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史深处的权谋,那些暗影中的真实。 -- 叶长安

共:💬17 🌺1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骗局中的真实目的

(三)真实的时代

论述至此,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苏洵的文学手法当然很巧妙,但此文当时就很出名,看的人多了,看的次数多了,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破绽呢?不要说别人,就算是将这篇文章进呈皇帝的欧阳修在多看几遍之后,对其中的问题也不可能毫无察觉。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富裕的时代,也是个文化发达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对外敌软弱无力的时代。尽管宋朝将自己的大部分财政收入用来养兵,但是对外战争却一败再败,最后不得不采取向外敌送“岁币”的办法来求得一时的苟安。最奇特的而是,不仅仅是辽、金、蒙古这些军事实力明显超过宋朝的政权可以要求 “岁币”,就连西夏这个对北宋称臣的政权也有“岁币”。总而言之,“岁币”政策从北宋早期一直到持续南宋后期,几乎和两宋相始终。

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这种要靠着向帝国进贡来保证自己安全的政权,但是绝大多数是一些非常弱小的政权。汉唐等等强大政权也有进贡的时候,但是时间都比较短暂。对他们而言,进贡仅仅是一个争取时间强大起来的手段而已。本身比较强大又长时间执行进贡政策的,只有宋朝一家。对宋朝来说,进贡所带来的安宁本身就是目的。

无论为这种政策找出多少合理性,其中的屈辱意味是永远也抹杀不掉的。按照当时士大夫的观点,北宋占据中原,民富国强,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战乱局面,是一个统一天下的可以和秦汉唐并列的强大王朝,当时可说是一个典型的“盛世”。可是在这个“盛世”为什么会出现“岁币”这种东西呢?这太不合理了。

所以苏洵的的真正重点是以下两段话: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第一段表面还是在评论六国历史,但是当时的北宋文人一定看得出,这明明白白是在借古讽今,指责“岁币”政策的错处。第二段则是连一点表面的遮掩也去掉了,就是在说坐拥天下的北宋当局不如当时的六国。

因此,评论六国史实并不是苏洵的目的,批评北宋的政策才是他的主旨。文章在论据中的种种问题,都是源发于此。苏洵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故意修改了真正的六国历史。

所以,当时北宋的现实外部局势决定了这篇文章成为名文。文章中的那些不妥之处被当时的读者自动忽略了。苏洵不仅表现出了出色的文学才能,同时表现出的还有他对于时代精神的精确把握。这两者的结合造就了《六国论》。

苏洵制造的骗局异常成功。根本原因是骗局的目的是真实的。看起来很讽刺,骗局成功的最大要素是其中的真实目的而不是完美的欺骗手段,也就是用欺骗的手段去达成真实绝非虚假的目的。倘若最后的目的不真实,那骗局就会崩溃,无论这个骗局多么精美。这就是古人所讲的“逆取而顺守”。

但是完美的欺骗手段还是非常重要的。人不但喜欢真实的目的,而且喜欢真实的过程,尤其喜欢真实的细节。目的总是最后才达到的,可是过程和细节却在前面。欺骗手段的作用就是在于粉饰前面的过程和细节。《六国论》中,苏洵在前面制造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论证过程,之后又列出了非常真实的历史细节,这才能引导读者看到最后。倘若,之前就穿帮的话,读者不等看到最后就会弃卷而去,苏洵就无从实现他的真正目的了。

(四)失败的谏书,成功的语言

可是苏洵还是失败了。他希望朝廷能够改变“赂秦”政策,但“花钱买平安”的屈辱政策还在继续。这场闹剧的最高潮是那些“赂秦”政策的坚持者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杀掉了自己最善战的大将。宋朝就这样走了下去,直到迎来了蒙古人的铁骑。

因此,《六国论》没有成为一篇成功的谏书,却成了一篇关于宋朝历史以及后世很多类似事情的不祥预言。这大概也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吧。

通宝推:strain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