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野狐禅之异想天开 上 -- 金各

共:💬42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野狐禅之异想天开__5

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具有客观性,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也都可以被作为被参照的对象。

当人们观测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人们是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分析;而人们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地指定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必须明确地把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与其它客观实在的对象区分开来。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从人们观测的立场,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只有要么是物体、要么是物体集合;人们总是可以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确定一个物体,人们总是可以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确定一些物体,人们对客观实在的对象的确定、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凡是观测对象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凡是参照对象也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确定观测对象,人们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确定参照对象;至于观测者从一个观测对象身上观测到了什么,则是观测者把这个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结果;观测结果总是观测者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结果。观测是观测者对观测对象的观察、比较、测量、分析;观测者是人,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被称为活动,因而观测者的观测行为也可以被称为观测活动。观测者的具体观测活动就是观察、比较、测量、分析;其中分析又是由观测者对一个观测对象的部分或一个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的观察、比较、测量;分析也常指观测者把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部分标示出来,然后要么对各个标示部分各自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要么对各个标示部分各自对应之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分析还常指观测者把多个观测结果各自对应的观测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当观测者把多个观测结果各自的标示部分分别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时,或者当观测者把多个观测结果各自的标示部分分别对应之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时,观测者的这种行为也是分析。人们可以选择多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人们也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人们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当观测者分析一个观测对象的部分时,观测对象要么是多个物体、要么是具有比自身微观之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当观测者分析一个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时,观测对象通常是只有一个物体、且是具有比自身微观之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当观测者对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标示部分所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时,这一个观测结果整体所对应的观测对象要么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要么是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因而,这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标示部分所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要么是一个物体集合中的一些物体、要么是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该物体的一个(或一些)部分、要么是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该物体的一个(或一些)组成物体。当观测者把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标示部分所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时,观测结果的各个标示部分所对应之观测对象的各个部分总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当人们标示观测结果的部分时,如果观测对象是多个物体、那么观测结果的各个标示部分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这多个物体中的一些物体,如果观测对象是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那么观测结果的各个标示部分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这个物体的部分或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观测结果的各个标示部分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总不是观测对象整体,只有整个的观测结果才与整个的观测对象相对应。当观测对象是只有一个物体、且是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时,人们观测这个物体而得到之关于这个物体的一个观测结果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这一个整个的物体,人们既不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或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也不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或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参照对象,因而,人们也不可以标示关于这个物体之观测结果的部分。观测结果总是由观测者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结果,所以,一个观测结果总是对应着观测者的一次观测活动;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总须要一个观测对象,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还总须要一个参照对象,因此,一个观测结果不仅总是对应着只有一个观测对象,一个观测结果还总是对应着只有一个参照对象。虽然一个观测结果不仅总是对应着一个观测对象、还总是对应着一个参照对象,但是,人们进行观测活动而得到的观测结果所反映的情况只是观测对象的情况;因而,当人们提到观测对象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时,该客观实在的对象通常只是观测对象而不包含参照对象;因而,当人们提到观测对象的标示部分所对应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时,该客观实在的对象通常只是观测对象的部分或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而不包含参照对象,该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既不包含参照对象的部分、也不包含参照对象的组成物体。

当观测者进行观测活动时,观测者的观测活动按照顺序总是可以被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确定观测对象、是把观测对象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是把观测对象与其它客观实在的对象也区分开来。观测者对观测对象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观测者把观测对象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根据的是物体的客观性,观测者把观测对象与其它客观实在的对象区分开来根据的则是物体的相对性。第二步是进行对比、是把已经被确定的观测对象与也已经被确定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人们只有把观测对象和参照对象都确定以后、才可以将它们进行对比,人们对参照对象的确定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因而对比也总是须要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才可以完成;对比还总是把观测对象和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对比总是既须要根据观测对象的客观性又须要根据参照对象的客观性才可以被完成,对比总是既须要根据观测对象的相对性又须要根据参照对象的相对性才可以被完成。人们在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须要参照对象;参照是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进行的活动,参照总是包括有参考、比照、对比、对照的意思;参照也总是包括有两个步骤:一、确定参照对象,二、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对参照对象的确定、还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参照活动也还总是须要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进行;而从人们观测的立场,客观实在的对象只有要么是物体、要么是物体集合;因而,参照也是须要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才可以被完成,参照也是须要根据物体的客观性才可以被完成,参照也是须要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才可以被完成。人们在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须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因而人们在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须要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在观测活动中总是须要参照对象;人们的确定参照对象的行为属于是人们的参照活动,人们的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的行为、也属于是人们的参照活动,人们的参照活动总是包括有两个步骤(一、确定参照对象,二、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人们的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的行为、既属于是人们的观测活动、也属于是人们的参照活动;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总对应有且只有一个确定的观测对象,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也总对应有且只有一个确定的参照对象,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即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总是包括有一次参照活动的第二步,人们的一次参照活动还总是包含有这一次参照活动的第一步,因而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还总是对应有一次参照活动的第一步,所以,人们的一次参照活动总伴随着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而发生,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总伴随有一次参照活动。不管是观测的第一步,还是观测的第二步,抑或是观测活动所伴随的参照活动,都须要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才可以完成;不管是观测的第一步,还是观测的第二步,抑或是观测活动所伴随的参照活动,都与客观性有关,因此,观测活动总是客观性的活动,观测结果也总是客观性的结果;不管是观测的第一步,还是观测的第二步,抑或是观测活动所伴随的参照活动,都与相对性有关;因此,观测活动总是相对性的活动,观测结果也总是相对性的结果。

