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没发生二战或日本不参战,东北三省是否会像外蒙一样不再属于中国呢? -- 北京胡同串子

共:💬58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萨的爱国主义和正义感还是很不错的

可惜历史不是爱国主义和正义感所能够解释和包容的。

当初台湾被割给日本,台湾军民曾经奋力抵抗;几十年后,侵华日军中包括了不少台湾士兵,他们似乎也不反战;再几十年后,台湾人的亲日倾向好像要比亲中倾向要强。关键在于日本对台湾的控制和教育。

东北据说很多人憎恨日本人,可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日本已经撤出东北大约四十年,我们系里东北来的学生,很多宁愿学日语也不学英语,毕业后很多去了日本。我在多伦多的时候,见过不少东北来的移民,他们对日占时期的评价是它好于之前和之后的时期。也许我见到的都是汉奸。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曾经有过多次的外族入侵。每次入侵都会引起强烈的抵抗,但是如果入侵者能够控制局势和稳定地占领几十年以上,抵抗都会逐渐消失,这样的例子很多,相反的例子则只有中国抗日胜利这一次。

日本的失败,在于它在中国大陆扩张的太过分了,以至于把中日之间的冲突扩大为列强之间的冲突,否则很难想象苏联和美国会对中国失去东北感兴趣。因为苏联的重点在欧洲而不在其亚洲的滨海地区,美国更加不可能为了中国的利益而和日本大打出手。国际联盟在九一八事变以后的表现很明白地说明了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态度。

日本失败的根源在于日本政策失去平衡。在正常的国家里,军队只是国家利益和意志的表现者,但是日本的情况则是国家成为军队利益、意志和行为的追加承认者,日本军部的上层缺乏对现实世界利益分布和均衡的正确认识,而中下层仅有的清醒认识却很难有效地转达到上层。

就日本的利益而言,田中奏折的目标和策略是正确的,但是日本当局执行得过于急躁了。

就当时的中国而言,南京国民政府不过是个最大的军阀,以它的实力、能力和蒋的性格与为人来看,很难相信它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收复东北。国民政府虽然占有正统地位,但是黄埔系军队和政府的迅速腐败以及经济困难使得它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很难行得通。1945年底到1946年初,国民政府的实际控制区达到了顶峰,但那是在国际援助只供给国民政府一家的情况下,依靠美国军队的支援而达到的。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广西、山西、西北、云南和共产党控制区依然不在国民政府的有效控制内。以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和其中的表现而言,国民政府的能力值得怀疑。蒋的演讲和日记表明了他是一个爱国者,但是吴国桢的那句“爱权胜于爱国,爱子胜于爱民”说明了很多问题。

中国当时很走运,日本的一系列错误和国际政治的演变以及自身政治军事结构的变化使得中国免遭割地和亡国的命运,但是这是特例而不是常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