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转贴】对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的一些看法 -- 梦里依稀

共:💬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孙科主政期

1、「对日绝交」之提出

「主政者上前线」、「锦州中立区」等选项先后受挫,适足暴

露国府对日政策的左支右绌。所以十一月中旬以后,舆论迭有疾呼

当局「亟宜宣布对日整个方针」者:

中国在此和、战两难之环境中,必须决定自主的政策,以诱

导国际形势、以窥察日本决心、以之备和即备战。此无他,

即自行宣布对日外交之整个的原则是也! 中国今日,立

於存亡兴废之歧路,对於此一大问题,亟应向世界宣布其整

个的、最后的意见,使世界人士,洞明中国具体的对日方针。

日本而承认,当然可和;日本不承认,终於必战。(93)

然而此时,国府决策体系已因持续的群众骚动与派系纷扰,陷

入无法回应的困境。权力中枢如国民政府、行政院、乃至中央党部,

罢课请愿行列遍布内外,人员几於无办事之地、无进出之隙。(94)

外交部长先有王正廷、后有顾维钧;教育部门则广东、浙江、山西三

省教育厅长,北京、中央、中山三所大学校长,相继请辞。十二月

十一日,在无法重组教育部的情况下,国府另行成立「特别教育委

员会」,由蔡元培负责学生请愿运动。(95)结果十五日,蔡在出见学

生代表时,又与行政院副院长陈铭枢,同遭殴辱。(96)

混乱的高潮,出现在蒋中正十五日辞去国府主席兼行政院长职

务之后。尽管宁(蒋)、粤(胡)、沪(汪)三方随即召开国民党

「四届一中全会」,推举林森继任主席、孙科担任行政院长,但派

系互动显然已陷僵局。宁方刻意对以粤人为主的新内阁坚壁清野,(97)

_______________

[size=1]

93〈中国亟宜宣布对日整个方针〉,天津《大公报》,1931年12月6日。

94 戴传贤,〈题民国二十年外交三文件〉、收入陈天锡编,《戴季陶先生文存》1(台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出版,1959初版),381。

95 John Israel(易社强),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Press, 1966), 75.

96〈学生示威暴动〉,《国闻周报》8:50(1931),「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9。

97 据统计:孙科内阁中,行政院正、副院长暨十二位部会首长中,有九位是粤人。见陈

锡璋,《广州枢府史话》(台南:作者自刊,1974初版),471。所以时属宁方的考试

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邵元,十二月廿五日记曰:「午聚餐於『励志社』,讨论

本届政府人员人选问题。佥以吾方愈少加入愈佳,不与计较」。邵元著,王仰清、

许映湖注,《邵元日记》,810。[/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身当前敌的陆海军副总司令张学良、总绾对日事务的署理外交

部长顾维钧、以及肩负筹款重任的财政部长宋子文,相率挂冠求去。

从各部部长到重要员司,无论辞呈批准与否,也都一走了之。其中

财政部更连简任人员、科署长等事务官吏,全体总辞;不待交接,

即不到部办公。孙科求助原实业部长孔祥熙接掌该部,亦遭拒绝。

宁方之外,汪兆铭及胡汉民亦皆消极以对。按孙科之出线,原

系蒋、汪笼络的结果。十一月廿九日,汪致电孙,许以行政院长职。

陈铭枢向蒋报告谓:

汪电哲生〔孙科〕,大意叙述钧座〔蒋〕辞职决心、辞职后

过渡办法、及钧座必须〔欲〕汪、孙担任主席及行政院长之

意。〔汪电〕并云:弟〔汪〕意:主席应以年高德劭为宜;

为全党团结便利计,弟绝不敢担任。惟行政院长,真如〔陈

铭枢〕只允暂任过渡,弟已代兄〔孙〕答应。益一则介石同

志既属望我两人,始放心卸责,不宜峻却;二则真如亦非兄

答应,不肯暂任过渡也。??(98)

不料临事,蒋、汪两人却蓄意放手,均未出席「一中全会」;而胡

汉民则始终不愿入京,在粤自组局面。(99)三巨头天各一方、合而不

作,形成了政治僵局。

实力人物的抵制,使得派系共识持续难产,外交方针自乏新意。虽

然「一中全会」前后,锦州军情告急、大言壮语盈廷;(100)多数代

_________________

[size=1]

98〈陈铭枢自上海致蒋中正.十一月艳午电〉(1931年11月29日),《蒋档.领袖特

交文电专案整理》,「淞沪事件」1,资料号20013976。

99 蒋辞职前夕,负责在港、穗收集情报的杨永泰,就向其报告:「胡语粤当局:无论和

议成否,彼不赴京,当留粤一年。纵和〔议〕成,西南各省『政务委会』、『军事分

会』必组织。」是则早在孙科就任前,蒋已知胡动向矣。见〈陈群自上海致蒋中正.

