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南山集》Hygeris的 六经之老生常谈0 -- 高秀岩

共:💬10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孔子与六经之关系

六经之老生常谈

三、孔子与六经之关系

有孔子而后有儒家,有儒家而后才有儒家经典。因此说到六经,避不开孔子。《庄子?天运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

;《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

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虽然

有些极端的疑古学者,如钱玄同,否认孔子与六经有关,然而这一看法并不是主流。

孔子与六经之关系,是今古文学家争论的一个焦点。今文学家认为,孔子是政治家、哲学家

,六经都是孔子所作,目的是托古改制,经文微言大义,无处不渗透着孔子的政治和哲学思

想;古文学家认为孔子是历史学家,是第一个整理、保存、传授和阐述古代文献的学者,六

经是周公旧典,孔子“述而不作”,只是修订而已[1]。

3.1 诗

《论语》中提到多次提到《诗》。“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等等。《史记?孔子世家》上也说“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孔子以《诗经》作为上课的教材,自古以来并无疑问。

据《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chong2,重复),取

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按司马迁的说法,孔子不但亲自编纂了《诗》,而且将旧

诗沙汰了十分之九。太史公著书态度非常严谨,且他当时能看到的资料,现在绝大多数都已

经亡佚了,此说或有所本。然而,就目前能见到的资料来看,这一结论恐怕难以成立,后代

学者也多有置疑,主要证据如下:

1)从其他先秦文献来看,其中引用的诗句大多数目前还健在,亡佚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

果说孔子删除旧诗的十分之九,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不太可能[2];

2)《论语》一再称“诗三百”,从来没有“诗三千”的说法。从上下文和语气上看,“诗三

百”就应该是指古代已有的典籍,而不是孔子自己删订的版本[3];

3)《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聘问,向鲁国大夫叔孙穆子请求一观周乐。当

时诗演奏的次序与现在的版本大致相同,只有豳风和秦风的次序稍有差异。当时的《诗》大

约已成定本,而此时孔子仅有八岁[4]。

章太炎先生是相信《史记》这一说法的[5],他说古代有“九德六诗”之歌,九德是水、火

、木、金、土、谷、正德、利用、厚生;六诗是风、赋、比、兴、雅、颂。赋比兴现在一般

认为是修辞方法,也有少数人(如太炎先生)认为是诗歌之文体。在他看来,既然风雅颂有

三百篇,那么九德六诗合起来该有一千五百篇了。加上逸诗,三千篇是可能的。太炎先生的

说法,我是不信的。兹录于此,供参考。

季札到鲁国观礼的时候,就有成文的诗经了。那么这些诗是由谁收集和编纂的呢?诗经由风

雅颂三部分组成,风为十五国风,收录了十五个诸侯国的歌谣。这些歌谣收集的工作应该是

周王朝做出的,很难想象由某一个诸侯国单独完成这样一个使命。收集来的歌谣经过整理、

润色和删订,最后成为定本。周振甫先生《诗经译注》中提到“两次编诗”的说法[4],看

起来有点意思。他说,第一组编诗的是周的乐官,季札看到的诗就是这个版本。他听了《豳

风》之后,说“美哉,荡乎,乐(le4)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周振甫先生推测季札听

的《豳风》只有《七月》一首诗,下面的《鸱?^》没有听到。因为《鸱?^》中“予室翘翘,

风雨所飘摇,予维音哓哓”实在算不上“乐”。对于季札的评价,鲁国的乐官可能不很满意

,于是有了第二次改编。这次把相传周公作的和他人为周公作的诗,附在《七月》之后,又

出于某种考虑,将《豳风》放在十五国风的末尾,于是就成了孔子见到的那个版本。周振甫

先生推测第二次改编也应该是在孔子成年之前完成的。也就是说,孔子没有编纂过《诗》。

今本《诗经》共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篇名而无文字,完整的诗有三百零五篇。经过秦

火之后,所传《诗经》恐怕也已经不是孔子当时的旧本了,理由如下:

1)今本《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

六篇,篇名均见于《仪礼?乡饮酒礼》和《仪礼?燕礼》,而其辞不存。《毛传》以为本来

有辞后来亡佚了;而朱熹《诗集传》则认为这六首诗是“笙诗”而非“歌诗”,本来就是没

有文字的[6]。多数人相信朱熹的说法;

2)除了以上六首之外,还有其他逸诗,可考证出孔子时尚存,然而今本《诗经》中却没有收

录的。如《小雅》逸篇《新宫》和《召南》逸篇《狸首》[7]。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宋公享(叔孙)昭子,赋《新宫》”,郑玄注:《新宫》,《小

