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天府之国(一)--四川的由来 -- 孤子

共:💬44 🌺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天府之国(一)--四川的由来

不知道河里有多少是四川人。就我自己而言,别人若问我是什么地方的人,我往往只能说自己是四川人,难以明确说是哪个城市的,盖因小时候因父母工作的关系,呆过四川好些个城市,每个呆的时间都不长,长大后,便仗剑出川,四海为家,越行越远了。如今漂泊已久,风景看惯,四川的山山水水却是越发的想念了。于是提笔写写思乡的文章,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各位若是有朝一日去四川旅游,若能有点帮助,不胜欣慰。

四川,有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说四川本指四川境内的四条大河:长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我原来也以为如此,后来才发现不是这样。四川其实是指古时行政区划的一个合称。这个要从唐朝说起,根源是在这个“川”字的来历上面。唐太宗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废除了秦汉以降的州、郡制,将两晋南北朝时代的益州(大致是今天成都平原)改为剑南道,而将原来的梁州(大致是今天陕西的汉中盆地)改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23年 (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就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 (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 (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 (公元1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即益州路 (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 (后改潼川路)、利州路 (州治广元)、夔州路 (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在元朝之前,汉中盆地历来是属于四川,和关中盆地(陕西)以秦岭为界。但在元朝灭南宋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时,却将汉中盆地划归陕西。这是由于秦岭山脉曾经是宋金和宋元对峙时四川的屏障,对此元朝统治者记忆犹新,使汉中盆地北属陕西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道屏障。元朝的统治中心在北方,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它自北而南的控制。以后的明清政权都建都北京,维持这样的区划对它们的统治也有利,所以一直未作改变。但是明清的时候,四川疆域己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民国时期,四川形成军阀割据局面,行政建制极不统一。1935年,蒋介石势力进入四川后,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1939年,又将西康督察区和四川的17、18督察区合并为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直到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四川省的西部省界最后确定下来。1997年3月,重庆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并将涪陵、万县二市和黔江地区划归重庆。

以上的历史都是有史可查的,但四川的另外一个名称“巴蜀”则有很多神话传说的成分,当然传说未见得就不是真的,尤其是最近这些年的考古发现越来越证明这些传说是有根据的。巴蜀其实是指两个国家:巴国和蜀国。这两个国家,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 (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但现在根据广汉三星推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对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00年。

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噫吁戏,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这段话简单的叙述了蜀国的历史。"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入四川盆地,被称为"氏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蚕丛和鱼凫便是传说中最早称王的两位蜀王。他们之后是伯灌,再后来就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这位杜宇可是大大有名,“杜鹃啼血”便和他有关。李商隐有一句诗,叫做“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生不用说,这个望帝就是杜宇。相传望帝教民务农,但是后来蜀地发生水患,望帝不能治,于是让位给自己的臣子开明(即后来的丛帝),而他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丛帝为民治水,威望甚高,从此开始开明王朝,一共传了十二世。现在在离成都20公里的郊县郫县城南还有这二帝的祀祠,叫望丛祠。传说开明十二世很好色,秦惠王知道后,就说送他五个美女、五钷屙金之牛。蜀王派五丁力士打通蜀道迎接五女,走到梓潼,碰见一头大蛇正钻入洞。一个力士紧紧抓住蛇尾,其他的人相助,轰的一声,山崩了,把五个力士和五个美女全都压在了山下。山分成五岭,山顶有平台,蜀王登台悼念,命名五妇冢;平台后人叫思妻台。老百姓都怀念五个力士,叫它五丁冢。也有说五丁把牛接了回来,安置于现成都金牛坝,成都金牛区现在还有个金牛的雕塑。无论怎样,这关中到蜀地的路是通了,于是秦王后来就派兵沿着五丁开的这条路灭了蜀国。李白于是写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这个自然是传说,实际是公元前316年,秦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在这之后,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 "前蜀"和"后蜀"。至于说蜀这个字本身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 "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关于巴国,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把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 (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另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为巴,因此得名,而四川现在还把盐叫做盐巴。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因此都城不断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关于巴国的传说,以神女流传最广。神女最早记载在《山海经》中,宋玉《高唐赋》、《神女赋》,李白《感兴八首》都写到她。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集》中有神女传说之大成:神女瑶姬是西王母的小女儿,她率领十二个姐妹到人间游玩,帮助大禹治理洪水。把三册天书授大禹要他照书行事。她又带领姐妹与制造水害的十二条恶龙奋战,恶龙被斩首掉到地下,便成了十二座山峰,她也留在了巫山化作神女峰了。照巴人看来,神女是完美的女神,掺杂不得情爱一类故事的。宋玉的《高唐赋》说她与楚王幽会,是一种亵渎。神女如今还屹立在巫山十二峰的神女峰上,就是山顶那个颇似人形的石柱,若是路过三峡,一定要仔细瞧瞧。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巴蔓子的。《华阳国志》有记载,迄今川东一带仍广为流传,重庆七星岗莲花池的“将军坟”,忠县“土主庙”都是纪念他的。据说当年巴国遭蜀国的入侵,将军蔓子请楚国出兵援助,答应平定以后,将三城(其中包括忠县)割让给楚。事平,楚国使臣来要城,蔓子说,城不能给,带我的头去。“割头保土”就是“土主庙”的来历。每年农历三月四日,据说是蔓子割头的那一天,忠县百姓都要抬着蔓子夫妇的塑像游行,举办庙会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四川还有一个别称,天府之国。不过这个天府之国最早可不是指四川,而是陕西关中地区。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 "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可见,"天府"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史,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战国策?秦策》中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可见以上说的" 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关中平原是富庶之地。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 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早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于是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

