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华之星和耻辱号2 -- 天山鹰

共:💬62 🌺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华之星和耻辱号2

    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中华之星基本上已经费了,只在一条小线路上跑测试,买办铁道部根本没人搭理,耻辱号(crh)2倒是吸引了不少眼球。心里真他妈不爽,再怎么着也是自己的孩子啊,就算有点小毛病首先想到的也应该是看病而不是直接溺死领养一个,干!最早有看到报道中华之星输掉很大程度上是系统很没有保证,验收的过程中又出了毛病,不过这个也不是下马的理由吧,根子还在买办们以中华之物力,结各国之欢心的洋奴思想啊

    • 家园 这是关系人命的大事,不是买个电脑相机等消费品

      “有点小毛病”,,出事了谁负责?

      再者说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老百姓出行必坐的东西,安全性不解决,拿别人的性命当小白鼠,于心何忍亚

    • 家园 歇着!啥叫“费了”06年株洲新造一辆中华之星,整列现在沈阳恢复中

      输掉是因为无法解决国产化和可靠性问题。关键零件大批量进口,价格弄得跟进口整车似的,还丁丁当当毛病不断,硬着头皮量产你就满意了?

      我是不满意,不如引进CRH吃透,还可以用到中华之星上

      另外,传第六次大提速之后中华之星会再次投入实际运用。

      中国铁路的努力是能被口水淹死的?

      • 家园 我比较同意Redbee的说法。

        由于机会原因,我曾接触过一个中国从国外引进的高科技项目,具体的就不说了。整个项目包给了一个外国公司来做,国家花了不少钱。当时这家公司相当兴奋,以为以后类似的项目会有很多。但项目完成后一段时间,这家公司就慢慢意识到,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项目了,因为国内已经把他们做的东西完全吃透了。

      • 家园 06年株洲新造一辆中华之星???

        r u sure????

        • 家园 确定,半月前株洲厂网站的新闻

          06年该厂全部产品总结,其中有中华之星一辆

          这条新闻我本人看过原版,但最近几天从网站上撤掉了。。。。

          有消息说,原来的两辆机车,有一辆经常故障,所以新造一辆代替

      • 家园 总有人喜欢粉饰太平,装的问题不存在一样

        是不是自主创新的希望?

        2005年6月26日,中国工程院召开了一场“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问题”的座谈会,在这次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亲自主持的会议上,刘友梅就“中华之星”面临的困境向与会院士们做了汇报。“院士们听完后感到问题很严重,认为这种现象也是中国当前开展自主创新面临的普遍问题。”刘说。

        会后,刘友梅联合包括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在内的52名院士,以中国工程院红头文件的方式,向国务院呈送了一份《关于报送院士反映“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有关情况的签名信》

        《签名信》认为,中国是铁路大国,发展及产业升级中可以适度引进借鉴,但不能完全依靠技术引进来解决中国铁路的问题;铁道部最近引进“日、法、加”三国共计140列200km/h等级电动车组的实践说明,包括设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交直交变流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都难以获得技术转让,中国企业仅分工承担组装制造任务,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使国内企业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机会,使已经培育起来的科研队伍面临人员流失。

        《签名信》建议,对于自主研发的“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鉴定,并实现产业化。院士们强调:“培育高速列车的民族品牌,可拉动和发展一批相关产业,千万不能让国家立项自主研制的成果不了了之。”

        《签名信》呈送上去后,刘友梅一直在等待结果。

        但采访中,铁道部的一位专家认为,很难说“中华之星”能体现了中国自己的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充其量是众多进口零部件的拼装,更不要说什么核心技术。

        对此刘友梅并不讳言,但他认为,虽然有些零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并不妨碍我们由此获得系统集成能力。他反问到:“‘神六’的零部件有很多是进口的,但你能说‘神六’不优秀吗?”