雅》逸篇。当时孔子三十五岁。《仪礼?燕礼》上说,“升歌《鹿鸣》,下管《新宫》”,

两篇应当是相邻的,《鹿鸣》在《小雅》中,《新宫》也当在小雅中;又《礼记?射义》: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滔》为节,士以《采蘩

》为节”。这里,节就是节拍的意思。《礼记?射义》是讲“大射”礼的。春秋时候,“大

射”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参与射箭的人举止进退都必须符合“礼”的规范,射箭的时候

要和着乐曲的节拍。参加射箭比赛的人的爵位等级不同,所奏的乐曲也不同。从这段话可以

知道,《狸首》当在《召南》,和《驺虞》、《采滔》、《采蘩》等相邻。《礼记》出自七

十子后学之手,晚于孔子,因此孔子时《狸首》当尚存。

3.2 书

孔子曾以《书》作为教材,当无疑问。《书》是六经中,除《乐》经之外,残缺最多的一部

。和《诗》相比,《书》的问题就更多了。然而由于证据匮乏,其争执多难判定。关于《书

》最重要的一个公案即今古文之争,前面已有叙述,这里主要谈谈孔子是否删书和作书序的

问题。

《书纬》说[8]:“孔子得黄帝元孙(即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

。断远取近,定可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纬书的

说法可信度很低,《中侯》之说尤其荒谬。汉代官制,文官位小而权重者为尚书,武官位小

而权重者为中侯。《尚书》之“尚”,本来是通“上”,即上古的意思,与官名之尚书无关

。大约到了汉代,有不学无术的儒者不明《尚书》之意,以为既然有《尚书》,必然有《中

侯》与之相对,从而伪造了这段话。

《中侯》之说不足为训,但对孔子是否删书,学者说法不一。章太炎先生是深信孔子删书的

,理由如下[9]:

1)楚灵王之左史,通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此时孔子已超过二十岁;

2)《左传》中魏绛述后羿、寒浞事,伍员述少康中兴事,皆《尚书》所无(魏绛在孔子之前

,伍员在孔子之后);

3)周代封国必有命,封康叔有《康诰》,而封伯禽、唐叔,《左传》上有封诰的篇名,《尚

书》竟然也没有收录;

4)《逸周书》为孔子删书之余,有七十一篇,可见孔子于《尚书》,确实删去不少。

太炎先生的这一说法逻辑上有些问题。《尚书》收录了一些历史文献,但并不能说所有历史

文献都会被收录到《尚书》中。而且《逸周书》为孔子删书之余的说法也值得商榷。

今文学家崔述是否认孔子删书的,他在《洙泗考信录》里提出几条疑问[10]:

1)圣人好古,如果真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传世,孔子应该非常爱护,怎么可能无故删除

呢?

2)《论语》、《孟子》从未提到过炎黄,帝喾之前就不应该有书;

3)《史记?孔子世家》只提到孔子序书,没提到删书;

4)古代以竹木为书,作起来难,流传也不容易。

我觉得崔述的说法可信。从伏生所传二十九篇《尚书》来看,三分之二都是周代文献。如果

孔子曾经整理过《尚书》,删除部分周代文献或有可能;至于夏商两代文献,能流传下来已

弥足珍贵,他怎么可能轻易删除呢?

接下来谈谈《书序》。《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

秦穆,编次其事。”按司马迁的说法,孔子大约是根据当时所存的历史档案,编纂了《尚书

》,并为《尚书》的每一篇写了序言,说明作意。由于缺乏可靠的证据,很多学者不相信这

种说法,有些学者甚至怀疑《书序》是汉代学者伪造的。他们提出的其中一条证据是[11],

《康诰》中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一句,此处如“王”为成王,则不应称康叔为弟;那么

一定是武王了。而《书序》上说“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馀民封康叔”,那么封康叔在

武庚叛乱之后,此时武王已死。他们看到这里,觉得是一个矛盾,因此认为《书序》是伪造

的。这一证据站不住脚。周公摄政期间称王,已被出土文物所证实。《康诰》中的王即周公

旦,称康叔为弟是没问题的。从这一条也可以看出,《书序》与《尚书》是有渊源的,决不

是伪造。然而《书序》是否为孔子所作,由于证据太少,无法确知了。

3.3 礼

《汉书?艺文志》上说“礼经三百,威仪三千”。传说《礼经》是周公所作,“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关于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的行为准则,《礼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说法。然