元宝推荐:懒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文摘】呵呵,没这水平,只好转一个了

人类诞生前的古蜀史

       冯广宏

       天、地、人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天空中白云苍狗,白昼和黑夜交替;人和兽全在经历生、壮、老、死的轮回;这是人们熟知的事情。大地其实也在变,不过它缓慢,不太明显。

      《神仙传》里的王方平,遇见了神仙麻姑。她指着面前茫茫的沧海说:“我都见到它三次变成了桑田。现在却又变回来了。”按神仙家的说法,天上的一天,世上就是三千年。长生不老的麻姑,她的时间轮带转得飞快,能亲眼看见大海干了三次;我们凡人就不行,好象大海永远都是那样。

      不过地质学家们能够把历史镜头给倒回去。他们从岩层扭曲变形的种种形迹,就能逆知哪些地方曾抬升过;哪些地方曾下降过;哪块平陆原先是海,那些邃谷原先是山。

      我们脚下的大地,都是些漂浮在岩浆之上的特大板块。比如四川,就夹在亚欧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之间。这三大板块互相顶撞、挤压、俯冲,使这块地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造山运动”。

      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里原是古地中海的一个大海湾。现在的四川盆地,那时覆盖着一片碧波。到了1.8亿年前的“侏罗纪” ,发生了一次“印支造山运动”,川西横断山脉隆起,川东却不断下沉,可是海水已经不再侵入,这里又成了20万平方公里的“巴蜀湖”,今天的成都,那时还深埋在烟波浩淼的湖底。

      到了1.4亿年前的“白垩纪” ,又发生了一次“燕山运动” ,川东逐渐隆起,巴蜀湖日渐缩小,最后缩到现今成都平原这块地方――只好叫它“蜀湖” 。

      在0.4亿年前的“第三纪” ,著名的“喜玛拉雅运动” 造就出世界的最高峰。四川水涨船高,再度抬升,蜀湖于是只剩下一个湖心,中心大致在现今蒲讧、洪雅、雅安那一带。原先硕大无朋的湖底,填满了紫红色的岩屑,最厚的地方能堆积起1000米之谱,在千万年高压下,形成了今天四川盆地红色的砂岩和泥岩。

      喜玛拉雅运动的余波一直延长到300万年前。 在“第四纪” 还不断发生着“新构造运动” 。据说四川在这一期间至少抬升了5次,蜀湖终于消失,那里填满了砾石和泥沙,构成今天的成都平原。

      ――这就是人类还未诞生以前的古蜀史。

      如今,大规模的地质勘探,证实了成都坝子“沧海变桑田” 的故事――彭州东部、郫县西部到崇州一带,地底下确实有个隐伏着的湖盆,长约90公里,宽10到25公里。湖盆周围,是埋藏在地底下的丘陵。侏罗纪、白垩纪时露出地面的砖红色岩层,经过在彭州和崇州那里的钻孔探测,发现它们己埋藏到地面以下300米左右的深度。基岩上边堆积起巨厚的砂砾层。

      根据钻机打孔的地方和数据,不难画出当年“蜀湖” 的形状。

      

      彭州竹瓦铺――514.09米;

      大邑安仁镇――290米;

      郫县安德镇――257米;

      彭州致和乡――229米;

      ………

      

      古湖盆周边的数字便越来越小,例如:

      都江堰聚源乡――68米;

      彭州隆丰镇――61米;

      成都簇桥乡――45米;

      德阳郊区――40米;

      彭州关口――35米;

      广汉机场――29米;

      都江堰羊子口――16米…

      

      现在的成都平原,平面上像个斜放的菱形。从安县到名山,大致是200公里的长轴;从都江堰到成都龙泉驿,大致是90公里的短轴。这块平原的大小,有8464平方公里。它夹在从北到西的龙门山系和从东到南的龙泉山脉当中――实际上是一个盆地。这盆地中央虽然相当平坦,但却微微有些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那龙门山系是由几条山脉组织起来的,最重要的一条是茶坪山,又叫九顶山,古代称为玉垒山,屏风似的围在平原西北一方;其次就是平原西缘的邛崃山脉。山岭连绵,挡住了西伯利亚袭来的寒流。在山峦的背风坡,雨水丰沛,也不酷寒。那是古代先民的乐士。

      成都平原还是生物界的乐园。《山海经》的《海内经》这样描写过: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

       “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

       “凤鸟自歌,鸾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那里真太美好!圣经中的伊甸园也不过如此。

      这一大片土地,古代中原人称之为“蜀” , 一向是个默默无闻的地方。最近才知道,远古的蜀,曾经演绎出一场场光怪陆离的史剧,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蜀”字的研究

      四川盆地西部――包括成都平原,当然也包括三星堆,古代都称作“蜀”。

      为什么要称蜀?答案有好多个。最正统的一个,是从字义分析出来的。

      汉字是很先进的文字,虽然有形、音、义三大要素,但它们并不分割,而是互相串通着――从字形和字音就能猜出字义。那些牵藤带叶的关系,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说文〉上头做了许多记录。那本书里对“蜀”的解释,讲得特别清楚:

       “蜀,葵中蚕也。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

      原来蜀是野葵上一种很象蚕的虫子。现在它的写法是加上虫旁――??。这种虫属于天蛾科,样子看起来蛮可怕。它一旦受到攻击,便会蜷曲起身子,露出特别的斑纹,很像一对毒蛇的眼睛。无论是动物或人,都害怕这种要命的毒蛇,常常吓得退避三舍。因此,??这种虫大家也不敢惹。它的外形,虽像给人亲切感的蚕宝宝,但本身却让人讨厌,所以经常被哲学家当作宣讲哲理的例子。⑴