人们在观测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总是必须先确定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然后才可以对其进行观测。人们确定客观实在的对象作为观测对象的行为也属于是观测活动;人们确定客观实在的对象作为观测对象的行为属于是观测活动的第一步;人们一旦开始确定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并以之作为观测对象,人们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观测活动也就开始了;人们一旦确定了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并以之作为观测对象、而且也将其与参照对象完成了一次对比,人们也就完成了一次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观测活动。只要有人在进行观测活动,观测者对观测对象就具有“观测”关系;但是,只有当人们要么确定参照对象、要么进行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时,即只有当观测者的观测活动涉及到参照对象时,观测者对参照对象才具有“参照”关系。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都可以被分为两步,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时、总是须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只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了一次对比,就完成了一次观测活动。观测者每进行一次参照活动,也总是必须先确定参照对象;人们在参照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也总是必须先确定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然后才可以对其进行参照,然后也才可以将观测对象与其进行对比;人们也只有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了一次对比,才完成了一次参照活动。人们一旦开始确定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并以之作为参照对象,人们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参照活动就也开始了;人们一旦确定了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并以之作为参照对象、而且也将观测对象与其完成了一次对比,人们也就完成了一次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参照活动。观测者每完成一次观测活动,就得到关于这次观测活动之观测对象的一个观测结果;多个观测结果总是对应着由观测者进行的多次观测活动;每一个观测结果都对应着由观测者进行的一次观测活动,每一个观测结果都对应有在那一次观测活动中的观测对象,每一个观测结果都对应有一个观测对象。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都伴随有一次参照活动,人们的每一次参照活动都须要参照对象;虽然人们只有在进行参照活动时才须要参照对象,但是,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总伴随有一次参照活动、且伴随有只有一次参照活动,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还都须要对比,人们的每一次对比也都须要参照对象,因而,一个参照对象不仅对应着一次参照活动、还对应着一次观测活动;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都伴随着只有一次参照活动,所以,每一个观测结果都对应有在那一次观测活动中的参照对象,每一个观测结果还都对应有一个参照对象;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总对应有一个参照对象,而且每一次观测活动对应着只有一个参照对象。人们的任何一次观测活动总伴随有且只有一次参照活动;人们每进行一次观测活动,那么该次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既是该次观测活动的第二步、也是该次观测活动所伴随之参照活动的第二步;所以,当人们在描述物理现象时提到观测活动时,该观测活动所指代之人们的行为还可能既包括有该观测活动、也包括有该观测活动所伴随的参照活动;即人们还可能把一次观测活动以及该次观测活动所伴随的那一次参照活动统称为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人们还可能对一个观测对象连续进行多次观测、而选取得到的多个观测结果中的一个观测结果作为那多次观测活动的观测结果;如果人们对一个观测对象连续进行多次观测、而选取得到的多个观测结果中的一个观测结果作为那多次观测活动的观测结果,虽然人们进行了多次观测活动,但是人们只选取了一个观测结果,所以人们还通常把那连续的多次观测作为观测者的一次观测活动;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都对应有该次观测活动的观测对象、都对应有该次观测活动的参照对象、都对应有该次观测活动的观测结果,如果人们把连续的多次观测作为观测者的一次观测活动,那么观测者选择那多次观测活动中的哪一次观测活动对应的观测结果作为那多次观测活动的一个观测结果,该观测结果也总对应着那多次观测活动中的那一次观测活动的观测对象,该观测结果还总对应着那多次观测活动中的那一次观测活动的参照对象;如果人们把观测者的多次观测活动作为观测者的一次观测活动,观测者在那多次观测活动所选择的参照对象还通常是同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总可以对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多次观测,人们也总可以对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多次参照;人们通常对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多次观测活动、以获得关于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多个观测结果;人们对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之完整的认识,总是须要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多次观测、得到关于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多个观测结果以后、才可能完成。

