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荥经县地方志的内容看三年人口问题 -- 真历啊

共:💬31 🌺7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河里搞科研的应该不少,从这些介绍中看袁老的作用应该不难

1970年十月二十三日,李必湖来到荔枝沟,在一片沼泽地里,终于发现了一株奇异的稻子:它的茎秆匍伏,花药瘪小,花粉败育,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向自然索取”的雄花败育的普通野生稻,以后被大家称为“野败”。

这一雄性不育系的发现,使他们如获至宝。他们当即把它连根带泥挖出来捧回农场,栽在试验田里,精心培育,一共花了四天时间给63朵花授完了粉,终于获得了3粒金灿灿的珍贵种子。

这一重大转折,为应用“三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选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一九七一年春天,湖南杂交水稻协作组根据上级的指示,把“野败”材料分别送给10个省、市、自治区20多个单位进行研究。

农林部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先后把杂交水稻列入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农林科学院召开协作会,成立协作组,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组织这项研究。

从此,一个以“野败”为主要材料,培育“三系”的协作攻关,有计划、有领导地在中国南方10个省、市、自治区蓬勃展开。几十个科研单位,使用上千个品种,做了上万个杂交组合,与“野败”进行回交转育。

许多科研人员为了争时间,抢速度,一年四季,转战南北,“春在本省,秋赴广西,冬奔海南”,加速世代繁殖和选育。有的连续几年风餐露宿,不回家过春节。

一九七二年,江西省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颜龙安等科技工作者分别育成了第一批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但是找不到恢复系,“三系”仍然不能配套,不能用于生产,试验遇到了困难。

就在这时,中国农林科学院又召开了全国水稻协作会议,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加强组织,扩大研究材料,选用了长江流域、华南、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的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多个有恢复能力的品种。

一九七三年,广西农学院的教师张先程等和湖南省的科技人员,先后在东南亚的品种里找到一批花药发达、花粉量大、恢复率在90%以上强优势的恢复系,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成功了!

 首批杂交水稻即有其独具的特点和强大的优势:其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良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它只需一般稻种十分之一的种子,即每公顷15—22.5公斤,就获得每公顷7500公斤以上的产量。

接着,为了攻克繁殖制种上的难关,他们边试验、边繁殖,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繁殖制种方法,使制种产量从开始每公顷150—225公斤提高到一九八五年的1500多公斤。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制种成本,而且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他们也探索出了一套与杂交水稻相适应的高产栽培综合技术。

从一九七一年开始,北方稻区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杨振玉等人为主,连续进行了六年粳稻杂交优势利用的试验,于一九七五年选育出黎优57,一九八五年在辽宁、北京、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示范推广10.67万公顷,比常规稻增产15—20%,显示了北方杂交粳稻的优势。

从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五年,十年累计种植面积达5066.7万公顷。

湖北省沔阳县沙湖原种场科技人员石明松,一九七三年从作一季晚稻栽培的农垦58大田中,发现了自然不育株(即核不育水稻植株),并进行了持续十年的研究。

一九八三年初根据农牧渔业部的建议,在湖北省农牧厅和湖北省科委的领导下,成立了湖北省核不育水稻研究协作组。

该组经过三年集中力量攻关,系统地开展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使湖北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进一步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应用研究方面,他们已经取得可供生产利用配组的稳定的新不育系粳稻15个,籼稻2个。

石明松利用核不育材料选育的籼稻中39和粳稻晚粳73,一九八五年已在较大面积上进行示范,每公顷产量分别获得8250公斤和9750公斤,显示了巨大的增产潜力。

湖北省农牧厅和湖北省科委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召开鉴定会,对石明松发现的核不育水稻进行审定通过,正式命名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当代中国出版社《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电子书第三章第一节)

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八年初步统计,全国共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3000多个。其中一九八七年统计的30种作物1279个品种中,种植面积在66万公顷以上共16个。

湖北省石明松发现的水稻光敏感核不育,为水稻广亲合育种提供了重要资源。山西太谷县农民技术员高忠丽,发现小麦雄性不育株,经过多次进行杂交得出的后代均有一半是雄性不育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邓景扬鉴定,定名为太谷核不育小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显性不育基因的小麦天然突变体,在基础理论研究和育种应用上有很大价值。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鲍文奎育成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是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穗大粒多,抗逆性强,面粉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工作者开展了无毒素棉(低酚棉)的育种工作,先后育出几十个无毒棉的新品种和新品系,在综合利用上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油料生产,中国的低芥酸油菜新品种育成,芥酸含量在1%以下,商品菜籽芥酸含量在5%以下,有的品种不仅芥酸含量低,而且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也低,属“双低”品种。