十二月删电〉(1931年12月15日),《蒋档.领袖特交文电专案整理》,「淞沪事件」

2,资料号20014318。

100 例如中央执行委员□锡山在会中提出「派遣十万大军死守锦州」案、冯玉祥提出「以

武力收复东北失地」案,粤选候补中执委梁寒操会后也有在锦州设置「收复失地委员

会」等主张。参见〈阎锡山等提案,整师死守锦州〉,上海《申报》,1931年12月25

日,一张四版;〈政府应付〉,《国闻周报》9卷2期(1931),「一周间国内外大事

述评」,5。[/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仍主审慎,循外交正轨办理。(101)前外交部长伍朝枢代理「特委会」

主委后,向全会提交《关于外交方针案》三条,则连粤方自选的候

补中央执行委员梁寒操都批评,「没有能使民众满足的地方」。(102)

延至廿一年元月二日,锦州失守;八日,在美国「不承认主义」

照会的激励之下,孙阁外长陈友仁终於推出所谓「对日绝交」方案,

希望藉此唤起国际注意,迫使《九国公约》及《非战公约》各国召

开会议,解决东北问题。(103)不过陈氏显然无意於「战争边缘」策略;

为了表达中国只求和平解决、并不准备开战的诚意,据说他还主张,

将所有军队都开往江西,去打共产党云。(104)

如此矛盾,自不免使催生「对日整个方针」已久的言论界殊感

_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101 中国青年军人社编著,《反蒋运动史》(台北:李敖出版社,1991重排初版,)(下),519。

102 按:伍氏所提三条方针,概为:(一)竭力从外交方面活动,防制日本侵略扩大;

(二)日军侵扰,守土军队应实行正当防卫;(三)即日进行收复东三省失地,使之隶属中

央管治。内容实无超越旧政府先前所研拟者。故「侨委会」委员长吴铁城亦有「空空

洞洞」之批评。俱见〈「中央政治会议」第300次速纪录〉,李云汉、刘维开编,《国

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212、217。

103 一月九日,军政部长何应钦致电奉化蒋先生处,提及前一日「中央谈话会」决策;「

昨晚『中央谈话会』拟定四种对日方针:先援引《国联盟约》第十六条,使联盟国对日

经济封锁;应用国际上外交方式,制止日军暴行;要求九国召集会议,制止破坏远东

和平之日本;宣布中-日断绝邦交,唤起世界注意。外部昨接美国分致中、日〔不承

认主义〕照会,词极严正。因此我方或即采行第四种办法。哲生今日或来奉〔化〕,

其希望钧座与汪、胡来京,主持大计。」见〈何应钦自南京致蒋中正.一月佳午电〉

(1932年1月9日),《蒋档.革命文献拓影》12,112;另见〈陈友仁辞呈〉,天津《大

公报》,1932年1月26日,一张三版。

104〈「中央政治会议」第24次「临时会议」速记录〉(1932年1月28日)。转引自李云汉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总统的对日政策〉,《师大学报》21(1976年4月,台北),

13。[/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望。天津《大公报》即质疑此一选项在执行上的可能性。毕竟以

两国经济关系之复杂、日方对华渗透之广泛,全面绝交,恐怕欲办

不得:

以今日情势而宣布绝交,则第一必须考虑如何能贯彻「绝交」

之令。盖「绝交」之义,当然系撤去使领、收管租界。然彼

不允撤、不允管则如何?政府有无强制执行之方法及其准

备?此首应解决者也。

况且,「绝交」常为「宣战」之先声,不准备宣战,何能轻言绝交:

大抵事实上「绝交」之宣布,将至入於交战状态;纵不至此,

然吾国如不能使绝交之宣布有效执行,是绝交为空文,徒使

日本得寻□各处之便利;且诿责中国,以杜各国发言。??

是以应绝交、应为自卫而宣战者,理也;不能宣战,便不能

绝交者,势也。

从而责论此案为「卤莽灭裂之举动」、「较之主张宣战,尤为疏漏矣」。

(105)而原本还远游托疾、屡请不出的蒋中正、汪兆铭两人,也相率

提出批评。蒋於十一日公开讲演,直指「绝交者,绝路也」;(106)

私下则电覆何应钦等人,认为「对日绝交」,须先与俄复交;但后者

将使欧、美列强疏离,故策不可行:

此时我国地位若「战而不宣」,尚犹可言;如绝交,即为「宣

而不战」,则国必危。正以对俄复交,则列强对我不但不助,

而且反而助日。故东三省问题未决之前,如对俄复交,则不

止断送满、蒙,是乃断送全国也。(107)

接著十六日,蒋-汪会於杭州,合作关系正式浮现;十八日,孙科

移樽就教,汪氏诸人也面达反对「绝交」立场 (108)。陈、孙二人旋以

_______________

[size=1]