而由于周室东迁,礼崩乐坏,各国诸侯“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于是“礼自孔子时而不

具”。这一说法,不少人提出质疑:

1)清毛奇龄,就是和阎若璩为了古文尚书的真伪吵架的那个,认为本来就没有《礼经》这本

书。他说:《左传?昭公二年》韩宣子(起)聘鲁,见《易象》、《鲁春秋》,就把这两部

书看作周礼。事实上,古代礼法,并没有成书,刑法也是如此。象子产铸刑书,反而是一件

不合礼法的事情[12]。

2)清袁枚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论语》上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这一“执”

字,就说明礼与诗、书不同,并无简策可考,重点在于实践中遵守[13]。

他们的说法是有一些道理的。从《仪礼》的内容来看,也决不可能是西周初年的作品。主要

证据如下[14][15]:

1)春秋二百四十年,列国君主大夫行礼,从来没有引用过《仪礼》上的话;

2)按照古礼,臣对君行礼应在堂下进行,即使君主有命令,仍然要行礼完毕才到堂上来。而

《仪礼》上说,如果君主辞让,就可以到堂上来行礼。这种做法孔子认为“泰”,是坚决反

对的;

3)左传,昭公十五年六月,周景王太子寿卒,八月,王穆后崩。叔向说“王一岁而有三年之

丧二焉”。今《仪礼?丧服》为妻服丧两年。两者矛盾;

4)古代,“公”的臣子不可能称“公”,而《仪礼》称诸侯之臣为“诸公”,这是春秋某年

,各国大夫僭越妄称。这就是孔子说的“名不正”;

5)周代各国诸侯觐见周王的“觐礼”是大礼,而各国诸侯之间来往的“聘礼”是小礼。《仪

礼》上关于聘礼的内容远远超过“觐礼”的内容,这反映了周室衰微之后,觐礼缺失而聘礼

通行的时代特征;

因此,《仪礼》决不同于周公所制之礼,也不是孔子所作,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为孔子后

学之手,与孔子本人没有什么关系。

3.4 乐[16]

早在汉代,《乐》就已经失传。那么先秦究竟有没有《乐》这本书呢?今文学家和古文学家

观点不同。今文学家认为,乐本无经,乐即在诗与礼之中;而在古文学家看来,乐经本来是

有的,因为秦始皇焚书而亡佚。

按照今文学家的说法,古代本无《乐经》,乐是通过一代代盲人乐师口耳相授得以流传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诗》,就是古乐的歌词;而古乐演奏时的场合、仪式等,则可从《礼》中

找到一些线索。《诗》本来都是合于音乐的,只是后来乐曲逐渐亡佚了,就像汉代的乐府诗

一样。诗、书、礼、乐,是古代贵族需要学习的“四术”,后来加上《春秋》和《易》,合

称“六经”。这一说法就是个习惯说法,并不是真有《乐》这本书。

然而关于“四术”的说法,古文学家是不信的。梁?沈约《宋书?乐志》:“秦焚六经,乐

经用亡”。唐?徐坚等《初学记》:“古者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经。至秦焚书

,乐经亡,今以易、书、诗、礼、春秋为五经”。

有些学者,如黄侃,不但深信有《乐》,还明确指出,《乐》即《周礼?大宗伯》的《大司

乐》。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汉文帝时,有一个叫窦公的,自称是战国时魏文侯的

乐人,收藏有《乐经》一书。献上来之后一看,原来是《周礼?大宗伯》的《大司乐》一章

。这个窦公显然是在说谎。根据《史记?六国年表》,魏文侯死于公元前387年,而到了公

元前180年,汉文帝才从才从偏远的代国来到京城,坐上皇帝的宝座。窦公作为魏文侯的乐

人,能够活到汉文帝时?那文帝该喊老婆出来看上帝了。

《乐》即《大司乐》之说难以凭信,然而关于《乐》之有无,文献无徵,无从查考。且待将

来的考古发掘给出定论吧。

3.5 易

若说诗、书、礼、乐、春秋都与孔子有关,大多数学者都没有意见。至于《易》,则有争鸣

了。虽然《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

编三绝”,然而疑古的学者却不相信。他们的理由是,《论语》里多次提到诗书礼乐,而提

到《易》只有一处,“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则可以无大过矣。’”,而这句话

还有另一种读法,即将“易”字作“亦”,连下读,于是这句话就成了“子曰:‘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如果第二种正确,那么《论语》上就找不到孔子与《易》