        “更重要的是,“中华之星”自主解决了高速列车的主要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初步打造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刘友梅认为,“中华之星”自主解决了以下几大核心技术:

        一是动力系统,即交流传动系统。这是高速列车的核心,没有强大的动力,列车跑不起来。“中华之星”动力车的一整套动力系统,从牵引变压器,到牵引变流器,到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全部是中国自主研发和自己生产。

        二是高速制动系统。“中华之星”的整个制动系统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从整个系统的控制逻辑单元到基础制动到防滑器,一整套子系统的集成都是中国自己做的,并自主研发了动力再生制动加列车电空制动的直通式数字制动机。

        三是转向架。转向架除承载功能外,还起到减振和安全功能。转向架有两种,一种是动力转向架,一种是非动力转向架。“中华之星”的动力转向架由南车集团的株洲厂和北车集团的大同厂联合承担自主研发,非动力转向架由长春厂和青岛四方各承担一个方案。

        此外,自主研发的系统还包括“列车控制网络系统”和“气动力学与轻量化车体”等。

        “当然,在系统集成和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的同时,我们并不排斥国外先进部件。”刘友梅说,高速受电弓、真空断路器、GTO器件、去离子水泵、高速轴承和螺杆空气压缩机等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可以弥补国产器件的不足,提高国产高速列车的质量水平”。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组2005年组织完成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路线》报告也指出,“中华之星”的意义更深层次在于,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可靠性还不高,与国外技术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但通过这一项目,中国毕竟有了自己的技术开发基础和高速铁路技术平台”。

        “‘中华之星’是一项新生事物,它同发达国家开发高速列车一样要经历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而实际上我们目前的水平已远远超过了日、法、德等发达国家在开发初期的水平。”刘友梅说,“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差距,但这不能成为自己否定自己的理由。”

        在重大技术项目中,优先保护民族产业和支持自主技术是国际惯例。刘友梅不理解的是:“难道不让‘中华之星’继续投入200km/h速度运营和进一步改进、开发,把其扼杀在摇篮里,就可以解决自主研发中出现的问题吗?”

        “恰恰相反,这只能使中国企业丧失研发200km/h以上动车组的实践机会。”刘担忧,从长远看,更会对业内公认的中国最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带来致命打击。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路线》报告在批评目前铁道部“以市场换技术”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铁路是我国的巨型国有企业,它的采购,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受《政府采购法》的约束。

        刘友梅对此深有同感。最近他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在修订之中,里面新增的第52条让他看到了丝许曙光。该条款为政府采购扶持政策,其中明确规定: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政府财政性资金购买重大装备和产品的,属于国内企业能够生产的就应当订购或采购国内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国家采取政策措施支持企业采购国内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

        “但愿这些法律文字尽快在现实中得到落实。”刘友梅说。

        • 家园 那就看看什么叫粉饰

          铁道部最近引进“日、法、加”三国共计140列200km/h等级电动车组的实践说明,包括设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交直交变流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都难以获得技术转让,中国企业仅分工承担组装制造任务,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使国内企业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机会,使已经培育起来的科研队伍面临人员流失

          为什么转让了之后,还只“承担组装”,那么多国产化的零部件大嘴一张就没了?没有制造能力的提高,买点进口零件自己攒个车子就“自主创新”了?

          高速受电弓、真空断路器、GTO器件、去离子水泵、高速轴承和螺杆空气压缩机等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可以弥补国产器件的不足,提高国产高速列车的质量水平”。

          现在引进技术,是为了解决国产器件的不足,提高国产高速列车的制造水平。同是“买”,目的等级都不一样,还扯个“自主”大旗坚持什么?我到想知道,量产了中华之星,这些东西单纯的按需购买,都买了先用着,何年何月是个头?何况买了这么多还攒不出可靠的车子来。

          难道不让‘中华之星’继续投入200km/h速度运营和进一步改进、开发,把其扼杀在摇篮里,就可以解决自主研发中出现的问题吗?

          仍然生产,仍然准备实际运行积累数据,此话无从说起

    • 家园 【文摘】为什么要引进CRH (全文版) 作者:ddaa2

      科普大作——为什么要引进CRH~(全文版)

      作者:ddaa2

      前言~现在可以说了……

      现在可以说了——高铁选型的内幕

          

          又沸反盈天了,果然。

          

          JP的新闻一放,网络上就炸开了锅,对铁道部的骂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多他妈的新鲜,去年的事情也拿出来说?

