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碳排放、雾霾——无知、背后黑手 -- tojinge

共:💬71 🌺328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IGCC又不是非加二氧化碳分离和储存项目

华能天津IGCC就没有这东西,目前的IGCC厂用电率已经比普通燃煤电厂高一倍了(如果燃机结合式空分,可以下降一些),再搞碳储存岂不是自讨没趣。国内碳储存是在另两家普通燃煤电厂(北京高碑店和上海石洞口)进行示范验证的,生产食品级的CO2。IGCC技术的优点就是理论可以进行燃烧前碳储存,处理成本比燃烧后要低很多。

目前进行的所有碳储存项目,无论燃烧前还是燃烧后(富氧燃烧的还没见到),都是示范和实验性质的,也就是唱的好听罢了,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根本不具备大规模铺开的意义。

而未来对集中排放点进行普及性的碳储存,CO2的最终去处无外乎几种,地质储存、石油天然气工业开采增产用、可能的大规模的微藻制油。

煤化工的主要问题不是碳储存也不是能源效率,而是市场和投资过热。在煤化工项目中,技术最成熟、进入门槛最低的是制甲醇,但是煤制甲醇项目成本比天然气高,而中东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严重过剩,市场价格偏低,所以被发改委严打了。煤制天然气技术较成熟,目前普遍天然气气荒,新疆大煤炭的煤炭外运又受阻运力,所以实际上已经松口了。而煤制油是资本技术双密集,投资相当于同等规模炼厂的8到10倍,建设周期又较长,国内间接和直接两条路线在之前都没有大规模工业运行经验,在考虑油价波动和技术风险的情况下,最终只核准了几个骨干项目,都被央企端过去了。

煤化工有利于污染物处理,会增加碳排放的增加,但是由于煤化工主要以煤气化为先导,相对有利于实现碳储存,神华的直接液化项目有碳储存示范。

而从能源效率出发,煤化工有两种目的产品,一种是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部分还包括二甲醚(类似液化气),目标是二次能源,这个要看具体的产品能效;另一种是煤制烯烃、煤化工副产芳烃,等用于石化原料替代的,这个不需要讨论,煤比油多是现实。

二次能源产品中,考虑煤耗和加工所需能源消费,煤气化的综合能源效率最高(大型煤气化设备冷煤气效率大于88%),所以IGCC的效率可以靠联合循环与超超临界抗衡。煤制天然气次之(50~52%),煤制甲醇约48%~50%,煤制油当中煤炭的直接液化能源效率最高,间接液化次之,煤头甲醇制汽油再次之。

按照神华煤制油的设计,其能源综合效率55%(总设计年耗1180.69原煤,321万吨各类油品、液化气、粗苯之类),即使考虑一期实际油转换率比设计低,效率应当也不低于煤制天然气、甲醇太多,技术进一步成熟,45%~50%的效率问题不大。间接煤液化油收率比直接液化低,能源效率也相对低,但其附加产品在化工上价值较高,晨枫《萨索的故事》里有。这些煤化供在耗水方面都是大户。直接液化油收率高,耗水率相对较低,神华直接液化目前最低控制到吨油耗6吨水。煤制天然气和间接液化,每千立方米耗水10吨左右。

煤头甲醇制烯烃比较不错。同技术路线的甲醇制汽油产出的汽油标号比较高,无需额外的处理,所以也有人想搞,但是成本太高,应者寥寥。

煤制天然气如果拿来发电,肯定是不合算的。NGCC效率约55%,天然气输运损耗0.17%(按西气东输),综合能效27.1%,就地发电(按66万空冷超超临界机组供电效率41%)并长距离输送,即使输电损耗8%,也达到37%,高十个百分点。但是如果拿来用作居民和工业燃气,比用电热效率没有什么差距了,如果装B一点,还能和分布式能源挂钩。

煤制油用于汽车和燃煤发电用于电动汽车,在考虑电池充放电效率情况下,电动车的耗煤大概比燃油的耗煤低1/5至1/2,优势很明显,前提是电动汽车能发展起来——这个详细分析可见《关于发展煤制油及电动汽车在能效等方面的初步对比分析》(电力技术经济2007.0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