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天府之国(一)--四川的由来 -- 孤子

共:💬44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天府之国(二)-- 川菜

说起川菜,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川菜是以辣味为主。其实川菜真正的特色味道是麻味,是用花椒。辣椒传入中国不过近几百年的事情,而花椒却是四川古已有之的东西,而且是川菜最古老的味道。

《华阳国志?蜀志》称: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古人所谓的辛味是指姜、葱、花椒一类刺激性气味。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非常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中国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过去所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组成。而历史上,四川是花椒最重要的产地,食用也最为普遍。有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平均有四分之一的食品中都要加花椒,与今天中国菜谱中花椒入谱比例相比,这个比例十分大了。从北魏开始到明代,使用花椒的比例是在逐渐增大,最高的唐代达五分之二,明代也达三分之一。但从清代开始,花椒在食谱中的比例大大降低,降至五分之一。这可能与番椒(辣椒)的传入、侵夺辛辣调料有关。同时,清代胡椒的大量使用,可能也侵夺了花椒在饮食中的份额。于是,清代以前在全国流行十分广的花椒麻味被逐渐挤到四川一角,使川菜形成麻辣兼备的格局,中原地区惟有山东等地还有一定食麻的传统。

川菜虽然历史悠久,然而真正大发展的时期却是在清末,而促成这一大发展的正是辣椒的出现。辣椒虽然在这之前就早已进入中国,但到了清末,四川才广泛种植辣椒。辣椒为川菜带来了一种新的味道,和以前川菜的调料配合,从而变化出丰富多样的味道出来。川菜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四川本身得天独厚得调件。四川境内江河纵横,四季常青,烹任原料多而且广。既有山区的山珍野味,又有江河的鱼虾蟹鳖;既有肥嫩味美的各类禽畜,又有四季不断的各种新鲜蔬菜和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酿造调味品和种植调味品,如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德阳酱油、郫县豆瓣、茂汶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叙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成都地区的辣椒等,都为各式川菜的烹任及其变化无穷的调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四川所产的与烹任、筵宴有关的许多酒和茶,其品种质量之优异,也是闻名中外的,如宜宾的五粮液、沪州的老窖特曲、绵竹的剑南春、成都的全兴大曲、古蔺的郎酒等,它们对川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历史上多次战乱,导致四川地区有大量的外省人不断进入,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烹饪方法,使得各种菜系在这里交流,川菜得以融合各家之所长,不断改革创新。但无论如何,辣椒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辣椒融入川菜后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辣椒论,川菜中有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渣辣椒、干辣椒、糊辣椒、泡辣椒、糍粑辣椒等。将辣椒与其他调味品配合,可制成红油味、麻辣味、酸辣味、糊辣味、陈皮味、鱼香味、怪味、家常味、荔枝味、酱香味等,吃辣之精细,堪称世界一流。但是四川吃辣椒讲求收敛和中庸,将其炸香或放糖,收敛辣味而有余味,正如专家所称的做到了辣而不燥,辣得有层次,辣得适口,辣得舒服,辣得有韵味。这些年来川菜几乎每天都要推出一道新菜,市场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都是精品。即便这样,目前川菜的菜品也已经达到了5000余种。想想在四川,每天吃5道菜,可以不重样得吃上3年,而我现在天天吃的几乎都一样,不免又是一番长叹。

吃川菜,就好像在品味四川人的性格。各道川菜往往烙印上了产生地和发明人无形的印记。比如说回锅肉,这个川菜第一菜,就有非常鲜明的平民色彩。肉要用带皮五花肉,所以猪皮可以不被浪费。出川以后,在各地吃了不少不带皮的回锅肉,每每让我深恶痛绝。肉要先用水煮到八分熟,肉汤可以继续用来做个汤菜。而炒肉的配菜也可以多种多样,自由选择。所以这道菜是非常适合一般穷苦人家,一年吃不上几回肉,吃的时候必然一点都不能浪费,连肉汤都要一滴不剩的喝完。当然现在餐馆的回锅肉做得很精致了,用料也考究了。记得在广汉吃过一次连山回锅,巴掌大的肉片,晶莹透亮,做得那叫一个好吃,让我印象深刻。事实上,很多川菜都有这样的平民色彩。比如说重庆火锅。最早出现大约是在民国时期的重庆。当时的码头工人劳累一天,没有太大心情做饭,身上又没有多少钱下馆子,于是买点牛杂,搞一锅汤,整点辣椒,就这么涮着吃。这个和夫妻肺片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以卖牛肉为生。每天卖完都要剩很多比如牛肺之类的牛杂。郭朝华觉得扔了可惜,于是就把它们切成薄片凉拌,居然卖得挺好。现在这两个菜也都当当改进了。火锅得底料早已经不是那么简单,肺片也早就不是牛肺了。