          

          这60组车,早他妈的就在青岛四方心急火燎的造着了。(有想法的主想去四方厂该干嘛干嘛去,犯了事被抓起来可别怨我,你自己放的大话)

          

          都他妈的别瞎吵吵了!头上还长着有半个脑子的人给我想想,为啥JP这当回突然把这破事又拿出来炒作?不知道?前段胡CORE去德国干啥了?哦,好像,好像跟德国也买了什么高速吧?

          

          操,这他妈的就是答案!小日本吃醋了,真正的大单子拿不到了!

          

          那你前面又不是说他们拿到了,又开始造了么?笨!小日本去年拿到的,是200KM的,这次是300(实际350)KM的,能一样么?

          

          长齐了整个脑子的人再仔细想想,为什么这次拿到德国西门子高铁的宣传上那么高调?胡CORE赴德国时的重要活动之一?答案很简单,这就是折腾十几年之久的中国高铁技术走向的最终选择、收获的最好结果。

          

          为了这一天,铁道部在粪青的“爱国”板转、“专家”的磁悬浮鼓噪下,低调地和国际大鳄们周旋了数年,很多决策和底线作为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在揭晓前是不能对外透露的。但是今天随着大幕的落定,可以稍微谈一谈了。

          

          高铁采取哪国技术?纯自研,日本新干线?法国TGV?德国ICE?其实铁道部早就中意的德国ICE。是。ICE是出过大事故,但是原因查明(轮箍疲劳)后已经作了修改。西门子是世界电机工程的领导者,而高速铁路车辆的技术关键难点就在于电机(变流、变压、牵引电机、控制、网络)等等。这是最简单和最直截了当的原因,详版可以去看铁道部集无数专家之力的论证报道,不过这个现在怕还是保密的吧。

          

          选择西门子ICE的参照物,可以有一个被很多人遗忘的铁路大国和铁路强国——俄罗斯。俄罗斯莫斯科——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赫尔辛基的铁路,经过数次提速,早在80年代就实现了200KM的运行(这是我们目前的这次提速的目标值啊,人家也是老牌强国)。俄罗斯在机车车辆上的功底和造诣,是至今我们还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可为什么就在今年4月,普京和施罗德签订协议,以15亿欧元代价引进西门子ICE技术,在俄罗斯生产250KM时速高速列车?(当然俄铁最近想反悔,钱不够,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中国的专家们都是混蛋的话,俄罗斯的专家也是混蛋?考虑到和欧洲路网的兼容性是一部分,但无论如何俄罗斯是有自研的实力的。

          

          这一事实也可用于说服主张纯自研的同志。是,我们的中华之星是跑出了321公里,可那是在缩减车辆编组,提高电压下跑出的瞬时极限速度。之后还得进行道路检修。这个和法国 TGV创纪录的515是一样的,不能作为日常运行的考虑。星星的设计时速就是270。而且,在试车中还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技术实力还有所欠缺啊。现在星星已经投入运行了,不过只是沈阳到山海关的临客,时速也限制在160。从拥有者沈阳局的角度考虑,我为什么不把这车跑200,250?作秀,宣传效应都滚滚而来么。显然说明了星星作为我国自研的第一代高速样车,缺点和不足还是很多的。

          

          既然技术落后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就有两条路子,即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偏向哪种策略更符合好呢?一般从工程技术和经济效益来说,落后大于15年的,应该以引进消化为主。俄罗斯同样也选择了这条道路,而且显然,他们的差距比我们小不少呢/

          

          有的同志又发问了,星星改好了跑250总没问题吧?为什么不让改?这就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急迫性。为什么现在着急这要修高速铁路,客货分离,再造中国铁路新骨架!货运现在已经极度饱和了,京广南段换算密度已经达到1亿吨/公里,而在其他国家,超过1千万吨就能称为繁忙干线。为此,必须把中国铁路的骨架线路全面再造,新修客运专线,把老线留给货车,实现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目的。现在客货混跑,不但通过能力有限,而且客车的提速和货车的重载是严重的矛盾—— 重载货车对路轨的冲击,影响客车向更高的速度提升。

          