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确定观测对象,总是须要确定参照对象,总是须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按照顺序先执行观测的第一步、再执行观测的第二步;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必须确定了观测对象以后,必须也确定了参照对象以后,才可以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时,总是须要参照对象。观测者对观测对象的确定是对观测对象的选择,观测者对参照对象的确定是对参照对象的选择;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可能是先确定了观测对象再确定了参照对象,也可能是先确定了参照对象再确定了观测对象。在人们周围,有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这些物体也都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在人类长期的历史中,人们通过无数次地观测活动、选择和指定了一些物体作为固定的参照对象、然后在每次观测活动时通常是把观测对象与这些固定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这些固定的参照对象通常被称为一般参照物。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时,总是须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可能是先确定了参照对象、再确定了观测对象、然后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这样的观测活动就是观察;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也可能是先确定了观测对象、再确定了参照对象、然后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这样的观测活动就是比较;观测者在观察或比较时,如果观测者选择的参照对象是一般参照物,这样的观测活动则可能是测量。

分析的情形比较复杂。分析通常是由观测者对一个观测对象的部分或一个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的观察、比较、测量;分析也常指观测者把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部分标示出来,然后要么对各个标示部分各自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要么对各个标示部分各自对应之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分析还常指观测者把多个观测结果各自对应的观测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如果是分析观测对象的部分或分析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而且观测对象对应着只有一个物体,那么这个观测对象所对应的那一个物体一定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这样的分析是对观测对象所对应之物体的部分或观测对象所对应之物体的组成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如果是分析观测对象的部分、而且观测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这样的分析通常是对观测对象所对应的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些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如果是分析一个观测结果的部分,则通常是重新选择参照对象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可能是选择原来的参照对象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如果原来的参照对象对应着只有一个物体、且是对应着具有比自身微观之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也可能是选择原来之参照对象的部分或原来之参照对象的组成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如果原来的参照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则可能是选择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个物体或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些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如果原来的参照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且其中有的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还可能是选择该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之物体的部分或该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之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也还可能是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更还可能是选择另外的一些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当一个另外的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还更可能是选择这一个另外物体的部分或这一个另外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然后再把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可能是把原来的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如果原来的观测对象对应着只有一个物体、且是对应着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则可能是选择原来的观测对象所对应之物体的部分或原来的观测对象所对应之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新的观测对象,再把新的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如果原来的观测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也可能是选择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个物体或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些物体作为新的观测对象,再把新的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如果原来的观测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且其中有的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还可能是选择该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物体之部分或该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物体之组成物体作为新的观测对象,再把新的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而分析多个观测结果,则是把各个观测结果各自的整体分别作为标识部分、然后像分析一个观测结果的标示部分那样依次进行分析;至于分析多个观测结果之各自的标示部分,则是把各个观测结果之各自的标示部分、像分析一个观测结果的标示部分那样依次进行分析。

当人们标示观测结果时,人们的行为是分析。当人们标示观测结果时,人们总是已经完成了一次观测活动;人们可能须要选择这一次已完成之观测活动所对应的观测对象进行新一次观测,人们也可能须要选择这一次已完成之观测活动所对应的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新一次观测,人们还可能须要选择这一次已完成之观测活动所对应的观测对象组成物体进行新一次观测。人们的每一次分析通常都对应有观测者的多次观察、多次比较、多次测量,人们的一次分析总是可能对应有观测者对一个观测对象的多次观察、多次比较、多次测量。当人们标示观测结果时,人们还可能须要为新一次观测活动选择新的参照对象;当观测者标示观测结果的部分时,观测者选择的新的参照对象与观测者的标示行为、要被标示的观测结果、要被标示出来之观测结果的范围、观测结果之要被标示的部分都有关;当观测者标示多个观测结果时,对于各个观测结果,观测者新选择的各个参照对象总可能不是同一类物体、可能不是同一种物体、可能不是同一些物体、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组成物体、也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的部分、还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当观测者标示一个观测结果的多个部分时,对于一个观测结果之要被标示的各个部分,观测者新选择的各个参照对象也总可能不是同一类物体、可能不是同一种物体、可能不是同一些物体、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组成物体、也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的部分、还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