105〈论绝交〉,天津《大公报》,1932年1月17日。

106 蒋中正,〈东北问题与对日方针〉(1932年1月11日),《史料初编.绪编》1,320。

107〈蒋中正致何应钦、朱培德、陈果夫.一月灰电〉(1932年1月10日),《蒋档.革命

文献拓影》14,「统一时期.蒋主席下野与再起」,64。

108〈「中央政治会议」第24次「临时会议」速记录〉,转引自李云汉,〈「九.一八」

事变前后蒋总统的对日政策〉,13。[/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立不及一月的孙科内阁,又告结束。随即「一.二八」事变爆发,

对日政策开始峰回路转。

2、「锦州抗战」的落空

孙科内阁时期,除了要面对党内派系的纵横捭阖之外;外交上

最大难题,就是锦州防卫的困境。而於此,势不能不回顾,当时负

责该地防务的张学良,自「九.一八」以来,在对日决策过程中,

所扮演的角色功过问题。

事实上,从民国十七年底「东北易帜」起,张学良就一直是蒋

在政治竞技场上的派系同盟。包括十八年「中东路事件」、十九年

「中原大战」,台面下固然不免尔虞我诈的「内交」互动;但大体

上,「东北军」最后总是出以「支持中央」;而蒋地位的巩固,也

著实得力於张不少。所以曾在「中原大战」落败的汪系大将陈公博,

就不无恨意地形容蒋-张之间:

他和张汉卿的关系,比什么都密切。张汉卿自从举兵入关,

摧破「扩大会议」,蒋先生当他是中兴的功臣。并且听说,

张汉卿的夫人于凤至曾拜宋老太太作乾娘;社会上又久已传

闻,说张汉卿要聘孔庸之〔祥熙〕的小姐作媳妇。这样差不

多等於君主时代,立中兴之功,兼外戚之贵。(110)

这样的利益结合关系,一直维持到「九.一八」之后,仍未稍

变。所以一般「九.一八」论述,经常有意无意,视两人为敌

体,不归「抑张扬蒋」,即归「抑蒋扬张」,实皆有商榷必要。

两人此一时期的公私关系与决策互动,实要较外界想像密切。

欲言历史责任,不应有所厚薄。

对於「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同意了现地「不予抵抗」的安排;

但对於中央「不撤兵.不谈判」、以及「依赖国联」等处置,则不

以为然;而倾向与日方「直接交涉」。九月底,他派副手万福麟等

入京谒蒋,表示「完全听中央主持」;惟希望「不要失去迅速与日

_______________

[size=1]

109〈陈孙相继辞职〉,《国闻周报》9卷6期(1932),「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3。

110 陈公博原著,赵令扬、李锷、汪瑞炯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

(香港:香港大学,1979初版),362。[/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解决之机会」。(111)十月六日,蒋覆电进行说服:

如果日方於接洽撤兵之际、或对蒋〔作宾,驻日〕公使有希

望交涉之表示,我方自可迎机与之谈判。否则我愈著急,彼

愈蛮横,不仅无补危机,且恐益1陷绝境。??盖国联虽不可

尽恃,亦非尽不可恃。此案发生后,中央所以尽力於使国联

负解决此案之责任者,因维持中国在国际上之地位、与减少

日本直接压迫中国之力量,途径惟在於此。(112)

具体点出了「不抵抗政策」下,两人歧异之处。(113)然虽如此,张在

整个「政策空窗期」中,尤其是在宁-粤双方的纠葛争执上,依旧

扮演了蒋的盟友角色。

可是另一方面,对於锦州的防卫问题,张学良却明显消极。究其原因,一则可能无

所谓於该地的主权象徵意义;(114) 二则南京中央对於东北危机,也始终未能定出

明确政策;(115) 三则「九.一八」使

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111〈「特委会」第1次会议纪录〉(1931年9月30日)。李云汉、刘维开编,《国民政府

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4。

112〈蒋中正自南京致张学良.十月鱼电〉(1931年10月6日〉,《蒋档.革命文献拓影》

12,53。

113 由此对照日后,蒋在〈敌乎?友乎?〉一文中所自承,「九.一八」初期有「迟回却

顾」、「步步错过」之失,则似乎反证,张氏此时「迅速解决」的主张,可能才是更

正确的选项。而这,或许也是若干习惯将张定性为「率尔行事」之论述,需要重新加

以思考的是非功过问题。参照刘维开,《战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12。

114 十一月廿五日,日军首度迫近锦州,顾维钧即自南京转达蒋嘱,锦州「关系东省存亡

甚巨」,「请兄特加重注」:「弟意1:锦州一隅如可保全,则日人尚有所顾忌;否则

东省全归掌握,彼於『独立运动』、及『建设新政权』等阴谋,必又猛进,关系东省

存亡甚巨。??是以锦州一带地方,如能获各国援助,以和平方法保存,固属万幸;

