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没发生二战或日本不参战,东北三省是否会像外蒙一样不再属于中国呢? -- 北京胡同串子

共:💬58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要谈萨文中一个小小的缺陷

其实陶德曼调停中,日方是有提出要求承认满洲国的。正因为最初转来的条件中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点,中国方面才觉得有可能与日方接触,谈判,而后来日方提交的正式条件,承认满洲国赫然在列,调停不欢而散。以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各次秘密谈判,都涉及到满洲国的承认,日方坚决要求,而从各种文件看,国民政府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承认这一条件的,但鉴于各种政治原因,都未能下此决心。

关于此问题,这里有专文论述: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这个过程其实充分证实了萨文中的一个论点,也就是:

鉴于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和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没有任何人能够一手遮天),任何一个执政者如果同意满洲国的独立,或者类似的协定,那就意味着“政治上的自杀”。

满洲问题与台湾问题区别最大的地方,不只是隔着一道海峡的,而在于,对于清政府来说,他要割地就割,他的统治不会遭到马上的威胁,而放弃东北?对国民政府是敢想不敢做的事情。37年以前不说,流亡关内的东北势力集团仍然在起作用,他们对政局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而37年以后更是如此,不妥协的政策,正是国民政府能够勉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唯一凝聚力所在。

固然,日本如果只是把侵略局限于东北,是可能做到成功的“同化”和“殖民”的,问题是,他不可能做到把侵略局限在东北。东北与华北之间没有一道海峡在,日本或许没有直接侵占华北的意图,其势力在华北的渗透,正是为了维护其在东北统治的安全,而这种渗透的星星之火,遇到中国民族主义的干柴,烧起来,是迟早的事情。

也就是说,东北问题,日本不肯放手,中国也不肯放手,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全面的冲突,至于这个冲突的导火索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并不重要。而与中国全面的冲突,自然就容易把列强都牵扯进来。

实际上,试图把英美,苏联等牵扯进来一直是抗战爆发以后中国政府的策略,南京政府所以联共,最大的考虑,是希望能够把苏联扯进来,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甚至曾希望苏联能直接出兵,但斯大林比较狡猾,只同意提供武器。

很多人可能不知,后来的813淞沪抗战是国军主动进攻的行动。蒋将其大部分精锐部队聚集于上海周边,给日寇以痛击,固然有缓解华北方面(日军运输补给方便)压力的考虑,也有在租界林立的上海大打一仗,引起列强干涉的期待。

前面两次,南京都可以说是失败了,但是全面抗战坚持多年后,日军由于战争资源的需要南下东南亚,引起和英美的冲突,直到珍珠港事件,中国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偶然,也不是日本的失误,而是双方无法妥协的利益冲突所致,其中有环环相接的必然性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