          而新的客运专线,要真正做到不浪费,不重复建设,就要一次性修成高标准的线路。这就是目前武广客专的标准——9000米转弯半径(困难地段7000米)、5米线间距、隧道截面积100平方米,满足400公里时速要求的世界第一流高速铁路。想必之下,曾声称要做世界运营最快的台湾高铁6250米转弯半径(困难地段5500米)、4.5米线间距、隧道截面积90 平方米,满足350公里时速要求就算不得什么了,日本新干线近年来普遍采用的4000-4500米转弯半径、4.3米线间距、隧道截面积90平方米,满足 300公里时速要求就更一般了。

          

          线路一步到位,车辆自然也要高标准,否则就是浪费,缺乏对飞机的竞争力。因此,在紧迫的形势下(这一形势很大程度是磁悬浮派们90年代后的闹腾所赐)引进能 380KM的ICE3,就成了当务之急。ICE3是德国90年代末期研制的高速车,比日本、法国的都稍微先进一点,运营时速定在350的,独此一家。比新干线、TGV领先不少,比实验性的星星自然领先更多。

          

          从种种类比,倒是很像90年代初引进苏-27的决策,是引进苏 -27,还是让沈飞继续搞三代重歼——新歼-9?新歼-9还没有试飞,苏-27已经是服役数年的现货,差距在15年以上,从形势上、效益上,自然是引进苏 -27,并落实技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道路,弥补了中国空军的空白,缓解了和国际的巨大差距。即使是601和112,也在自制苏-27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全面打下了自研四代的基础。这是最好的类比。

          

          买办!卖国!无耻!得,没长脑子的一边凉快去。普京也是买办么?我们的胡CORE也是买办么?作为中国政府管理和经营铁路事业的部门,铁道部的意志,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当然是中国政府在铁路领域所要表达的意志。

          

          铁道部的意志是什么?中国政府的意志是什么?要求全面转让核心技术,中国本地化生产(俄罗斯的也是一样)。

          

          国际大鳄,一个都是不想干的。卖技术一票生意,卖车辆一个世纪的生意。铁道部和中国政府当然也是绝对要坚持的,唐山、四方、株洲、戚墅堰、大连、资阳、大同,那么多工厂,都是几十年形成的优质资产,那么多工人需要工作。中国高速铁路真正全面铺开,几千列的需求,岂能如数送人?

          

          那么,就是较量。商场上常见的较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上海磁悬浮,这个化百亿为西门子修建的商业验证线。

          

          上海磁悬浮从一开始就完全对铁道部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但不要忘了,即便是磁悬浮,中国作了最多的技术预研和积累的,仍然是铁道部系统的西南交大,其次是国防科大(与原长沙铁道学院合作)。至于磁悬浮派的中科院电工所,比起着来,太少太少了。结果自然是技术基础不够、受制于人。

          西门子在磁悬浮领域的实用程度上,是领先于日本人的。因此,他自然就有资本,那就更没有转让核心技术的可能了。

          到现在为止评估,上海磁悬浮项目的操作可谓一塌糊涂。亏损严重了又想把股份卖给铁道部,让铁道部参与经营以及上海-杭州的新线路建设。如果铁道部能用它的手腕逼转让磁悬浮的话当然最好,看吧。西门子无论它的ICE3还是磁悬浮都是封锁很严的,他领先的东西么。

          

          

          要想逼迫西门子如数转让我们看中的ICE3的核心技术,必须有相当的手腕。摆在台面上的竞争那就是去年的200KM动车组招标。这次不是用于2008-2010年后建成的350KM高速专线的,而是用于06年底就实施的既有线路最后一次提速的。技术层次比较低。

          即便如此,铁道部的目的也很清楚——全面转让200KM核心实用技术,每20列中,1列可以整列进口,2列是进口部件中国组装,剩下17列是全部在中国本土生产。350的我们要,200的我们也要,全面学习多方借鉴。

          

          这次中标的结局,自然是西门子最终被一脚踢开,藏着掖着不肯转让的主。阿尔斯通拿60列,阿尔斯通愿意转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2003财年净亏损 18.4 亿欧元,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混这么惨了,自然调子低多了。和铁道部合作多年的加拿大庞巴迪拿到20列,庞巴迪技术程度一般,虽然也能造,但是水平差点,这20列有点照顾的意思。

