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恢复繁体字没有必要 -- minotaur

共:💬32 🌺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恢复繁体字没有必要

贬低简体字的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句,比如,把多个起源不同的汉字合并到一块了,造

成了阅读古文上的歧义和困难blahblah。

真的是这样吗? 古文到底难在哪里?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到现在,我应该也算读了不少古书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读不懂。

我认为第一个是古文的句读,没有标点符号,这个是真要命,虽然很多时候虚词之类的

会有点帮助。第二个是难字,尤其是那些早已经死掉的字,这个即使放到将来也是一样

的,该不认识还是不认识。第三是通假字还有那些避讳的字,这个大家应该也深有体会

。第四个,但是绝对不能忽略的,是印刷问题。想来古代的书,字体都比较大,不然古

人怎么用毛笔把那么多笔画的字放到一个小格子里面也是个大问题。但是,现代的书籍

出于经济的考虑,字体是非常小的,这样一来,辨认那些相似的笔画多的繁体字成了大

问题。查字典?那些该死的字典偏偏都是按照笔画或者拼音排序的,好几分钟还没查到

一个字,是你眼神不好看错了笔画,还是你不会数数查错了?现在,你下一步做的,很

可能是开始骂某些人的娘。

至于文言文的语法,什么使动,意动之类的,假定这些是常识,忽略不计。

从繁到简合并引起的问题,顶多不过是加了几个通假字而已。而本来当初那个汉字下面

的意义就够多了,多这么一两个字义根本是无关轻重。举个例子,'阿'这个字,有的人

可能第一个想法就是阿姨,可是古文里面它有如下含义,为了免得有人挑刺,我把类似

的和引申的含义都放到一起了,用-〉标明。

1 词头: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焦仲卿妻)

2 大土山:访风景于崇阿 (滕王阁序)->山的弯曲处->山坡,水边

3 宫室宗庙四角翘起来的屋檐 -〉屋栋,屋脊

4 迎合:阿谀奉承

5 偏袒:外不避酬,内不阿亲 -〉亲附,亲近

6 轻细的丝织物

7 迟缓傲慢的应答声: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老子)

8 柔软而美丽的样子:隰桑有阿,其叶有难(诗经)

9 姓。

10 通呵,诃:阿街

(阿字还有很多词语,如阿鼻,阿负,阿堵物,阿鹊,阿香,阿那等等,这里从略。)

以上这10个意义,按照那么鼓吹复古的人的说法,是不是都应该分别造出一个汉字出来

?比如,作为"屋檐"的阿,"大土山"的阿,"姓"的阿, "丝织物"的阿, "偏袒"的阿怎么能

都是一个字呢? 古人真太不是东西了。

要说起现代汉语的缺点,也是有的,比如,专有名词的下划线给取消了,这个增加的歧

义绝对要比因为区区几个字因为从繁到简合并引起的大得多。

即使进入计算机时代,平常要用笔来书写的时候多了。听课做笔记,平常写个心得构思

之类,基本上还是要先用笔写到本子上的。记个事,写个便条,时候也多了去了。

语言是给大众用来交流的,而不应该是一小撮人用来显摆自己的地位或者用来掌握话语

权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效率和约定俗成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汉字输入机器的问题,但是汉字输入人脑的问题还是没有很好解决,我觉得后者应该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总之,面向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历史是短暂而有限的,未来是无穷的。我们现在实用的科学技术,基本上都是从西方过来的,会不会文言和繁体字不会受到影响;多数要看古文作品的,平常看得大概不外乎诸子百家,二十四史,唐宋诗文之类这些比较通俗的。所以可以组织些人对这些通俗的做从繁到简简化这一步,包括句读,专有名词加下划线,甚至注释等等,而且一旦有商业利益的驱使,我相信这个肯定是可以做到的。至于极少数非得读繁体不可的,基本上都是专业人士或者爱好者,其实也没什么障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