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Solomon:落在远方的果实 -- 万年看客

共:💬290 🌺84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3,梅与基特

如果说克洛伊.余对于正常童年的理念嗤之以鼻,那么梅.阿姆斯特朗则只得无奈地接受现实,承认自己的儿子,生于1992年的基特(周善祥),根本过不上正常的童年。克洛伊相信后天教化的主导地位,人们或许会觉得是她在督促着自己的孩子发挥才能。而梅却似乎是被自己的孩子推搡着走向了无法避免的结果。基特在十五个月大的时候就会数数。两岁的时候梅教会了他加减法,然后他就自行领悟了乘除法。他在花园里挖坑玩的时候向母亲解释清楚了杠杆原理。三岁的时候他问了一个问题,答案要用相对论才能解释清楚。梅是一名经济学家,儿子的表现令她无所适从。“拥有这样的能力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学。一位母亲自然想要保护孩子,但是他的能力太强了,根本不需要保护。这对我来说并不算轻松。”

梅在二十二岁那年从台湾来到美国求学,假期她总是一个人度过,基特的父亲从来都不是母子俩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我知道孤独的感受,我觉得他需要一个独自就能享受的爱好。”于是基特五岁那年她让基特参加了钢琴课,尽管她本人对音乐毫无兴趣。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基特看到老师讲解乐谱,回家以后就自己画了一张五线谱,在没有乐器的情况下开始自行作曲。他很快就掌握了音乐的全套书面语言。梅买了一台二手钢琴,基特在钢琴边上一坐就是一天。广播里的音乐他听一遍就能弹。

梅将基特送进了学校。“其他母亲都说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快快成长,我却希望我的孩子能更像小孩。他的老师说,其他孩子欺负他他也不还手。于是有一天我去幼儿园看他,看见另一个孩子从他手里抢走了玩具。我说他应当坚强一点,他说,‘那个孩子玩两分钟就烦了,到时候我再把玩具拿回来就行。打架干什么呢?’他已经如此明智了。我有什么非得教给他不可的道理呢?他看上去总是很快乐,我也没什么别的指望了。平时他照镜子都会自己憋不住笑出来的。”

二年级的时候,基特已经读完了高中数学;九岁那年他已经做好了上大学的准备。梅觉得犹他州应当是一个干净安全的地方,适合让一个九岁小孩开始本科课程,于是他们就搬到了犹他州。“其他学生经常觉得他坐在教室里很奇怪,”梅说,“可是基特从不觉得这样。”与此同时,他的钢琴技巧也已经提升到了需要聘请经纪人的程度。

基特十岁那年,有一次他的经纪人查尔斯.哈姆兰领着他前往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参观。一名物理学家将哈姆兰领到一边说道,与绝大多数经常来参观的博士后相比,基特实在太聪明了,以至于实验室里没有人能够“看透这孩子的底细。”几年之后,基特赢得了麻省理工的居留待遇,参与物理、化学以及数学论文的编辑工作。“他就是什么都明白,”梅这样告诉我,她的语气几乎有些无可奈何。“有时候我真想与残疾儿童的父母交换一下经验,因为我知道他们就像我一样摸不着头脑。我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给基特当妈妈,也没人能够教我。”

为了跟随一名基特喜欢的钢琴教师,梅带着基特搬到了伦敦,尽管她没有工作签证,在当地也找不到工作。“我不喜欢这样的安排,”梅说,“但是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选择。”在伦敦,基特很快就见到了著名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从没教过学生的布伦德尔破例将基特收为了徒弟。他拒绝收学费。因为梅买不起钢琴,基特平时只能在钢琴店的陈列室里练习。布伦德尔得知此事之后专门将一台斯坦恩钢琴送到他们家里。基特十三岁那年,一位英国记者参加了他的一场音乐会。这位记者向来坚决反对将儿童炒作成为演奏大师的作法,但是听完了基特的演奏之后,他还是在《卫报》上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他的演奏如此富有教养,他的欢乐如此显而易见,他在竭力伸展小身板碰触低音键的时候如此不遗余力,以至于我的反对似乎成了狭隘小气的体现。”

梅认为基特的音乐生涯完全要归功于布伦德尔的扶植。“我的音乐鉴赏力依然远远不足以帮助基特。我能做的事情只有不断提醒他,能够具有这样的天赋根本不是他的功劳。”在基特的青春期,梅严格限制了他的日程安排与媒体曝光,每年只允许他参加十二场音乐会。“但是现在布伦德尔先生认为他已经做好了完全投身于音乐会演出的准备,而且他也已经十八岁了,我的话已经不管用了。我更希望他当一名数学教授,那样的生活更舒适,不用天天出门。但是基特已经决定了,数学是他的爱好,音乐才是他的工作。”目前基特正在巴黎攻读理论数学硕士学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需要“放松一下”。我问梅,她是否担心基特会像许多其他能力超群的年轻人一样遭受神经崩溃。她笑了。“要是有人会神经崩溃,那肯定是我!”就像很多非典型子女的父母一样,梅也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抱负。自从她开始读经济学博士的时候就一直想要找一份重要的工作——因为生下了基特,她再也没能完成学业。“作为父母,尤其作为一名华裔母亲,为孩子牺牲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说。“我也希望自己能心甘情愿地做出牺牲,但是至今我还没达到这样的境界。如今我成了一个中年妇女,整天上气不接下气地骑着自行车在巴黎市穿梭往返,这叫什么事呢?但是我必须承认,他给了我一段非同一般的人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