有关的内容了。

第二种说法的根据是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在该书卷二十四的《论语音义》上提到:

“学易 如字。鲁读‘易’为‘亦’,今从古”。最早引此解释《述而》章文的是清代的慧

栋。他在《九经古义》一书中说:“《鲁论》‘易’为‘亦’。君子爱日以学,及时而成,

五十以学,斯为晚矣。然秉烛之明,斯可寡过,此圣人之谦词也。”慧栋此语即是‘易’与

‘亦’之争的开端。

陆德明的《论语音义》所云,并不是他自己的注解,而是照抄郑玄的《论语注》。汉代流传

的论语,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即鲁人所传的《鲁论》、齐人所传的《齐论》和孔壁所得的《

古论》。三者篇目略有不同。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了《鲁论》,后来又学习了《

齐论》,于是把两个本子合二为一,但是篇目仍以《鲁论》为根据。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

当时非常尊贵,于是他的这个本子得到儒生的尊奉,号为“张侯论”。到了东汉时期,郑玄

注《论语》则是以张禹系统的周氏章句为底本,而以《齐论》、《古论》为参校,凡采用《

齐》、《古》之处,都在注中记出,共有五十条。陆德明《论语音义》所引就是其中之一。

郑玄《论语注》中所谓“鲁读”,所依据的是张禹系统的章句,然而这已经不是汉初《鲁论

》的原本了。根据罗常培、周祖谟两先生的考证,古音“易”为喻母锡部,“亦”为喻母铎

部,并不相近,异文是很难形成的。只是到了较晚的时候,两音才可通假。《史记?孔子世

家》上已有“子曰:‘加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可见汉初《论语?述而》

章是作“易”的,因此异文为“亦”应该是晚出的,也是不足为据的。

(以上引自文献[17])

接下来谈谈十翼。《史记?孔子世家》说十翼为孔子所作,然而后人多有置疑。欧阳修最早

提出疑问,以《系辞》《文言》中多次出现“子曰”为由,断定绝非孔子所作[18]。崔述《

洙泗考信录》中补充了几条理由[19]:

1)晋汲县冢中,周易只有上下经,并无十翼;

2)《左传?襄公九年》穆姜答史之言,与《文言》篇首相似,此时孔子还未出生;

3)《论语》中有“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而《彖》中也有这句话,如果《彖》在

曾子之前,论语中不应该把这句话的版权交给曾子。

章太炎先生和李学勤先生对以上论证进行了反驳,概括如下:

1)关于“子曰”,有两种可能。一为古人著书之通例,如《史记》之“太史公曰”;二,“

子曰”可能为孔门后学整理时加入。李学勤先生指出,《系辞》中“子曰”多在引述《周易

》经文之后,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后面的话和周易经文发生混淆[18]。

2)汲冢版《易》有经无传,进而否认当时有易传流传,从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按李学勤先

生的说法,很多先秦古书,如《礼记》的《坊记》、《中庸》、《表记》、《缁衣》、《乐

记》等篇,都曾引用《易传》,因此《易传》不会晚于七十子时期[20]。

3)穆姜之语又见于《文言》,既可能是穆姜引用《文言》,又可能是《文言》采入穆姜之语

。从原文语气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李学勤先生信而好古,《古文献丛论》一书前面几篇都是论证孔子研读《易》并作《易传》

的,申论甚详。然而关于孔子赞《易》之说,我还是难以相信。《易》与其他儒家经典,从

文字和体例上确有不同之处。孟子以圣人门徒自居,多次引述《诗》《书》,却从无一语涉

及《易经》和《易传》,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

3.6 春秋

孔子作《春秋》,《春秋三传》、《孟子》、《史记》均言之凿凿。《公羊传?庄公七年》

上还提到过所谓的《不修春秋》:“《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

:‘星陨如雨’”。庄公七年,即公元前678年,这年的3月16日夜发生了流星雨。按照公羊

传作者的说法,鲁史官的原本,也就是文中的《不修春秋》,对这个现象的记录是“雨星不

及地尺而复”;孔子修订《春秋》的时候,把这句话改为“星陨如雨”。如果公羊传作者所

说是实,此条的确是孔子作《春秋》的非常重要的证据。然而经过秦火之后,这部《不修春

秋》失传了。究竟公羊传作者亲眼见过《不修春秋》,还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我们就不得

