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转贴】对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的一些看法 -- 梦里依稀

共:💬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由「不抵抗」到抵抗──国府因应「九.一八」之决策过程与困境

由「不抵抗」到抵抗──国府因应「九.一八」之决策过程与困境

台湾大学历史系

提 要

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曾使国府陷入「和则政府必

推倒於内,战则必推倒於外」的两难局面。延至翌年「一.二

八」之役,前后四个多月间,决策过程的迟回却顾,形成了近

代对日关系史上,最受批评的课题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个人看

法,认为此一时期国府外交政策,实际处於某种青黄不接的「空

窗」阶段;表现而外,就是不稳定的「尝试-错误」特徵。详

究其因,主要来自政治体系的种种问题:内则派系不和、共识

难产;外则无法维持「自主性」功能,有效扮演「守门员」角

色。以致「国内因素」惯常凌驾「国际因素」,成为左右决策

的真正关键;外交政策的产出,自然缺乏应有的稳定性与一贯

性,动辄陷入周边环境的冲突当中。

故本文尝试改以「政策选项」的概念,取代一般以「实力人物」为

主线的研究途径;并将此一「尝试-错误」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不

抵抗政策」延续时期、事变扩大时期与孙科主政时期。透过决策者「为」

与「不为」的各种选项,凸显国府对国内、对日本、乃至对国联的复杂

困境与政策考量。最后归结於对此一主题之现有研究,提出笔者的管见

与修正,以期考察反思,有待日后超越。

关键词:中日关系 九一八 不抵抗政策 抗战 外交 政策过程 蒋

汪合作 张学良 派系 锦州中立区 宁粤之争

一、前言

二、「不抵抗政策」延续时期

三、事变扩大时期

四、孙科主政时期

五、结论

一、前言

1、决策的迟回却顾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午后十时三十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

铁路」轨道一段,而后展开全面军事行动,史称「九.一八」事变。事变既起,国府随之

陷入「和则政府必推倒於内,战则必推倒於外」的两难局面。(1) {cchere.com 阿康}

延至翌年「一.二八」之役,四个多月间,决策的迟回却顾,形成国府对日关系史上,最

受批评的课题之一。天津《大公报》曾指为「误国害事,其咎深矣」:政府审度实力,权

衡利害,战苟可能,立应准备;若曰不可,应谋转圜。乃对内既迎合群众、隐蔽真情,坐

令怒潮高张,不可遏止;对外则一无策画、听其自然,实行推宕不负责任之官僚办法。直

至拖无可拖、内外瓦解,主席下野、全局倒坍,误国害事,其咎深矣! (2)

论史者也率持负面看法,认为期间的「不交涉」、「空言抵抗」,失策「较不抵抗尤重」

、「才是真正应被指责的不抵抗」。(3) 批评固多,惟真能由「决策过程」著手,详其肇

因端由之作,却相对少见。大陆学者一般由於意识形态的局限、以及资料来源的欠缺,论

述层次仍多停留在「不抵抗」的挞伐之上。 (4) 至於台湾此间研究,早期有梁敬□氏所

著《九一八事变史述》,内容著重事变经纬;然对国府因应,则叙述明显过简,或系格於

当时环境之故。(5) 另外,中研院近史所谢国兴氏在有关《塘沽协定》的大作中,亦曾以

相当篇幅,界定所谓「不抵抗政策」;不过其所谓「九.一八」至「七.七」,中国对日

皆采「不抵抗」,恐怕也有待商榷。(6)最后,此课题专门研究之翘楚,当推政治大学蒋

永敬氏;无论分期架构、观点推论,多已成为学者必加参考之典范。 (7) 惟在国府决策

过程、与人物历史评价上,现已容有补充修正的空间。(8)

以上诸作品,可得检讨者:

第一,在「研究途径」方面,此一时期国府内部派系竞逐关系,实际仍相当激烈;影响所

及,决策过程自难免於「派系政治」的若干惯性。例如当时几位实力人物,蒋中正、汪兆

铭、胡汉民、乃至张学良,身处环境结构的形格势禁中,对日主张往往只在少许选项的差

异;然而对外表达上,或者基於党同伐异的需要、或者出自意气宿怨的争执,经常都有夸

大彼此分歧的倾向,凸显了「派系政治」下,所谓「教条主义」(doctrinalism)的问题

。因此,过去学者在「研究途径」上所惯以单一人物为主线、或以「和/战」两极为分类

,解释效力可能容易受到限制,甚至造成简化或误导的历史印象。(9)

第二,在「史料解读」方面,由於此一时期,国府对日政策正处於「不抵抗」到「一面抵

抗.一面交涉」的过渡阶段;内则派系纵横捭阖、外则步伐歧出杂沓,整个决策过程明显

呈现不稳定的「尝试-错误」特徵。所谓「摸著石子过河」,当局者面对一日数变、矛盾

充斥的复杂环境,不免常有朝令夕改、乃至虚虚实实的演出。因此如何甄别、判断史料的

重要性与落实度,就构成学者在政策分析上,极为严肃的另一挑战。除了掌握、重组各项

时地因素外;史料背后所透露的派系立场、以及存在政治竞技场中的谣言诳说、人格中伤

,在在都会影响结论的产出,也都须要学者的抽丝剥茧、步步为营。

第三,在「历史评价」方面,由於事变初期「人民外交」迷思盛行、加上史家长期「民族

主义」写作需要,似乎相关论著中,多有某种倾向,即将「战/和」抉择,视为价值上「

是/非」、「对/错」,乃至道德上「忠/奸」、「善/恶」的单一检验标准。导致历史

人物的描述,必须不断肯定其抵抗的决心;彷佛不由此径,便无法证明其领导的正确性。

相反的,「不抵抗」也几乎成为一种魔咒,被拿来攻讦特定的历史对象。实则,当初由於

和-战两难,国府采取的是「策略性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的作法,刻意避免

明确表态。於是就在后世的道德检验上,留下无穷争论。有无必要?亦是值得检讨的第三

点。

故此,本文改采「政策选项(alte rnative)概念,取代过去以「实力人物」为主线的研

究途径;并将整个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九月十八日事变爆发,至十月廿四日国联「行政院」第二次会议闭幕,是为

原有「不抵抗政策」延续时期。 (10) 包括诉诸国联、「不撤兵.不谈判」等选项,均系

沿袭过去既有的步骤。

第二阶段,由十月廿四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蒋主席宣布下野,是为事变扩大时期。日军北

进黑龙江、南犯锦州,使得国府左支右绌;「主政者上前线」、「锦州中立区」等选项,

亦因内外共识难产、决策者举棋不定,而著著落空。

第三阶段,由十二月十五日,至翌年一月廿八日「蒋-汪合作」出现、孙科请辞为止,是

为孙科内阁时期。由於派系互动已呈僵局,所谓「对日绝交」、「锦州抗战」等选项,相

继沦为画饼。最后有待蒋中正、汪兆铭两人复出,派系生态趋於稳定,政策规划才渐复正

轨。

2、「政策空窗期」与国府决策过程 所以笔者认为:自「九.一八」至「一.二八」,

国府在决策上所表现的迟回却顾,既不宜括约为「不抵抗」或「空言抵抗」等简化概念;

