,有几点因素很重要。

第一点,鲁皮觉得最重要的,是家庭的影响。说到这儿,不得不说一下鲁皮的父亲老鲁。先交待一下历史背景,鲁皮是70年代生人,在那个年代家里主要的家用电器除了电灯泡就是电子管收音机了。鲁皮现在所能想到自己婴儿时期的最最懵懂的一幅图像,就是老鲁在狭小的卧室的一角拿着一个呲呲冒烟儿的烙铁焊接一台电子管收音机,而此时鲁皮在床上尿了一滩老鲁都没工夫管。 那时的电路没有现在的印刷电路板(PCB),全是用一个金属底座固定电子管插座,然后在底座背面焊导线,学名叫“雍根焊”,烙铁将焊锡在导线接点融化后还要立刻用嘴吹气使其立刻凝固, 河里如果有玩电子管功放的应该知道

这个名词。扯远了,呵呵。 老鲁是个针织内衣厂的保全工,这里得作一下名词解释:保全工,一个技术工种,其职责是维护和保证生产一线的缝纫机的正常运转。譬如,平车(缝纫机的一种)跳线了,锁边机不锁边啦,都是由老鲁去诊断哪出了问题,并解决问题。鲁皮小时候最兴奋的一件事就是到老鲁的工作间去,里面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工具,像台钳,台钻,电锯,砂轮,等等,我最喜欢的是玩砂轮,找块破铁片,往砂轮上一蹭,火花四溅,像过年放的焰火,一会工服铁片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形状。后来鲁皮的哥哥大鲁在青春骚动期,创造性的用老鲁的砂轮打磨殴斗工具,其中有一把用卡车减震的弹簧钢制成的短剑锋利无比,是大鲁所在的帮派的镇帮之宝,后来一个混混用这把宝剑砍了两个人,一死一重伤,条子找到老鲁询问凶器的来历,老鲁才知道大鲁干的好事,暴打大鲁一顿,鲁皮记忆中最为可怕的一次,大鲁被老鲁吊在房梁上用车间的动力传送带猛抽,大鲁的哀号震动四野,恐怖的记忆深深铭记在鲁皮的心底,所以后来鲁皮一直循规蹈矩,上课用心听讲,回家老老实实做作业,成为了老鲁的骄傲。又扯远了,呵呵。

如果问鲁皮最佩服谁,答案肯定是老鲁。从鲁皮记事起,就记得老鲁自己动手给俺做的玩具。记忆中深刻的一个玩具是一个儿童自行车。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有自行车骑,羡慕地不得了,可鲁皮家穷啊,老鲁买不起。说到这,不得不控诉一下万恶的户口制度,小时候鲁皮家之所以非常困难是因为鲁皮娘没有城市户口,所以鲁皮和大鲁都没有城市户口,连带着鲁皮娘就没有正式工作,于是全家四张嘴就只能吃老鲁一个人的工资。直到俺小学毕业还记得每到月底鲁皮娘为了几块钱愁肠寸断地样子。在这种条件下,鲁皮想拥有一部市售的儿童自行车绝对是--想想而已。老鲁可能实在不忍看着鲁皮眼馋别的孩子的自行车流哈拉子的样子,一狠心自己做了一个。轮子就是车间运棉纱的小推车的咕噜,钢梁是到机修车间找边角料自己焊的,传动机构是用链条传动,废旧的传动齿轮在老鲁的工作间堆的一簸箕一簸箕的,小坐垫是找块木头自己打磨的,依稀记得老鲁还用油漆漆上颜色。别的小孩的自行车都是前轮驱动,就是用脚瞪前面的轮子上面的paddle,而老鲁给鲁皮DIY的自行车是利用链条驱动后轮,赫赫。

其实俺爹老鲁实在是个很聪明的人,工厂的工人都知道老鲁的技术过硬,有老鲁在车间蹲着,那任务完成就有了保证。鲁皮后来上了中学,大学,以至来到美国拿了phd,心中就想,如果老鲁有机会和鲁皮一样接受这样的教育,肯定也是美国phd了,没准比鲁皮学的还好。

说了这么多老鲁,主要是说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当然这只是对中国国情来说,因为在中国的学校里,至少在鲁皮的年代,孩子们是不可能学到什么动手能力的。在北美的学校,也许动手能力的训练要多一些,家庭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塑造就相对的弱一些。不过孩子在离开家之前的十几年里,父母的的确确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铭记终生的。河里有孩子的河友要注意了,哈哈。

除了家庭的影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对动手能力的塑造影响巨大。还拿鲁皮自己的经历来说话。 不得不承认,也许是遗传基因在作怪,鲁皮从小就喜欢捣捣鼓鼓。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学角度的概念,鲁皮就无师自通地用两个小竹片,从老鲁地百宝箱里找一个细螺钉固定俩竹片地一端,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角度仪,拿到班上show给同桌的小女生,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再长大点,就开始对老鲁的电子管收音机感兴趣了。电子管红红的灯丝对那时的鲁皮绝对是个极大的诱惑,其结果就是鲁皮不止一次和电子管的高压亲密接触,到后来我对220伏市电电击都好像免疫了。在中学鲁皮就开始自学无线电了。鲁皮的焊接基本功训练在高中以前就完成了,后来进了大学才发现很多电子系的学生本科毕业都达不到鲁皮初中时的焊接水平。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鲁皮能几小时坐着一动不动摆弄家里的晶体管收音机而不觉疲倦(在鲁皮开始玩无线电的时候,已经进入到晶体管时代了,那时的收音机根据晶体管的数目被命名为6管机,7管机,8管机,etc)。后来玩发烧音响时那各种运放的参数烂熟于胸,张口即来,与之鲜明对应的是,高考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政治题还是记不住。

