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人民服务的两个假定 -- 迷惑不解

共:💬59 🌺475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按照您的看法重新配置一个不就行了?

论坛就是大家讨论的地方,没有人存心黑现在,真心认为现在好的多了去了。

我不过提供一个视角,让大家重新审视一下36年的发展给至少一部分底层人民带来什么。

斗争的弦不必绷得太紧。

至于加权系数,我是按照今天人的视角,选取必需生活水平来说的, 所以只有衣食住行, 不是存心撇开耐用消费品,对于一个到处飘荡的屌丝,耐用消费品买得真不多。我出租房子,租客第一句通常都会问家具家电配置,可见我言下无虚。

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成本变化,我是参考上海, 我就对这个城市熟悉。 其他地方不熟,欢迎网友写出自己的生活故事来做比对, 或打脸。

岁数大了要结婚,需要国家分房, 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到的,可以按照百分比加权, 比如30%的人能分到,乘以0.3, 但我的亲戚里面没有一个睡马路桥洞的, 住宿环境大多数不好, 基本情况就是一家4~6人住在现在的一室半房间内,和今天的蚁族基本差距不远。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应该乘以0.3。所以我没有乘。

那时的确很多东西需要票证,是一种资源配给方法,买布, 买肉, 买鱼可以不要票,价格贵一点。可见票证是隐含价值的, 如果算上,货币化成工资, 岂不更高?票证供应在城市是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生产力改善后,票证就逐步取消了。小时候走路需要人扶,不是我们残疾,不是我们基因缺陷, 也不是父母虐待,而就是年纪小,把年幼时候的弱小看成残疾,这是深藏心底的自卑, 揪住不放嘲笑这个弱小就是恶意了。

现在20块钱一斤的肉,是4个月生长的猪肉,是人都知道不好吃,那个时代的猪肉都是生长期8到12个月的,味道好太多了。同等质量,今天250一斤, 这不是骂人,虽然还是那个样子,颜色,但名字叫绿色猪肉,这是事实。你不满意猪肉这个参照物,可以选其他参照物,牛肉,羊肉,黄鱼,带鱼, 相差不了多少。我还没有拿黄鳝,甲鱼,刀鱼,海参,大闸蟹,鲥鱼这些东西来碾压呢。

耐用消费品确实是大笔开销,但冰箱彩电这些工业品拿来说你不好意思吧,因为那是全世界范围的技术进步导致的价格下降,否则你应该拿手机来说话,你也会发现今天的奴隶也比古代的帝王牛掰, 难道你要替奴隶制喝彩?即使如此,你执意拿来对比,由于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年限长,动辄5年10年,如果按照今天的空调冰箱彩电,也就1万块钱,以10年分摊,一年才1000, 占据底层老百姓一年收入的2~5%。耐用消费品算不算对实际消费流向影响不大。

反正我是不相信你拿着5000块钱的工资能在上海把夫妻两个外带4个孩子体面地养大,教育到高中, 2万一个月都不够。

至于中产, 你真提到点子上了。那个时候只要有你上班,就一定是中产,而上海我的亲戚范围内没有人不上班。即使那些夫妻一方不上班的,一般也能在居委会劳动小组干点零活,每个月拿到10块20块,加上另一方的收入,比起其他夫妻略少一点,也少不了多少,可以说全民中产。 世界上什么地方能来比一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