亦不应只是一味指责当局「一无策画」、「不负责任」以为足。此一时期,毋宁乃为国府

在政策制定上「尝试-错误」的一段过程。由於起始之「不抵抗政策」,业经证明无法因

应危机;而接替的新政策,又因政治体系内外的种种顾虑与困难,仍有待筹维,终至形成

四个多月间某种「政策空窗」的现象。

这种「空窗」现象,大抵可由国府决策过程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得到解释。按北伐以后

,「中国统一,而国民党不统一」,派系竞逐关系,不但形塑了国府政治体系的实质结构

,也始终是其「苦於对内」的主要根源。(11) 有效的决策,既须先在体系之中,透过派

系凝聚共识、甚至斤斤计较,其产出自是难免所谓「停滞性」(immobilisme),过程注

定缓慢而艰辛;(12)加上派系冲突的表达,往往夸大彼此在解决方案上的些微差异,更使

得政策的公开辩论,容易流於「教条主义」。通电、宣言尽管你来我往,却鲜少能够真正

兑现;在意识形态与政策规划上,彼此距离也极其有限。(13) 除了政治体系内部所存在

的派系紧张之外,体系对外还必须不时面对周边环境的挑战。

学者咸认,发展中国家与已开发国家,在外交政策制定上,有其截然之不同。盖后者「政

治制度化」(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程度较高,政策系由专业的官僚部门

、体制化的政党与利益团体,协调运作而成。政治结构的稳定,使得当局能够有效扮演「

守门员」(gatekeepers)的角色,整合筛选环境的各项需求;相对地,当局本身的「自

主性」(Autonomy)也较高,能独立於社会价值和群众行为之外,强调内部的行政准则与

法定程序。 (14) 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系,多数欠缺「守门员」与「自主性」

能力;反映在外交政策上,就是当局往往为了避免自身遭受反对力量的致命冲击,而将「

国内因素」摆在「国际因素」之前,成为左右决策的真正关键;外交政策的产出,也经常

是以政策对内的「功能」与「效应」,凌驾对外的「准则」与「程序」考量。其结果,自

然欠缺正常行政所应有的稳定性与一贯性,动辄陷入周遭环境的影响与冲突当中。民国廿

四年,时任湖北省主席的张群,为了推辞赴日任务,致电主持华北外交的黄郛,对於国内

的意态分歧,表示忧虑;主张「先定国是」,不能只是「以人应付」。著实说明国府对日

政策制定的困境:又据言:京中有命弟赴日之议。现在对日外交,重在先定国是,并负责

实行。如仅以人应付,纵有苏、张之才辩;绛、桧之请盟;昭君、文姬之绝色,亦无济於

事;即李鸿章奉诏议和,亦先电清廷,请定国是。现在全国意态分歧、枝节横生,如仅在

用人上著想,而不从办法上打算,纵再牺牲数人,复何裨益???(15) 所以决策过程的分

析,应该包含决策者「为」与「不为」(inaction)的各色选项。 (16) 「为」固然代表

了某种决策的产出,「不为」也经常凸显著决策环境的局限。这是吾人在尝试重新诠释国

府因应「九.一八」之过程时,需要加以全面考察者。因此,下文将就期间国府所面临的

政策选项,分阶段探讨,藉以了解决策者当初何以「不为」? 以及迟回却顾背后,国府

对日政策所遭遇的困境。

[size=1]

(1) 蒋廷黻,〈九.一八──两年以后〉,《独立评论》68 号(1933 年9 月17 日,东

京影印再版))

(2)〈真爱国者不应误国〉,天津《大公报》,1931 年12 月28 日。

(3) 梁敬□,《九一八事变史述》(台北:世界书局,1968四版),〈序〉,15;谢国兴

,〈塘沽协定的由来及其意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3(198 4 年6 月,

台北)

(4) 大陆南开大学教授俞辛□氏,即对此提出若干反思,当系近年较客观的论著之一。见

氏著,〈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张学良和蒋介石〉,《抗日战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45。

(5) 梁书对於国府的因应处置,仅以「和战之窘局」一节带过;并将窘局形成,归咎於学

运、中共与党争。於今视之,均有过度简化之弊。见梁敬□,《九一八事变史述》,10

7~137。

(6) 谢国兴,〈黄郛与华北危局〉(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2,1984

初版),39~56。

(7) 例如蒋氏高足,党史会刘维开氏,在大作中亦曾多所沿循乃师原有架构与评价。参见

氏著,《国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台北:国史馆,1995 初版),7~94。

(8) 蒋永敬,〈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八事变中国对日政策之争议〉,收入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编,《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1984 初版),355~379。

(9) 谢国兴曾尝试以「和/战」两极做成分类,来诠释「九.一八」之后的各界言论。但

也坦承:「其实从『九.一八』到《塘沽协定》,甚至到『七.七』事变及全面抗战以后

,和-战问题一直未能在国人议论中,得到一个共同认可的定论。不仅舆论界如此,政府

官员中也不例外。而且仅『和』、『战』两字所产生的内涵上之歧义,就可能造成许多争

论与混淆。??因此所谓『和-战问题』,原非二分所能完全说明白。」参阅氏著,〈黄郛

与华北危局〉,1990

(10) 按:本文所谓「不抵抗政策」,专指国府自民国十七年「济南事变」以来,所发展

而成的一套因应日、俄军事入侵的标准行动模式。具体内容,参阅拙著,〈「九.一八」

前后「不抵抗」政策的再思考〉,《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51(1999年12月,台北)

,176~185。

(11) 沈亦云,《亦云回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初版),432。

(12) 派系政治下,决策过程的各色特徵,参阅Andrew 1918~1923: Factionalism and t

he Failure California Press, 1976), pp.41~43.

(13) 所以「九.一八」前后,国民党内各派系还州「非常会议」的分裂与宁粤沪「四全

代9月1日,台北),17。

(14)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1968), pp.20~22.

[/size]

二、「不抵抗政策」延续时期

1、「直接交涉」之回避

「九.一八」爆发之初,国府回应,均系沿袭原有「不抵抗政策」的

作业程序:一面在纠纷地区避免冲突,一面将事端提交国际仲裁。

十九日午后八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首开会议,议决四点,

包括训令驻外代表向国际宣布等。(17) 国府外交部即於同日电告出

席「国际联盟」代表施肇基,要求依照《国联盟约》,促使日军退出

占领区域。(18)

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17)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60次常务会议纪录〉,收入中国国民党「党史

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35(1964年12月,台北),1191。另参见邵元著,

王仰清、许映湖注,《邵元日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一版),775。

(18) 中华民国外交问题研究会编,《中日外交史料丛编》5(以下简称《史料丛编》

日本制造伪组织与国联的制裁侵略」(台北:中华民国外交问题研究会,1964初版),

104~105。[/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与民国十七年「济南事变」、十八年「中东路事件」相

比,国府处置殊显胶柱鼓瑟者,则为「直接交涉」之回避。所谓「直

接交涉」,系指双方外交部门的直接接触、进行谈判。历年中-日

两国争端解决,率皆循此途径;幕后折冲、侧面疏解,尤不可少。

即如「济案」期间,军事对立严重,前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

与后方国民政府,也仍与日本朝野维持多重管道,随机运用。(19)