有的孩子喜欢唱歌,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就像鲁皮一样喜欢捣鼓。不过我感觉,绝大多数男孩子骨子里对工程实践都有一种偏好。君不见,女人喜欢逛时装和化妆品,男人则喜欢逛circuitCity 和BestBuy。(鲁皮有时候痛苦地陪着鲁皮太逛mall的时候就想,这些开发商为什么不在时装店旁边开个电器行呢?) 只是,不是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像老鲁哪样的父亲。尤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学而优则仕“的概念太强大了。有出息的表现就是好好念书长大当官,别的一概别想。至于工程技巧,那属于奇器淫巧,上不得台面的。鲁皮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两年没发一篇文章,同实验室的中国师姐就嘲笑我:鲁皮,你就只是一个工匠。 可见”工匠“这个词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低下。国人动手能力不强,社会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也难辞其咎。原来鲁皮在中关村混的时候,有人嘲笑另一个人:丫就是一搞技术的!不屑的语气溢于言表。所以在中国,倪润南们永远斗不过柳传志们。这也是鲁皮卷铺盖来美国的原因之一吧。

元宝推荐:懒厨, 通宝推:strain2,然后203,
家园 我博士阶段,焊接的水平都比不上鲁皮皮中学的水平

不过,我清楚的记得,当年的一位老资格的工程师告诉我不要去吹,让焊锡自己冷下来。

家园 没错,我本科训练时实验室老师也是这么说,

但那是对于pcb板来说,每一个焊盘最多只有一个导线,对于雍根焊来说,一个焊点(注意没有焊盘的概念)上可能有3到4根导线,如果你不使焊锡迅速冷却导线就分崩离析了,所以烙铁一离开焊点就要鼓足腮帮子使劲吹。好多年没有用雍根焊了,也许现在的胆机功放都不用这种方法了。

家园 俺觉得,看一个人的动手能力,最简单的办法是

看他家里的工具储备,俺大概给分成三个等级,

初级:家里有榔头,扳手,老虎钳,螺丝刀若干,能进行基本的机械修理。

中级:有烙铁,焊锡,助焊剂,能进行基本的电器维修,吃完饭塞牙了到工作间地上一摸就能找到N个电阻腿剔牙;机械方面应该有手钻和台钳,钢锉和木工挫各一套。

高级:有丝攻和板牙, 能自己攻丝;如果有车库,还应该配备台钻一台。

如果还意犹未尽,而且家有豪宅,就可以考虑购置木工车床,这样就可以在结婚纪念日给LD车个精美的木制酒杯啥的玩;也可以考虑买台内镗床,这样业余时间就可以DIY一把AK48, 也许若干年之后美国的枪版论坛上就有人讨论美国版的王克利事件了。

家园 唉,以前有中级偏上,搬了几次家成初级偏下了
家园 一直以为那玩意就叫“搭棚焊”

原来还有学名。

俺地焊接技术小学就毕业了。四年级开始做矿石收音机,虽然那时候2ap9两毛二一只,俺的可是正经地硫化铜作检波地。

家园 有人已经提出来了

鲁皮有时候痛苦地陪着鲁皮太逛mall的时候就想,这些开发商为什么不在时装店旁边开个电器行呢?

前两天看“Why We Buy”,里面就提到如果在时装店旁边开计算机商店,两家生意一定都不错,男人女人各取所需,嘿嘿

家园 无比仰慕

俺特别不善于动手。还好不是蓝滴。

记得初中物理课,老师让用电线把灯泡给接亮了。下课的时候,全班都齐活了,就只有我跟同桌在那儿哭。

家园 玩过矿石机的都是前辈呀,

我只是在书上看过。

前辈一定是60年代的或更早,否则应该像我一样玩晶体管机了。

家园 觉得木工台式电锯也是必须品……

准备弄一台

家园 就是嘛

中国人的DIY能力哪点差了,而且把老美放到七十年代的中国,小米加步枪的条件,肯定还不如中国人呢……

家园 原来是同道阿

"后来玩发烧音响时那各种运放的参数烂熟于胸,张口即来".........嘿嘿,也是我高中时候玩的东西。我现在还能记得:来复式收音机,超外差,TDA2030,NE5532, LF353,OP37, LM833,伺服稳压电源,大水塘电容,贝塞尔低通设计,直到有一天把我的超级CD机烧了,才不玩了。最近到音响DIY网站上看看,看到的还是十年前的东西,都没有进步。

家园 别的不管,您有个孪生妹妹叫西西鲁吗?
家园 经验可贵!

父母的的确确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铭记终生的。河里有孩子的河友要注意了,

家园 高手阿

妖道也有这个爱好,按照您的级别,应该算在中级了。不过,妖道小时候家里穷啊。您是有父亲的家伙事儿可用,俺爹的工具就是粉笔,什么颜色的您尽管说。俺的那套工具可是从零花钱里一点一点的省出来的。所以,俺的工具箱直到考上大学才算是马马虎虎的凑起来了。但是无论是晶体管还是电子管,都不是妖道可以负担的起的。唯一玩了一个痛快是上电工课,几个人合伙搞出一个4波段的遥控器来。然后就金盆洗手,再也不干了。出来以后,一开始还有个单子,等从西海岸折腾到东海岸,看着那些扔了可惜,不扔也没地方放的工具们实在是犯愁。等再从东海岸折腾回西海岸,就彻底的砸锅卖铁的扔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再折腾回去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