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六)—钓鱼还是钓虾?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同行译本都解释成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我觉得这话翻译角度有问题。按我的理解,孔子作为老师,这话是教学生怎么领导下属的。“对于君子,你要从道义的角度说服他们,让他们追随你。对于小人,你要从利益的角度吸引他们,让他们跟从你”。

当领导者就要找一群人跟着自己干活。一些人可以用作一番事业的愿景吸引来,然后大家一起做一番事业。这叫志同道合。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不用谈钱,给我够吃饭的钱就好了,或者困难时期,没钱发也没关系,只要大家一起吃泡面。比如马云团队里的蔡崇信。

反过来的例子也有。华为任正非手下的一个副总要离职。那个副总认为“工作不能带来幸福也就失去了意义”“任正非是一个非常忘我的工作狂,事业远远重于家庭。但是我想,他可以做到的,不能要求别人也和他一样呀。在我看来,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家庭、不要健康的社会是危险的。” 所以人家坚决要离职。而任正非挽留的时候不惜说:“这样的老婆要她干什么!”这才引起网上热议。

这里咱先不说谁对谁错,咱只说结论那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小人喻于利,不满足小人的利益要求,手下的小人也是留不住的。哪有那么多君子啊,孔子这一点看的非常明白,所以这里是教学生们做了领导以后怎么对下属区别对待呢。

当时的情况,受教育的人是非常少的,君子小人都非常难得。所以孔子告诉学生对小人也不能弃之不用。还要好好利用。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建立自己的领导团队的时候,也一定要把下面的人考察明白,哪些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而走到一起来的,哪些人就是来混饭吃的。或者招人的时候就要甄别清楚,是为了来干一番事业的呢,还是为了来找个饭碗的呢?找饭碗的人也不是不能用,甚至还要用利益把人家捆绑起来,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领导者要清楚哪些人是可堪大用,那些人是不得不用的。

一个领导者如果连自己的追随者都分辨不清是忠于自己的信仰还是忠于自己个人还是谋求人家自己的私利,那么这样的领导者只能以失败收场。刘邦和项羽就是样本的两极。

写到这里又想起来一个典故:据说毛主席写了《沁园春.雪》,蒋介石对词中指点江山的气概很泛酸,就命令国民党的宣传部门对毛主席进行文化围剿。结果发表了一大堆和词,就没有一首能够比肩的。因此蒋介石恨恨地说:“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林彪、陈赓……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同志、黄埔军校的学生,怎么有能耐的人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呢?我们的人怎么那么不争气!”

蒋介石大概一辈子也没明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该怎么用于治下:下的就是钓虾的饵,怎么能指望钓上来大鱼?

君子喻于义么,共产党这边的的人都是用共产主义信仰用解放中国劳苦大众的信念召集起来的。在《红星照耀的中国》里面可以看到,那就是可以久处约的一群人,就是从来不耻恶衣恶食的一群人。至于共产党的领导人,从来不讲同乡同学什么的,只有同志。

国民党这边呢?小人喻于利么。投靠国民党的不能说全部绝大多数不都是为了升官发财么。蒋介石自己就是利用对同乡学生“好行小惠”的手段拉拢人,其他的人更没指望了。扯三民主义的大旗,不说清不清算国民党的元老,连宋庆龄都投奔共产党了,可以想见蒋介石自己就没拿三民主义当回事儿,没准还觉得碍事儿。一群没有信仰争名逐利的小人,能干成什么大事儿!

最后君子集团完胜小人集团。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这句话语意没有歧义。就是说见到好人,就从人家身上学习人家的好处。反过来也许有人问,老师没那么多有贤德的人呐,有些人还不如我们呢,那能怎么办?

于是孔子解释说,日常我们见到的都是平常人,都会犯错误,那没关系,看见人家哪里做得不好,自己也可以对照一下反省自己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啊,即使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有没有可能因为德行不够以后也会犯啊。

只要自己想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那就不会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生无处不修行。

这段话对于职场人也有教育意义。

职场的人咱不说如何成为有仁德的人,就说学习吧?现在还有谁想要学习进步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呢?吾未见力不足者。总说阶层固化说自己努力也没用的人,都是没有真正努力过的人。说这些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了。

通宝推:hwd99,迷途笨狼,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