      既然??让人骇怕,当然它就相当孤独。引申开来,“蜀”字就有了孤独的含义。古书《尔雅》便说过:山“独者,蜀。”远古时代真还真有个蜀山氏,曾与黄帝子孙通过婚,这个氏族的老根据地便在蜀山。那山很可能就是全四川的最高峰――贡嘎山,突出在川西众山丛中,孤另另地高高在上,有些孤独。

      西汉成都才子扬雄,最善辞赋,他写作的《羽猎赋》、《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曾打动过汉成帝的心。古代的赋里,要用到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字,所以扬雄认的怪字最多,经常有人坐着马车跑来向他问字。由此他也养成了向人请教字学的习惯。在他担任黄门侍郎期间,凡有外地来的官员,总被扬雄拉着问字――各地方言中的俗字。通过27年时光的调查积累,他终于编成《方言》一书,成为中国头一部方言字典。他发现,南方人口中的“蜀”这个音,意思就是“独一个”。

      照这样说,“蜀”这个地方,就该是个神秘莫测、独一无二的王国了。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写的是公元前14世纪的古汉字,其中就有不少个“蜀”字。甲骨文写得很形象,那个字确实像《说文》所述,上头是象征眼睛的那个“目”,下边是弯曲柔软的虫身――那是眼部特别突出的虫儿,但并不是蚕。不过以往有些史学家和文字学家,总爱把蜀讲说成善于养蚕的部落,理由就是那字蛮像蚕儿――这似乎有些张冠李戴了。关于为何要突出眼睛这一点,他们认为蚕的头上也有眼目,这未免有些可笑:凡是虫都有眼睛,蚕为什么要突出它?那说服力也嫌太小。这个秘密,直到1986年三星堆考古大发现才找到了真正答案。那里的蜀人,对眼睛情有独钟,用青铜铸了许多模型;而且人面和兽面,都有着夸张的眼部――正象??为了防身,要突出它的假眼一样。

      蜀人自己也许并不自称为“蜀”,他们应当有特定的称呼,就像住在岷山里的羌人,自己并不自称为“羌”一样。羌是中原人士对他们的称呼,因为他们是“西戎牧羊人”(<说文>所述),所以“羌”字便由“羊”和“人”所组成。最近在四川羌区所作的调查发现:羌人的自称,黑水、茂县北部是“尔玛” ;松潘、茂县南部、汶川是“日玛” ;理县北部是“赫玛” ;理县南部就称为“玛” ;都不叫羌。由此推想,蜀人自己应该有像羌人“玛”那样的称呼。“蜀”字,不过是中原人士强加上去的帽子罢了。

      作为地名,各族也有各族的叫法。比如羌族史诗《羌戈大战》里,都江堰叫陆格,绵池叫哈苏,汶川叫科查,成都叫益多。谁知道那时的蜀人把三星堆叫作什么?

      

       ⑴《韩非子?说林》:“麋似蛇,蚕似蜀。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淮南子?说林训》:“今麋之与蛇,蚕之与??,状相类而爱憎异。”

      

      

      古蜀史的前三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唱出来的史诗。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史诗大量留存在职业祭司的脑子里,一到了祭祀、施法时,就把它吟唱出来,为的是娱神、驱邪、求吉。那些史诗押韵顺口,易读易背,完全可以十代百代地传唱下去,而且重大情节也不会走样。

      史诗中的人物,绝大多数是各式各样的英雄。他们的名字不会被人忘却,他们的儿女往后传下了几代,一般也能在唱词中背下来――这就构成了最原始的口头历史。

      住在被称为“蜀” 的那地方的远古先民,当然也有不少吟唱着的史诗,可惜没有人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直到西汉末年,才有个成都才子扬雄,写在他那本《蜀王本纪》上。⑴这本书起这个名字,完全是学他老前辈司马迁写《史记》的体例――凡是领袖的事迹,那篇记录便称为“本纪” ――后人简称,就叫“蜀纪”。

      扬雄带了个好头。后来在东汉、三国直到晋代,住在成都和附近的文人,往往踵其步武,尽量网罗异闻,接力编写。据《华阳国志?序志》说:出版过蜀纪的不下八家。⑵三国时,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有位学者秦宓,去见广汉太守夏侯纂,一开口就说:“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 ” ,讲了许多当地典故。他的故事就是从那些蜀纪里看来的,《三国志》里就记下了不少精采的段落。到了公元4世纪,江原人常璩因为当过成汉政权的文官,入晋后受到歧视,于是发奋著书,把前人蜀纪综合起来,加上自己采访的口碑,编成中国头一部西南地方总志――《华阳国志》,成为史志宝库中的杰作。

      幸亏常璩出版了这部书,因为前面众多的蜀纪,在南宋政府渡江时纷纷散失掉了。扬雄那本蜀纪也在湮失之列,好在书中不少重要的段落,从晋代起就有文人引用,从而保留在各种文献上。特别是北宋皇家启动编纂的《太平御览》,抄录的段子最多。不过,当时摘录的风气有点自由化,并不逐字照抄原文;所以原书同一段话,在不同的地方抄得不大一样,文字上总有点小的差异。

      最早录下扬雄《蜀王本纪》古蜀史迹的,是晋代刘逵给左思《蜀都赋》做的注。那段佚文是古蜀史中最概括的一节,相当重要:

       “蜀王之先,名蚕丛、柏?C、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

      文字,未有礼乐。”

      虽然是粗线条,但却清楚地告诉人们,古蜀王朝大致有这么五代。远古蜀人既然没有文字,而且方言也和中原不同,那么,一大堆蜀王名号,除了记音,就是译义了。究竟是哪一种?至今还定不下来。