如此弹性,一则得以试探对方底线,掌握谈判状况;二则利於营造良

好气氛,有助争端解决。(20)此等功能,国府决策阶层自是了然於胸,

但却碍於舆论,不敢采行。(21)缘「九.一八」直后,国内反对「直

接交涉」声浪迭起;所持理由,盖系多年积累而成「交涉=卖国」的

政治迷思( myth)。 (22)

________________

[size=1]

19) 这些管道,包括东京方面,有张群(国府特使)、殷汝耕(外交部驻东京特派员),

与日本松井石根(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田中义一(首相)间的会谈;山东前线方面,

有何成浚(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熊式辉(总司令部高参)、罗家伦(委员),与日

军福田彦助(第五师团长)间的交涉;上海方面,有黄郛(国府外交部长)与矢

田七太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间的联系。此外,还有民间人士,如胡霖(天津《大

公报》总经理,代表天津日本驻屯军)、头山满等,穿梭其间、传递讯息。皆见沈亦

云,《亦云回忆》,361~362、373。

(20) 「九.一八」翌日清晨,时居张学良幕下的顾维钧,就曾提议找日本人直接交涉:

「我认为,要紧的是--事实上真正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唯一希望是--探听出当地日本

负责人士的意向。??关于『三百件悬案』的事实或细节,我了解不多,而且我怀疑

是否有那么多。但是无论数目若干、问题性质如何,必定有些案件是能够经由互相妥

协来解决的。解决几个案件就会缓和气氛,从而铺平更全面解决的道路。」足见「直

接交涉」的功能所在。见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1(北京:中华书局,1983初版),

415。

(21) 十二月廿九日,国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铁城就在「中央政治会议」上坦承:

「现在我们都是同志,打开天窗说亮话。如果进行『直接交涉』,这严重的局面,马上可

以打开。但全国人民反对『直接交涉』,所以定了之后就很难办。」〈「中央政

治会议」第300次速纪录〉,收入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

要文献》(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92初版),215。[/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因民国以来,国事日非,当局「合法性」随著国民觉醒,每下

愈况。「五.四」一役,学生殴击驻日公使章宗祥、焚毁前外次曹

汝霖家宅,进而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巴黎和约》,乃为所谓「人民

外交」树立一项迷思。(23)尔后群众游行、学生串连,形成外交危机

常景;包围代表、谴责攻讦,每为交涉关头梦魇。(24)各方党派又乘

势利导,即连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也在「华盛顿会议」后,

指责徐世昌政府,同意会外与日本直接交涉山东悬案,乃系「卖国

奸谋」,号召全民起而诛之:

山东问题,徐世昌久欲与日本「直接交涉」,只因国民监视

綦严,不敢肆行己意。今竟借「华盛顿会议」,派遣代表赴

美,以英、美两国代表劝告为词,悍然与日本「直接交涉」,

而无所忌惮。似此甘心卖国,挟外力以压国民,实属罪不容

诛!本大总统以「救国讨贼」为己任,??特宣布徐世昌及

其党羽卖国奸谋。凡我国民,其共起诛之,毋后!(25)

「直接交涉」变为「私相授受」、斡旋让步视同「甘心卖国」,迷

思形成的心理牢笼,压缩了「九.一八」之后,应有的决策空间。

_______________

[size=1]

(22) 所谓「迷思」,系指某类故事典型,被以后世的观点,赋予特别的含意

或重要性,以使群众的经验更趋一致,教育他们理解困境、认识敌人。见Henry Tudor,

Political Myth(N. Y.: Praeger Publishers, 1972), 137~140.

(23) 例如民国十年,国民党系的刊物上,就有作者歌颂「五.四」:「『五.四』后,

人民有了与闻外交、谈谈国事的兴趣。看一看大的、小的政府,所有对外对内底一切措

施,简直『混蛋一个』,把事体弄得不可收拾。我们以前迷信政治,只因不晓得他们

干些什么勾当;这番看清了,他的威信当然不再有势力在我们脑中盘旋。」这种歌颂,

实际就是典型「人民外交」迷思的塑造。李宗邺,〈「五.四」后爱国运动底影响〉,

《芜湖》(1921年5月31日,上海),转引自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

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71,1994初版),170。

(24) 例如民国十年「华盛顿会议」决定,「山东问题」由中、日两国另行会外交涉。中

国在华府所谓「国民代表」即前往代表团质问。十二月一日,会外交涉开始,留学生又

图阻止代表团赴会未果,现场一片「卖国贼」叫骂不绝。参见李绍盛,《华盛顿会议

之中国问题》(台北:水牛出版社,1973初版),175,注14。

(25) 孙中山,〈宣布徐世昌卖国奸谋令〉,原载上海《民国日报》,1921年12月23日,

转引自《孙中山全集》6(北京:中华书局,1985一版一刷),45。[/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在巩固「合法性」的优先考量下,当局只能舍弃弹性外交,僵

硬地强调「国际仲裁」的必要性与单一性。

2、〈币原五原则〉之拒绝

与国府处境相反,以外相币原喜重郎为首的日本外交当局,则

利於「直接交涉」的解决方式。币原早年曾经面告黄郛,「难道中

-日之间,没有其他方法,打开僵局而谋两利?必欲原告、被告,

在西方人面前请裁判?」质疑中国「联洋制日」的作法。(26)加上「九.

一八」前夕,日本报章竞相揭载「中村事件」,耸人听闻;军部与

民间右翼团体又推波助澜,「强硬论」高唱入云,(27)使得币原一贯

标榜的「协调路线」陷於孤立。此时若再低调接受国联仲裁,将不

啻坐实「软弱外交」的指控。

尤其令币原忧虑者,还是军部的动向。「九.一八」在日本,

既是对外,也是对内,挟有军事政变的威胁意味。(28)如果外交部门

无法迅速解决,将更予原本强势的「少壮军人」趁隙蹈危之机,甚

至破坏日本宪政的正常运作。(29)故惊变之余,阁议一面作出「不扩

_____________

[size=1]

26 沈亦云,《亦云回忆》,355。

27 民国廿年六月廿七日,日军参谋本部派至中国东北进行「作战地志调查」的中村震

太郎上尉一行,在洮南地方遭到驻军杀害,史称「中村事件」。日本右翼团体乃得借题

发挥对华之「强硬论」。参见日本国际政治学会「太平洋战争原因研究部」编,《太

平洋战争道》1,「满洲事变前夜」(东京:朝日新闻社,1962初版),403~413。

28 学界对於日本军人发动「九.一八」,向有以「国外先行论」解读者。强调当时日军

中央与驻外军间存有歧见。前者持重,认为满、蒙问题,须先由国内政治改造与国际

舆论培养解决起,是为「国内先行论」;而后者急进,主张一举占领满、蒙,再图国

内政治的根本改革,是为「国外先行论」。故「九.一八」的爆发,实另具对内夺权

之意。参见陈昭成,〈日本之大陆积极政策与九一八事变之研究〉,(台北:嘉新水

泥公司文化基金会研究论文46,1966初版),52;梁敬□,《九一八事变史述》,36。

29 民国廿一年初,日本志士萱野长知奉首相犬养毅之命,秘密来华会晤国府中委居正、

邹鲁等人,告以:「九一八事体,不特是你们中国的不幸,也是我们日本的不幸。如

果事实上完全成功,日本正常的政治,将为日本军人摧毁」。见邹鲁,《回顾录》(南

京:独立出版社,1946初版),698。[/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的对外声明;(30)一面则由币原於十月九日照会中国驻日公使蒋