万一无效,只能运用自国实力,以图保守。与今晨『外委会』讨论,众意佥同。顷见

蒋主席熟商,亦如此主张,嘱电请兄特加重注。」似已早见张氏放弃锦州的倾向。〈顾

维钧等致张学良密电稿.有亥电〉(1931年11月25日),〈顾维钧密电选〉(下),

《民国档案》1985:2,4。

115 十一月廿八日,顾维钧在「特委会」上,即直言中央应速定方针,俾「与地方共同负

责」:「弟钧谓:近日天津情形,日方调军遣舰,形势严重。??设使津局动摇,不

特锦州后路断绝,北平亦复可危。现除运用国际牵制,冀免危局外;似当由中央政府

决定方针,电告张副司令,授以机宜。俾政府与地方共同负责,应请公同讨论;否则,

张副司令身当其冲,责任重大,应付不免踌蹰。」〈顾维钧等致张学良密电稿.俭申

电〉(1931年11月28日),〈顾维钧密电选〉(下),《民国档案》1985:2,6。电

文所谓「天津情形」,系指廿六日,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为谋劫

持溥仪,所制造之「天津事件」。[/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军」丧失原有地盘,张学良正面临财政困难;(116)四则粮饷不

继,难免影响所部士气。(117)所以廿一年元旦,锦州失守前夕,张即

致奉化蒋先生〈东亥电〉,明白「预告」:

日军肆虐有加无已,近且大举西来,三路攻锦。良已督饬前

方部队极力死守。该□平原旷野,无险可恃,日军陆、空联

合进攻,我必四面受敌。??总之,锦州情况危急万分,我

为发扬民族爱国情神,自必血战死守。右盼〔?〕地势、敌

我实力之种种关系,终难坚持到底;在战略上亦非决战之地。

事实俱在,无庸讳言。??倘中央能於最近期内,求有解决

办法,则此一线生机,或可保存;否则外无实力应援,纵此

一隅之师全部牺牲,实亦无补艰危者也。??

故此,锦州危机期间,张学良始终怀疑国联能力,倾向「直接

交涉」、主动撤军。南京提出「中立区」计划后,日本驻平参事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116 十一月十二日,顾维钧曾代张向宋子文告窘,会后报告结果:「下午晤子文兄,面交

尊函,并告以吾兄近来困难情形,请其赶紧设法。渠颇表同情,并云:近因公债无从再发,

中央财政亦感艰窘;现拟商由银行垫现,以资接济。故新组之『财政委员会』定十五日开

会,与银行代表等商议每月所需最低数目。如能成议,当可垫款。届时兄处所需,渠必竭力

拨助。」〈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文酉电〉(1931年11月12日),〈顾维钧密电选〉

(上),《民国档案》1985:1,21。

117 黄郛夫人沈亦云即坦言:「阎、冯战〔中原大战〕后的北方,大部成为『东北军』世

界。『九.一八』后,自北方归者,论晋军尚属可望,奉军不可救药。然中央无法、

亦不敢开罪失土之疆吏。」或见东北军士气之低落。沈亦云,《亦云回忆》,443。故

据云锦州失陷以后,东北军代表还对外表示:「饷项械弹均无接济,如何作战?中央

仅下令死守,岂欲军士徒手搏敌耶?」见腾霞,〈辽西沦陷,国难无已〉,《国闻周

报》9:3(1932年1月11日),6。

118〈张学良自北平致蒋中正.一月东亥电〉(1932年1月1日),《蒋档.领袖特交文电

专案整理》,「渖阳事变」1,资料号21004590。[/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真於十一月廿八日来谒洽商,张即乘机表示:虽未获训令,「惟

个人对此亦颇赞成」;并当场提出对案。此后日方极力说服张学良:

避免锦州冲突,是其切身利害攸关;又系地方局部问题,应该就地

解决云云。甚且招请前东北参议汤尔和进行游说。张显为所动,乃迳於

十二月七日首肯,自锦州撤军。(119)

「北平会谈」,蒋主席应有所闻,甚或是默许的;然对於「主

动撤军」一节,则期期以为不可。张同意撤军的翌日清晨,曾向其

报告,外交方面,已「临机决定处理办法之一部」,希望双方中间

人熊式辉,能够速行北上:

外交情势愈益紧张,业由〔学〕良处临机决定处理办法之一

部;但全盘方略仍待筹商。请迅嘱天翼〔熊式辉〕即日北来,

免失机宜。

蒋覆电初仅表示,待熊摒挡一切,即行趋候。言下似无意外之感。

但稍后又急电,「锦州军队此时切勿撤退」;翌日并告以「航空第

一队已令其限三日内到平,归〔张〕副司令指挥」。(120)