          日本也拿到60列,这就是愤青们千夫所指的关键。实际上就是进口3列,进口部件组装6列,其余54列落实技术青岛本地生产。

          这9列或者60列要不要组织粪青们去炸掉?我可以给一个建议,不必等到06年建造出来,现在就可以解恨。

          洛阳机务段里,一大堆80年代初跟日本买的6K电力机车;新建成的重庆轻轨,长春厂全面引进日本技术生产的,市民们天天乘坐,对外开放,想破坏太好办了。还有光凭啥欺负铁道部啊。解放军叔叔们开的帕基罗、日产越野车,夏普炮兵计算器。039潜艇上的导航雷达,80年代曾经在青藏公路军运的主力五十铃,太他妈多了。

          一堆SB!

          个人拒买日货我完全不反对,甚至支持。就我个人而言,日货很多程度上性价比远低于国货,就索尼的电视,他妈的视觉效果明显比康佳差远了,还卖那么贵,买它纯属有病。数数我自己的家电,还真没一件日货,虽然没有刻意专门抵制,多方比较下来性价比最高的自然好都是国货,那自然买国货了。

          但要把个人的选择好恶,强加在集体和国家决策上,甚至要作出极端行为,我表示反对。当然你可以有权拒绝乘坐,选择别的出行方式。

          为什么给了这次日本一部分。一,新干线技术有其所长,要适当引进学习,新干线40年来0伤亡无事故,平均晚点不超过24秒,在恶劣线路(新干线的那些老路按高速条件可谓恶劣)跑得相当不错。二、作为万一阿尔斯通彻底倒闭、庞巴迪技术不过硬的预备。三、加强寒碜西门子的效果。

          不过可以预计,无论是阿尔斯通、庞巴迪还是新干线,大单子也就这一票了,不要忽视中国铁路企业消化吸收的能力。这和俄罗斯不要太指望卖我们五代机差不多。在引进国外200KM时速技术以后,国内的技术也开始成熟?,也很有可能在下一次提速中一并上线。60年代仿苏联的内燃机车,80年代才成熟。80年代引进法国的8K和日本的6K,90年代我们的技术就成熟了,可以相信,这次我们吸收消化的速度会更快!国力、科技力明显不一样了么。

          

          至于我们真正想要的350KM世界第一流高铁车辆技术,在给了西门子这次教训后,它的表现有了很大变化,终于在这个月签订合同。之前下定的决心,玩的手腕,终于可以说出来了。

          

          小日本为什么这时候突然抛出那个去年小胜的新闻?小样吃醋了!还在新闻里说什么未来信号不兼容,滚你妈的蛋,台湾高铁的尴尬早说明了各国技术不能简单拼凑,中国的高铁施工建设全面德国标准!当然,西门子的大单,也仅此一次了,我们这边连外形都提前给你剽窃了,核心技术买到手以后还不彻底发扬光大?中国的高铁工程建设,已经走出国门拿到土耳其的项目,车辆么,嘿嘿!(或许太忙了没工夫外销也可能哦)

          

          关于这次合同的价值,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新华社所说价值6.69亿欧元(63.5亿元人民币)。

          一种是海外所说总价值13亿欧元,西门子的订单部分价值6.69亿欧元,合同赋予其职责有三:一是整个工程的设计和计划工作;二是在德国本土生产制造首批3 列列车和一些重要部件;三是向中方合作伙伴——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和铁道部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转让,使中国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唐山机车车辆厂获得西门子的技术后,将承担其余57列列车的生产,其合同订单价值是6.31亿欧元。据合同,这一批CRH3第一阶段国产率是30%,第二阶段将提高到 50%,最终将达到70%。并且,这60列列车全部使用中国品牌。到2008年6月,首列国内制造的300公里时速动车组将下线。

          那个正确?