      蚕丛这个称呼各处抄得十分稳定;但第二代分歧就大了。《太平御览》卷888和《初学记》卷8一样,与刘逵写的一致;而它的卷166先是写作“析权” ,后头又写成“伯雍” ,而《艺文类聚》卷6写的也是伯雍。宋章樵《古文苑》中对扬雄《蜀都赋》作的注里,却又抄成“??护”。扬雄写的到底是哪两个字?幸而《华阳国志》还在,书中写的是“柏灌”,与扬雄写的形似而音不同。那意思是不是相同,也很难说。不过,可以肯定其余都抄错了。

      按照多数原则,基本上可以确定古蜀最老的三代是蚕丛、柏灌、鱼凫。由于《 太平御览》卷888上抄的《蜀王本纪》,有“此三代各数百岁” 的话,我们必须认定,这三个名号代表着三个王朝,因为任何一个蜀王都不可能活上几百岁。可是,这些名号又似乎是王朝开创者的大名。这老三代之间,可能是前后衔接着的,按“本纪”的习惯,它们应该象夏、商、周三代一样。

      古蜀的老三代离我们十分遥远,距古人也不很近。唐代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就曾叹道: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⑴当今有些学者(如徐中舒教授)怀疑《蜀王本纪》不是扬雄的著作,因为他是辞赋大家,而那书中文字相当浅近,文风不似。但是许多类书摘引此书时,一致皆称扬雄,好象没有理由否定为其所著。大儒有浅近之作,并非仅此一例,如明杨慎曾集云南民族方言编《白古通》;清李调元集广东俗歌成《粤讴》皆是。

      ⑵西汉有司马相如、严君平、扬雄、阳城子玄,东汉有郑廑、尹贡、谯周、任熙。爱谈蜀事的还有汉末祝龟等人。

      

      

      

      

      首代王朝――蚕丛氏

      扬雄写过一篇《蜀都赋》,被章樵编进《古文苑》。里头文理古奥,怪字又多,要读懂真不太容易。对于古蜀史迹,只讲了寥寥几句话:

       “王基既夷,蜀侯尚丛。并石石犀(栖),?筢?倚从。”

       “昔天地降生杜??密促之君,则荆上亡尸之相。”

      章樵注解说:头两句讲,蜀都的王基奠定下来之后,后代蜀侯们便记起了老祖宗蚕丛。下面是讲蚕丛靠着山上的石头,垒起房子住;就是搬家仍然要靠拢石头山。后两句,是讲杜宇和开明的故事。

      为了证明它的解释不错,章樵还引用了《先蜀记》:“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他又引证《汉书?西南夷传》:直到汉代,岷山地区的群众,还是在半山腰开采片石,垒砌那种碉堡似的房子,叫做“邛笼” ,最高的可以到十几丈。那便是蚕丛氏留下的一笔技术财富。

      对于蚕丛,常璩在《华阳国志》上作了重要补充:蚕丛氏是“纵目人”,最早称王。由于这族人死后用石头棺椁,民间便把岷山地区的石棺墓,称作“纵目人冢。”

      至今,岷山还有些带“蚕”的地名,被古人认作蚕丛氏的遗迹。如宋祝穆《方舆胜览》提到:导江县(今都江堰市)西五十里有蚕崖关;关外有蚕崖市;那里还有块蚕崖石。但这“蚕崖” 地名至少唐代就有了,因为杜甫有“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 的诗句。此外,茂县叠溪那里有个蚕陵山;汉代那里还设过蚕陵县。如此等等,过去都当作蚕丛氏出自岷山的证据。

      近年,石棺墓在茂县、汶川、理县多处发现,不过时代都不比春秋早。古蜀头代先王不应该晚到这个时候。所以,关于蚕丛氏出自岷山的传说,还有仔细检验的必要。

      蚕丛氏住石房,葬石棺,还“纵目” ,这种传说至今还存在于岷山羌胞之中。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口头史诗一直铭刻在“觋”(音许)――汉人叫做端公――的心里。

      高明的羌族祭司们能背诵40部、70多段经书。岷山羌族有21部上坛经;7部中坛经;12部下坛经。里边有许许多多离奇怪诞的故事,是真实古史的映象。近年民族学者、史学家们在茂县、汶川、理县羌区作了大量调查、收集工作,找到了十分重要的史诗“羌戈大战” 。里头说的是,远古时代的羌人,原先住在西北甘青一带的大草原上,放牛牧羊。突然遭到北方的魔兵入侵。羌人九兄弟带领九支人马,向东西分散逃亡。老大阿巴白构这一支逃到补尕山,与魔兵遭遇,激战了三天三夜,伤亡惨重。到了无路可退的时候,幸亏天女木姐珠显灵,丢下三颗白石头,变成三座大雪山,才挡住了魔头的追赶,得以到达松潘境内的热补草原。

      那时茂县日补坝,住着一族戈基人――又叫嘎尔补、嘎诗堵、嘎人、葛人、戈人――以农为业,生产粮食,日子过得相当舒坦。相形之下,羌人就太穷困。羌人首领智改巴想向戈人首脑格波学犁田,可是戈人不干。后来又向戈人借粮,戈人倒是借了;但后来老催着还,羌人又还不起。最后发生冲突,双方激烈地械斗起来。戈人实力强大,羌人不是对手,但靠了天神几波尔勒的启示,用白石头作武器,终于把戈人九兄弟打死了八个,把剩下的戈人赶到常年落雪的地方;而羌人就住进了常年落雨的地方。为了庆贺胜利,得用豕、牛、羊三牲来祭祀天神;可是羌人只有牛和羊,却没有猪。于是只好到戈人的养猪中心――益都去买。下面讲的便是吆猪的故事。