惟据信年底之前,前线驻军仍有相当部分已移入关内。)121)

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119《日本外交文书.满州事变》第1卷第2册,219。

120〈张学良致蒋中正.十二月庚丑电〉(1931年12月8日)、〈蒋中正致张学良.十二月

佳电〉(1931年12月9日),《蒋档.革命文献拓影》12,104~106。

121 关于锦州撤军事宜,张曾於九日再催熊式辉北上:「锦方军事现正详密

考虑。〔学〕良有难言之苦痛,急盼天翼兄迅即北来,以便商洽一切」。见〈张学良

致蒋中正.十二月佳戌电〉(1931年12月9日),《蒋档.领袖特交文电专案整理》,

「淞沪事件」2,资料号20014204。其中所谓「难言之苦痛」,或即日本驻平助理武官

永津佐比重所得情报,谓彼时华北军阀阎锡山、韩复等人,有乘机进攻北平之谣;同

时「东北军」内部反张势力,亦有崛起之势。故张撤军入关,以资戒备。见《太平洋

战争道》2, 「满洲事变」,110~111。至於锦州驻军最终位置,张在廿一年

元旦致蒋的〈东亥电〉中,曾有详述:「骑兵第三旅全旅、警备队约八千警察、及公

安队约三千,驻锦县城内及附近一带;第廿旅全旅,驻女儿河附近;第十九旅全旅,

驻绥中附近;第九旅全旅,驻万家屯、山海关附近。至第十二旅已调驻滦州、昌黎一

带,用以戒备后方。」其中第九、十二、十九、廿各旅,似皆由锦州后调者。十二旅

且担负「戒备后方」任务,似又证永津情报之非空穴来风。〈张学良自北平致蒋中正.

一月东亥电〉,《蒋档.领袖特交文电专案整理》,「渖阳事变」1,资料号21004590。

另参考熊正平,〈渖阳、锦州沦陷纪略〉,《文史资料选辑》6(北京:中国文史出版

社,1986初版),14。[/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尽管十二月下旬,孙科内阁在南京「一中全会」上再三声

言,「守土军队应实行正当防卫」,实则粤-张双方关系恶劣。「中

原大战」旧恨未消;上海「统一会议」又始终以蒋、张为敌;粤方

「四全大会」曾发「查办张学良」通电;「一中全会」又决议命张

「戴罪图功」。(122)故迨廿五日,日军总攻锦州之际,张即藉机致电

孙阁,索饷索械,似意在予其难堪。(123)粤方只得由前广东省主席李

济琛出面「内交」,透过辞职在沪的顾维钧进行笼络。(124)不过为时

已晚,非但锦州早经撤军,张亦无意奉孙科号令。后者虽两度训令

「积极抵抗」,(125)锦州仍於翌年一月二日失守。讽刺的是,失守当

天下午,南京「中央政治会议」上,孙阁副揆陈铭枢仍作报告,指

卅日以后,即无前线消息;锦州撤守,系外国通讯社传说,张氏「并

未有所提及」云。(126)

3、「政策空窗期」的结束

_______________

[size=1]

122「统一会议」中,粤方曾经明白表示「对人重於对事」,目标除蒋主席之外,即为张

学良。见梁敬□,《九一八事变史述》,131;至「查办张学良」通电事,见〈顾维钧等

致张学良电稿.漾午电〉(1931年11月23日),〈顾维钧密电选〉(上),《民国档

案》1985:1,63~64;「戴罪图功」事,则见中国青年军人社编,《反蒋运动史》,

520。

123 张电:「火速饬拨现款百万元,用发目前火食饷需;??并请速拨枪弹某口径者一千

六百万发、某口径者八百万粒;某生的重炮弹一万发、某生的野炮弹七万发、某生的

某野炮弹三万发、某生的野炮弹八万发、某生的某山炮弹三万发、某英寸迫击炮弹二

十三万发;步枪一万枝。所有弹款,务请於一星期内发到;而子弹需用最急,尤请日

内照拨??」云云,内容需求明显异乎寻常,目的应在困窘粤方。见《革命文献》34,

1122。

124〈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宥亥电〉(1931年12月26日),〈顾维钧密电选〉(下)

,《民国档案》1985:2,16~17。

125〈国民政府令张学良主任对日军攻锦应积极抵抗电〉,《史料初编.绪编》1,313。

126〈「中央政治会议」第21次「临时会议」速纪录〉,李云汉、刘维开,《国民政府处

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218。[/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空窗期」的结束,大抵可以廿一年一月下旬,「蒋-汪

