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东山顶上的酥油茶】之情天喇嘛:生与死的仓央嘉措(完) -- 京华烟云AMIP

共:💬119 🌺6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东山顶上的酥油茶】之情天喇嘛:生与死的仓央嘉措(完)

前言 在那东山顶上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面容

渐渐浮现心中......

这是一首有名的诗,它产生于三百多年前,后来甚至还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但是,诗中那位面容如月亮般皎洁的“玛吉阿米”却并非具体的人名——藏语中,“玛吉阿米”的意思是“未嫁的姑娘”,至于她究竟姓甚名谁,早已无法考证明白,也许永远成谜。

诗的作者也是个谜一般的人物。公元1682年,西藏历史上的一代英杰——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他生前苦心培养的继承人、精明强干又雄心勃勃的西藏摄政桑结嘉措继续假借五世达赖之名统治西藏,秘不发丧达十五年之久,直到公元1696年,天下共主康熙才终于得知。皇帝雷霆震怒,威胁说要“檄云南、四川、陕西之师,见汝城下”,桑结嘉措惶恐之余不得不向朝廷认错,同时将一个早已选出但被他秘密隐藏在民间的少年宣布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他便是这首诗的作者,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其实,仓央嘉措并非他的本名,而是其上师五世班禅为他授戒后起的法名。这个后来被称为仓央嘉措的孩子,据考证于公元1683年生在西藏南部的门隅地方,如同历史上许多具有神奇故事的人物一样,传说他诞生时出现了许多祥瑞的征兆,小时候也异常聪明,从三岁起就能写字诵读,并自制献给神佛的供品,给派人寻找五世达赖灵童的桑结嘉措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据说,当时围绕这个被认为是转世灵童的孩子的归属问题,西藏和不丹方面的争夺曾十分激烈。

被桑结嘉措迎入拉萨后,在家乡自由自在惯了的仓央嘉措,很快便难以忍受木偶般的傀儡生活和无休止的清规戒律,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游历以及诗歌创作中。做为一名宗教领袖,其作品竟然以情诗为主,自然在西藏僧俗社会引起了巨大争议。

传说,这位年青的神王兼诗人秉性多情,常常偷偷溜出布达拉宫,跑到民间与情人幽会,而民间对他也颇为欢迎,那里不仅有他仰慕的姑娘,而且还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因此佳作频出。但后世许多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而是认为仓央嘉措并非如凡夫俗子般沉浸情欲,更不会破戒,他不过是在花丛中体验“色即是空”的境界而已,那些貌似情诗的作品其实都饱含着佛理。

根据一些民俗学者的研究,在传统上,旧时的西藏世俗家庭对女儿与大活佛发生亲密关系其实并不排斥,反而颇为自豪,也许认为这样就可以沾染上活佛的一些神性吧,他们甚至会把自家房子的外墙整个刷成黄颜色以示炫耀——在繁华热闹的拉萨八廓街上,至今还保留着这么一座黄房子,里面是一家藏式餐馆,而其店名不出我们所料,就叫做“玛吉阿米”。

公元1705年,拥立仓央嘉措的西藏摄政桑结嘉措被其政敌杀死,失去依靠不久,作为上层斗争的牺牲品,我们的年青诗人终于被康熙皇帝废除达赖封号,随后在“执献京师”途中于青海湖畔离世,享年仅二十三岁(一说二十五岁)。

孤独的青年、叛逆的上师、卓越的诗人、风流的情种,悲剧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流逝,笼罩在仓央嘉措身上的迷雾不仅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

政敌当年早已将他存在的痕迹彻底抹去,身为藏传佛教的领袖,他竟然连自己的灵塔都没有留下;而生他养他的家乡,现在已位于被印度控制的藏南,一个普通中国人根本无法到达更不用说去祭拜的地方;并且,他去世后还顶着“假达赖”的贬称长达七十余年,直到乾隆时期由六世班禅说情,朝廷才默认了他曾经的地位。

但仓央嘉措却又并没有被历史之沙湮没,拉萨民间仍和几百年前一样传诵着他的故事,他出生的地方仍被藏族人民顶礼膜拜,内蒙阿拉善保留着据说是他的留下来的遗物——当地传说他并没有死在青海湖,而是逃了出来四方游历,最后终老于此。而在拉萨遥远的东方,在那真正的东山顶上,巍峨险峻的横断山脉之间,则是仓央嘉措灵魂的归宿,他的转世灵童正是降生在那里——川藏线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有着“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

近年来,随着传播手段的发达,对仓央嘉措的崇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他也由一位悲情神王变身为情天大圣,他的诗歌以及号称是他的诗歌被人们广为流传,比如下面这首: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意境很美,而且据说作者就是那位情圣诗人,只是,笔者查阅了手头所有正规出版的仓央嘉措诗集,也没有找到这首诗的出处,也许是自己手头的资料还比较有限,但也有可能它就是附会的同人之作。

对了,朱哲琴有一首《六世达赖喇嘛情歌》,有空可以听听。

其实,所谓的《那一天》就是1997年朱哲琴《央金玛》专辑中一首名为《信徒》的歌词,词曲作者何训田。或许因为《央金玛》中还有这首《六世达赖喇嘛情歌》,因而该歌词便被误认为是六世达赖喇嘛写的情歌。

目录

1、午夜布达拉宫,遇见仓央嘉措(上)住布达拉宫的“嘉措”(点击阅读)

2、午夜布达拉宫,遇见仓央嘉措(下)迷雾中的桑结喇嘛(点击阅读)

3、扎什伦布寺,仓央嘉措的抉择(上)如来与卿(点击阅读)

4、扎什伦布寺,仓央嘉措的抉择(下)尴尬的上师(点击阅读)

5、哲蚌寺,一场针对仓央嘉措的劫持(上)噶丹颇章的哲蚌活佛(点击阅读)

6、哲蚌寺,一场针对仓央嘉措的劫持(下)蒙古来袭(点击阅读)

7、“一度到理塘”,生与死的仓央嘉措(上)青海湖畔的谜团(点击阅读)

8、“一度到理塘”,生与死的仓央嘉措(下)历经劫难的大海(已完成,点击阅读)

附录:关于《见与不见》(已完成,点击阅读)

奉送壁纸两张:西藏羊卓雍措圣湖(点击浏览)

*************************************************

关于三个常见的名词:

“神王”

上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曾用一个词“Holly King”即“神王”来称呼那时候西藏当政的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后来这个词扩展开来,也被许多人用来称呼其他的达赖喇嘛。

“活佛”

这是一个纯粹由汉族人自创的词语。藏语里与之勉强能对应的有两个词,一是“朱古”,即“化身”,专用来称呼有资格转世的高僧;二是“仁波切”,即“珍宝”,是对高级僧侣的统称,在藏区用得相当广泛。

“喇嘛”

这个词本来在藏语里专门用来称呼指导修行的上师,比如藏族人常念的“喇嘛拉加森求”即是“皈依上师”之意,但这个词后来被滥用,事实上成了对藏传佛教僧侣的泛称。

说明:本文来自笔者将要出版的新书《东山顶上的酥油茶——川藏畏途》

关键词(Tags): #西藏史(大圆)#东山顶上#玛吉阿米#仓央嘉措#桑结嘉措#达赖喇嘛通宝推:一介书生,刹那芳华,大圆,风无踪,上古神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