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24章 4月30日 -- 马前卒

共:💬7 🌺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24-x2
家园 24-x3

第二个问题是重工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在工业化前期,除了少数物资如煤炭、染料外,大部分重工业物资都必须通过轻工业、农业、服务业才能转化为一般消费品。与轻工业需要在市场开拓的刺激下被动发展相类似,重工业的扩张与提升基本依赖于轻工业和农业的需求。在工业企业尚未庞大到融合上下游产业成为托拉斯、康采恩之前,各个独立企业很难产生对重工业投资的主动意愿。即便有重工业投资,大部分也着重于重工业的扩张而不是升级。许多重工业部门的控制者尚未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提供更新、更好的重工业物资来提升轻工业品的质量、降低轻工业品的价格,从而主动地扩张市场。这种因为自由资本主义而生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垄断化,垄断企业国家化逐步减轻。

另外,正如前面的讨论所指出:“相对农业时代的农业与和手工业,重工业和被重工业改造过的其他产业部门的三个显著特征改变了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三个显著特征分别是:整体化、中间产品标准化、关键技术的出现。其中“整体化”和“中间产品标准化”两个特征决定了重工业投资不可能象轻工业、农业投资那样迅速见到效率。因为轻工业和农业都是以单独一个企业、一个农场的规模即可运行,与它国竞争。而重工业必须成体系运行才有意义。这在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下既制约了既有工业国的资本家向重工业(包括科研)投资,也压制了后发国家的重工业发展。从19世纪的趋势看。在已经成为工业国的国家里,垄断化和国家干预会带来长期的重工业高速增长。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的苏联在某些方面可以看做这一趋势的延续。

在这两个条件限制下,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从来没达到或接近过自然条件、物理定律所决定的重工业部门发展速度上限,即便是增长最快的日本、美国也不例外。其中市场空间的绝对限制是资本主义的痼疾,从消费品利润到重工业增长的反馈则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弱点。资本主义世界的投资比例远低于后来的苏联,而投资的大多数则给了直接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这倒不是因为资本主义更关注眼下的民生,事实上资本主义的剩余产品基本都要在资本主义以外消费,而本国消费的大头又被资产阶级自身占有,还有许多剩余物资消耗于军事和政治斗争。这种工业增长方式足以压倒官僚或贵族的稳定地产收益,但显然不是大工业经济增长的唯一选择。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这就是苏式社会主义,或者说国家资本主义出现的必然条件。

与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这两个问题相对应,苏联制度的真正长处在于两点:不需要外部市场和国家管制,即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苏联是由共产主义者建立的国家,尽管掌权的官僚未必都有共产主义理想。但他们肯定不会为多出来的消费品发愁。在一个实施公有制的国家,公民拥有的是整个国家,不象一般的选举制国家那样只拥有政府财产,因此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公民消费(包括军事开支这种公共消费),而不是为了利润。因此,哪怕重工业和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能力扩张再快,苏联人也不会因为购买力不足而担心。对于剩余产品,即便是战时共产主义式的配给制,也肯定要比倒进大海更有效率,何况苏联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工资-市场体制。基于这个根本性差别,与总是存在过剩商品和买方市场的资本主义相比,苏联一直是“短缺经济”。苏联计委可以放下购买力问题,从资源、人力、物力等纯粹的工程角度去规划经济增长。

完全的公有制迫使苏联官僚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具体负责某个企业、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地区的官僚并没有管理所属物资、人力的全权,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管理的资源完成上级指令,没有多少独立决策的选择。即便从纯粹的自利角度去考虑,他也应该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提升来扩大权力,而不是尽量增殖自己控制的资源。到了中央计委这一级,他们关心的是整体的经济指标,而不是具体某个部门的现金流。他们不需要等长期经济指标变化后再追加配套生产能力。因为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指令。

计划经济并不一定意味着突出重工业,但在实际操作上,苏联没有不重视重工业的选择。从1920年到1940年不过20年,作为一个曾被全世界围攻的政权。在战后的最初20年把军事工业的前提——重工业提到第一位毫不奇怪。何况3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日趋紧张,英、德、日三大工业国都是苏联潜在的敌人。日苏还屡屡在远东大打出手。在这样一个重工业薄弱、边境漫长、强敌环伺的国家实施计划经济,突出重工业是很自然的选择。

就这样,一个不需要担心购买力、国家全盘考虑所有产业,且有意识地提高重工业地位的大国在地球上出现了。以21世纪的眼光来看,这个国家非常粗糙,极端缺乏合格的技术官僚,经常因为官僚内部争斗而作出可笑的决策,在军备上投入了过量(以二战前的标准而言)的资源。但在自由资本主义尚未过气、其他国家忙于用销毁产品的方式解决萧条的20世纪前期。这样一个错误百出的国家规避了最荒谬的错误——只在能获得以通货结算的利润时,才进行投资。结果,苏联计委在搜集一切剩余资源的同时,可以直截了当地考虑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经济发展极限,让工程师、农艺师来决定经济发展,而不是把规划交给市场。再加上革命带来的理想主义和苏联丰富的资源,苏联重工业能够以它本应有的速度扩张,然后逐渐拉动其他经济部门赶上它的发展速度,这就是苏联崛起的关键。苏联的相对高速增长不是因为苏联出现了什么奇迹,而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被自身的体制所限制,无法在二战前的和平时期使经发展济达到“正常”速度。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的荒谬性。

苏联的计划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二战后的前20年保持了这种势头。其他取得政权的共产主义者纷纷效仿这种体制。因此计划经济和重工业优先政策被当成了共产主义者乃至泛左翼的标签,甚至许多人把它们当成了共产主义本身。但在1930年前后看这个世界,应该注意到侧重重工业的计划经济是苏联的首创,它们本身只是共产主义者的工具而不是目标。考虑到随后几十年整个世界苏式计划经济的历史,作者甚至怀疑苏联党政官僚(包括斯大林本人)是否清晰地意识到了重工业的特殊经济地位,是否有意识地把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定为扩大负熵流、提高负熵流的利用效率。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固然强调第一部类(即广义的重工业)的生产要优先增长第二部类(农业、消费品工业)的生产。但并没有定性地理出期间的关系,而且反复强调各部门的平衡重于突出重点。从斯大林1946年,即实施计划经济20年之后的讲话来看:“……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了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 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 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在这一时期内只得等待轻工业发展并在没有重工业的情形下勉强过活。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 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党记住了列宁的话:没有重工业,便无法保持国家的独立;没有重工业,苏维埃制度就会灭亡。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 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在苏联走上计划经济道路的原因中,危急的军事形势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论原因是什么,1927年以后苏联的经济政策确实迅速提高了流入苏联经济体系的负熵流,和苏联工业利用负熵流的效率。这一过程损耗巨大,但从上面的分析看,它所损耗的财富在传统的资本主义体制下根本就不会被创造出来。因此,付出巨大代价的苏联在短时间内使自己成为无人能侮的工业强国,也使染上苏联30年代色彩的共产主义制度迅速向全世界扩散。这给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巨大动荡。

二十四章完

预告:

25-27章的将分析二战前后数十年的历史,以及苏联体制对世界、对自身的冲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