合作」的出现、以及「一.二八」的爆发,做为两项指标。前者既

使派系牵掣的局面,得到相对的缓和;后者则不啻成为新政府的政

策实验场,为所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新选项,逐步累积经

验与共识。

按「蒋-汪合作」的酝酿,为时较一般所知更早。至迟廿年十

月中旬,上海「统一会议」前,蒋已透过前「军政府」广东省长杨

永泰,私下在香港与汪系取得联系。(127)之后蒋即频释善意,希汪入

京,以期「联汪制胡」,抵销粤方促其下野的压力。「主政者上前

线」提案是其一、(128)汪派於上海独立召开「四全大会」是其二、(129)

「沪选」中委跻身「四届一中全会」是其三,(130)惟汪始终未明确表态。

陈铭枢告蒋,汪派图以「第三者」立场,在宁、粤之间待价而沽:

汪派大都主张,汪仍主持第三者态度,〔陈〕璧君〔汪妻〕

________________

[size=1]

127 十月十九日,蒋手令张群,转告在港的杨永泰,与汪系接洽:「上海张市

长。〈巧电〉悉。请畅〔卿〕兄可与汪方在港人接洽,暂时留港可也。中。皓。」〈张

群自上海致蒋中正.十月巧电〉(1931年10月18日),《蒋档.革命文献拓影》14,33。

另据陈公博的说法,早在其十月初自欧返港之前,另一汪系大将顾孟余,可能已与宋子

文有所接触。见陈公博著,赵令扬、李锷、汪瑞炯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

11925~1936》,266~267。

128 参见〈陈铭枢自上海致蒋中正.十一月巧午电〉( 1931年11月18日),「渖阳事变

」1,资料号20013548;〈蒋致汪精卫电〉,上海《申报》,1931年11月30日,二张六版。

129 按:汪-胡决裂之后,汪系即於十二月三日假上海「大世界」游乐场,自行选出四届

中委十名、候补委员十四名。惟该会场主人,乃法租界捕房高等顾问黄金荣。黄氏与

蒋关系密切,当日且亲力亲为,在场指挥。相信系得宁方协力。上海《申报》,1931

年12月4日,三张十版。

130 十一月廿六日,汪系退出粤方「四全」之后,宁方代表李煜瀛即向蒋报告晤汪结果:

「汪又谓:汪派退出之代表,可举廿四人,蹙〔?补〕实中委,履行〔「统一会议」〕

和议事。至於今,惟有联汪制胡。望卓裁。煜瀛叩。宥印。」〈李煜瀛自上海致蒋中

正.十一月宥电〉(1931年11月26日),《蒋档.领袖特交文电专案整理》,「淞沪

事件」1,资料号20013883。所以十二月十九日,蒋在南京邀宴新任「中央委员」,沪

选委员亦得入列,即以示事实上之默认。见沈云龙,〈广州「非常会议」的分裂与宁

粤沪「四全代会」的合作〉,23。[/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尤力。枢测汪意,不愿失枢〔革?〕命者的立场,未以

然为。惟在政治上,能与钧座居同等之地位,则对内、对外,

方免受名义上无稽之责难,所以迟迟不决者以此。国势至此,

非急转直下,得汪等坦然入京,并使粤失其攻击之藉口,以

团结内部,则无以挽救危局。??(131)

所以两人合作的真正实现,需延至翌年一月中旬。主要关键,

殆因孙科亟欲改采「积极政策」,以谋突破政治僵局:於政成立「特

务委员会」,代替蒋、汪、胡三巨头,处理紧急政务;於军起用冯

玉祥等人,组织「军事委员会」;(132)於财政有「停付公债本息」之

议;(133)於外交则推动「对日绝交」。凡此,均属政策、人事上之重

大变革,自对蒋、汪派系形成压力。包括国民党秘书长叶楚伧等宁

方成员,即向蒋告急:

哲生等提议组「特务委员会」,昨晚讨论至五小时。探其意

志,将乘三常委未到时,决定「对日绝交」、「停付公债」

决〔绝〕种亡国政策,同人等坚决拒之。至「特〔务〕会」

拟删其职权,暂予容纳。如何?乞示。

蒋也以手令表达坚决反对之意。(134)旋十六日,蒋-汪於杭州会晤,

_________________

[size=1]

