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民族和宗教观(一) -- wolfgan

共:💬19 🌺6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的民族和宗教观(九)

在欧洲,最早形成的民族国家如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意志、丹麦、挪威、瑞典在国家型后基本都成为了单质民族。但是,这种单质民族是建立在文化背景差异不大的前提下,如果语言差异很大并且没有被同化掉,甚至世界观譬如宗教观念也不一样而且没有被同化掉,那么问题就大了。譬如比利时,成立国家后当时北面是德语系的弗莱芒人,南面是法语系的瓦隆人,建国后一直维持这种局面,于是到现在这个国家都有分裂之虞。再譬如奥匈帝国,境内民族众多,语言纷繁,并且一直没有得到什么改变,终于在二战后分裂为若干个国家。由此可见,从西欧诞生的民族国家这一套其实是把文化背景差异不大的不同地区通过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手段融合为一个整体,其着眼点是融合,目标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一旦这种融合不成功,国家就有分裂的危险。

虽然最早的民族国家出现在欧洲,不过最先大面积出现民族国家的大洲却是在美洲。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出现为开端,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和葡属巴西纷纷独立。美洲各共和国的成立受欧洲思想的影响很大。美洲殖民地和他们的宗主国并没有语言上的分歧。他们的独立并纷纷变为共和国是民族分化的典型例子。即一个民族由于在地域上分离距离比较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离的人群的利益会产生很大的隔离,进而导致双方的理念也会产生区别,最后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前夕,当地土著白人和母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化,分歧如此之大以至于其中的绝大部分和母国界限分明。独立战争因此不可避免。在西属美洲中,有一种广为人知的双重性,即大范围的认同和特殊主义的地方意识交互出现。一方面,全体西属美洲的人都认为自己是美洲人,因为这个名称反映了在西班牙本土以外出生的共同宿命。另外一方面,原来西班牙统治下划分的行政区使得各地的经济利益截然不同,即使在革命后曾经有过一些面积较大的政体也迅速瓦解,回到了原来的行政区域上。在拉丁美洲很多国家,独立后一直存在着白人、印欧混血人种和黑人、印第安人的矛盾,共和国很大程度上名不副实,直接拖累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民族国家在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国家实践很难说是成功的。

在西欧,民族国家的实践总体还是非常成功的,不过还是留下了些尾巴。爱尔兰就没有被成功的融合到英国里去,最后从英国独立了出来。科西嘉岛1768年才被并入法国,该岛语言和意大利语相似,一直有独立运动存在。在西班牙,主体民族卡斯蒂利亚对少数民族的同化也不彻底,到现在还有巴斯克人独立运动的存在。虽然有些尾巴的存在,民族国家还是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展被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所学习,于是整个世界的政府组织变成了民族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又发生了质的改变。在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除了开始就是单质民族的国家,大部分国家都是由两个民族以上组成的,而且绝大部分融合过程进行的很不顺利。也就是说,国家已经无法完成它在西欧那样的目标。

在欧洲,奥匈帝国是个失败的范例。奥匈帝国境内民族众多,而且基本都有自己的语言。帝国境内的民族同化基本没有发生过。结果到了一战的时候,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实行使得奥匈帝国多民族的弱点彻底暴露,指挥系统效率异常低下,战场上屡战屡败。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按照语言的不同和近似被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在一战前,另外一个著名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部分领土纷纷独立,新成立的国家也基本是按照语言来区分的。

欧洲还有一个失败的范例就是苏联。苏联直接的继承国是俄罗斯帝国。在当时,苏联的建立者的理想是以苏联为基础,把共产主义扩展到全球,建立一个全世界人民联合的政府,所以其政治结构也独具匠心。苏联的政治结构是在俄罗斯帝国境内原有民族的基础上,分为若干个加盟共和国,规定了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由加入和退出联盟的权利。这本来是为了让别的国家加入苏联留的后门,但后来却为苏联的解体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当时,在中亚主要是说突厥语的人群,那里的人当时还没有民族意识。为了在那里建立加盟共和国,苏联在那里人为划分了五大民族,制造了五个加盟共和国。苏联当时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都有权发展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虽然基本没有落到实处,但是毕竟没有像法国人那样强制使用法语。结果苏联人为制造民族的结果是唤醒了中亚人的民族意识,使得沙俄时代一直在进行得民族同化过程遭到了决定性的逆转。事实上,俄罗斯族之所以有现在的人口是因为同化了大量的芬兰--乌拉尔语系和突厥语系的族群。苏联的创立者本以为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进行,宗教对人民的影响力会迅速烟消云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宗教对人民的影响力总体上虽然有所削弱但一直广泛存在着。中亚是传统的穆斯林人口聚居区,那里人口增长的速度远快于苏联国家的主体斯拉夫人。最后,随着苏联国内矛盾的激化,苏联分裂了。苏联分裂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斯拉夫人不想再在财政上补贴中亚而主动把中亚穆斯林民族赶了出去。可以说苏联的民族政策是相当的失败。在这点上,法国就要成功许多。作为最早的单质民族国家之一,法国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有着充分的认识,对语言的重要性有着恰如其分的认识。法国人可以大肆宣扬法兰西人民血统上的多样性,但是对于法语的独尊位置是不容任何怀疑的。法国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是不保护的,而且实际上一直阻挠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教学,少数民族的语言在法国没有合法位置,原因是害怕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威胁法国的统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