作宾,提议直接交涉。(31)迨廿六日,日本政府又发表第二次声明,

正式提示五点,作为谈判基础,世称〈币原五原则〉:

1. 放弃相互的侵略政策及行动;

2. 尊重中国领土之完整;

3. 彻底取缔妨害相互通商自由、及煽动两国间恶感之组织性

运动;

4. 对日人在满洲各地所有之和平性事业,予以有效保护;

5. 尊重日本在满洲之条约权益。(32)

首相若□礼次郎且於次日表达「不谈判.不撤兵」的立场,强调:

倘中国能够接受〈五原则〉各项,无论何时均可撤兵;否则万难先

行撤退。(33)

〈五原则〉的提出,等於逼迫国府,面对「直接交涉」的新选

项。国府对此,内部存有不同看法。为因应危机而成立的「特别外

交委员会」(以下简称「特委会」)秘书长顾维钧,就力主积极提

出对案,「速定全盘方针、拟就具体办法,从容逐步应付」;(34)

但包括蒋主席在内的一派,则倾向「信赖国联」、「不撤兵.不谈判」

等既有方针。世论於兹,多谓蒋的决策,系临场受到国联秘书处卫(30)

九月廿四日,日本政府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第一次声明。除了为日军行动辩护

之外,还强调内阁会议「不扩大」的方针、以及对於「满洲」没有任何领土欲望云云。

然而在政府-军部「二元外交」的畸形发展下,这项声明不久即成废纸。参见(日本)

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下),「文书」(东京:原书房,1988六版),

181~182。

_______________

[size=1]

31〈日外相币原覆驻日公使蒋作宾照会〉,《革命文献》34,903。

32 《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下),「文书」,185~186。

33 蒋作宾著,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市档案馆编,《蒋作宾日记》(江苏海门:江苏古籍

出版社,1990一版一刷),374。

34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寒申电〉(1931年10月14日),收入〈九一八事变后顾维钧

等致张学良密电选〉(上)(以下简称〈顾维钧密电选〉),《民国档案》1985年第1

期(1985,南京),11。[/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局长拉西曼( Ludwik J. Rajchman)与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的左右。

(35惟笔者认为,蒋实具个人定见;尤其上述方针,皆系「不抵抗政

策」之固有环节,而为「九.一八」直后,国府所始终坚持者。所

以廿七日,上海「统一会议」召开,(36)蒋即叠电南京方面代表蔡元

培、李煜瀛等人,声言「不撤兵.不谈判」是「党国存亡之惟一关

键」,强势要求广东方面,就此达成一致:

弟意:现时对外所急应表示者,即日本如不撤兵完毕,则我

国决不与其「直接交涉」之方针。此为今日外交成败、党国

存亡之惟一关键。请公等须於此点,有一共同精神之表现,

其他则非今日外交之所急需也。(37)

四日之后,中国政府致电国联,拒绝接受〈五原则〉,重申谈判先

决条件,必须日军开始撤兵;并由国联设立永久调解机关,公正解

决两国纠纷。(38)

对此,日后史家颇有致憾者 (39);即连蒋主席本人,也在廿三年

十月〈敌乎?友乎?〉一文中,惋叹当初「步步错过」:

及至「九.一八」事变既起,彼时中国舆情昂奋异常。??

胡适之先生等,即有不惜依据日本所提《五项原则》,毅然

「直接交涉」的主张。当局终於迟回却顾,坚持「不撤兵.

[size=1]

35 颜惠庆原著、姚崧龄译,《颜惠庆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3初版),

164~165;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1,417~418。

36 按:上海「统一会议」,系国民党内为解决自该年三月以来,所谓「宁-粤之争」,

而由南京、广州双方代表,自十月廿七日至十一月七日,於上海所展开的协商会议。

过程见《国闻周报》8卷44期(1931,北平),「上海会议」。

37〈蒋中正致张群转蔡元培等.十月感电〉( 1931年10月27日),《蒋中正总统档案》

(以下简称「蒋档」),《革命文献拓影》12,「统一时期.渖阳事变」,66~68;〈蒋中

正致张群转李煜瀛等.十月俭午电〉(1931年10月28日),《蒋档.筹笔》,「统一

时期」,档号2010.20/4450.01~061,国史馆庋藏。

38〈中国政府为日政府宣言事致国联「行政院」节略〉(1931年10月31日),《革命文献

》39,2385~2387。

39 例如史家沈云龙即曾批评此一决策「殊难索解」。见氏著,〈九一八事变的回顾〉,

《传记文学》33:3(1978年9月),18。[/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交涉」之原则,致使日本缓和派不能抬头、军人气势日张,

问题愈陷僵化。??可惜步步错过,以造成此后不可收拾的

局面。这不能不说当局没有决心、及不负责任之所致。(40)

然而回顾其事,实则十月下旬,中、日两国当局,皆已非稳固

之政府。南京方面固然内逢党争、外困舆论;东京方面也同样遭遇

少壮军人的挑战。该时以日军参谋本部课长桥本欣五郎为首的「樱

会」份子,因不满内阁「不扩大」方针,计划於十月廿一日串连海、

陆军官,发动兵变,攻杀内阁首相、各党党魁、乃至财界钜子 (41)

。此一「十月事件」虽因行动不慎,胎死腹中,但已慑服日本朝野。

蒋作宾的观察:西园寺〔公望,日本政坛元老〕来兴津,若□往访,嘱若□

对於「满洲事件」应速为妥善办理。宫内、政府、军界、各

重臣均形忧虑,各方均陷於进退维谷之境。「民政党」亦陷

於不得不服从军阀之地位。??

各方为军阀造成恐怖时代,颇有正义无人敢於公然主持。日

本军阀之横行,可谓极矣!彼等常谓:政府若不要我辈军人,

我等即可在满洲成立一新国家云。(42)

结果,首谋桥本,以叛国犯上之行径,竟只罹二十日「重谨慎」(禁

闭)之处分。(43)

日本内阁至此,俱连制裁军部的勇气,亦已丧失;(44)

外交部门所余者,「从恶」与「补苴」二途而已。(45)

所以说,国府回拒〈五原则〉,固然有其「未尽人事」之憾;

_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40 蒋中正,〈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检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3(以下简称《史料初编.绪编》)

(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初版),620。

41 关于「十月事件」之行动计划,参见今井清一、高桥正卫编,《现代史资料4──国家

主义运动I》(东京: 书房,1963初版),66~67。

42 此为蒋作宾十月廿七、廿八日日记。见蒋作宾,《蒋作宾日记》,374~375。

43 李炯,《军部昭和史》(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7初版)(上),72~75。

44 梁敬□,《九一八事变史述》,92。

45 沈亦云,《亦云回忆》,345。[/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若「直接交涉」期於必成,则内外变数犹多,前途未可乐观。毕