131〈陈铭枢自上海致蒋中正.十一月有亥电〉(1931年11月25日),《蒋档.领袖特交

文电专案整理》,「淞沪事件」2,资料号20013849。

132 由一月九日,何应钦致蒋电,即不难窥见,成立「军委会」一案,对蒋、汪的敏感度

:「孟潇〔唐生智,汪系〕来称:汪先生说:(一)德邻〔李宗仁〕、任潮〔李济琛〕

日内来京,拟向『政治会议』提议,设『军委会』;??等语。冯〔玉祥〕与粤〔系〕

勾结云深,中央设『军委会』,职拟表示反对;??职意:汪、孙既对钧座表示好感,

汪到京后,即请钧座毅然莅京主持大计。否则职亦想引退山林。」〈何应钦自南京致

蒋中正.一月青酉电〉(1932年1月9日),《蒋档.革命文献拓影》14,63。

133 按:孙科鉴於财政入不敷出,遂有意将旧政府时期所发行的国内公债本息延期支付,

以填补财政缺口。讵料引起市场恐慌,造成银行挤兑风潮。事见〈停付内债本息风潮〉,

《国闻周报》9卷4期(1932),「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6~8。

134 蒋覆电谓:「叶委员楚伧先生勋鉴:〈寒戌电〉悉。请转诸同志【坚决表示反对】,

弟对兄等主张【甚??】与态度赞成。余详函中。中正。删〔十五日〕午。」【】括

号为原件中所删去之文句。俱见〈叶楚伧、陈果夫自南京致蒋中正.一月寒戌电〉(

1932年1月14日),《蒋档.革命文献拓影》12,112。[/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局急转直下。廿五日孙科辞职赴沪,「中央政治会议」随於廿八

日推举汪继任行政院长,翌日任蒋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合作关

系正式形成。

然而新政府刚刚就职,就遭逢最大危机,史称「一.二八」事

变。伴随著政治上的新局面,国府在因应选项上,也公开改以「一

面抵抗.一面交涉」相号召。三十日发表〈移驻洛阳办公宣言〉,

强调「双面」并进的原则:

政府受国民付托之重,惟知保持国家人格、尊重国际信义,

决非威武所能屈。惟有坚持原定方针,一面督励军警,从事

自卫,决不以尺土寸地授人;一面仍运用外交方法,要求各

国履行其条约上之责任。??政府深信中国对於此等暴行,

有正当防卫之权利与义务;同时深信各国为维持世界和平及

国际信义,亦必不能坐视。??(135)

如此「双面」政策,一方面固是惩於「九.一八」以来,现地「不

予抵抗」之失策,要求守土军队,须於第一时间进行抵抗;然另一

方面,更具意义者,实是对於先前「不撤兵.不谈判」的僵硬立场,

决然修正的弹性作为。

盖自十一月中旬,日军北进黑龙江、南犯锦州以后,国内主流

舆论已逐步体认,事变不易善了。故一改过去对於「双不」的坚持,

在呼吁当局制定整体方针之余,当廿一年初,传出日方秘使来京晤

谈消息时,还鼓励孙阁,不妨「多方以试」;甚至明言「直接交涉」

「不能遽断为卖国行为」云:

若夫日方代表,虽有曾到京沪之传说,但迄尚未能证实。纵

令果行交换意见,亦不能遽断为卖国行为。此际所应注意者,

首为中央与地方意见之融洽,次为秘密外交之防止。??而

和平方法的无效之后,仍可唤起民众,实行全国动员之抗日。

凡此种种,又为锦防撤退后,亟应筹商进行之要事。谁为卖

国,还须视诸日后之事实;此时舍相忍为国外,无他道也。(1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ze=1]

135〈国民政府移驻洛阳办公宣言〉(1932年1月30日),《革命文献》36,1553。

136〈锦防撤退之后〉,天津《大公报》,1932年1月3日。至舆论态度的转变,参考李盈

慧,〈抗战前三种刊物对中日问题言论之分析──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独立评论之比较

研究〉,91。[/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应言论界这项转变,国府「回避交涉」的态度,也於十一月

下旬有所松动。张学良「北平会谈」,可谓开其端;顾维钧在京接

见重光葵,又为接其踵,均系就「东北事变」议题,直接接触的尝

试。(137)

十二月底,下野在籍的蒋先生,且透过熊式辉,秘向东京探

询解决条件:

急。奉化总司令蒋钧鉴:○密。由公侠〔陈仪〕兄转到王〔长

春〕君〈有〔廿五日〕〉、〈寝〔廿六日〕〉两电如下:

晤荒木陆相,将实情详细说明。他对和议热望速成;颇以苏

俄为忧;对於满洲统治上,并无成见,条件另电。满洲实权??

〔原缺五字〕。

晤荒木,对该条件均有意见。大端则:条件精神以不妨碍国

民政府立场为标准;经济乃取「共存防共」方法。热望我国

政府早日安定。如能一致防共,需用武器并款项,必当竭力

援助。此人对於总座感情颇佳。详细条件面呈。寝。等语。

谨呈。职熊式辉叩。艳印。(138)

所以「一.二八」的爆发,实可视为旧政策的临界点、与乎新

政策的实验场。先前的「不予抵抗」、「不撤兵.不谈判」选项,

至此俱告身退;而原本潜流於台面下的若干动作与构想,诸如「直

接交涉」、「战而后和」等,则陆续经由战场的实践,回馈而成「一

面抵抗.一面交涉」新政策的实质内容。就此象徵了,国府自「九.