          

          根据2004年200KM招标的情况,新干线系连日本技术转让,以及四方生产60列总价值93亿,法国系列连长春生产60辆是123亿。显然,60 辆 350KM连同技术转让的合同价值低于100亿是不可能的。新华社所说,自然是付给西门子的钱,63.5亿元人民币换350KM技术。价格比较高,但绝对物有所值,比当年西门子决不转让,到后来的高昂转让费,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又想起俄罗斯不想签约的事情了,大概是听说中国13亿欧元就拿下了,觉得应该再和德国人还价吧。

          

          毕竟,高速铁路是一个造价高昂的系统工程。没有近几年的国力,是不可能建造的。900多公里的武广客专,造价1170多亿。和三峡南水北调是差不多一个级别的,何况,这不过是全部客运专线的1/10,20年15000亿的超级工程啊。60多个亿算个鸟啊。

          

          尽管如此,15000亿实现中国铁路网的全面升级,彻底解决交通对中国经济的制约作用。所能带来的利益,是不可估量的。对13亿中国人民来说,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小白领,充足的运力和储备能力(老线除大部分货车外,保留慢速客运),“出行难”“春运难”也将成为历史。就让我们期待2010年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享受350KM/H地面旅行的那一天!

          

          打字打烦了,这么大篇幅才说明了选型的内幕,高铁和磁悬浮的抉择、对日本新干线的种种无端过分诬蔑(我很怀疑之前网上看似专业其实胡说八道到了极点的帖子是阿尔斯通和西门子公关部门放出来的)以后有机会在和大家谈吧。

      • 家园 我靠,这篇文章简直就是抄俺两年前的那篇......

        可惜今非昔比,连基本数据都变了。

        比方说庞巴迪现在就买了两个包,而不是一个(每包20列,一列原装进口/两列零件进口国内组装/十七列国内生产)。这位同学明显没掌握这两年来的新动向,呵呵

        80年代引进日本6K/8K,都是俺们叔叔阿姨那辈人干的,至今记忆犹新。这些人现在也反对全面进口,恐怕更不是这位作者能了解的了的;当时再怎么进口,始终是以自己发展为中心、别人的东西拿进来一点只不过是参考和提高而已,绝不能像现在这样推倒自己的一摊另起炉灶。所以才有8K/6K能一点骨头渣都不剩下地被我们消化良好。现在呢?自主开发的队伍都散架了,你还拿什么去消化、吸收?设计能力并不等同于照人家开的设计图纸生产。还说什么“当然,西门子的大单,也仅此一次了,我们这边连外形都提前给你剽窃了,核心技术买到手以后还不彻底发扬光大?”纯粹是外行中的外行。人家的导电弓为啥那么设计?人家的转向架为啥那么设计?里面的know-how可没有随图纸转让。再让你去重新设计一套,你照样不会。刘志军不是从技术部门出身的事实决定了他根本不懂铁路科技发展的核心在哪里。上头的头头更是狗屁不通。就像现在的汽车,你解剖、仿制,也许都没问题,但让你自己开厂子自创品牌,那就虾米了一样。咱们能拿得出手、卖到外面去的东西,都是老铁路人靠自己的手和脑子摸透用熟了的东西。现在这样的“跨越式发展”,连拔苗助长都算不上。

        200KM与350KM有什么区别,这位作者更是不懂。

        就拿这次进口的日本新干线E2-1000车型来说,咱们投标要求的是200KM动车组,人家就报上来4动4拖,能满足咱们的要求;而在日本东北新干线上实际跑着的最新型E2-1000,则是六动两拖编组,运营速度就是275公里了;315公里的试验速度,同样是这个车型跑下来的,可以说人家给咱们的这个车型,就是换汤不换药的300公里时速车型,区别只在于动力分散的搭配组合及控制系统不同而已。人家也心知肚明此事,200KM用我们的,300KM的高速照样也用,否则谁卖给你啊。

        作者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中国的高铁施工建设全面德国标准!”,呵呵,实际情况当然并非如此。

        这位老兄似乎有盲目的崇拜德国的情节。

        看他说“ICE3是德国90年代末期研制的高速车,比日本、法国的都稍微先进一点,运营时速定在350的,独此一家。比新干线、TGV领先不少,比实验性的星星自然领先更多。”就知道他对此行一无所知。350公里的ICE,现在还没有完成研制呢,更不要说上路运营达到350公里;现在世界上最高的运营时速,还是法国的TGV,320公里而已。

