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 乘波而来
    曾用旧名

    三爷

注册:2009-10-09 19:23:55
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云麾将军
💧66632
🌟2933
💓3816

家园

所有帖 / 25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0-09-18 17:38:39分页 全看 树展
🙂谢老萨,谢爵爷 ↑1 ↓0
2010-09-17 00:39:30分页 全看 树展
🙂不知道现在赵姨娘和八匹马的内斗有什么进展没有? ↑0 ↓0
2010-09-16 20:01:58分页 全看 树展
🙂每次看到这个帖子都能笑得肚子疼 ↑2 ↓0
每次看到吴化文、孙殿英等人,都笑的肚子疼。楼主不带这样整人的,专门欺负果粉,我也转到别的论坛上试试,看能不能钓出些果粉出来冲杯果汁。楼主没意见吧? ...
2010-09-03 01:27:26分页 全看 树展
🙂老萨一师兄曾试图喷乙醚迷奸六个 ↑4 ↓0
老萨的博文描述过,他的一师兄大学期间因为看英文色情小说,内心深处闹起了反革命,用喷雾器装乙醚深入女生宿舍,一个对着六个,连续喷射,被女生们用拖把打倒,踢成猪头的精彩故事。大伙没看过? ...
2010-06-10 18:15:36分页 全看 树展
🙂别激动 ↑0 ↓0
我来不是跟你吵架的,只是提醒一下,我的原文说的是在鼓包的前面,也是就是鼓包上有一个椎体,这个椎体非常短,并且是偏离进气中心的,就是你的第二张F35图片中座舱后下部,白色箭头尾部的那个圆滑的突起。我不知道你说的椎体是哪个,如果你说的是机头的椎体,那你继续说好了。我们在这里讨论飞机的 ...
2010-06-09 21:17:55分页 全看 树展
🙂既然TOPGUN点名了,我也回几句 ↑3 ↓0
首先说明DSI鼓包不是一个单纯的球体,是多个连续变化曲面组成的。在F35上,其鼓包正前面有类似椎体的结构,这个椎体的轴心与进气中心偏离,并且该椎体很短,与后面的曲面变化连续,所以很不容易看出来。在亚音速情况下,鼓包的曲面对附面层产生挤压和推动,促使其向两边分离,这时的分离效果不如 ...
2010-06-09 02:07:57分页 全看 树展
🙂摆明下立场,我直到现在也是赞成镇压8X8的 ↑3 ↓0
2010-06-09 02:05:13分页 全看 树展
🙂那是个办法,但有点像文革了,凳公没这个胆量调动工人 ↑27 ↓0
以前不知道这个方案,现在知道了觉得的确比调动军队驱散学生影响力要小。但是当时离文革没多久,也就13年左右,大家对武斗还有印象,如果真出现工人纠察队上街驱散学生事件,大家很快就会想到文革又回来了。还有就是当时大学生是社会的宝贝,是父母的宝贝,也是周围人的宝贝,一旦出现大批手持木棍、 ...
2010-06-08 01:14:02分页 全看 树展
🙂只要能咱们控制住北朝鲜,让它不倒就好 ↑0 ↓0
顺便问一句,金二世是fxxking king,那他爹是不是就是fxxked king?
2010-06-07 19:36:47分页 全看 树展
🙂等离子隐身我也只是听说一点,不敢乱说 ↑1 ↓0
我就是听晨大科普过一点等离子隐身,其他的都不知道。既然你说了这个问题,咱们就互相讨论一下,有啥说啥,说的不对别见怪。 一般说等离子就是指在高温情况下,原子失去了一些电子,变成正离子,失去的电子变成了自由电子,整个物质就表现出带电特征。而雷达照射目标回波反射的原理是雷达发射的电磁 ...
2010-06-07 09:33:09分页 全看 树展
🙂简单解释一下 ↑1 ↓0
先说10号原来的二元四波系进气道是怎么在超音速条件下对空气减速压缩的。在超音速条件下上唇口会产生一个向下唇口的斜激波,在最佳进气的条件下这个斜激波应该正好在下唇口位置与下唇口产生的正激波相交,空气通过上唇口、可调斜板、下唇口产生的激波而减速增压。飞机速度越快上唇口产生的斜激波越尖 ...
2010-06-06 20:09:38分页 全看 树展
🙂晨大甭理他 ↑0 ↓0
你又不是掏蹬小道消息的,靠的是自己对航空的热爱,通过的都是公开消息进行自己的分析的,有啥说啥,又不是在河里赚房子赚地的。
2010-06-06 19:40:26分页 全看 树展
🙂如果涡轮前温度提高了那可是重大进步 ↑0 ↓0
涵道比增大提高推理不是进步,那只是侧重点不同。如果TH的涡轮前温度提高了,那可是重大进步,说明材料、设计方法、加工工艺等都有重大进步,那可就可喜可贺啊。 ...
2010-06-06 19:20:06分页 全看 树展
🙂问个弱问题 ↑0 ↓0
当时达尔朗不是海军司令吗?他能指挥法国陆军吗?当时的陆军总司令不是魏刚吗?
2010-06-06 18:40:46分页 全看 树展
🙂之前的回复丢了,只好重新回复一下 ↑1 ↓0
简单说现在10号的二元四波系进气道在超音速条件下上唇口会产生一个向下唇口的斜激波,与可调斜板、下唇口产生的激波共同组成剥系,对超音速气流减速压缩,在最佳进气条件下上唇口的斜激波应正好在下唇口与下唇口产生的正激波相交,可有效地使气流减速、转向、压缩。这个斜激波不能太尖锐,太尖锐就进 ...
所有帖 / 2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