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到哪算哪:读过的、看过的、听过的一些故事们 -- 南寒

共:💬44 🌺1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到哪算哪:故事们(5): 碎片与记录

上次说完,鬼子的年节就在衰退中纷至沓来了;追赶文明主流,我自然不甘人后,于是开始一通海吃胡睡。这一放下,现在刚有机会捡起来。

我听过的、看过的故事不少,但这编故事的人却没见过几个;物以稀为贵,所以先说见过真人的。上大学的时候,听过一个演讲,主讲是马原和格非。这编故事的中国话写出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举一个广大网络青年、中年、老年比较熟悉的例子,比如说王小波写出来的中国话,和三十年前人民日报上的就有很大差别。在进行这个从人民日报到王小波的变化过程中,马原应该是比较早的那批人之一。但是,不知道是马原自己出来得早于机会的来到,还是他的世界比我早了半茬到一茬,我现在只隐约记得一个题目:《冈底斯山的诱惑》。

格非的东西,我以为与苏童很接近。一般来说,典型的场景是在1900到1950年间的中国,天气不管是晴朗还是阴霾,总是让人透不过气来;大伙儿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显得有些苍白。同样是写这个时代,巴金、茅盾这一代人大多是在说,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咱们就不过了,有的还嚷嚷着要革命。到了格非、苏童这里,说法就不一样了: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但大家都还想办法过着。这几年,大家又看张爱玲一类,说那时候其实过得也挺好吗。

苏童这一茬人当中,另外一个现在也有了名的是余华。余华早期的东西,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那儿还算有点青涩的生机。看过他的一个回忆录,说他最早算是学川端康成的东西,后来有一日,在宁海的书店里第一次看到卡夫卡:故事原来可以这么写!

我读过若干遍的是余华的《细雨与呼喊》。这个题目是最早在《收获》(还是《钟山》?)上用的,但后来在其它地方看到的时候,多数都改成了《在细雨中呼喊》,我一直以为这一改味道大减。后来看到"碎片与记录",觉得正是同样意境的一个词组,所以这一篇便用这个题目。《细雨与呼喊》,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感情的真实,所以,显得作者信手拈来,诸多碎片皆成画成景。而且,中间人和环境的切换,也觉得节奏恰到好处;虽然文字还有许多青涩。如同我最近看到正宗鲁皮皮的《闲聊老家的人和事》:文字已不重要。

最后读的余华是《活着》,记得当时一口气读下来,觉得缺了点什么:有张无弛,节奏没有了。

那一段时间,杂志中《收获》和《钟山》是一定看的,《上海文学》和《花城》也会看看。《上海文学》里似乎玩文字游戏的更多一些;《花城》好象很多人走的野兽现实主义的路子,西西河里很有名的密斯疯神我觉得也是那个倾向。只是我太野兽的东西不是消化得很好。文字游戏这儿,我记得有一篇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其中的境界就是暧昧这个词的极至。和另一位同学曾经来朗读,大概是想试一下用一种相反的载体的效果;现在都已物是人非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