中国育成的玉米自交系间杂交新品种,以其显著的杂种优势,可使单产普遍提高20—30%,甚至更多一些。

这些品种通过评定,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大面积推广,对农作物增产起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出版社《当代中国的农业》电子书第七章第三节)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地方,农业科研人员说它是“育种的天堂”,农民说它是“种子基地”,普通人说它是“天然温室”。它就是海南的南繁基地。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被创造。

据统计,我国育成的7000多个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都经过南繁加代选育。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年出口约4.7万吨,占全国种子出口量95%以上,而杂交稻育制种研究100%经过南繁培育。

每年,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700多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7000多名科研人员从事南繁工作。

因此南繁基地也被称之为"中国种业硅谷"。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就有农业科研单位在崖县(今三亚市)、乐东和陵水县进行科研育种,到70年代中期,这三地由此逐步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

正因有了南繁这个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推广明显提速。通过南繁,我国主要农作物完成了6-7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的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

四川的南繁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以“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周开达院士为代表的水稻育种专家是四川最早一批南繁拓荒者。

上世纪50年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率先派员到海南崖县(今三亚)开展水稻和玉米育种工作,拉开了我国南繁工作序幕。

二,海南南繁基地的发展

(一)南繁基地的建设

从1956年南繁拉开序幕到1962年四川省农科院在三亚冬繁玉米成功,南繁工作逐渐引起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兴趣和国家的重视,南繁基地建设逐步加强。

1965年,国家投资35万元在崖县南红农场建设种子仓库、宿舍、晒场及配套农田排灌系统。

1978年,农林部批准成立中国种子公司海南分公司,并拨款60万元建设分公司办公室、接待站、宿舍、仓库等。

1983年,相关部门做出决定,由中央投资1500万元、地方投资321万元建设南繁基地。

第一,参与南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几乎覆盖全国。

1956年,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的一行人奔赴海南研究选育优良水稻和玉米种子,当时的南繁育种工作还名不见经传。

1962年,四川省农科院在崖县崖城良种场冬繁玉米获得成功后,引起了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

1964年,农林部召开全国 杂交玉米、高粱推广会议,当年南繁面积达17万多亩。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海南逐步成为全国的南繁基地。

每年冬季,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包括台湾)的科研、教学、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等四五百个单位和数以万计的农业技术人员到海南南繁基地进行育种工作。

第二,参与南繁的人员逐步增多。在南繁工作名不见经传的时期,到海南进行冬季育种的外省人员很少,1956年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到海南进行南繁的工作人员仅几十人。

到1988年冬至1989年春,全国除台湾、西藏外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80个单位前往海南南繁基地开展育种工作,参与育种 的人员有1.34万多人,这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

此后,由于管理方式、繁育方式的创新和科研发展需要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到海南南繁基地参与育种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一直在4000人上下。

2000—2001年度,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510多支育种队伍2300多人来海南南繁基地开展育种工作,是自1989年以来参加育种工作专业科研人员数量最少的一年。

2014—2015年度,全国各地到海南南繁基地参与育种工作的专业科研人员达6112人。

这里的人员数量只统计申报的外省专业育种人员,海南当地的专业育种人员和广大的育种民工并没有计算在内。

而事实上,参与南繁基地育种工作的人员数量规模相当巨大,仅1976—1977年度就达6.69万人。

第三,伴随参与南繁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专业人员规模的扩大,南繁基地的种子培育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也随之不断提高。

近30年来,南繁基地由点到面不断扩大,从几万亩发展到20多万亩,海南在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逐步成长为具有巨大集聚效应的中国种业硅谷,为中国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年南繁面积都在六七万亩以上,生产各类作物种子700万公斤以上,其中杂交水稻种子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遇上自然灾害的缺种年份,育种面积客观上大幅度增加,如1977年冬至1978年春,育种面积达23.6万亩。(哈哈)

1964年,在海南召开的全国杂交玉米、高粱推广会议明确南繁原则上以科研育种项目为主的方针。

1965年,农业部指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南繁指挥部,设置常年或临时机构,负责本省区市的南繁工作。

