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社会应该如何教育青少年?-反思刘胡兰的故事。 -- wanderer

共:💬55 🌺8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社会应该如何教育青少年?-反思刘胡兰的故事。

    俺先定义青少年。青少年是指儿童到成年期间的成长过渡阶段,是指年龄介于10到18的人。俺已经过了那个年龄段,俺就以个人体会说说俺的看法。

    在那个年龄段时,俺的父母确实把俺看守的很紧。他们要知道俺都和谁一起玩,玩些什么。每次离家出去时,父母会问俺去哪,和谁去,去干什么,什么时间回家。按照他们的说法,人在青少年期都这样,不知天高地厚,不懂人情世故,就一混球,还喜欢顺杆爬。如果有人夸俺勇敢,愿意看俺表演从二楼的窗户里跳出去,俺的脑子里没准就会出现一种幻觉。俺会在脚尖触地的那一瞬间,就势往地上那么一滚,然后就伤不着筋骨。俺那样做,肯定能得到大人们的掌声和同伴们的敬佩。

    那个时段,俺读过一些闲书,大多是讲革命故事,介绍革命英雄,叙述革命历史的书。俺当时很不服气。战争年代,英雄们做的那点事,俺全都能做,俺就是生得太晚,没赶上机会。没有机会,英雄哪里出得来?那个时候如果有人给俺撑腰,让俺入伍当兵去,没说的,俺把炸碉堡堵枪眼的活全包了,根本不需要培养和鼓励。如果俺不幸被叛徒出卖,让敌人逮着了,什么老虎凳辣椒水,俺全不在乎,也一定能扛得过去,没什么了不起。那时的俺,就是不怕死,其实也没明白什么是死。

    那个时段,俺也读了另外一些闲书杂志,长篇中篇都有,基本上都是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俺特别羡慕这些知青,他们那么早就离开了父母和学校,一起过集体生活。俺常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妒嫉他们在离家很远的广阔天地里,活得轰轰烈烈,死得潇潇洒洒。

    俺第一次对死亡有了体会和想法,那是89年的北京平暴以后。平暴期间,俺看到身边的人是怎样被子弹打中,并且是怎样倒下去。俺没有忘记的是,当第一次看到中弹者身下流出一股液体时,俺还纳闷,那是什么东西流出来了?当意识到不久前还跟大伙开玩笑讲军博见闻的小伙子已经死了,俺很肯定地认为,当兵的错了。他们打死的不是敌人,也不是暴徒,确确实实是一个学生。俺愤怒,俺接受不了。当兵的犯晕,俺得跟他们说道说道。一帮和俺有同样想法的青少年就这么结伙了。俺们一路追着军车,赤手空拳地追着当兵的讲道理。当时,只要围观的人离军车近一点,军车上就会有人开枪,并且,枪声过后,很有可能见到血。有一对青年夫妇,男的一声没吭就爬倒在地上,身体还流着血,女的爬在男子的身上,扯嗓子嚎哭。记得俺们同伙中一青年,很蔑视的看了那女的一眼,哭什么哭,他死得值。俺们继续追军车,跟当兵的讲道理,直到枪声更紧,大伙也都被成年人拦住为止。说实话,俺当时没有想到死,没有意识到死,即使看到了尸体,仍然对死亡麻木。

    平暴过后,听到各种不同版本有关死亡的故事以后,俺意识到:如果死者中的一个就是俺,俺现在会在哪里?俺现在会在哪里这个问题就这么一直留在俺的思考中。人该不该怕死?社会该不该给青少年灌输那么多不怕死的故事?英雄故事真的就能把青少年教育成未来的英雄吗?谁来教青少年尊重生命,尊重人本身?

    政治说到底是为人存在的,政治是否也应该尊重生命?

    • 家园 共产党的天下是年轻的士兵在正确的带领下争取的。年龄大了队

      伍不好带,那些叛徒汉奸大多是年纪大的人做的。因为人在年龄大了之后,以及思想经过现实修整之后,人的耐受力变差,人的坚定性也变差,很容易被人操控,更加以动物性格存活。所以要改变天下必须倚重少年和部分青年,和洗脑的强度。

      你说的刘胡兰,我得说人是环境里的一种生物。时世如此,教育还跟不上,即使教育跟的上,人类的动物本能也有颠覆文明的可能。

      大半的人在20岁或者30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改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一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罗曼罗兰

      • 家园 想起柏林最后日子电影中那些少年兵

        还有写出过“不枉少年头”的汉奸头子。

        脑神经科学发现人在二十几岁之前大脑还没有发育出这个判断危险的感知能力,因此冒险精神强。这个部位是最后发育的。

        我自己的猜想是这个发育次序是身体荷尔蒙的成熟不是偶然的,很可能人类的繁衍与冒险精神有很大关系。换句话说,胆子小的找不到老婆,没有交配权,几万年下来就是这么过结果。

        英雄了,主义了,都是借口,人在那个年龄不冒险就难受,总的找个理由。没有英雄也会有街头PK,人少的地方也会找狮子老虎去干仗的。

        楼主过了这么多年,还在纠缠炸碉堡的情节,说明没长大。

        • 家园 有的,只是经验不足而已。趋利避害是本能,但是对不直接的危

          险情况就判断不足。

          比如 初生牛犊不怕虎。

          大部分还是经验不足,他们先开始婴儿期就开始了探索和学习周围的世界,没有底线,没有边界,没有定势思维。因此这是那个时候的习惯。

          个人以为你下面的那个推断走的有点远了。

    • 家园 两点感想.

      1.同意你尊重生命的看法,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强调安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拿生命去冒险.

      2.关于你最后的问题,政治是否也应该尊重生命? 我的想法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您自己的经历,党的教育使你有了英雄主义的情怀,为了党的事业生命亦可抛.可是具体到了89年,党却再三呼吁大家不要上街,街上危险,家里安全;而这时鼓动大家"若为民主故,生命亦可抛"的却是"民主党人". 普通人的生命在政治运动中就是少数人手中的筹码,是政治格斗中的矛和盾.所以作为普通人自己放聪明点比什么都强.

      • 家园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学校老师教的,追求的是只要主义真,有人称其为思想教育。89年部分学生的献身精神是真的,是这种思想教育下的一种行为反馈。这种行为反馈看上去就好象跟自发行为一样。比如说自愿加入绝食团,比如说民众的革命热情需要用流血牺牲的方式唤醒,比如说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等等。如果让那些从文革中走过来的老人讲这些事,肯定会更加激动人心,因为他们知道更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也曾在这些故事的鼓舞下,奋斗了长达十年的革命。

        也正是89年部分学生的这些行为反馈,政府明白了革命党和执政党的区别。革命党教育青年人要有献身精神,而执政党教育青年人要遵纪守法。

        近二十年过去了,新一代遵纪守法的青年人已经长起来了,他们或许会听政府的。如果再有军队进城镇压反政府活动,这些青年人将会待在家里,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

    • 家园 我了解的德国法律是这么规定的,

      如果担心自己会收到伤害是可以不见义勇为的。

      比如说,我看见煮酒正熟正在打人,由于他精通武功,我上去干涉,他会打我,所以我可以不往上冲,但是必须叫警察。如果连警察也不叫的话,那就是我也犯罪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