      史诗并不讳言,戈人是岷山土著,而羌人是外来入侵者。

      故事里的戈人,倒很像《华阳国志》中纵目的蚕丛。他有许多鲜明的特征――

      戈人憨厚老实,脑子笨。

      身体壮实,佝着背,所以显矮,又有“人熊” 的外号。

      有尾巴,快死时尾巴先干枯。

      死后用无底石棺来葬。茂汶那些石棺墓,羌人叫“戈基嘎补” 。

      直眼睛――纵目,眼大,发绿光。

      因为老佝着背,就不能抬头直视。

      用的石头从雪山运来。住石洞,羌人叫“嘎尔补洞”, 所以戈人叫做窑人、野人。

      会用牛拉犁耕田。

      善于治水。

      富有田地,粮食充足,又善喂猪,生活富裕,所以理县佳山寨有“发财如葛(戈)” 的谚语。

      如果蚕丛一族是这个样子,那他们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不能像传说中那样原始。

      直眼纵目,是个很显著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甘肃陇南地区也流传着直眼人的故事,当地叫做“立立子” ――那种人看东西要把眼睛棱起。这样一来,眉毛就遮不住雨水,所以他们绝了种。这似乎暗示戈人来自西北。联系到近年阿坝州岷山发现的石棺墓,随葬器物有彩陶、双耳罐,与甘青寺洼文化关系密切,就不是偶然的了。不过,发现的石棺葬时代都不早于春秋。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谱记》:“周衰,先称王者蚕丛,国破,子孙居姚?`等处。”可见纵目人是迁往南中去了。现在西南民族传说里还有他们的踪迹。凉山彝族史诗“梅葛” 中,讲天地开辟时直眼人叫“学博若” 。云南丽江纳西族也讲到远古有直眼人。宋朱辅《溪蛮丛笑》 还记有仡佬族的“两目直出” 。

      这一整套直眼故事,似乎都来自羌人的传说,被记进了《华阳国志》,当作蚕丛氏的史迹。那些故事时代较晚,并不是古老蜀人的口头历史。用考古成果来检验,也没到西周,与年湮代远的蚕丛似乎挂不上号。

蜀人心目中的古蚕丛,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这一点,《蜀纪》并没有记下;倒是蜀中出土文物上却有不少反映。1988年四川蒲江飞龙村发现战国晚期船棺,出土一枚铜印,造型奇特,像条肥胖的鱼。印文用十字格分成四部分,右上方刻着一条鱼和一条吐丝的蚕,明显是指鱼凫和蚕丛这两个称号。蚕的徽记出现在文物上,还有1954年出土的新津铜钟;1976年出土的成都交通巷铜戈;1985年出土的大邑五龙乡铜斤;1998年出土的蒲江鹤山镇铜印等。这可不是偶然的,只能解释成蚕丛子孙缅怀先辈写下的字迹。这些子孙死后并不睡进石棺,而是爱好巨木琢成的船棺。按如此这般的思路推想下去,古蚕丛一族并非来自西北、迁向西南的纵目人,倒是一个养蚕取丝的部族。纺织手工业的存在,从三星堆早期文化层中发现的石质和陶质纺轮,也能证实。这也许便是蚕丛史迹的真实映象。

    

    

    

    二代和三代

    古蜀第二代柏灌氏的信息,《蜀王本纪》里面连一点痕迹也没有。只是郫县郊区有个八卦墓,人们曾经想到,那也许就是“柏灌墓”。

    第三代鱼凫氏的信息倒还有些。扬雄说:鱼凫王到湔山去打猎,忽然就成了仙。不少蜀人也跟着“化去” ,没成仙的人很思念他,便在“湔” 那个地方修建庙宇,用来纪念。湔山是湔水的发源地,古代又称玉垒山,就是现在成都平原西北的九顶山。神话里的打猎,历史的素地便是战争;而成仙化去,则是战败被人驱逐的遁词。上古时代,放逐是一种很重的刑罚,逐出根据地的人群,背井离乡,失去原有社会关系的依赖,生活会极端艰苦。《尚书?尧典》“流共工于幽洲,放笙兜于崇山,”就是典型例子。

    成都平原至今还留下不少带有“鱼凫” 的地名。唐卢求《成都记》说:“鱼凫治在今导江县” ――即今都江堰市导江铺。温江城北有个古鱼凫城,南宋孙松寿在那里还写过一首诗,注明在县北十五里;1996年真在附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古城址。《太平寰宇记》卷74说彭山县东北二里有鱼凫津,一名彭女津,在众水汇入岷江之处:《汉书吴汉传》李贤注引《续汉书》“犍为郡南安县有渔涪津,在县北,临大江。”《路史?国名纪》导江注引《南北八郡志》:“犍为有鱼凫津,广数百步。”明正德《四川志》记叙州府南溪县北三十里有鱼符津;清嘉庆《四川通志》永宁县又有鱼凫关,在叙永厅东三里,又作鱼浮关。这些地方都在川南。

    沿长江东下,这种地名线索也不缺少。唐《元和郡县图志》符县(今合江)有巴符关;《水经注》讲过汉唐蒙领兵万人出过此关。川大教授张勋燎发现南方方言里“巴” 就是鱼,所以巴符关也就是鱼符关。现在的奉节,汉代称为鱼复;这个地名来历古远,《逸周书?王会解》记载周成王大会诸侯,靠近长沙的鱼复古国送的贡品,有 “鼓钟钟牛”。湖北沔阳县东十五里有鱼复古城;载于《太平寰宇记》卷144;卷146提到的松兹县,还有个巴复村――该读为鱼复村。