        拿ICE3去比TGV,更是奇怪的做法;TGV是动力集中,ICE3是动力分散,根本没有什么“谁更先进”的可比性;而ICE3去比新干线,更是水平相去甚远。

        ICE固然在发展,但其他各家也在进步。日本的新干线现在运营速度保持在270/300公里,并非速度上不去,8辆编组的载人测试轻松跑出440公里,只不过日本人要求比较高,噪音水平和能耗不达标就不许上路。就算如此,今年也将通过700型的改进版实现运营速度360公里(制动时正面照变成小猫的那种车型)。更不要提德国人那糟糕得无与伦比的安全纪录了。所以说德国车无论比起法国、日本来,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作者莫名其妙的德国优越感,真的不知从何而来。

        说什么“西门子在磁悬浮领域的实用程度上,是领先于日本人的。”这位老兄恐怕根本不知道日本的磁悬浮也遥遥领先德国水平。日本的磁悬浮是超导磁悬浮,而德国货则只是常导,技术含量差老鼻子了。德国的只能悬浮在轨道上1cm处运行,遇上过江什么上下位移大的场合、德国技术根本无法保障。而日本则是悬浮10cm。日本技术在山梨县的试验线也建成很久了,1979年就突破了500公里时速大关,现在每周全国征集幸运乘客搭乘试验车,总计安全运行50万公里,运载近12万人次,时速记录也是他们所保持——载人580公里以上。无论从哪个层面比较,都远超德国货,更还不要说德国磁悬浮技术最近又弄死了几十个乘客了。

        作者对于自己的中华之星也是道听途说、妄自菲薄。

        “我们的中华之星是跑出了321公里,可那是在缩减车辆编组,提高电压下跑出的瞬时极限速度。之后还得进行道路检修。这个和法国 TGV创纪录的515是一样的,不能作为日常运行的考虑。”说难听一些,这纯粹是扯淡。中华之星跑321公里,是用的6辆编组载人的测试;完全与法国人为了创造世界纪录而改变编组方式(两动一拖)并选择下坡线路进行测试不同。中华之星测试当时,本来还继续冲击了350公里,出现机破才没有正式承认记录;而部长视察出事儿的那次,问题则出在法国产控制软件上;最近这一年时间里,中华之星跑160公里的临客,没出现过一次机破或停运,充分体现了其实力。现在的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车买来,一样是跑160的。

        • 家园 真是纳闷,日本的技术怎么会那么强呢?

          悬浮磁、核电技术、计算机、电子,都是变态的强。日本人都是怎么“工作”出来这么强的产业的?

          • 家园 日本也是成百上千引进技术过来的,所以才不给你转让

            他也有很多技术缺门的,另外新干线车子,很大程度是自然条件逼的,不得已而为之

            工业这事急不得,上世纪30年代made in japan和80年代made in china基本是一个意思,低档廉价货。人家明治之后工业化都一百年了,咱才几年,还得刨去一大段时间受干扰。。。。

        • 家园 不同意见,继续

          ddaa2那篇文章也是两年前写的,有没有抄你的我就不知道了。现在他自己也承认当初有些看法不对。以下引用:

          好了好了

          都是用来在我们的那个论坛不要再出现唧唧咋咋胡乱谈什么高铁的声音的,目标是耳根清静。

          特别是前段n年前的东西,我承认是有乱讲的地方了迎合那里哈德的气氛,这样效果比较好

          当这些不存在~请不要在这里批判我撒

          提提不同意见

          而在日本东北新干线上实际跑着的最新型E2-1000,则是六动两拖编组,运营速度就是275公里了;315公里的试验速度,同样是这个车型跑下来的,可以说人家给咱们的这个车型,就是换汤不换药的300公里时速车型,区别只在于动力分散的搭配组合及控制系统不同而已。人家也心知肚明此事,200KM用我们的,300KM的高速照样也用,否则谁卖给你啊。

          E2-1000是10辆编组,8动2拖。改传动比的车型跑过350+,正常车型跑过320+

          300千米的车,德国西门子和日本川崎都中标了,几年前的事情了。日本的就是增大动拖比的CRH2,青岛四方正在研究生产,这批提速车型完工之后估计就要开工了。那时候日本放话中标京沪高铁不是胡说,只是铁道部拿提速车型打马虎眼糊弄过去而已。只提提速车,不提高速车。这事。。。嘿嘿。。。别让FQ知道

          ddaa2的原文错了,日本人不是嫉妒,只是公布一下事实。

          350公里的ICE,现在还没有完成研制呢

          给西班牙的就是,已经交车了,当然,还没运营。

          就算如此,今年也将通过700型的改进版实现运营速度360公里(制动时正面照变成小猫的那种车型)

