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忘情

注册:2007-04-25 22:25:55
正四品上:正议大夫|忠武将军
💧1710551
🌟155271
💓150473

家园

所有帖 / 698 上页 下页 末页
2024-04-15 04:13:54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决心赴死的掩护部队发起白刃突击,竟奇迹般脱困而出 ↑43 ↓0
作者:忘情 一部《集结号》,不知引发了多少争议。其他方面姑且不谈,用欺骗的手段让部队去执行几乎是“必死”的任务,这类事在我军各个历史时期还真没有过。 因为自建军伊始,我们打造的就是一支有信仰、有觉悟、为理想而战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队伍从最高指挥员到普通一兵,人人都知道自己为什 ...
2024-04-15 04:11:04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第1快速纵队的“花式”死法 ↑30 ↓0
作者:忘情 快速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曾寄以厚望的一种新型部队,先后共编成了4个。但纵观解放战争史,这种部队从来都没有上佳表现,但国民党方面为何如此重视它,而且在一些快速纵队被我军歼灭后,还曾不惜工本重建? 这就得从国民党军高层的思维谈起了。众所周知,国民党军的高层,无 ...
2024-04-14 21:52:4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红军仅有的2个手枪团,全面抗战爆发后为啥消失了? ↑24 ↓0
作者:忘情 众所周知,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编制可谓五花八门。但拥有“手枪团”这一独特编制的,却只有红25军和红28军这两支部队。而其他红军部队,则最多编有充当警卫部队的“手枪队”,编制级别最多到营级。个中差距,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红25军开始独当一面时,正值红4方面军主力突围 ...
2024-04-14 21:51:0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戴笠的“掌上明珠”,最后都啥下场? ↑18 ↓0
作者:忘情 抗战期间,军统的势力急剧膨胀。抗战结束时,军统掌握的武装力量主要有“忠义救国军”、投诚的汪伪税警总团、军委会别动军以及中美合作编练的教导营,数量不容小覻,质量上参差不齐。在国民党军高层看来,这些充斥着流氓、地痞、汉奸、青红帮分子的杂色武装,抗战结束后首当其冲该被裁撤 ...
2024-04-13 21:57:2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1967年,我1个连5分钟将印军1个连歼灭大半,对方 ↑30 ↓0
作者:忘情 印度是个“记吃不记打”的主儿。1962年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印度的自信心膨胀得没边。反击战后,印军虽消停了一会儿,但从1963年起,又故态复萌了。到1965年9月,为给处在战争劣势中的巴基斯坦人民以战略支援,我军严正警告印度,限期3天内拆除非法侵入我国境内的据点, ...
2024-04-13 21:54:24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705号坦克乘员组,出了2个坦克英模,另2人也荣立一 ↑14 ↓0
作者:忘情 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参战的我军坦克部队中,共有12名指战员荣获英模称号。其中,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李德贵烈士,授予“英雄坦克手”荣誉称号的许森,居然出自同1辆705号坦克,而且俩人的故事颇为传奇。 李德贵是55军坦克团3营7连连长,许森是他的驾 ...
2024-04-12 19:13:18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小小岱崮先后涌现3支英雄部队,只有2支留有血脉 ↑21 ↓0
作者:忘情 山东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的山东,涌现出无数英雄好汉,诞生了无数英雄部队。山东的土质虽不似南方的红壤,但山东的每一寸土地,同样都浸润着无数先烈的鲜血。 沂蒙山区是我军在山东的核心根据地之一。在蒙阴县城东北的大崮山上,有2座南北相距约1500米,可谓 ...
2024-04-12 19:11:4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彭总在西北取得的战绩,一半功劳得归功于贺龙 ↑39 ↓0
作者:忘情 众所周知,三年解放战争中,彭总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是我军中相对最弱小的一支,西北战场也是敌我力量对比最为悬殊的地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彭总指挥西北野战军以弱敌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是非常不容易的。老百姓的鼎力支持,将士们勇猛顽强,彭总战场指挥得当,都是胜利的 ...
2024-04-11 20:17:59分页 全看 树展
🙂不是这段时间高产 ↑11 ↓0
而是将无法登陆西西河这几年给网媒写的稿又在西西河发一遍而已。当然,数量更多的装备分析类稿件因为杂志社有要求,不好发到网上。同时,技术分析稿在西西河受众面较窄,发出来也没啥意思 ...
2024-04-11 02:52:25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所谓被“歼灭”了的180师,2年后受到了教员点名表扬 ↑47 ↓0
作者:忘情 前些年,关于志愿军180师在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第三阶段被“歼灭”、该师军旗被永久陈列在联合国总部展出的谣言甚嚣尘上。其实,稍微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为不予敌人以扩大战争的口实,全体志愿军指战员在跨过鸭绿江前,都将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或能证明是解放军身份的一切物 ...
2024-04-11 02:49:5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1962年,我军换上了印度军装,吃上了印度罐头 ↑56 ↓0
作者:忘情 中印同属发展中的人口大国。1962年,中国的GDP总量还略高于印度,但人均GDP却明显不及对方。经济实力的差距以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天差地别,让双方在边境对峙的军队,无论是身上穿的,还是嘴里吃的,都不在一个档次上。 以军容而言,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中国军队,还穿着志愿 ...
2024-04-08 20:27:55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1962年印军战俘的伙食标准,竟比解放军还高得多 ↑17 ↓0
作者:忘情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印军溃师千里,不断有官兵成群结队被送进战俘营。他们在被俘时,东西基本都丢得差不离了。我军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得喂饱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因为当时我军后勤保障极为困难,像穿插贝利小道的11师指战员,在7天6夜奔袭过程中 ...
2024-04-08 20:26:0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毛泽民巧施“空城计”,关键时候红3军团雪中送炭 ↑33 ↓0
作者:忘情 战争不仅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有赖于双方经济实力的比拼。早在井冈山时期,因为当地“产谷不足2000担”,为解决经济困难,红军除了下山打土豪,还必须发展红军对白区贸易,以输入根据地无法自产的重要物资。 要贸易,就必须有钱。红4军苦于现款严重不足,遂创办了第 ...
2024-04-05 20:29:0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马家军偷袭被反杀,徐海东却称遭“无可挽回损失“ ↑18 ↓0
作者:忘情 1935年7月16日,红25军留下陈先瑞的鄂陕游击师继续在原地坚持斗争,主力离开了已在此落脚半年之久,并一手创立的鄂豫陕根据地,开始了第二阶段长征。 当时,拥有近50万人口的鄂豫陕根据地方兴未艾,形势一派大好。红25军绝不是在此待不住了才被迫长征,而是他们听闻红1 ...
2024-04-05 20:26:07分页 全看 树展
🙂英军战俘坦承,马良山就是他们的“伤心岭” ↑27 ↓0
作者:忘情 众所周知,美军在1952年10月至11月的“摊牌行动”中,在上甘岭的铜墙铁壁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因此美军士兵也将上甘岭597.9高地称为“伤心岭”。无独有偶,对于参加朝鲜战争的英军士兵来说,也有一个让他们刻骨铭心的“伤心岭”,那就是马良山。 马良山位于临津江西岸的 ...
所有帖 / 698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