    遗留下这么多带“鱼凫” 的地名,难道是偶然碰巧?看来不可能。我们不妨想象当年鱼凫氏一族的逃亡路线,便是沿岷江南下、顺长江东去――总算成仙化去了。

    这些,就是蜀人口头历史中的二代和三代。

    后面的两代

    鱼凫后面的古蜀王朝,《蜀王本纪》上还有两代:蒲泽和开明。蒲泽在《华阳国志》上写作“蒲卑” ,那是杜宇氏的名号。

    杜宇这一氏族,有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出身,蒲泽这个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⑴与前面的鱼凫氏没有传承关系;二是位号,他不但“自立” 为蜀王,还自称为“望帝”,要知道,那时的周天子只不过称“王” ;三是建都,把蜀国的国都,定在汶山(岷山)下的郫邑。这代王朝,扬雄说传了一百来年――“望帝积百余岁” ,而且史迹丰富,与前边的老三代迥然不同。

    杜宇王朝的建立,有个女子的作用不能忽视――她就是住在云南昭通的“朱提氏女利” ,又称梁利、朱利。推想她带领一支力量北上“江源” ――今岷江边上的崇州,与蒲泽相遇。他们以婚姻为纽带,把两股力量合成一股,终于建立了与老三代时松散自由的统治形式有异的大国,在蜀中称王称霸。

    《华阳国志》描述了这个古国的版图――

    以褒斜为前门――东北到秦岭褒斜二水;

    熊耳灵关为后户――西南到乐山熊耳峡和雅安灵关峡;

    玉垒峨眉为城郭――西北有九顶山和峨眉山作屏障;

    江潜绵洛为池泽――岷、沱、嘉陵江四大河川是行船通道;

    以汶山为畜牧――把岷山地区当作牧场;

    南中为园苑――南方大片土地不过是旅游区。

    看呵,杜宇氏的气魄有多大!

    无论从政治体制上、经济实力上、社会活动上,与前边老三代都不可同日而语。它们之间,简直是两个世界。老三代事迹混沌,行动原始,蜀国是一盘散沙,好象到处都是无人区;杜宇王朝就不同了。史称杜宇教民务农,农业社会的特点便是定居、安土,家有恒业,重视城池,还有了商品交换的需求,因而社会经济逐渐走向繁荣。

    杜宇王朝轰轰烈烈,赢得了民众的爱戴,辉煌了一百多年。它的陨落,是因为天灾人祸――以农立国的蜀,遭遇到千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太平御览》卷888引《蜀王本纪》说:

     “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

    尧之洪水,在《尚书?尧典》里是这样描写的――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诰滔天。”

    成都平原是个封闭的盆地,西和北的山区里,存在着三个暴雨中心。夏秋暴雨,从山里直向平原倾泻。因为地面向东南倾斜,雨水总向东南方流,可是那里有条长长的龙泉山脉,好象一道门槛,挡住了水的去路。山脉中倒有几处缺口,最东头那个缺口最低,成了泄水的尾闾――现在叫金堂峡。杜宇氏的王都郫邑,并不是今天的郫县,它靠近现在的广汉,地势较低,所以地名里也带着个“卑” 字,那里遭受的水灾最重。金堂峡是个狭窄的泄水口门,两岸峭壁,全是些破裂的岩石,如果再发生地震――哪怕烈度不很高,也会导致岩石崩塌,把口门一点点地堵塞起来。加上洪水冲下来的杂品――什么树木呀,禾草呀,竹棚呀,器具呀,牲畜骨架呀,一齐停留在口门那里,把堵塞加重,似乎不把洪水的脚步挡住,誓不干休。要是真把洪水拦截下来,问题就严重了。天上的雨水还在倾泻,地上的积水不见消退,反而一天天涨高,洪涛吞没了房屋和田园,树林和道路,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好象到了世界末日。惊恐的蜀民,攀树而居,悬釜而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沉重的水灾,成为杜宇氏政权垮台的加速器。

    有一天,打东南方来了一位救星――他就是荆人鳖灵。他的来历十分离奇,原是一具在江面上飘浮的死尸。很奇特,那尸体并不顺水下行,相反却逆水而上,一直飘到郫邑,居然死而复活。无所作为的末代望帝惊奇地接待了他,问他会不会治水。鳖灵死着都会逆水游泳,可见对水的驾驭是他的强项,便一口答应“能治” 。望帝大喜,立即拜他为相,委以治水重任。

    鳖灵的办法是“决玉山” ――民间传说:他是用双脚蹬开了金堂峡,让口门扩大,好顺畅地排除涝水。至今,峡口左岸的炮台山和右岸的云顶山,半山腰里都还留有比常人大一倍的脚印,一岸是左脚,一岸是右脚。蜀国平原上的洪水,终于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人民又恢复了平静又祥和的生活――“蜀得陆处” 。

    皇宫里这时却发生了桃色新闻。东汉许慎《说文》在解释“?`” 的字义时说:

     “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鸟。故蜀人闻子?`鸣,皆起。云:

    望帝!”

    原来鳖灵是带着家眷来的。望帝与他夫人私通,民俗学者认为是一种婚姻习俗的不同,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以此为契机,便发生了王位的禅让。鳖灵接替望帝成为蜀王,而望帝便退隐西山,后来变成一头鸟,学名子规,雅称杜宇,就是现在的杜鹃。

    鳖灵登上王位,改号为开明氏,自称丛帝。这个帝号明显有追忆蚕丛的意向。他开创的开明王朝,一共传了十二代。他儿子继承王位,号为卢帝;这人胆大,敢于进攻秦国。卢帝儿子称保子帝,征服了青衣国,震慑了西南各大部族。直到第九世开明尚,才不再称帝,只称蜀王;而且仿效中原礼仪建立宗庙,制礼作乐。传到开明十二世时,遇到了野心勃勃的秦惠王这个对手。因为蜀王与巴国结仇,被秦国钻了空子,惠王才有机会派遣大军消灭了蜀国。从此,这块版图便成为秦邦的蜀郡――这一年,史有明文,是公元前316年。