而知了。

《公羊传》的作者对孔子极度推崇,甚至把孔子神化了。在他看来,孔子作《春秋》,“微

言大义”,每一个字都不是轻易着笔的。经文的每句话,他都能煞有介事地解释一番。其中

,最荒谬的莫过于“五石六?o”之说了。《春秋?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炻石于

宋五。是月,六?o退飞过宋都。”这句话,为什么先说炻后说石呢?为什么炻石的记载精确

到日,而?o鸟只精确到月呢?为什么炻石先说名词(石)后说数词,而?o鸟则先说数词后说

名词(?o)呢?在公羊传作者看来,这都是有深意的。“圣人之谨于正名如此”,如果不这

么写,就无法表示对周王朝的尊崇了。

然而,同样还是《公羊传》:“(昭公十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伯于阳者何?公

子阳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尔所不知

何?’”昭公十二年,孔子二十三岁。孔子根据青年时代的亲身见闻,认为“伯于阳”是“

公子阳生”之误。然而他尊重鲁春秋原文,不擅自以记忆为准,去修改《春秋》。读书至此

,真是糊涂了。那些“五石六?o”之类的琐事,孔子都不辞辛劳地修改;至于国家的外交大

事,反而明知史文有误而不去订正了,这符合常理吗?

杨伯峻先生否认孔子作春秋,主要理由如下[22]:

1)《论语》中多次引用诗、书,也提到过易,却没有一个字提到春秋;

2)《春秋》记载了242年的大事,鲁国经历了12个君主,其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史官记录时需要适应这一变化;另一方面,不同史官的观点和文风不同,这就造成

《春秋》文风和体例的不统一。如果孔子修订过春秋,为什么不把文风,特别诗体例统一起

来呢?

3)孔子明知“伯于阳”有误而不去更改;

4)《礼记?坊记》两次引用《春秋》,但都称为《鲁春秋》(《坊记》曾引用《论语》,其

成书在《论语》之后)。之所以称《鲁春秋》而不是《春秋》,原因很可能是《坊记》的作

者不认为孔子曾修《春秋》。

以上几条,除4)有点牵强外,其他都有些道理。特别是2),《春秋》文风体例杂乱,很难想

象这是经过孔子亲手修订的。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不曾作或修过春秋,只是拿它作为教材

,传授弟子而已。

不少学者反对杨伯峻的说法,王维堤、唐书文在《春秋公羊传译注》的前言中[22],罗列了

一些理由来为孔子修订《春秋》作辩护。这篇文章中说,孔子对《春秋》的修改,只限于文

辞,对于史实,则态度谨慎,不随意改动。这个说法有些道理,“伯于阳”等疑问可以解释

得通。然而文章其他部分的论说还略显单薄,除反复引用古书关于孔子修《春秋》的说辞外

,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论证。

====================================

[1]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p49,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 孔颖达,《诗疏》,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15,商务印书馆1997

[3] 叶水心,《习学记言》,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15

[4] 周振甫,《诗经译注》前言p3-5,中华书局2002

[5] 章太炎,《国学略说》p44,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 周振甫,《诗经译注》p250

[7] 阎若璩,《古文尚书疏正》,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16

[8] 吕思勉,《经子解题》p24,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 章太炎,《国学略说》p45-46

[10] 崔述,《洙泗考信录》,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15

[11] 找不到引用之处了,以后补充

[12] 毛奇龄,《西河集?与李恕谷书》,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17。李恕谷,即李?b

,号刚主,是一个老夫子,想起他来就觉得可乐。“李刚主讲正心诚意之学,有日记一部,

将所行事,必据实书之。每与妻交媾,必楷书‘某月某日,与老妻敦伦一次。’”袁枚,《

新齐谐?卷二十一》p460,人民文学出版社

[13] 袁枚,《答李穆堂问三礼书》,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17。李穆堂,即李绂,程

朱一派的大儒,电视剧《雍正皇帝》里弹劾田文镜的那位。

[14] 1)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左氏引经不及周官仪礼论》,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

18

[15] 2)~5)崔述,《丰镐考信录》,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18

[16]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p20-22

[17] 李学勤,《古文献论从?孔子与周易》p14-22,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8] 欧阳修,《易童子问》,转引自李学勤,《古文献丛论?帛书易传及系辞的年代》p3

7。书中对此说进行了反驳

[19] 崔述,《洙泗考信录》,转引自钱穆,《国学概论》p7

[20] 李学勤,《古文献论从?帛书易传及系辞的年代》p34-40

[21] 李学勤,《古文献论从?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p6

[2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p5-16,中华书局199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