各省区市根据当年生产需要,向农业部申报南繁计划,经农业部审批后进行南繁。

1969年,黑龙江省率先成立南繁指挥部,加强南繁工作的领导,同时为黑龙江省南繁育种单位解决土地纠纷、登记申报等问题,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紧随其后成立南繁指挥部。

1972年,国务院发布第72号文件,批转农业部 《关于当前种子工作的报告》,确定农作物南繁的重点放在科学研究和新品种的加代繁殖上,南繁工作被纳入到规范化管理轨道。

1977年,国营红星、南滨两个农场开始建设南繁研究中心。

1978年,中国种子公司海南分公司成立,专门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南繁工作。

1983年10月,农业部在三亚市召开南繁工作汇报座谈会,提出“利用好、保护好、建设好南繁基地”,并列入国家“六五”计划建设项目;同年制定并颁布《南繁工作试行条例》,对南繁范围、领导、计划、政策、化肥、农药管理、种子检疫、运输等做出具体规定。

1973年中国杂交水稻育成后,连续几年南繁,加速繁殖制种,从1976年开始推广,到1983年全国已推广8271万亩,占当年水稻面积的17%,在水稻总产量322亿斤中,杂交水稻增产是水稻增产总数的44%。

1988年,我国不少省份杂交水稻生产因受灾歉收,当年冬季全国各省区市组织南繁13.2万亩,收获种子3000多万斤,保证了全国1000万亩水稻的生产用种。

1990年,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3亿亩,比1989年增加近3000万亩,粮食生产在1989年丰收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发展。

据初步统计,1976—1993年,全国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达24亿多亩,累计增产4000多亿斤。

目前,杂交水稻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2,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0%,对全国粮食增 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至2014年底,在全国推广的5000多个农作物品种中,80%以上的品种都经过南繁选育或加代,从而加快了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使我国农作物品种的更换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10年缩短为5〜7年。

得益于南繁基地的发展,除了水稻、高粱、玉米、小麦等,西瓜、哈密瓜、甜瓜,棉花、烟草、牧草、豆角、辣椒、菜椒等众多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出换代速度都加快了。

据不完全统计,到海南加代试验的材料多达数万份,通过南繁加代繁殖选育出的新品种、新组合上千个。

以棉花新品种的推出为例,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近年来面 向全国棉花育种单位代理棉花南繁,育成品种287个,占全国同期总数的35.9%。其中仅双价抗虫棉全国就累计推广3.15亿亩,新增产值超过440亿元。

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选育的丹玉6号杂交玉米的推出也是很好的例证,1970年仅有少量种子,冬季南繁收获160穗,单粒点播12亩,收获种子3000斤,经数年南繁于1975年在辽宁全省推广面积850万亩,1976年发展到1200余万亩。

数据显示,仅1965—1982年的18年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冬季来海南育种面积累计140多万亩,南繁人员30多万人次,共计收获种子2亿多斤,主要是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保障了中国种子资源的有效供给,为全国农业增产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这个平台上,中国农业学术交流加强,创新育种思维不断交汇和突破,并也由此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海南乃至全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每年冬季的南繁期间,通过参观访问、座谈、 讲学等活动,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交换材料,对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和粮食生产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黑龙江省合江农科所配制 的“合江11弓”玉米杂交种,其父本自交系“冬黄”就是南繁期间从四川省农 科院引进的,该所选育的“合江7号”高粱杂交种的母本“55A”的原始材料也是在南繁期间引进的。

黑龙江省一般每隔三五年发生一次低温早霜,往往造成玉米、高粱杂交种的亲本严重缺种,亲本不配套,将亲本种子放到海南进行南繁可补齐配套。

1965— 1995年间,全国各地育种专家和工作者到南繁基地进行南繁育种和开展科研活动的人数总计超过41万人次,累计南繁面积达247万亩,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油料、棉花、麻类、烟草、蔬菜、瓜果等28种作物种子达3.1亿公斤。

历年南繁面积都在六七万亩以上,如遇上自然灾害的缺种年份,面积还要增大,如1977—1978年度最高达23.6万亩。2009年的育制种面积13万亩。

很多文章都是强行往袁老身上贴啊。

对比今天的资料,其实很多的工作真的和袁老没啥关系,找稻苗,全国都在到处乱找啊。

就是袁老的理论也是全在中国农业科技研究的掌握里面啊。

这里面的理论一大堆。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