竟当时两国政府的「自主性」,都已受到考验;妥协空间能有几何,

实是值得怀疑。

3、「不撤兵.不谈判」之坚持

国府拒绝〈五原则〉的理由,乃在坚持「不撤兵.不谈判」之

连环套,强调事变收束,必日军先自占领地区撤兵,由中国接收,

才有「直接交涉」可能。此一选项,本系国府自「济南事变」以来,

「不抵抗政策」的一环。惟过去多持相当弹性,现实层面并未真正

贯彻 (46);而今却於「九.一八」交涉关头的十月、十一月间,逆势

操作、动见坚持。追论其因,殆有四端:

首先,事变猝起,国府对於日方外交部门的角色、与乎「直接

交涉」的要求,俱乏信任;唯恐入彼彀中,演成「城下之盟」。九

月廿二日,蒋对日智囊之一的上海市长张群,报告间接探问驻华日

使重光葵的印象是「讳莫如深」;判断日方欲藉事变,要挟所谓「满、

蒙悬案」。故宜坚持「双不」,以免为所劫持:

??再,昨托人间接向重光密探日方意旨,重光讳莫如深,

但谓彼本主张,暂置满、蒙问题,先行解决其他悬案;今渖

事发生,不能如愿,实深遗憾云云。观其意旨,似日方必须

我方先行承认,解决满、蒙悬案,方可撤兵。似此蛮横,殊

可痛恨。此间一般识者意见,应不问日之久暂,必须忍辱负重,坚接

〔持〕日先撤兵,我始谈判;庶免为所劫持,损失更大。(47)

_________________

[size=1]

46 例如「济案」的官方交涉,始自民国十七年七月十九日,日本上海总领事矢

田七太郎拜会国府外长王正廷。其事即在山东日军撤退之前。后者撤退,甚至延宕到协

议达成的两个月后。可见「双不」原则,早期并非不可变通。(日本)参谋本部编,

《昭和三年「支那事变」出兵史》(东京:岩南堂,1971再版),142~143;乐炳南,

《日本出兵山东与中国排日运动》(台北:国史馆,1988初版),235。

47 〈张群自上海致蒋中正.九月养电〉(1931年9月22日),《蒋档.领袖特交文电专案

整理》,「渖阳事变」2,资料号20011063。[/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主流舆论在此阶段,也呈一面倒态势。(48)天津《大公报》即

屡发社评,申论「双不」的必要性;要义皆是对於日方谈判诚意,

表示怀疑。(49)

其次,事变以后,各地学生、民众几无日不会,各党各派又间

而运用。(50)九月廿八日,外交部长王正廷遭到围殴,旋即辞职,更

直接冲击决策体系。(51)在「人民外交」迷思之下,众人偏好就是合

理,遂使「力排众议」的可能性趋於微渺。十月廿九日,蒋主席在

「特委会」上,虽明知「日本对於此次国联决议坚不接受,已甚明

显」,以后情势「更为严重」;但还是决定「信任国联」:

吾人处此情状之下,单独对付既有许多顾虑;而一方在国际

上,已得到一致同情。以后自应信任国联,始终与之合作。

而为国联本身设想,倘此事无法解决,以后世界和平一无保

证,国联即可不必存在。对外宣言中,应将此层意思,明白

表示。(52)充分显露国府在内忧外患的困局中,决策上的保守倾向。

第三,日本政府之所以在国际上,频频释放「直接交涉」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48 暨南大学李盈慧氏,曾就此一阶段,舆论一面倒支持「双不」原则,提供了

量化证明。见氏著,〈抗战前三种刊物对中日问题言论之分析--东方杂志、国闻周报、

独立评论之比较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3),81。

49 例如:〈现状之下何从交涉〉,天津《大公报》,1931年9月27日;〈今日之国联会议

〉,天津《大公报》,1931年10月13日。

50 十二月十四日,时任「京沪卫戌司令长官」的陈铭枢,就向蒋报告示威学生的政治背

景:「此次上海请愿示威运动,据闻其主动份子,首为『国家主义』派、及与该派同

主张之罗隆基、王造时等;次为『苏社』之黄炎培等。共产份子势力甚微,即『国家

派』及『苏社』人士,亦极不欲共产份子参加其间。」云云。可窥各派运用学生之一

斑。〈陈铭枢自上海致蒋中正.十二月寒申电〉(1931年12月14日),《蒋档.领袖

特交文电专案整理》,「淞沪事件」2,资料号20014297。

51 王正廷受殴一幕,参见沈云龙,〈九一八事变的回顾〉,16。

52〈「特委会」第25次纪录〉,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

献》,89。此处所谓「国联决议」,系指十月廿四日国联「行政院」第二次决议,限

期日军自东北撤兵。[/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亦不无离间各国之意图。九月廿二日,国联初次就事变举行辩论,

日本代表芳泽谦吉即倡言两国「直接交涉」;并称有国府大员,已

在布署此项事宜;(53) 警告国联勿事干涉,以免刺激日人舆情云云。(54)

为此,「特委会」还於十月一日,郑重电告施肇基,重申「不撤兵.

不谈判」原则,保证不会撇开国联,另辟溪径:

在日本未撤兵以前,中国不能与日本作任何交涉;即在日本

完全撤兵后,中国对于日本之侵略与压迫,亦惟有信任国联

始终主持公道,以维持世界之和平。(55)

第四,十月中旬以后,由於调停前途日趋暗淡,列强开始透过

管道,希望国府接受日方安排,以为国联解套。十五日,英国驻华

公使蓝浦生(Miles W. Lampson)在南京、国联「行政院」主席白里

安(Aristide Briand)在日内瓦,分别会见蒋主席与施肇基,建议仿照

当年「华盛顿会议」解决山东问题模式,在第三国旁听之下,由中

-日双方「直接交涉」。(56)

对於这项发展,中国朝野俱感忧虑。「促谈」压力既次第浮现,

列强中途松手可能性大增,反而更迫使国府,紧抱「双不」原则,

以策万全。天津《大公报》即公开质疑国联态度,认为唯有「双不」,

才能自我保护:

盖国人须知:国联所欲防止者,乃中-日战争。至於中-日

间之「蒙、满悬案」,本非所欲问,且亦无暇问。吾人今日

只可坚执「不撤兵,不能交涉」;断不应以中-日交涉,全

部倚赖国联。如果口口声声,听之国联,万一彼以不能轻率

_______________

[size=1]

53 按:此处所谓「国府大员」,实指九月十九日,宋子文与重光葵在上海之密商。两人

原本计划同赴东北视察。但因「九.一八」猝发,而告中止。事见币原喜重郎,《外

交五十年》(东京:读卖新闻社,1951初版),173。

54 韦罗贝(W. W. Willoughby)著,薛寿衡等译,《中日纠纷与国联》(上海:商务印

书馆,1936初版),42。

55〈「特委会」第2次纪录〉,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

献》,10。

56〈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删未电〉( 1931年10月15日),〈顾维钧密电选〉(上),

《民国档案》1985:1,12。[/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许之先决条件,劝我承认,岂不更僵?(57)