总的来说,川菜大致主要有成都和重庆两个源头。两地的菜也深刻反映了两地人的性格差异。重庆是大山大河,码头文化,所以重庆人豪爽,耿直,敢于创新;成都则是平原,农耕文化,所以婉约细致,长于精细。同样是回锅肉,在重庆和在成都吃的感觉就很不一样。成都的回锅肉是比较软绵一点,糖、醋、辣椒、面酱什么的放得比较中庸,整体感觉比较适口。重庆的回锅肉就比较爆脆一点,而调料就狠得多了,整体感觉就是比较痛快。重庆的特点使得很多川菜新菜最初都起源于重庆,因为重庆人敢于尝试,不墨守成规。像风靡全国的辣子鸡、水煮鱼、啤酒鸭等等最初都是来之重庆。成都的特点使得成都人善于将一道菜精致化,理论化,使其能够规范化。所以往往是重庆发明了一道菜,成都很快引入,立刻在各大餐馆里面形成规范化的一道菜,随之推向全国。其实这样说也许太过简化,成都重庆的恐怕都不服气,呵呵,看了可要手下留情,板砖不要扔得太多。当然川菜不单是来源于成都重庆。事实上,四川各地都有自己得特色菜,即便一个小县城,哪怕一个小铺子,都有自己得招牌菜。有很多小铺子往往一天只做几个小时的生意,限量发售,卖完为止。所以常见到一个摊子前面排了长长的队伍,那摊主肯定是有绝活了。

说了这么多川菜,川菜区别与其他菜系的特点是什么呢?一言以敝之,在有味,在于辅料的味。四大菜系,川鲁粤苏,其他菜系的味道主要是靠主料的味道,尤以粤菜为代表。粤菜讲究原滋原味,所以主料的味道就非常重要。广东人什么都吃,估计也跟现在圈养的鸡鸭味道已经不够鲜美有关。川菜则主要靠辅料来调味。川菜依靠辅料,可以调出多种味道出来。川菜有所谓“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杂”之说,三香乃葱、姜、蒜,三椒乃辣椒、胡椒、花椒,三料乃醋、郫县豆瓣酱、醪糟。炒菜需有葱姜蒜,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三椒却是真理之上的翻新,是味的进一步扩充,四川人尤其把这三椒的花样弄得别出心裁,产生了七滋八味。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辣、香、咸。八味是指:鱼香、麻辣、酸辣、干烧、辣子、红油、怪味、椒麻。九杂是指用料之杂。川菜所具备的复合型味道更是多不胜数,归纳起来有50种左右:

一、 酸味型:酸辣、酸甜、姜醋、茄汁。

二、 甜味型:甜香、荔枝、甜咸。

三、 咸味型:咸香、咸酸、咸辣、酱香、腐乳、怪味。

四、 辣味型:胡辣、香辣、芥末、鱼香、蒜泥、家常。

五、 香味型:葱香、酒香、糟香、蒜香、椒香、五香、十香、麻酱、花香、清香、果香、奶香、烟香、糊香、腊香、孜然、陈皮、咖喱、姜汁、芝麻、冷香、臭香。

六、 鲜味型:咸鲜、蚝油、蟹黄、鲜香。

七、 麻味型:咸麻、麻辣。

八、 苦味型:咸苦、苦香。

九、 淡味型:淡香、本味。

所以川菜的长处就在于变化,在于融合百家之长,推陈出新。比如川菜由于地理限制,以前是少有海鲜入菜的,如今海鲜川菜早已经不新鲜了,而且很多风靡全国,甚至在海外都能见到。再比如传统的泡菜都是泡蔬菜,川菜不拘一格,丛泡椒凤爪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如今连很多海鲜都可以泡了。四川人的嘴巴也被餐饮界培养得刁钻起来,若是一家店不能不断创新,就只能被市场淘汰,逼得四川餐饮界必须不断创新。

川菜这一命题实在太大,写到这里仍然意犹未尽,但是肚子也给写饿,打住,吃饭先。

元宝推荐:铁手,齐若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