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民族和宗教观(一) -- wolfgan

共:💬19 🌺6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的民族和宗教观(五)

古代中国文化在商周之际有一个重大转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长途奔袭,讨伐商王朝,牧野一战,大败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崛起于西隅的方国小周就 这样取代了大商而成为天下共主。这个成功来得太快了一些,大大超出了周人的预期。在改朝换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是历史记忆的原因,二是人数对比的原因,周人依旧认为“小邦周大邑商”。他们不禁要问自己,小邦周何以取代大邑商?商不是自称受命于天吗,而且也确实成为天下共主很长时间?经过长期的思考,周人的回答是,天命眷顾不是永远的,而是有条件的。德是天命去留的根本归依,若要保有天命,就必须明德、敬德。商纣失德而周王有德,所以天命转移,周取代殷,这与成汤革夏桀之命是一个道理。此时的德大致包括保民、用贤、无为、伦理、宽容、勤政、修养等内容, 而核心内容是保民。这样,在周人革新后形成的世界观中,天是一切合法性的终极根据,德作为一种品质和能力,既是敬仰天命的本质要求,也是君临下民的内在需求;而民是整个王朝的基础,也是天命的在人世的延伸。这样一来,民在整个世界观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是儒家文化,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不但进一步发扬了以民为本的理念,而且对神灵也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其代表言论就是“敬鬼神而远之”,含义就是说他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但是对他们的作用表示怀疑。儒家文化在孔子以后经历了很多变革,但是对鬼神的怀疑态度基本保留了下来,即使在成为官方学说后也是如此。现在有些人儒家文化称作儒教,把它归入国家宗教的范畴。在我看来,恐怕不能把儒家文化归入宗教的范畴。宗教的本质特征在于对神灵的崇拜,而儒家文化对神灵的态度很难称得上崇拜。创始人的代表言论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儒家文化没有神话系统。其他国家宗教都有自己完整的神话系统,而儒家文化恰恰没有。一个没有神话系统的信仰系统恐怕很难称得上崇拜神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