「特委会」也连日会商,於十七日议决六项原则,坚持日军须在国

联监视下撤兵;将来两国交涉,也须在国联照拂下进行。(58)

迨廿六日〈币原五原则〉揭晓,国府终究仍以「不撤兵.不谈判」为词,

加以回拒。

_______________

[size=1]

57〈不撤兵何能商条件〉,天津《大公报》,1931年10月21日。

58 关于国际促谈以后,国府内部决策过程,分见〈顾维钧密电选〉(上),《民国档案

》1985:1,12~14;〈「特委会」第16次纪录〉、〈「中央政治会议」第294次速纪录〉,

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62、196~197[/size]。

三、事变扩大时期

1、「主政者上前线」之表态

十月下旬以后,「九.一八」已非原来面目。日军动作频频、

国联处置又长期延宕;国府逐步体认「夜长梦多,殊堪忧虑」,(59)

「不抵抗政策」显然面临「图穷匕现」困境。所以十一月上、中旬间,

针对日军进犯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国府发出一连串「就地抵抗」

的督促、与代理省主席马占山「江桥战役」的嘉勉。(60)然而由於地

理悬隔,黑省战事,南京当局所能著力处甚少;欲求维系国内认同、

_______________

[size=1]

59 十月廿五日,国联「行政院」第二次会议闭幕翌日,顾维钧即致电张学良:「国联结

果,道德上固属胜利;实际成为僵局,未免令吾进退维谷。夜长梦多,殊堪忧虑」。

见〈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有亥电〉,〈顾维钧密电选〉(上),《民国档案》1985:

1,19。

60 按:十一月四至六日,日本关东军藉口修理「洮-昂铁路」嫩江铁桥,向齐齐哈尔挺

进,与马占山部发生激战,是为「江桥战役」。九日,南京「特委会」致电张学良,

敦促马氏,必须「坚守防地,尽力自卫」。蒋主席也於十二及十九日两度嘉勉,「为

国争光、威声远播」。分见〈「特委会」第35次会议纪录〉,李云汉、刘维开编,《国

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114;〈马占山自齐齐哈尔致蒋中正.十一月巧

电〉(1931年11月18日),《蒋档.革命文献拓影》12,92。[/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唤起国际注意,仍有另觅强势作为的必要。

原本事变以来,学生群众即有「对日宣战」诉求。这类诉求初

始多系自发性、草根性,或基於民族主义情绪、或假於「人民外交」

迷思,而表现为未经政治体系「转换」(unmediated)的特徵。(61)

所以内容上,往往直觉性多於辩证性、道德性大於军事性。(62)

但也正因未经「转换」,朝野各军、政派系,虽时予呼应,多数利在「倒

蒋」、以困当局;执政柄权者,则无人主张。某些要员且对学运深

怀反感,「特委会」委员吴铁城至有干脆「将各大学改为军营」之

动议:至学生方面既再三请愿宣战,何妨即将各大学改为军营,即

日由政府派军官前往训练,一切皆用军法部署。(63)

因此,如何在不宣战、不扩大的考量之下,作出更强硬的姿态,

就成了国府亟需面对的两难。十一月十九日,蒋主席亲自於「宁方」

个别召开的国民党「四全大会」上提案:如果与会代表愿意将该届

中央执、监委名额,全部退让予「粤方」,促成党内团结;他愿意

「自己亲到北方,站在国民前面去救国」。翌日,大会即作成决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61 芝加哥大学伊斯顿(David Easton )曾经提出所谓「未转换之输入

(unmediatedinputs )概念,指涉群众对於灾难、危机等紧急状况的集中反应,

所导致具有感染力与传布力的政治诉求。这类诉求系直接由诉求者传达到当局,

并未经过各级政治掮客(intermediaries)的媒介。见David Easton,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 N.Y.:John Wiley & Sons, Inc., 1967), 88~89.

62 例如上海《申报》就曾刊出高冠吾等卅余名在野军人投书,除了强调所谓「我国十可

战」之外,无非诉诸「自决争存」的民族主义立场:「中国历史何等久远、中国民族

何等伟大,奈何坐受凌辱、坐待宰割,不能自决、不能自救,而惟乞怜於他人。??

今日兵不撤,则我政府当立刻对日作战。政府不自决,则国民自决之。??彼暴日以

数日之间,侵占我数千里之领土,如此国交早已破裂、责任早有攸归,更何待於通牒、

更何待於宣战。自7决争存,此为一绝大之时机。舍此不图,噬脐莫及。」〈高冠吾等

论我国十可战〉,上海《申报》,1931年11月26、27日,第12版。

63〈「特委会」第59次纪录〉,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

献》,174。[/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蒋中正同志速即北上,保卫国土、收回失地」。(64)

揆诸蒋意,此 案除了透过「亲征」,宣示政府对於黑省战事武

力抵抗的决心外;党内派系动态,应才是主要考量。稍早十一月七

日,上海「统一会议」达成协议:双方各於所在地,分别召开「四

全大会」;另为解决党争所造成的「党统」问题,下一(第四)届

中央执、监委员名额,扩增至一六○名,将过去历届中委全数纳入。(65)

派系妥协,至此已达紧要关头;如何凝聚共识、推动协议,成为

当局首要课题。所以蒋案用意,部分就在凭据「抵抗」的正当性,

摆平嫡系内部反弹,接受「上海协议」安排。

再者,粤方内部,胡汉民系与汪兆铭系积不相能,蒋亟图离间,

以「联汪制胡」。(66)

蒋案提出前一日,先已透过中间人「京沪卫戌司令长官」陈铭枢,

传达愿意出任「国防军总司令」、即日北上之

意;拉拢滞留上海、观望情势的汪兆铭、以及与汪亲近的前铁道部

长孙科,入京负责中央。陈铭枢回报谓:

钧座〔北上〕主张,汪先生极表同情。惟汪与哲生〔孙科〕

有「进退一致」之成约,未便单独行动。顷汪已急电哲生,

大意谓:钧座见国难日亟,愿自任「国防军总司令」,即日

出发。盼在汪、孙两人中,请一人担任行政院长兼代主席。

云云。以徵其同意。孙若同意,则汪先生依钧意入京负责;

孙不同意,则望以于右任先生代主席。汪个人可入京,并在

可能范围内, 约粤方同志取一致行动。孙电约明日可得

覆。??(67)

延至廿九日,蒋又有〈艳电〉公开表示:自己「急图北上」,希望(64)

提案与决议过程,分见蒋中正,

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64〈对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词〉、〈中

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临时紧急动议〉,《革命文献》35,1240~1250。

65 沈云龙,〈广州「非常会议」的分裂与宁粤沪「四全代会」的合作〉,21~22。

66 十一月十八日,粤方「四全」在广州召开,会中胡系份子推翻原先由汪主导的「上海

协议」。汪遂於廿四日退出,另在上海自开「四全」,时称「沪方」、「沪选」。其

间曲折,参见张天任,《宁粤分裂之研究》(中坜:宏泰出版社,1992初版),137~145

67〈陈铭枢自上海致蒋中正.十一月巧午电〉(1931年11月18日),《蒋档.领袖特交文

电专案整理》,「渖阳事变」1,资料号20013548。[/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汪能「克日邀约就近之同志,先来指导」。再藉北上抗日之由,试