一八」以来的「政策空窗」困境解脱出来,进而下开更具弹性、更

加务实的政策阶段。

[size=1]

137 史家多谓,最早「直接交涉」者系陈友仁与宋子文,实皆误。陈友仁访日在「九.一

八」之前,会谈内容无关事变解决。宋子文则於事变猝发后,立即中止接触,原因亦

在回避交涉。故首先就事变展开「直接交涉」者,应系张学良、顾维钧。参照蒋永敬,

〈「九一八」事变中国方面的反应〉,《新时代》5:12(1965年12月,台北),31;

梁敬□,《九一八事变史述》,113。

138〈熊式辉自南昌致蒋中正.十二月艳电〉(1931年12月29日),《蒋档.领袖特交文

电专案整理》,「渖阳事变」2,资料号20022453。原件注:「原文内漏去五字,容后更

正」。[/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结论

总结而言,自「九.一八」至「一.二八」,国府在对日决策

上,虽有迟回却顾之失,惟并不宜概括成「不抵抗」或「空言抵抗」

等简化概念;亦不应一味指责当局「一无策画」、「不负责任」以

为足。此一时期,毋宁为国府在政策制定上「尝试-错误」的一段

过程。先前的「不抵抗政策」既经证明无法因应危机;而政治体系

内在的派系竞逐、以及外在的环境限制,又阻滞了新政策的迅速产

出,终至形成四个多月中,某种「政策空窗」的现象。

其间,国府除了延续「不抵抗政策」所既有的「不撤兵.不谈

判」原则外;还在事变扩大之后,陆续推动「主政者上前线」、「锦

州中立区」、乃至「对日绝交」等方案。惟最后都因舆论反对、各

方消极,而宣告失败。此处也凸显了,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府

的外交政策,实际是将国内因素摆在国际因素之前;政策对内的「功

能」与「效应」,也经常凌驾对外的「准则」与「程序」考量。其

结果,自是缺乏成熟政府正常运作中,所应有的稳定性与一贯性;

使得政治体系本身,更易陷入周遭环境的影响与冲突当中。这是吾

人在探讨此一时期国府外交决策过程时,可予注意之处。

至於本文对於过程细节、以及前辈研究之补充:首先,过去论

者率皆强调,蒋主席之拒绝〈币原五原则〉,系受国联卫生局长拉

西曼之左右。然笔者窃以,蒋於「统一会议」期间,曾多次要求粤

方,配合宁方「不撤兵.不谈判」之原则。可见强硬立场,应系蒋

自有定见;拉西曼的影响,恐仍有商榷余地。

其次,关于「主政者上前线」之议,过去论者限於资料,多数

将蒋案之未能果行,归咎於张学良反对。实则蒋在「四全」公开提

案的前一日,已先向汪兆铭探询意见。故该议除「对内宣示」作用

外,似亦在「作球」予汪,促其入京合作。至於最后不了了之,乃

是与南京决策阶层的普遍反对、以及日军十一月底一度自锦州外围

后撤有关。张学良角色,实非真正关键。

再者,锦州於廿一年一月二日失守。世论於兹,多指张学良防

卫不力。此一谳议大致无疑;不过值得注意者,蒋对锦州失守,态

度亦未明确责难。元旦当日,张氏先已有〈东亥电〉向其「预告」;

反之,南京孙阁自除夕以后,即未能获得前线只字片语。是则宁-

粤相持不下,拉拢疆吏强藩,已成优先考量;外交成败,难免尾闾

耳。

锦州失守一周后,一月八日,蒋自奉化致电上海宋子文,强调「此时以巩

固汉卿兄地位为惟一要旨」:

「上海宋子文先生勋鉴:此时以巩固汉卿兄地位为惟一要旨,鲁、晋

『政治分会』如有必要,中亦无成见。如汉卿兄能不辞职,务请勿辞。

请以此转汉卿、石曾先生。中正。齐。」

〈蒋中正致宋子文.一月齐电〉(1932 年1 月8 日),

《蒋档.筹笔》,「统一时期」,档号2010.20/4450.01~063。

最后,关于「蒋-汪合作」之形成,过去论者多有阙如。实际

两人互动甚早,「统一会议」期间即已暗通款曲;汪於过程中「待

价而沽」之态度,更非日后汪系成员所言,被动而诚恳者。「政策

空窗」期间,蒋始终力求,藉由联汪,解缓粤方迫其下野的压力;

对此,汪则迟迟不予表态,身段并不亚於蒋。两人合作的实现,应

是鉴於孙科决心行动,恐真影响己身派系与布局,故於廿一年一月

下旬,相偕入京。随即「一.二八」事变爆发,乃成「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之契机,进而下开更具弹性的政策新阶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