家园 【原创】天府之国(二)-- 川菜

说起川菜,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川菜是以辣味为主。其实川菜真正的特色味道是麻味,是用花椒。辣椒传入中国不过近几百年的事情,而花椒却是四川古已有之的东西,而且是川菜最古老的味道。

《华阳国志?蜀志》称: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古人所谓的辛味是指姜、葱、花椒一类刺激性气味。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非常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中国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过去所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组成。而历史上,四川是花椒最重要的产地,食用也最为普遍。有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平均有四分之一的食品中都要加花椒,与今天中国菜谱中花椒入谱比例相比,这个比例十分大了。从北魏开始到明代,使用花椒的比例是在逐渐增大,最高的唐代达五分之二,明代也达三分之一。但从清代开始,花椒在食谱中的比例大大降低,降至五分之一。这可能与番椒(辣椒)的传入、侵夺辛辣调料有关。同时,清代胡椒的大量使用,可能也侵夺了花椒在饮食中的份额。于是,清代以前在全国流行十分广的花椒麻味被逐渐挤到四川一角,使川菜形成麻辣兼备的格局,中原地区惟有山东等地还有一定食麻的传统。

川菜虽然历史悠久,然而真正大发展的时期却是在清末,而促成这一大发展的正是辣椒的出现。辣椒虽然在这之前就早已进入中国,但到了清末,四川才广泛种植辣椒。辣椒为川菜带来了一种新的味道,和以前川菜的调料配合,从而变化出丰富多样的味道出来。川菜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四川本身得天独厚得调件。四川境内江河纵横,四季常青,烹任原料多而且广。既有山区的山珍野味,又有江河的鱼虾蟹鳖;既有肥嫩味美的各类禽畜,又有四季不断的各种新鲜蔬菜和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酿造调味品和种植调味品,如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德阳酱油、郫县豆瓣、茂汶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叙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成都地区的辣椒等,都为各式川菜的烹任及其变化无穷的调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四川所产的与烹任、筵宴有关的许多酒和茶,其品种质量之优异,也是闻名中外的,如宜宾的五粮液、沪州的老窖特曲、绵竹的剑南春、成都的全兴大曲、古蔺的郎酒等,它们对川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历史上多次战乱,导致四川地区有大量的外省人不断进入,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烹饪方法,使得各种菜系在这里交流,川菜得以融合各家之所长,不断改革创新。但无论如何,辣椒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辣椒融入川菜后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辣椒论,川菜中有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渣辣椒、干辣椒、糊辣椒、泡辣椒、糍粑辣椒等。将辣椒与其他调味品配合,可制成红油味、麻辣味、酸辣味、糊辣味、陈皮味、鱼香味、怪味、家常味、荔枝味、酱香味等,吃辣之精细,堪称世界一流。但是四川吃辣椒讲求收敛和中庸,将其炸香或放糖,收敛辣味而有余味,正如专家所称的做到了辣而不燥,辣得有层次,辣得适口,辣得舒服,辣得有韵味。这些年来川菜几乎每天都要推出一道新菜,市场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都是精品。即便这样,目前川菜的菜品也已经达到了5000余种。想想在四川,每天吃5道菜,可以不重样得吃上3年,而我现在天天吃的几乎都一样,不免又是一番长叹。

吃川菜,就好像在品味四川人的性格。各道川菜往往烙印上了产生地和发明人无形的印记。比如说回锅肉,这个川菜第一菜,就有非常鲜明的平民色彩。肉要用带皮五花肉,所以猪皮可以不被浪费。出川以后,在各地吃了不少不带皮的回锅肉,每每让我深恶痛绝。肉要先用水煮到八分熟,肉汤可以继续用来做个汤菜。而炒肉的配菜也可以多种多样,自由选择。所以这道菜是非常适合一般穷苦人家,一年吃不上几回肉,吃的时候必然一点都不能浪费,连肉汤都要一滴不剩的喝完。当然现在餐馆的回锅肉做得很精致了,用料也考究了。记得在广汉吃过一次连山回锅,巴掌大的肉片,晶莹透亮,做得那叫一个好吃,让我印象深刻。事实上,很多川菜都有这样的平民色彩。比如说重庆火锅。最早出现大约是在民国时期的重庆。当时的码头工人劳累一天,没有太大心情做饭,身上又没有多少钱下馆子,于是买点牛杂,搞一锅汤,整点辣椒,就这么涮着吃。这个和夫妻肺片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以卖牛肉为生。每天卖完都要剩很多比如牛肺之类的牛杂。郭朝华觉得扔了可惜,于是就把它们切成薄片凉拌,居然卖得挺好。现在这两个菜也都当当改进了。火锅得底料早已经不是那么简单,肺片也早就不是牛肺了。

总的来说,川菜大致主要有成都和重庆两个源头。两地的菜也深刻反映了两地人的性格差异。重庆是大山大河,码头文化,所以重庆人豪爽,耿直,敢于创新;成都则是平原,农耕文化,所以婉约细致,长于精细。同样是回锅肉,在重庆和在成都吃的感觉就很不一样。成都的回锅肉是比较软绵一点,糖、醋、辣椒、面酱什么的放得比较中庸,整体感觉比较适口。重庆的回锅肉就比较爆脆一点,而调料就狠得多了,整体感觉就是比较痛快。重庆的特点使得很多川菜新菜最初都起源于重庆,因为重庆人敢于尝试,不墨守成规。像风靡全国的辣子鸡、水煮鱼、啤酒鸭等等最初都是来之重庆。成都的特点使得成都人善于将一道菜精致化,理论化,使其能够规范化。所以往往是重庆发明了一道菜,成都很快引入,立刻在各大餐馆里面形成规范化的一道菜,随之推向全国。其实这样说也许太过简化,成都重庆的恐怕都不服气,呵呵,看了可要手下留情,板砖不要扔得太多。当然川菜不单是来源于成都重庆。事实上,四川各地都有自己得特色菜,即便一个小县城,哪怕一个小铺子,都有自己得招牌菜。有很多小铺子往往一天只做几个小时的生意,限量发售,卖完为止。所以常见到一个摊子前面排了长长的队伍,那摊主肯定是有绝活了。

