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弱者是“大部分方面比较弱的人”还是“比较弱的人” -- 整合精神哲学

共:💬20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我倒要讲几句了。

无论是“劝说”,还是一般交谈,都难免有些个人看法掺杂在里面,当然都是主观的,但有主观因素的话并不是不应该讲。诚然,讲话客观一些,说服力更强,也更容易让人接受,然而话讲得完全客观了,基本也就是废话了。以下的话,既是对您的劝说,也是我一点生活经验的分享,希望对河友们也有用:

卡尔·荣格(Carl Jung)提出了人格面具(persona)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人在与人交往中展现出的性格类似面具,是由自身“设计”出来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给人留下某种特定印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掩盖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种心理学学说,心理学常常被指为“软”科学甚至伪科学,我并不打算为其辩解,但我认为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是可以使用的。

我对人格面具的看法有以下三条:

第一,不可矫饰过度。既然叫“面具”,自然含有矫饰的成分,但也要考虑自身条件。明明是热情洋溢的人,却要表现得恬淡冷静;或者明明是稳重内敛的人,却要表现得浪漫奔放;其结果不仅是很难表现得好,还搞得自己很累。这一条,与整合精神哲学河友没关系,我认为整合精神哲学河友独处时也应该是个冷静理智的人,他在河里的表现并不矫饰过度。

第二,不可太过极端。如我前面所说,现实生活中,绝对和无限基本是谬误的同义词。人不仅难免有缺点毛病,就算在优点上,人也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人不可能做到的形象,只能是自讨苦吃。整合精神哲学河友固然冷静理智,但不可能不受情绪影响甚至没有情绪,实际人有情绪天经地义,有时被情绪左右也并不可耻。就比如整合精神哲学河友与我这一连串讨论,不妨请大家看看,后来是不是也带上情绪了?

第三,不可固执刻板。荣格这个学说里,认为人格面具自然而然的有多个,用于不同的社会场合,换句接地气的话,大概类似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不是虚伪,因为无论人话鬼话,都并不一定是违反自己原则的话。相反,用更容易取得共识的方式进行沟通,是一种注重效率的实事求是。从整合精神哲学河友的帖子看,似乎取一贯如此的态度,包括对自己妻子。我认为整合精神哲学河友的妻子确实通情达理,但不是表现在能理解接受他这种态度上,而是表现在能包容忍受他这种态度上。人家夫妻的事我不宜多说,有经验的河友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

整合精神哲学河友坚信自己的正确,并以此为基础论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他举了毛为例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毛承认自己有时交流方式有问题,并认为这是缺点;而且毛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毛的正确,在战争时代是通过不断的生死抉择这种血淋淋的事实证明的;而和平时代,毛已经享有崇高威望的前提下,用了三十年才证明了毛“吃二茬苦受二茬罪”的判断是正确的。整合精神哲学河友认为自己的判断符合客观现实,这显然无法自证,而需要事实验证,不过验证需要多久呢?

同样,这也是我倾向于不对整合精神哲学河友提出这个劝说的原因。因为我不知道我这个劝说需要多久才会在整合精神哲学河友那里得到事实验证,我也并不希望整合精神哲学河友遭遇这个应该不会很愉快的事实验证。但整合精神哲学河友显然在判断是否符合客观现实上是非常主观的,不符合他的观点的说辞,在他看来恐怕是不客观的,我现在劝说不仅很难起作用,很可能还会起反作用。

但我还是说了,因为我觉得整合精神哲学河友总体上还是客观理智的,至少面对现实他会承认。这里我还是骗一下花好了,请觉得我讲得有道理的河友对此帖投花,觉得无理的请投草。给整合精神哲学河友看看围观群众的意见,用整合精神哲学河友的话说,帮助他改变自身心态。

另外,我还有一个判断可以立刻交给整合精神哲学河友本人进行客观验证。我觉得整合精神哲学河友要么家庭工作均属清贵,要么工作境遇无人问津,不然不会惯于这种态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