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沙读《六韬》 -- 沙海

共:💬34 🌺1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老沙读《六韬》——寻找合适的伙伴《举贤》

举贤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能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至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沙译:

文王一天在读书以后对姜大大说:“我说姜丞相啊,你看这个书上那么多的君主他们都有招贤纳士的举措。可为什么他们招了那么多的人才,国家却并没有富强昌盛,反倒越来越乱,以至到了要亡国的境地呢?”

姜大大微微一笑:“他们呀,就算是招到了真的人才,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配合运用。所谓招贤不过是有名无实的举措罢了。”

文王很是惊讶忙问:“丞相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的失误在那些地方呢?”

姜大大从容不迫的说道:“他们的失误就在于最高领导对人才的评判标准。如果不是按照实际需要来招揽人才,而是按世俗眼光来评价所谓的贤士与庸才那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文王接着问:“那你认为应该这么选聘人才呢?”

姜大大不紧不慢的说:“如果最高领导人评价人才的标准是:获得赞誉越多的人就越是优秀的人才;获得批评越多的人就越应该被淘汰。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朝堂之上的官员肯定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这样拉帮结伙人越多的则越能够获得国君的赏识;越少的则越会受到打击。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些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小人就会左右人才的选拔。使得国家的忠臣,因为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而无端获罪被陷害致死。使奸诈的小人,可以依靠虚假的赞誉,而取得巨大的权势。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家自然会越来越乱,最后免不了要灭亡了。”

文王于是问:“那到底应该怎么样选拔人才呢?”

姜大大说:“将军与丞相虽然职务并不相同,但在按各自下级职务的需要来任用人才,并监督他们是否拥有与对应的职务所相称的才能,这一点是相同的。选拔筛选人才,最关键的不是别人的赞誉。而是看接受这份工作的人,是否拥有符合此项工作的相关经历与才能的评价,即合适的人是否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并且要利用在过后的监督,来确认这个人之前的评价是否准确,他是否确实符合目前的职位。即合适的工作是否安排了合适的人。要这么做才是真正达到人才选拔的目的。”

沙评:

什么是人才?这是一个很严肃也很无奈的话题。咱们中国人对于选贤任能一直有无以复加的热情。但是所得到的结果也确实往往如文王所说的“世乱愈甚,以至危亡者。”也就是好不容易把所谓的人才给弄来了,结果得到的结果是适得其反。企业的效率没有提高人心还乱了。落个事与愿违惨淡收场的下场。

什么是人才?猎头公司推荐的么?又或者是亲戚朋友推荐的?或者是自己找来的?姜大爷说的很对。合适的工作让合适的人来做。这个做的人就是人才!

曾经有个鸡鸣狗盗的例子。说的是孟尝君带着3000门客,一起去外国出使。结果最后帮助他完成使命脱离险境的,一不是多谋善辩的谋士,二不是勇武过人的侠客,而是一个小偷与一个口技演员。

说实话。那3000门客真的那么无用么?那也不见得。当年人家对毛遂发迹之前有过这么一句话——锥子放置口袋中其末端会立刻出现。可毛遂那时候却寸功未见。属于那3000众中顶不起眼的一员。这么说他纯粹是批评的意思。人家毛遂却说我没有露那尖出来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把我放在口袋里。真要把我放在口袋里不说锥尖了,我连把锥都钻出袋子漏出来。

毛遂的故事很好讲,姜大爷的道理也很好听。可为什么实际工作中做不到呢?其实这个完全不怪别人。只怪那个最高领导人。是他没有做好这份工作。首先他没有弄明白应该选什么样的人来帮助自己。其实具体的指标前面《大礼》与《上贤》说的很清楚了。然后再让他根据工作的需要来选配合适的人选就好。

寻找良好的合作伙伴是一份事业良好开端的必然。还记得那个酒鬼、恶棍、与英雄3选一的小题目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酒鬼是丘吉尔、恶棍是罗斯福、英雄是希特勒。由此可见世俗的偏见有多么的严重。作为最高领导者,你也是事件的最终负责人。要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然后再根据这个目标来寻找合适的伙伴。千万不要首先找来一堆所谓合适的伙伴再来开始寻找正确的目标。当然也许你运气特别好。不过我要真的运气特别好我会去买福利彩票。那个收益绝对大。就算没有成功还帮助了社会福利不是。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