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知识的历程——人类是怎么有所发现的?(1) -- 看树的老鼠

共:💬5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知识的历程——人类是怎么有所发现的?(2)

从逻辑真理到日常语言

在<归纳法的伟大>一文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奇怪?

我们只是做实验,看看当A为真时,B是不是为真,然后我们就说A->B。这就好比说普通感冒7-14天就会自愈。但是一个医生找了一堆人来吃药,发现7-14天后大家都好了。医生就说 (吃药)->(7-14天感冒痊愈)。是不是很奇怪?

这种违和感来源于:我们看到 (吃药) -> (7-14天感冒痊愈) 时,总是忍不住想要解释成,因为吃了药,所以感冒痊愈了。“因为”这两个字的含义可是太丰富了,我们不能乱说。我们再一次强调,A->B只是表明无穷的观察。这个医生的结论一点都没错,当我们给病人吃药时,100%的情况(除非病人非常非常特殊),7-14天病人就会痊愈啊。

而我们的“因为”,在这个例子中,表达的含义是:如果没有吃药,7-14病人就不会痊愈。也就是说NOT(吃药) -> NOT(7-14天痊愈)。

为了证明这一点,医生们就要找另外一堆感冒的人,不让他们吃药,如果7-14天没有痊愈。归纳就可以得出 NOT(吃药) -> NOT(7-14天痊愈)。

但是我们来看,医生可不可以只做后一组实验呢?

看看另外一个例子。NOT(吃药) -> NOT(心脏病好)。这个逻辑一般成立。问题是医生知道这个逻辑有什么用?医生还是希望证明自己的药有用啦。

所以,医生还是要做A真,B也真的实验。

到这一步,我们明白为什么科学家做实验的时候都要做两组了,一组控制组,一组对照组。控制组的结果告诉我们B不是天然为真的,对照组告诉我们A真能让B变得真。

现在,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环境中,(吃药) <-> (心脏病痊愈)。

最后一步,我们怎么把“在实验环境中”这个小前提给去掉呢?

(实验环境 and 吃药)<-> (心脏病痊愈)

首先,我们没有100%可靠的方法去除这个前提。因为再一次,我们没有无穷的观察能力。

我们再一次运用归纳法,我们只能假装我们有信心,可以直接去除这个小前提。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谦虚,一旦未来发现一个反例,我们就得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错了。

现在,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吃药) <-> (心脏病痊愈)。

这个逻辑结论还是太抽象了。用生活一点的话说呢,叫做吃药是心脏病痊愈的充分必要条件。

再生活一点呢,叫做吃药是心脏病痊愈的原因。

再生活一点呢,叫做吃药能够治疗心脏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