          “猫耳新干线”是fastech360实验车(955型),360运营速度,计划2011年量产,实际使用要等到2012年北海道新干线通车。主要目的据说是“东京-札幌”的旅行速度要压倒B747国内型

          今年要上东海道新干线的是N700型,摆式列车,运行速度300。这里要注意,在东海道新干线这条“破”路上跑300是非常困难的。

          中华之星跑321公里,是用的6辆编组载人的测试;完全与法国人为了创造世界纪录而改变编组方式(两动一拖)并选择下坡线路进行测试不同。

          中华之星的正常编组是2动9拖,321的时候是缩小了编组的,这和法国人方法一样,只是没做的那么绝,当然,结果也没人家好看。

          现在的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车买来,一样是跑160的。

          只要线路允许,就跑200。传闻部分区间跑250,存疑。

          • 家园 这些说法也不准确

            ddaa2那篇文章也是两年前写的,有没有抄你的我就不知道了。

            评述200公里动车组招标,自然是两年前的;

            问题在于说200公里动车组、偏偏能扯到6K/8K的往事,那就太不可思议了。这位老兄要是自己联想到的,只能说我们两个当时的思路太一致了......

            E2-1000是10辆编组,8动2拖。改传动比的车型跑过350+,正常车型跑过320+

            错了。

            日本这次给咱们的虽然是E2-1000,但不是现在的E2-1000,而是E2-1000的早期量产版的改型。

            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的版本10辆编成,8动2拖,而日本给咱们的则是在8辆编成(6动2拖)原型基础上改造的(4动4拖)。

            E2-1000本身当然好。

            营运车辆都跑出362公里。

            现在的954也是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300千米的车,德国西门子和日本川崎都中标了,几年前的事情了。日本的就是增大动拖比的CRH2,青岛四方正在研究生产,这批提速车型完工之后估计就要开工了。那时候日本放话中标京沪高铁不是胡说,只是铁道部拿提速车型打马虎眼糊弄过去而已。只提提速车,不提高速车。这事。。。嘿嘿。。。别让FQ知道F

            这事儿别提为好。

            铁道部现在连200公里的日车都不敢承认,更别指望它上300的时候会招惹公众。

            “猫耳新干线”是fastech360实验车(955型),360运营速度,计划2011年量产

            955不是新干线专用,954才是。

            955是fastech360z,新干线<-->在来线互通车型;

            954则是fastech360s,新干线专用,是疾风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2005~2007年在东北新干线试验,每周两次。去年已经通过365km的路测了。今年进行405km路测。

            今年要上东海道新干线的是N700型,摆式列车,运行速度300。这里要注意,在东海道新干线这条“破”路上跑300是非常困难的。

            N700的气摆只有最大1度倾角,还不如954的两度呢。

            东海道虽说设计时候按R2500做的,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惨。

            954的R4000能到330,R6000更是达到360,估计R2500也不会在300以下

            • 家园 补充:关于CRH2的原型是8辆编组的其他内幕消息

              说咱们的CRH2来源于8辆编组的E2-1000而不是10辆编组的最新版E2-1000,还是有其他内幕消息支持的。

              上300的时候,要对咱们的CRH2改版,据说还是改回E2-1000的早期编组方式、也就是6动2拖,这就是日方川崎卖给咱们的时候约定好的。200要、300就要搭着买,否则人家也没答应咱们的合同......不过这话就更不能外传了。

              要说够用,300用E2-1000绝对够用,绰绰有余。

              日本那么变态的环保规定才使得E2-1000只跑275。

              ATC管制下,超过275就自动刹车,想跑快都不可能。

              这车性能上(不管噪音的话)能到400,设计目标360。如果放到京沪线上,就凭那R5500以上的线路条件......

              不果再好,毕竟是人家的车。

              和四方厂的“合作”“转让”也都是附带条件的。

              我就不信通过这么两笔交易就能让咱们学会、摸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