说了这么多川菜,川菜区别与其他菜系的特点是什么呢?一言以敝之,在有味,在于辅料的味。四大菜系,川鲁粤苏,其他菜系的味道主要是靠主料的味道,尤以粤菜为代表。粤菜讲究原滋原味,所以主料的味道就非常重要。广东人什么都吃,估计也跟现在圈养的鸡鸭味道已经不够鲜美有关。川菜则主要靠辅料来调味。川菜依靠辅料,可以调出多种味道出来。川菜有所谓“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杂”之说,三香乃葱、姜、蒜,三椒乃辣椒、胡椒、花椒,三料乃醋、郫县豆瓣酱、醪糟。炒菜需有葱姜蒜,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三椒却是真理之上的翻新,是味的进一步扩充,四川人尤其把这三椒的花样弄得别出心裁,产生了七滋八味。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辣、香、咸。八味是指:鱼香、麻辣、酸辣、干烧、辣子、红油、怪味、椒麻。九杂是指用料之杂。川菜所具备的复合型味道更是多不胜数,归纳起来有50种左右:

一、 酸味型:酸辣、酸甜、姜醋、茄汁。

二、 甜味型:甜香、荔枝、甜咸。

三、 咸味型:咸香、咸酸、咸辣、酱香、腐乳、怪味。

四、 辣味型:胡辣、香辣、芥末、鱼香、蒜泥、家常。

五、 香味型:葱香、酒香、糟香、蒜香、椒香、五香、十香、麻酱、花香、清香、果香、奶香、烟香、糊香、腊香、孜然、陈皮、咖喱、姜汁、芝麻、冷香、臭香。

六、 鲜味型:咸鲜、蚝油、蟹黄、鲜香。

七、 麻味型:咸麻、麻辣。

八、 苦味型:咸苦、苦香。

九、 淡味型:淡香、本味。

所以川菜的长处就在于变化,在于融合百家之长,推陈出新。比如川菜由于地理限制,以前是少有海鲜入菜的,如今海鲜川菜早已经不新鲜了,而且很多风靡全国,甚至在海外都能见到。再比如传统的泡菜都是泡蔬菜,川菜不拘一格,丛泡椒凤爪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如今连很多海鲜都可以泡了。四川人的嘴巴也被餐饮界培养得刁钻起来,若是一家店不能不断创新,就只能被市场淘汰,逼得四川餐饮界必须不断创新。

川菜这一命题实在太大,写到这里仍然意犹未尽,但是肚子也给写饿,打住,吃饭先。

元宝推荐:铁手,齐若散,
家园 天天吃的几乎都一样,不免又是一番长叹。

别伤心!!千万别伤心!!据说,满汉全席要几千人,吃几个月也不一定吃的完。现在,留传下来的,也就是那么几样了。可惜!可惜!!

家园 川菜的精华俺是深有体会

总是说吃在广州,俺觉得,应该吃在四川!

家园 写得好!用力顶一下!!!

川菜辛辣爽口,酣畅淋漓,配上冰凉的啤酒...Man,给个神仙也不换!

家园 四川给我的感觉就是,随便进一家馆子,菜都好吃

真是美食天堂啊,广东根本没法比。

记得在江油,路边一个小饭馆,鱼香茄子做得那叫一个香,这辈子再没见过了。

家园 精彩,有意思

不仅对川菜刻画入围,而且也从人们性格特点上做了分析。好文。

家园 胃口大开!顶一下
家园 吃了二十多年的川菜了,怎么就不能习惯麻呢?

但是我吃得非常的辣!无辣没法下咽。

家园 又见五丁力士的传说,好文长见识

杜鹃啼血也是看过的,呵呵,居然是蜀国的故事。

家园 精彩精彩,继续继续

川菜可以做出8菜8味.外省人很多以为川菜只是个辣~~

做川菜少不了这些个东西:

郫县豆瓣,汉源花椒,合川豆豉,宜宾芽菜....

顶川菜:)献花

家园 川菜的第一菜?我觉得是麻婆豆腐!这个菜就象歌曲中的

SCARBOROUGH FAIR,一见面就震撼,几年后还回味无穷。

家园 难忘青羊宫对面的百年老字号――陈氏麻婆豆腐啊!!

同意老成都的说法,深感麻婆豆腐可算得上

川菜中的翘楚!想当年在青羊宫对面吃8元一大碗

的麻婆豆腐真是莫大的享受啊!!地道的麻婆豆腐其实

不是很辣,但的确非常麻。麻得地道,让人一口难忘其味!

家园 得益于川人好吃啊!

川人大多好吃,嘴又刁得很,加上自家都能做的一手好菜。

若开店的没有两把刷子,只怕混不下去啊!

例如我老叔,好吃至极。每每听闻何处有美食,必定想方设法

前往品尝。如果名副其实,则必定想方设法和厨子套近乎,

搞到其原料、烹饪手法。实在不行就偷学或自家琢磨,回家后

亲自动手一做。反复对比与原作之差异。往往反复几次,多能

做得八九不离十。记得十年前回老家,老叔亲自下厨,一周之内

一日三餐没有重样儿的。每日一条鱼,做法不断翻新,很多名字

我都没有听说过。真是过瘾啊!!可惜,一周之内,体重也是

暴增十斤,诚不我欺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