探两派合作可能。(68)

最后,国际方面,蒋案显然还有透过「战争边缘」的类似动作,

凸显远东危机、施压国联大会的作用。盖之前宁方「四全」已对外

宣言,「国民政府应速准备,实力收回东三省」;警告「中国忍耐

至今,已至最后之限度」,如果国联无法履行义务,则将「执行民

族生存自卫权」。(69)

所以蒋案一出,「特委会」立於廿日电告施肇

基,催促国联尽速将各决议案付诸实施,并派遣视察团前往黑垣调

查;否则待蒋北上,将有「造成非常状态」可能。宋子文也分头约

见英、美、法公使,告以斯旨;据称「三使颇为所动,惟表示希望

不致有此事实发生」云。(70)

然「亲征」之议,在经一度布署后,(71) 却悄然以终。论者指为张

学良有所「顾虑」,侧重「和平方法」,是以无成。(72) 实则当时表

示怀疑者,并不只张一人。天津《大公报》即直指,此案徒然自暴

「整个的政策之难知」而已:

两月以来,〔东北〕三省直接之军事当局,受责难甚烈。然

究之最高责任,在於政府。政府所决之国家整个的政策,毕

竟如何,不但关三省,并且关全国。??观数日来新闻电所

报告者:如「四全代会」决议,请蒋主席北上;如施代表向

国联提议,划锦州缓冲;如汪精卫氏谈,愿随张发奎军赴援

龙江。参合互照,足仗一般社会感觉,整个的政策之难知。(73)

_________________

[size=1]

68〈蒋致汪精卫电〉,上海《申报》,1931年11月30日,二张六版。

69〈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外宣言〉(1931年11月14日),《革命文献》35,1237。

70〈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号亥电〉( 1931年11月20日),〈顾维钧密电选〉(上),

《民国档案》1985:1,23。

71 十一月廿三日,蒋一度致电张学良,谈及北上驻节与「警卫军」布署事宜。见〈蒋中

正致张学良.十一月漾电〉,《蒋档.革命文献拓影》12,94。

72 蒋永敬,〈顾维钧与「九一八」事变〉,收入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

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686。

73〈望政府速决整个政策〉,天津《大公报》,1931年11月28日。按:当时表态上前线者

,除蒋之外,还有汪兆铭。后者於廿五日发表通电,表示将随张发奎第四军北上作战。[/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尤其蒋之原意,「亲征」「重在对内」,只为「应付激昂之民

意起见,固属不能不有此举」。所以外交智囊如顾维钧等,亦表反

对,认为日本正欲借题发挥;一旦北上,「欧美之利於我者,尚未

可逆睹;而日本之有所藉口,则不可不事先预防」。至於国内,「主

席北上,如仅至北平,犹不足餍国人之意;若一至关外,则引起日

人反感,比较害多而利少」。(74)

迨〈艳电〉发表,党内大老李煜瀛、张人杰、吴敬恒,政府要

员何应钦、朱培德、邵元,乃至所欲拉拢的对象汪兆铭等,更加

同声反对。李致蒋电称:

今早静〔江,张人杰〕来此,精卫亦同坐,谈公致彼〔艳〕

电,仍有北行之意。渠谓:日本〔锦州〕撤兵,公更无须北

行;嘱电劝公,以勉〔免〕北行反引出枝节。弟亦以为日本

或图转圜,我方不宜高调至成僵局。??(75)

由於十一月底,日军曾一度自锦州外围后撤,两国关系似有转圜余

地;重以粤方加紧「逼宫」,蒋随於十二月十五日宣告下野。「亲

征」选项,遂乃不了了之。

2、「锦州中立区」之失败

正当国内各方主政者纷然表态,宣言北上抗敌之际,十一月十

二日,日军已向黑龙江省发起攻击,十九日进入齐齐哈尔。至此,

见〈汪电退席代表〉,上海《申报》,1931年11月26日,三张九版。

________________

[size=1]

74〈顾维钧等致张学良密电稿.漾戌电〉( 1931年11月23日),〈顾维钧密电选〉(下),

《民国档案》1985:2,3。

75〈李煜瀛自上海致蒋中正.十二月东电〉(1931年12月1日),《蒋档.领袖特交文电

专案整理》「淞沪事件」2,资料号20014025。李稍早另有一电,同样提及众人反对之

意:「何〔应钦〕、朱〔培德〕、邵〔元〕诸同志来谈尊意,同与精卫交换意见后,

弟以告吴〔敬恒〕先生。公以为:公〔蒋〕本无北行或辞职之必要;但公若已决定下

野,亦无可如何」云。见〈李煜瀛自上海致蒋中正.十一月宥电〉(1931年11月26日),

《蒋档.领袖特交文电专案整理》,「淞沪事件」1,资料号20013883。[/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三省只余锦州一隅为中国所有,成为主权象徵。(76)包括「东北

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及辽宁省政府,均设行署於此办公。

当然,对於急欲一统东北、以建傀儡的日本关东军,自是不容

中国鼾睡榻旁。因此继十月八日,日机首度轰炸之后;十一月廿七

日,关东军一度逼近该城。最后只因引发美国务卿史汀生(Henry L.

Stimson)的强烈不满,致电诘问币原。(77)关东军才在东京参谋本部

的重大压力之下,暂停前进。这是「九.一八」以来,日本阃外军人

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服从中央命令。(78)

鉴於锦州危机迫在眉睫,已代理外交部长的顾维钧,廿四日紧

急会晤美、英、法公使,提出其「中立区」的构想:如果三国愿意

担保,日军不向锦州-山海关地区进兵、且不干扰中国行政及警察

权,则现有驻军可以撤至山海关。以期隔离双方、避免冲突,并阻

绝日方进一步企图,等待调停结果。(79)翌日,施肇基提报国联「行

政院」,要求「立采必要步骤,在中-日屯驻军队之间,划出一中

立区。在行政院权力之下,由英、法、义等国中立军队驻防」。(80)

[size=1]

76 锦州存在的意义,宋子文在「中央政治会议」上曾有陈词:「现在锦州已成为东三省

最后的一个根据地;锦州如失了,则东三省便完全没有了。所以锦州是很重要的」。

见〈中央政治会议第297次速纪录〉,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

之重要文献》,204。

77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Japan,1931~41 Vol.1 (Washington, 1943), pp.50~51。事实上,事变以来,各国

对於华府史汀生动向的注意,远超过对日内瓦的「国际联盟」会议。但史氏始终顾

虑过度干预,反将危及「币原外交」在日本国内威信;并且坚持,纠纷处理,应由

国联带头。故延宕至今,才首度回应。Dorothy Borg,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1933~1938 (Cambridge, M. A.: Harvard Univ. Press,

1964), 1~16.

78 当时由於顾虑关东军冒进,可能引致国际经济制裁,东京参谋本部只得以天皇之名,

一夜连颁四道「临参委命」,制止前线。见《太平洋战争道》2,「满洲事变」,

91~96。

79〈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敬亥电〉( 1931年11月24日),〈顾维钧密电选〉(下),

《民国档案》1985:2,4;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1,422。

80 韦罗贝著,薛寿衡等译,《中日纠纷与国联》,141。[/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政策分析而言,「锦州中立区」计划,原本只是某种危机处

理的临时措施。故其决策,系仅由「特委会」几位核心成员,蒋主

席、戴传贤、宋子文、颜惠庆与顾维钧,仓促作成。至其用意,则

在试探各国意愿。(81)因此提出前,不但未及整合共识,内容亦有未

尽周延之处。对於「中立区」划设,究竟是「一条线」、还是「一

个区」?是属於「临时措施」、还是「常设区域」?是否作为日后

纠纷处理通例?是否影响东三省主权存续?乃至国联、列强支持与

否?国人态度接受与否?都未及评估。(82)结果讯息一经释出,立即

引来轩然大波。首先是国内舆论的群起挞伐。计划於国联披露翌日,

天津《大公报》即以「一辱再辱,国且不国」,鸣鼓攻之:

至於今日,一辱再辱,国且不国。应守之土,而不敢自认其

兵力集中;主权所在,而竟至自请画「中立地域」。(83)

学生群众反应更形激烈。上海各校学生廿六日群聚国府请愿;至有

横卧门前,要求蒋主席,亲笔承诺对内团结、北上御侮者。十二月

以后,学运达到高潮。北平、济南学生占领车站,瘫痪交通;上海

______________

[size=1]

81 关于该计划的决策过程,顾维钧曾於十二月二日专电向张学良解释:「??至向三国

公使所提之办法,当时曾声明:系为探询各该国政府意见;如认为可行,再由吾方正

式提议。嗣因三国政府对担保一层,均不允可,故迄未正式提出〔国联〕。日方以驻

日法大使之误解巴黎白〔里安〕氏训令,竟认为吾方提案,未免故意装聋。」见〈顾

维钧等致张学良电稿.冬午电〉(1931年12月2日),〈顾维钧密电选〉(下),《民

国档案》1985:2,8。

82 所以在十二月二日,国民党权力核心的「中央政治会议」上,此一计划遭到严重质疑

。中常委们就各项疑点,发言盈廷。见〈中央政治会议第297次速纪录〉,李云汉、刘维

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201~214。顾维钧日后也指出:党内

派系干扰,是计划失败重要原因,目的在逼蒋下台。见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1,

422。

83〈粤会波折感言〉,天津《大公报》,1931年11月27日。[/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捣毁党部、包围市长张群,市区戒严。(84)

其次,国际反应亦不如预期。国联「行政院」於十一月廿六日

秘密会议之后,以「各国驻军不敷分布」为由,拒绝中国「派兵驻

防中立区」的申请;(85)

而仅代以「视察员」派遣方案,任务限於考

察,是否有建立「中立区」,以阻止两国冲突之可能。各国代表私

下甚至力劝施肇基,敦促南京片面撤军、接受日方对案。(86)面对新

一波「促谈」压力,国府虽於廿七日覆文,接受「视察员」赴锦,

实则不无「骑虎难下」之感。十二月二日,面对党内质疑,蒋主席

表示,「现在不好说不要中立区」:

我们对「国际联合会」已说了出去,现在不好说不要中立区。

其实如果中立国派不出军队,中立区便不能存在;中立区不

成立,我们仍旧可以抵抗的,我们并不吃亏。如有中立团体

来保证日本不再进攻,我们可以划缓冲地带。(87)

然而,最令南京困窘的,恐怕莫过此案意外为日方「作」了一

个球。久谋「直接交涉」的日本政府,竟於获悉「中立区」构想之

后,以「打蛇随棍上」之势,多方诱迫国府就范。币原十一月廿五

日自驻日法使马提尔(Damien de Martel)处,得知顾维钧之表示。

廿七日,即向日内瓦白里安提出对案:

日本政府在原则上可以声明:如中国军队,按照新近中国政

府由法国政府所作之提议,自锦州撤至山海关以西;则日本

_________________

[size=1]

84《国闻周报》8卷48~49期(1931,北平),「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张群旋於翌日向

蒋辞职,见〈张群自上海致蒋中正.十二月蒸电〉(1931年12月10日),《蒋档.领袖特交

文电专案整理》,「淞沪事件」2,资料号20014238。

85〈顾维钧等致张学良电稿.冬午电〉(1931年12月2日),〈顾维钧密电选〉(下),

《民国档案》1985:2,8。

86 韦罗贝著,薛寿衡等译,《中日纠纷与国联》,143~144。廿六日,顾维钧在南京会晤

美使詹森(Nelson T. Johnson),后者亦曾出示史汀生训令,希望中国自动撤军,以

避冲突。至於「担保」一事,则绝口不提。见〈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宥亥电〉(1931

年11月26日),〈顾维钧密电选〉(下),《民国档案》1985:2,5。

87〈中央政治会议第297次速纪录〉,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

重要文献》,203~204。[/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队,除华北日侨生命、财产、及当地〔日本〕驻军之安全,

受严重急迫之妨害外,决不侵入华军退出之区域。(88)

原本试探性质的临时提案,一变而为法国出面的正式斡旋。日本驻

南京领事上村伸一、驻北平参事矢野真,且同时於廿八日,煞有介

事地找上国府外交部、以及北平张学良处;驻华公使重光葵更自十

二月二日起,连续三度与顾维钧洽谈。重点皆在咬定华方,曾经「承

诺」自锦州撤军。(89)

日方对案,国府自是不愿接受。因为顾氏原案,著重「列强担

保」、「中立军驻防」;而日方对案,却要求中国片面撤军;且仅

「原则上」不进入「中立区」,保留日后华北动乱之自由行动权。(90)

但对於彼等外交攻势,国府则显得招架乏力。外电报导、对手宣扬、

再加上双方会谈的大动作,使得「直接交涉」之疑云、「承诺撤军」

之谣言,先已在国内泼酵,形成决策压力。顾维钧面对群众骚扰、

施肇基遭到华侨殴辱,双双於十二月五日请辞。

国府不得已,乃於四日通知国联:绝不接受日方对案、锦州驻

军也不撤退;(91)

八日特为发表〈告全国学生书〉,郑重声明「政府

绝未有锦州设中立区、直接交涉、天津共管等之主张」。(92)「锦州

中立区」选项,至此胎死腹中;有待日后上海、滦东等「非军事区」

的划设,才又转型重现。

_________________

[size=1]

88 按:廿五日施肇基提报国联,有关「中立区」计划后,白里安裁定,向两国徵询接受

「视察员」的意愿。日方乃在拒绝之余,藉机提出对案。见韦罗贝著,薛寿衡等译,

《中日纠纷与国联》,143。

89 日领、参事会谈内容,可见〈张学良致蒋介石.艳丑电〉(1931年11月29日),〈顾

维钧密电选〉(下),《民国档案》1985:2,6~7;重光-顾氏会谈,参见(日本)

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州事变》第1卷第2册(东京:编者印行,1977),

445~448。

90〈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艳亥电〉(1931年11月29日),〈顾维钧密电选〉(下),

《民国档案》1985:2,7。

91 南京《中央日报》,1931年12月5日。

92〈国民政府为御侮救国对全国学生通告〉,《革命文献》35,1272~1273。[/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